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

搜索文档
中南传媒(601098):优化主业结构,打造“文化+科技”成长新局面
中邮证券· 2025-06-17 1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南传媒持续优化出版、发行主业业务结构,积极探索AI教育、少儿动漫等成长性赛道增量空间,业绩保持小幅稳定增长态势,考虑部分大宗业务收缩,小幅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3.69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7.96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244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5.14/11.64元,资产负债率40.1%,市盈率17.94,第一大股东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 事件回顾 - 2025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业收入133.49亿元,同比减少1.94%,归母净利润13.70亿元,同比减少26.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53亿元,同比增长0.06%;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8.74亿元,同比减少4.18%,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29.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51.47% [4] - 2025年5月20日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24年度及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2025年半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 [4] 事件点评 - 公司调整改善业务结构,2024年压减毛利率低的大宗业务销售规模,结合纸张价格下降,毛利率同比增加3.00pct至44.35%,25Q1进一步提高至45.29%,经营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财税政策短期调整影响,剔除所得税影响后,24年及25Q1利润水平基本稳定 [5] - 公司积极回报股东,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与中期合计0.55元,分红比例72.09%,以6月16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4.02%;2025年中期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持续践行高分红策略 [5] - 公司以“文化+科技”为主线,关注AI教育赛道,未来将发挥业务和数据优势,打造人工智能知识服务新业态,强化少儿启蒙教育动漫、直播和短视频渠道建设等新业态布局,预计相关产品落地后成长性效果将显现 [6]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7/142/148亿元(2025年前值为14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2/18.3/18.9亿元(2025年前值为18.2亿元),对应EPS为0.96/1.02/1.05元(2025年前值为1.01元),根据6月16日收盘价,分别对应14.3/13.4/13.0倍PE [7]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349|13685|14204|14775| |增长率(%)|-1.94|2.52|3.79|4.02| |EBITDA(百万元)|2007.86|2027.02|2151.97|2192.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70.21|1719.85|1832.15|1890.95| |增长率(%)|-26.12|25.52|6.53|3.21| |EPS(元/股)|0.76|0.96|1.02|1.05| |市盈率(P/E)|17.94|14.30|13.42|13.00| |市净率(P/B)|1.58|1.44|1.31|1.20| |EV/EBITDA|7.25|5.55|4.37|3.42|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11]
“百万英才汇南粤”深圳文博会专场启动 逾6万个文化产业岗位寻才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6 15:56
文化产业规模与人才需求 - 广东文化产业规模连续20年领先全国,数字出版产业营收占全国1/5,动漫产业营收占全国1/3,音乐产业占全国1/4,游戏产业占全国4/5 [1] - 粤港澳大湾区3600多家企业发布超6万个文化产业岗位,覆盖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等优势产业集群 [1] - 广东亟须链接优质人才资源,通过深圳文博会贯通文化产业与人才供需匹配桥梁 [1] 文化科技融合与人才机遇 - 广州科韵路汇聚近150家规模以上游戏企业,形成千亿级产值生态圈,涵盖研发、发行、运营全产业链 [2] - 游戏行业成为人工智能技术重要应用场景,三七互娱等企业与高校深化合作,完善定向人才培养机制 [2] - 广东影视票房全国领先,广州、深圳频繁举办演唱会,吸引影视制作、演艺经纪、舞台设计等人才 [2]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初创企业开辟新赛道,玄智科技等公司提供机器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岗位 [3] 政策支持与人才引进 - 广东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目标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4] - 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针对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电竞、网络视听六大领域制定专项政策 [4] - 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的影视人才提供场地支持、项目创作资助 [4] - 鼓励建立动漫影视项目绿色通道,落实人才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推荐申报资助奖励 [5] - 六大"政策包"推出多维度奖补政策,真金白银扶持优质文化创意项目 [5]
技能培训驱动就业“新引擎”
南京日报· 2025-05-20 10:17
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升级 - 南京通过"一企一策"项目制培训模式,企业自主设计课程,政府按成效补贴,2021年试点以来累计78个项目立项,覆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5000余名职工参培,培训后员工稳岗率达96.14% [2] - 南京工艺装备制造公司通过196课时的智能生产线培训,产线换型效率提升90%,产量增加20%,参培人员成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2] - 南京整合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等资源搭建师资库,为南京汽车集团等企业提供"订单式"培训,解决"找师资难"问题 [3] 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成效 - 南京建成200余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整合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实现"出门即充电,结业即上岗" [5] - 雨花台区"西善夜校"开设家庭收纳、直播带货等课程,学员周营红通过5次课程成为"收纳达人"并计划报考整理收纳师,陈丹丹学习直播技巧后带货成交量显著提升 [4] - 鼓楼区王茉通过"陪诊服务"培训考取证书并开启职业生涯,后续参加短视频培训计划推广陪诊服务 [5] 数字技能与前沿技术培训 - 南京"金陵工匠"公益培训首期聚焦AI赋能职场,2000余名学员参与,课程涵盖智能阅读、AI文案写作、数字人应用等,采用"理论+技能+案例+实践"教学模式 [6] - 应届毕业生孙金雨通过AI知识库将飞行器故障排查时间缩短70%,财务人员董小丽通过AI技能培训增加求职竞争力 [6] - 2024年全市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超2亿元,惠及劳动者超15万人次,全年计划开展12期课程,涉及无人机操控、工业机器人应用等热门领域 [6]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南京构建"政策精准滴灌、资源全域整合、需求动态响应"技能生态链,推动培训与产业升级、就业市场深度融合 [7] - 中船鹏力、凤凰出版传媒、奥赛康药业等企业项目因紧贴产业需求获政府立项支持,如"全固态高分辨力海洋探测雷达技术培训""AI数字出版编辑培训"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