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创作品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赋能:中国古都在赓续文脉中传承发展
新华社· 2025-10-25 21:18
活动概况 - “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活动于10月22日至25日举行,约300名来自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市长、城市代表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国际旅行商代表参加 [1] - 活动围绕“赓续古都文脉 赋能城市更新”主题,就文旅融合发展、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等议题展开交流 [1] - 活动期间,郑州市与西班牙哈恩省、加纳库马西市、印度尼西亚班达楠榜市、新西兰罗托鲁瓦市四地签署了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 [6] 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模式 - 郑州探索“保护与发展并行”路径,在城市更新中最大程度保留历史记忆 [1] - 阜民里街区通过“留改拆建”和“绣花针”式微改造保留老街巷肌理,引入艺术展演、特色餐饮、创意集市等新业态 [2] - 该街区在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42.98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689.6万元 [2] 文化演绎与科技赋能 - 在如意湖5.2公里水路上,通过水幕与光影技术,结合甲骨文、唐诗宋词、少林功夫等主题进行真人演绎,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3] - 在嵩山户外剧场,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融合音乐、灯光、舞蹈、武术呈现沉浸式大秀,活化禅宗文化 [4] - 新西兰罗托鲁瓦市市长指出,郑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现传统文化,创造了大量旅游相关就业机会并带动经济增长 [6] 国际反响与合作机遇 - 保加利亚舒门市副市长赞赏郑州在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方面的做法 [1] - 西班牙帕洛梅克市市长认为郑州以现代方式传承历史文化的理念与西班牙托莱多省的做法有共通之处 [3] - 意大利阿斯蒂省省长表示在郑州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并对城市变化印象深刻 [5] - 国际嘉宾认为活动不仅是思想碰撞和经验共享,更开启了合作,新西兰罗托鲁瓦市市长期待组建团队再次访郑以推动合作 [6]
镜观·回响丨中华文化跃动传承之力
新华社· 2025-10-06 18:15
中华文明探源与考古发现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揭示中华文明演进并实证其多元一体格局[7] - 青海"尕日塘秦刻石"为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具有补史之缺的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9] - 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将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历史发展轴线向前推进2000多年,为中华文明起源提供可信史源[11] - 宁夏西夏陵于2025年7月1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为西夏王朝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实证了西夏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13] - 四川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共同勾勒出距今约3600年至2800年的古蜀文明辉煌图景,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15] - 河南二里头遗址是距今约3800年至3500年的夏代晚期都城遗址,为同时期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存[16] 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才培养 - 2025年7月4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涵盖金属、陶瓷等6个竞赛项目,旨在以赛促学培养文物保护修复高技能人才[18] - 2025年6月14日,中国政法大学与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在湖南长沙博物馆参加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20] - 2025年4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保护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提供法规遵循[22] - 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从事修复工作40余年,累计修复文物6000余件,并致力于培养更多传承人才[28]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保护 - 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于2025年4月9日在洛阳龙门石窟使用关节臂扫描仪对佛像进行数字化扫描,以数字形式留存石刻风貌[24]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研究团队利用无人机超低空飞行等技术对长城进行扫描,生成三维模型用于资源发现与病害分析等多个领域[26] - 苏州推进"数字园林"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数字云游"VR场景,如"云游拙政园"等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园林魅力[30] - 敦煌莫高窟"寻境敦煌"沉浸展综合运用VR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等技术,高精度立体还原莫高窟第285窟,游客可零距离观赏壁画并参与故事情节[36] 文化创新表达与产业发展 -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曾舟以三星堆文物为蓝本结合潮玩元素设计文创产品,旨在打造有内容的文化IP[32] - 湖南博物院博物馆公园展出印有"君幸食"的餐具,其创作灵感来源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34]
文旅融合“乘数效应”激活万亿消费新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警惕盲目上马|“十四五”成绩单
华夏时报· 2025-09-30 13:48
文旅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 文旅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水,"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风尚,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演出的跨城观演率超过60% [2] - 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促消费、稳就业、赋发展、兴百业的重要产业 [2] - "文旅+百业"与"百业+文旅"融合模式持续释放乘数效应,文旅商体农等融合发展,成为激发文旅消费、拉动综合消费、带动增加就业的重要引擎 [2] 文化产业规模与资产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 [2] - "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达19.14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7.7%,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至7.8万家 [4] 文化新业态增长迅猛 - 文化新业态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 [4]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8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7%,对文化产业发展发挥重要带动作用 [4] - 新业态增长受消费升级、政策支持及资本投入推动,精准契合人们对多元化、高品质、个性化文化服务的需求 [5] 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成效显著 - 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5] - 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跃,有效延展消费链条,满足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消费需求 [5] 出入境旅游实现"双向奔赴" - 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优化,2024年入境游客达1.32亿人次,同比增长60%以上,内地居民出境旅游达1.23亿人次,同比增长40%以上 [7] - 签证便利化政策对提振入境信心边际效应最显著,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出境旅游目的地谅解备忘录 [6] 文化出海成果显著 - "十四五"期间文化出海成效显著,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其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元素的文化贸易总额超3700亿元,占比超四分之一 [7] - 动漫、游戏、潮玩、演艺等文化产品成为出海主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7] 文旅产品供给持续优化 - 文旅融合纳入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各地打造富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及旅游休闲街区 [8] - 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增长点,如发展乡村旅游、转化工业遗址、推动冰雪旅游等 [9] - 文旅与科技融合催生互动性强、沉浸式体验佳的新产品,"文物游""非遗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持续升温,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 [9] 文旅赋能城乡发展与就业 - 文旅元素融入城市更新与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城乡审美韵味,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 文旅融合凭借"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带动制造业、农业、商贸、体育、交通等行业释放活力,为群众就业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10]
“一城双景”活力迸发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激发消费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7-27 15:31
活动概况 - 青港澳美食文创嘉年华首次在青岛举办 聚焦港澳特色饮食与文创文化 汇聚39家参展企业 55个展位 带来200余种特色产品 [1] - 活动与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联动 持续30天至8月16日 创新打造"一城双景"布局 提供差异化游园体验 [7]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味觉+视觉"双重体验模式 提供多元消费选择 刺激本地消费需求 通过展销联动拓宽港澳产品市场渠道 [3] - 构建完整体验生态 引入7个啤酒花园 推出30余场活动 包括专属消费券和"啤酒民宿"联动套餐 [5] - 设置5米高360度环绕巨型智能啤酒柱 以金融元素创意展示"啤酒股价" 增强消费者沉浸式体验 [4] 区域经济影响 - 促进青港澳经贸文旅常态化交流 推动传统合作向民间交流延伸 [3] - 活动彰显"国际范 时尚化 体验感 烟火气"特色 有效激发文旅商融合与消费新活力 [3][7] - 通过"周周有主题 日日有新意 时时有演出"的内容设计 充分释放节庆经济消费潜能 [7]
宁夏六盘山特色产品外销窗口落户15省份 年均销售额超8000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8:17
六盘山特色产品外销窗口现状 - 目前已在区外建成44个六盘山特色产品外销窗口 分布在全国15个省份 年平均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 [1] - 计划到2023年底建成54个外销窗口 年平均销售额将达到9600万元 [1] - 外销窗口主要展销牛肉 杂粮 马铃薯粉 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 [1] - 福建闽宁情商贸有限公司已在福建省开设4家六盘山特产馆 年销售额上千万元 [1] - 当前存在品牌形象 服务标准 产品选择缺乏统筹规划的问题 区域品牌影响力聚集度不高 [1] 固原市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 制定《固原六盘山特色产品外销窗口建设运营工作方案》 目标到2027年建成80个外销窗口 年销售额2亿元 覆盖26个省市 [2] - 到2029年目标建成100个外销窗口 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 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2] - 对新建外销窗口提供补助 特色产品窗口最高补助30万元(不超过投入15%) 果蔬窗口最高补助10万元(不超过投入20%) [2] - 销售产品包括六盘山牛羊肉 冷凉蔬菜 中药材 马铃薯 杂粮 胡麻油 蜂蜜 刺绣 文创作品等 [2] - 要求所有外销窗口统一店面装修和形象标志设计 悬挂"六盘山特色产品"标识LOG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