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

搜索文档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8-13 04:10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企业462万户,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2]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2] 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2]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2]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增长68.6%,日本增长59.1%,英国增长37.6%,德国增长6.3%,韩国增长2.7% [2] 产业结构优化 - 上半年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96.5万户,第三产业1171.2万户 [3] - 全国"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18.01% [3] 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3] 文化产业发展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5] -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总额6298亿元,增长19.3% [6]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 [6]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等行业增速较高 [6]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文化企业生产经营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10:08
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整体表现 -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 [1] - 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48445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 [1] - 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新闻信息服务3个行业大类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8%、11.8%和10.8% [1] 文化服务业表现 - 文化服务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218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2] - 文化服务业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5.0%,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2] - 文化服务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7.0%,拉动增长5.7个百分点 [2] - 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944亿元和12130亿元,同比增长3.1%和4.6% [2] 文化新业态行业表现 - 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2个百分点 [2] - 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8% [2]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5个行业小类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较高,分别为42.8%、22.9%、20.3%、19.5%和16.3% [2] 文化企业盈利能力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6298亿元,同比增长19.3% [3]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83%,同比提高0.88个百分点 [3] - 43个行业中类中有38个实现盈利,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终端制造及销售3个行业对利润总额带动作用明显 [3]
中南传媒(601098):优化主业结构,打造“文化+科技”成长新局面
中邮证券· 2025-06-17 1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南传媒持续优化出版、发行主业业务结构,积极探索AI教育、少儿动漫等成长性赛道增量空间,业绩保持小幅稳定增长态势,考虑部分大宗业务收缩,小幅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3.69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7.96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244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5.14/11.64元,资产负债率40.1%,市盈率17.94,第一大股东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 事件回顾 - 2025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业收入133.49亿元,同比减少1.94%,归母净利润13.70亿元,同比减少26.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53亿元,同比增长0.06%;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8.74亿元,同比减少4.18%,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29.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51.47% [4] - 2025年5月20日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24年度及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2025年半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 [4] 事件点评 - 公司调整改善业务结构,2024年压减毛利率低的大宗业务销售规模,结合纸张价格下降,毛利率同比增加3.00pct至44.35%,25Q1进一步提高至45.29%,经营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财税政策短期调整影响,剔除所得税影响后,24年及25Q1利润水平基本稳定 [5] - 公司积极回报股东,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与中期合计0.55元,分红比例72.09%,以6月16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4.02%;2025年中期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持续践行高分红策略 [5] - 公司以“文化+科技”为主线,关注AI教育赛道,未来将发挥业务和数据优势,打造人工智能知识服务新业态,强化少儿启蒙教育动漫、直播和短视频渠道建设等新业态布局,预计相关产品落地后成长性效果将显现 [6]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7/142/148亿元(2025年前值为14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2/18.3/18.9亿元(2025年前值为18.2亿元),对应EPS为0.96/1.02/1.05元(2025年前值为1.01元),根据6月16日收盘价,分别对应14.3/13.4/13.0倍PE [7]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349|13685|14204|14775| |增长率(%)|-1.94|2.52|3.79|4.02| |EBITDA(百万元)|2007.86|2027.02|2151.97|2192.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70.21|1719.85|1832.15|1890.95| |增长率(%)|-26.12|25.52|6.53|3.21| |EPS(元/股)|0.76|0.96|1.02|1.05| |市盈率(P/E)|17.94|14.30|13.42|13.00| |市净率(P/B)|1.58|1.44|1.31|1.20| |EV/EBITDA|7.25|5.55|4.37|3.42|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11]
“百万英才汇南粤”深圳文博会专场启动 逾6万个文化产业岗位寻才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6 15:56
文化产业规模与人才需求 - 广东文化产业规模连续20年领先全国,数字出版产业营收占全国1/5,动漫产业营收占全国1/3,音乐产业占全国1/4,游戏产业占全国4/5 [1] - 粤港澳大湾区3600多家企业发布超6万个文化产业岗位,覆盖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等优势产业集群 [1] - 广东亟须链接优质人才资源,通过深圳文博会贯通文化产业与人才供需匹配桥梁 [1] 文化科技融合与人才机遇 - 广州科韵路汇聚近150家规模以上游戏企业,形成千亿级产值生态圈,涵盖研发、发行、运营全产业链 [2] - 游戏行业成为人工智能技术重要应用场景,三七互娱等企业与高校深化合作,完善定向人才培养机制 [2] - 广东影视票房全国领先,广州、深圳频繁举办演唱会,吸引影视制作、演艺经纪、舞台设计等人才 [2]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初创企业开辟新赛道,玄智科技等公司提供机器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岗位 [3] 政策支持与人才引进 - 广东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目标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4] - 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针对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电竞、网络视听六大领域制定专项政策 [4] - 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的影视人才提供场地支持、项目创作资助 [4] - 鼓励建立动漫影视项目绿色通道,落实人才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推荐申报资助奖励 [5] - 六大"政策包"推出多维度奖补政策,真金白银扶持优质文化创意项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