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电池检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天溯计量:10月16日冲刺创业板IPO,多维优势显著
搜狐财经· 2025-10-16 19:41
公司基本情况与IPO进展 -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0月16日冲刺创业板IPO上会审议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全国性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 [1]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能力构成核心技术壁垒 [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累计拥有专利技术133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97项,形成十二项核心技术 [1] - 公司牵头和参与编制78项标准及9项技术规范 [1]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 [1] 服务网络与实验室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全国多省区设立27个实验室关键场所,形成“网格化”服务网络 [1] - 募投计划旨在提升区域实验室服务能力,完善全国布局,打造服务响应优势 [1] 业务模式与增长引擎 - “计量 + 检测”双轮驱动构建业务增长引擎 [1] - 公司在十大领域拥有1417项校准服务能力 [1] - 新能源电池检测业务发展迅速,复合增长率达46.75% [1] - 公司已建成四大新能源检测基地,服务超过2000家企业,与传统计量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1] 品牌资质与客户基础 - 公司获得CNAS认可、CMA资质等,品牌公信力强 [1] - 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 - 2025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收入占比达到72.4% [1] 行业环境与公司前景 - 在政策支持下,公司多维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的业绩 [1] - 公司的发展模式受到监管关注,展现了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的成长路径 [1]
【深交所IPO】天溯计量:深耕计量检测领域,铸就国家级产业支撑平台
搜狐财经· 2025-10-15 18:43
公司概况与业务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及"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 [1] - 业务覆盖计量校准、检测、认证等专业技术服务,形成"计量校准+检测+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1] - 业务领域覆盖生物医药、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能源电力、轻工日化、装备制造等国民经济核心领域 [1] 技术能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计量校准行业服务区域最广、项目能力数量最多的第三方机构之一,在几何量、热学、力学等十大传统计量领域构建全链条能力 [3] - 重点突破新能源电池检测技术,形成动力电池超快充测试、五综合可靠性验证等创新成果,服务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广汽集团等2,000余家新能源企业 [3] - 牵头制定16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及9项计量技术规范,填补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空白 [3] - 拥有1,417项计量校准能力及84大项检测项目,自主研发97项软件著作权 [8] 财务表现与增长引擎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9,720.09万元增长至80,011.69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5% [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8,438.54万元提升至11,105.68万元,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6] - 新能源电池检测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收入从2022年的5,253.58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1,314.29万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6.75% [6] 下游市场与检测能力 - 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从2017年的81GWh激增至2024年的1,175GWh,年均复合增速达46.53% [7] - 储能电池出货量2024年达335GWh,2016-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79.56% [7] - 公司配置2,000余个电芯/模组/电池包测试通道及40T五综合振动系统、大型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等先进设备,构建覆盖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全链条检测能力 [7] 实验室网络与服务体系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在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河南、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区设立27个计量检测实验室,实现服务半径最小化与响应效率最大化 [8] - 构建"硬件+软件+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建成广东省智能制造装备智慧计量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校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15个创新载体 [8] 研发创新与未来规划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技术133项(含发明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97项,主导或参编78项标准及9项计量技术规范 [9] - 规划"立足计测,延伸两端"的发展路径,向智慧计量、在线计量等创新方向拓展,并深化新能源电池检测能力,布局储能电池、氢能等新兴赛道 [9] - 通过"34个计量实验室+8个检测基地"的全国实验室网络布局,持续提升服务广度与深度,目前正全力冲刺创业板IPO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