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市民贷
icon
搜索文档
十年笃行铸普惠 初心如磐向未来 中邮消费金融谱写高质量发展华章
金融时报· 2025-11-20 10:07
行业总体发展 - 2015年6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行业迎来“黄金十年”[1] - 行业机构数量从最初4家增加到31家,总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均超过1.3万亿元[1] 政策环境与普惠金融 - 政策体系从2016年《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演进至2025年以强化供给和创新场景为核心的新阶段[2] - 公司秉承“普惠为本”理念,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覆盖城乡[2] - 截至2025年10月末,累计服务新市民等重点客群1857万人,放款规模突破1万亿元[3] - 贷款综合定价持续下降,截至2025年10月末较2021年末下降4.53个百分点[3] - 2020年至今累计为23.85万名客户提供专项息费减免、展期等支持[3] 客群聚焦与场景拓展 - 公司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探索“错位经营、特色发展”路径[4] - 针对新市民、“三农”群体定制产品,覆盖就业创业、子女教育等全周期场景[4] - 深化乡村金融服务,通过“三方合作”模式将信贷资源渗透至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领域[4] - 优化“中邮钱包APP”服务流程,降低使用门槛[4] - 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营销活动与消费补贴[4] - 将服务嵌入餐饮、旅游、家电换新等高频场景,与饿了么、广东银联、抖音、美团等平台合作[5] 科技能力与数字化转型 - 行业专利数量逐年递增,科技水平迈上新台阶[6] - 截至2025年10月末,公司累计获授权专利106项,拥有135项软件著作权,超过90%的应用系统为自主研发[7] - 系统日均可处理百万级贷款的自动化审批,运营效率较成立初期提升数十倍[7] - 布局“大中台、小前端”模式,形成数智化获客、精细化风控、智能化运营和敏捷创新四大核心能力[7] - 自研大模型“邮远见”及智能数字人“邮小宝”广泛应用于客户服务、风控等场景[8] - 构建“视觉+图谱+多模态+规则”四位一体智能反欺诈体系,年均成功拦截风险交易超百万笔,挽回欺诈损失数亿元[8] - 已制定IT3.0数智化转型规划,聚焦智能驱动、技术融合等目标[8]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社会责任 - 构建全流程消保体系,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建立闭环管理机制[9] - 联合反诈中心等机构持续开展金融知识“五进入”活动,自2021年推出近20场创意反诈公益活动[9] - 2018年开展“中邮消费·行走小黑板”教育扶贫计划,以“送进去”和“请出来”相结合方式赋能乡村教育[10] - 团委常态化组织青年员工开展志愿服务,2023年以来员工累计献血量超10000毫升及6个单位血小板[10]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多措并举扩大服务消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7 23:38
政策背景与行业方向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核心包括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并创新特色金融产品 [1] - 服务消费被视为促进民生改善和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各农商银行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为消费市场注入金融动能 [2] 供给端金融支持措施 - 平湖农商银行通过“嘉个贷”等特色融资产品解决个体工商户因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缺少抵押物导致的融资难题 [3] - 该行联合平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政银融合”服务体系,成立“个体工商户发展服务联盟”,对照“名特优新”等清单进行分型分类综合性金融服务 [3] - 平湖农商银行以“商户合伙人”模式筛选本地优质商户入驻“平和生活”及“丰收商户联盟”等平台,构建支付、优惠、增值服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合作商户总数超9000户 [4] - 该行拓展银商合作深度,如与农贸市场工商户合作推出“丰收·菜篮子”惠民活动,推动金融服务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4] 消费信贷产品创新 - 永康农商银行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推出精准化、场景化消费信贷产品,如面向工薪阶层、企业高管的“工薪贷”、“家装贷”、“金领贷”,支持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 [5] - 该行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工薪贷”1993笔,金额达4.6亿元 [5] - 针对新市民在安居、就业、教育等需求,量身定制“新市民贷”并配套利率优惠和绿色通道,已服务3912户新市民,投放贷款5.87亿元 [5] - 永康农商银行发展纯信用、线上化的“信义金速贷”、“公积金贷”等普惠产品,依托大数据风控实现“秒批秒贷”,累计授信1.46万户,金额13.78亿元 [6] 消费场景与服务生态构建 - 永康农商银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和场景融合打造“一站式”消费信贷服务窗口,并与第三方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合作嵌入消费场景 [6] - 该行积极与本地大型商超、家电卖场、加油站、教育培训机构等开展合作,通过联合营销、支付满减、分期优惠等方式将金融活水引入消费终端 [6] - 富阳农商银行与富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推出“一键和解”码牌,将消费纠纷调解功能嵌入商户收款码,实现“维权+收款”二合一 [7] - 该服务依托支付宝平台,消费者遇纠纷可一键发起在线协商,96小时内未解决可升级投诉,商户则可享受费率优惠等支持 [7] 消费环境与权益保护 - 富阳农商银行推动“放心消费”服务品牌建设,并计划扩大“一键和解”码牌试点范围 [8] - 多家农商银行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引导消费者理性借贷、合理消费,以营造健康可持续的服务消费环境 [8]
填补保障缺口 险企竞逐“新市民”金融服务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政策监管动态 - 中国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 [2] - 新市民群体规模约3亿人,主要包括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群体 [2] - 监管在多个文件中提及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要求加强产品创新,提供灵活、实惠、便利的团体健康保险产品 [3] 行业产品创新举措 - 平安产险推出针对个体工商户的“店家宝”保险产品,承保火灾爆炸、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并提供员工及家庭成员人身意外保障和第三者责任理赔 [4] - 众安保险推出“灵活工作保”,为餐饮服务、市场传媒、教育培训、IT互联网等行业的灵活就业人群提供意外伤残、身故赔偿及医疗费用报销保障 [4] - 人保寿险对接大型网约车平台规划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方案,并开发灵活就业人员意外险,提供意外身故伤残、医疗、猝死、疾病医疗及重疾保障,预计6月底上市 [5] 市场机遇与挑战 - 新市民群体多为灵活就业形态,很多没有五险一金,对疾病和意外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存在巨大的商业保险需求以弥补社会保障不足 [3] - 保险公司需要研究新市民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例如针对快递、物流、家政、建筑施工等新市民就业较多行业开发专属保险 [5] - 由于新市民群体个体差异大,对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和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且险企面临风险数据积累匮乏和用户触达路径不明的挑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