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掐丝珐琅
icon
搜索文档
“非遗”为教育添“幸福” 暖城以传承筑同心
央视网· 2025-10-13 15:06
教育战略定位 - 鄂尔多斯市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高质量教育[1] - 当地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学校多元配置体系,推进特色课程发展,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重视教育创新[12] 非遗课程实践 - 伊金霍洛旗第三小学自2019年引入毡绣特色课程,延请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及对本地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4][6] - 达拉特旗第十一小学构建"普及+提升"双轨参与体系,已开展37项特色课程,将掐丝珐琅、钩织等非遗纳入"绿色成长树"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与美学教育融合[8][11][12] - 非遗技艺被视为一种文化浸润,其影响显而易见又润物无声,是实现"幸福教育"的途径之一[8] 体育教育创新 - 伊金霍洛旗实验学校拥有智能化网球气膜训练馆,占地4000多平,内设8块职业标准赛场,构建"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网球基地[14] - 该校设有四个整班建制课,每天安排一个半小时的网球时间,体育运动改善了学生精神状态并促进了学习成绩提升,实现以体促智[16] 博物馆研学与思政教育 - 鄂尔多斯博物馆(市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最高水平,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见证[16][18] -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每周安排两个班学生到博物馆研学,将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结合,让学生寻找民族交流交融的文化印记[18][20] - 通过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印记为学生开设生动的思政分享课,触动学生内心世界,贯穿教育主线[18][20][21]
新潮流、新场景不断涌现 中秋消费市场频“上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6 12:43
"老字号"与传统文化结合 別有一番风味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老字号"的"传统味"碰撞出了"新潮流",成为众人打卡的"国潮新地标"。 还有不少地方将赏月游览和沉浸式文化体验深度融合,山东淄博周村古商城景区结合中秋主题推出实景穿越沉浸式剧本游,打造出文旅新体验。不少游客可 以同时体验票号、状元府、大染坊等多个场景。而山东济南的大明湖超然楼前人头攒动,游客们登楼赏月,耳畔回荡着悠扬乐曲。 走出超然楼,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国潮市集同样热闹。传统手作与现代设计在这里深度交融,古法香囊、掐丝珐琅等项目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游客在 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团圆"餐厅数量城市排行榜 重庆居首 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的这家老字号茶庄里人头攒动,两侧柜台前都排起了长队。结合传统文化包装的散装茶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 在"茶空间"体验区,消费者可以一边品尝现泡的茶叶,一边听工作人员讲解茶文化。不仅如此,"老字号"开辟的"新赛道"更让人眼前一亮。在距离门店约百 米的新式茶饮档口,多个系列的茶饮融合产品让人们感受百年茶香和青春风味。 多地"月亮装置"打造消费新场景 假期里,围绕"月亮"打造的沉浸式体验游也成为多个景区的新亮点。 夜幕降 ...
北京密云“长城脚下见非遗”主题活动开启
北京商报· 2025-09-23 20:26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9月23日,2025年"非遗进度假区"——"长城脚下见非遗"主题活动在古北水 镇正式启幕。活动以"因景设展、因时制宜"为理念,通过"轻舟摇至遇水镇""舟行赏艺望长城""长城脚 下见非遗"三大情境板块,为游客打造了可看、可玩、可品的沉浸式文化旅程。 活动期间,古北水镇变为"可触摸的非遗博览园"。日月岛广场上,兔儿爷、鲁班枕、杨家埠木版年画、 扬州绒花制作等五十余项非遗技艺由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糖人儿"惟妙惟肖,蜀绣飞针走线展现双面 异绣绝技,掐丝珐琅艺人以金属丝勾勒精美图案,再填彩釉,工艺精妙。宿家剪纸艺人巧手灵动,生动 图案跃然纸上。 与此同时,古北水镇各处还设置了百场分散式节点演艺与集中型展演,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 百位非遗传承人齐聚于此,通过演出、教学、展销等多种形式,让非遗真正"活"在场景中、融入业态 里。 此外,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古北水镇将陆续推出"梦回古北"演艺、长城脚下音乐会、红叶音乐会、"一 夜鱼龙"巡游等活动,为游客提供秋日旅程的更多选择。 ...
赤峰出实招搭建创业舞台
搜狐财经· 2025-07-27 09:43
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 - 赤峰市自2025年3月起打造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提供政策解读、创业测评、项目推介等覆盖创业全周期的服务网络 [1] - 工作室已累计开展17期活动,包括校园讲座和政策宣讲,服务超1200名青年学生和创业者 [1] - 念澜手作工作室通过一对一导师指导,成功推动掐丝珐琅项目落地,解决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难题 [1] 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 赤峰市人社局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并实施财政贴息,降低利率和担保基金风险 [2] - 截至报道时,61家创业实体获得贷款支持,累计金额达2060.2万元 [3] 人才引进与创业生态 - 赤峰市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1115人次,提供就业指导747人次,吸引9211名人才扎根 [3] - 通过"文明红山·青春赤峰"校园引才活动,针对性匹配企业需求与专业人才 [3] - 人社局计划面向16-35岁青年群体举办"活力赤峰"创业创意活动,强化城市创业品牌 [3] 创业服务模式 - 赤峰市构建"政策扶持+精准服务+人才赋能"闭环,推动创业与城市发展联动 [1] - 创业指导工作室采用"传帮带"模式,点对点解决初创企业实际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