恒生中国企业基金
搜索文档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60亿港元,加仓阿里超10亿港元
格隆汇APP· 2025-11-20 18:28
南下资金净买入概况 - 南下资金当日净买入港股总额为159.92亿港元 [1] - 资金流向呈现显著分化,对主要ETF和特定科技股大幅买入,同时对部分个股进行卖出 [1] 主要净买入标的 - 盈富基金获得最大单日净买入,金额为74.2亿港元 [1] - 恒生中国企业获净买入19.13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0.67亿港元,且南下资金已连续6日净买入该公司,累计金额达121.63亿港元 [1] - 南方恒生科技获净买入8.88亿港元 [1] - 小鹏汽车-W获净买入4.39亿港元,且南下资金已连续3日净买入该公司,累计金额达17.3645亿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2.97亿港元 [1] 主要净卖出标的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6.05亿港元,此次卖出终结了此前连续16个交易日的净买入态势 [1] - 泡泡玛特遭净卖出3.14亿港元 [1]
超198亿港元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近百亿港元买入两只港股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2:05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10月13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198亿港元,创下自8月5日(净买入234亿港元)以来近两个月最大净买入纪录 [1][2] - 南向资金重点买入对象并非个股,而是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两只港股ETF,合计净买入94.18亿港元 [1][4] - 与此同时,南向资金净卖出阿里巴巴-W约16亿港元,净卖出腾讯控股约24亿港元,净卖出中芯国际约5亿港元 [4] 盈富基金 (HK02800) 分析 - 10月13日南向资金净买入盈富基金72.8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2.0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0.75亿港元 [5] - 该基金跟踪恒生指数,最新基金份额规模为56.81亿份,净资产规模达1508亿港元 [5] - 今年以来盈富基金净值累计增长32.70%,小幅跑赢恒指年内涨幅 [5] - 行业配置以金融业(33.56%)、可选消费(24.28%)和信息技术(18.91%)为主 [5] - 截至8月31日,前五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8.72%)、汇丰控股(7.99%)、阿里巴巴-W(7.50%)、小米集团-W(5.93%)、建设银行(5.03%),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53.25% [7][8] 恒生中国企业 (HK02828) 分析 - 10月13日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沪)净买入恒生中国企业21.35亿港元 [9] - 该基金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最新份额规模3.097亿份,净资产规模达291.78亿港元 [9] - 今年以来该产品净值涨幅29.38% [9] - 行业配置以可选消费(29.36%)、金融业(22.43%)和信息技术(22.43%)为主 [9] - 截至8月29日,前四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8.93%)、阿里巴巴-W(7.68%)、小米集团-W(7.51%)、建设银行(7.41%),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56.62% [11][12] 资金流向信号解读 - 南向资金大举买入港股ETF,表明内地机构投资者正利用市场短期波动进行低位布局,反映了对港股长期估值修复的信心 [12] - 通过ETF快速布局一篮子港股核心资产,是市场波动中的防御性配置策略,可避免个股选择风险并享受市场整体估值修复红利 [13] - 当前港股市场具有明显估值优势,H股相对于A股存在折价,宽基指数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参与港股估值修复的工具 [13] - 投资港股市场有助于内地投资者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因港股与A股在行业结构、上市公司质地等方面存在互补性 [13]
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两只港股基金“吸金”近百亿港元成最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10-14 11:47
南向资金流向 - 10月13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198亿港元,创下自8月5日(净买入234亿港元)以来近两个月最大净买入纪录 [1][2] - 南向资金重点净买入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两只港股基金,合计净买入94.18亿港元,而非阿里巴巴、腾讯等个股 [1][4] - 具体个股方面,阿里巴巴-W被净卖出约16亿港元,腾讯控股被净卖出约24亿港元,中芯国际被净卖出约5亿港元 [4] 盈富基金概况 - 盈富基金获得南向资金净买入72.8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2.0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0.75亿港元 [4] - 该基金跟踪恒生指数,最新基金份额规模为56.81亿份,净资产规模达1508亿港元,今年以来净值累计增长32.70% [4] - 基金行业配置集中于金融业(持仓比例33.56%)、可选消费(24.28%)和信息技术(18.91%) [4] 盈富基金重仓股 - 截至8月31日,基金前五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占基金净值比8.72%)、汇丰控股(7.99%)、阿里巴巴-W(7.5%)、小米集团-W(5.93%)和建设银行(5.03%) [5][7]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达53.25% [5] 恒生中国企业基金概况 - 恒生中国企业基金获得南向资金(沪)净买入21.35亿港元 [7] - 该基金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最新份额规模3.097亿份,净资产规模达291.78亿港元,今年以来净值涨幅29.38% [8] - 基金行业配置为可选消费(持仓比例29.36%)、金融业(22.43%)和信息技术(22.43%) [8] 恒生中国企业基金重仓股 - 截至8月29日,基金前四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持仓比例8.93%)、阿里巴巴-W(7.6%)、小米集团-W(7.5%)和建设银行(7.4%) [11][12]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56.6% [12] 资金流向背后的市场信号 - 南向资金大举买入港股ETF,表明内地机构投资者利用市场短期波动进行低位布局,反映对港股长期估值修复的信心 [13] - 通过ETF配置港股核心资产,是市场波动中的防御性策略,可避免个股选择风险并享受市场整体估值修复红利 [13] - 港股市场具有估值优势,H股相对A股存在折价,宽基指数基金为参与估值修复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工具 [13]
罕见,撤离!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09:38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18092亿港元 创5月12日以来最大单日净卖出额[3] - 沪港股通净流出11124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流出6968亿港元[3] - 资金呈现直线撤离态势 早盘净流出超90亿港元 13:10突破100亿港元 收盘超180亿港元[5]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92%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55%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01%[1] - 全日大市成交额约2347亿港元 南向资金成交约1301亿港元[1] - 港股连续回调 恒生指数7月29日至8月1日连续4日回调 恒生科技指数7月24日至8月1日连续7日下跌[8] ETF交易动态 - 盈富基金成交31827亿港元 换手率1987% 遭净卖出14534亿港元[8] - 恒生中国企业ETF遭净卖出6325亿港元[8] - 南方恒生科技ETF成交8849亿港元 换手率1721% 遭净卖出1453亿港元[8] - 三只ETF年内收益率涨幅均超20%[8] 资金流向分析 - 资金通过高流动性ETF卖出 可能是机构短期离场[9] - 避险情绪主导 市场担忧贸易环境恶化冲击港股出口型企业及中概股[8] - 资金在系统性风险下择优配置 逆势加仓部分个股[9] 个股交易表现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728亿港元 英诺赛科获净买入363亿港元 快手-W获净买入22亿港元[9] - 英诺赛科股价报7515港元/股 单日涨幅达3047% 成交额4733亿港元[9] - 英诺赛科与英伟达达成合作 推动800伏直流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规模化落地[9] 市场展望 - 需关注关税谈判进度和恒生指数24000点关键支撑位的多空博弈[9] - 资金呈结构性流动 并不表示看空港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