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
搜索文档
天溯计量创业板IPO过会:被追问业绩增长可持续性,招商证券保荐
搜狐财经· 2025-10-20 17:00
上市审核结果 -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上会获得通过,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 [2] 上市委会议关注要点 - 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技术先进性、证书单价下降、单位成本变化及行业竞争态势,说明销售费用率较高、研发投入强度较低的特点能否适应行业技术升级需求,以及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4] - 需进一步落实事项包括,要求在招股说明书中结合上述因素进一步完善业绩下滑风险提示的内容 [4] 公司基本情况 - 天溯计量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主营业务为计量校准、检测、认证等专业技术服务 [4] - 公司客户涉及生物医药、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能源电力、轻工日化、装备制造等领域 [4] 历史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97亿元、7.26亿元、8.00亿元和4.09亿元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84亿元、1.01亿元、1.11亿元和0.56亿元 [5] - 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的4.6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7.29亿元 [5] - 合并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的28.9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99% [5] 2025年业绩预测 - 公司预计2025年1-9月营业收入为6.35亿元至6.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89%至12.49% [6] - 预计2025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90亿元至0.9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3%至11.04% [6] - 预计2025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9亿元至0.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6%至11.18% [6]
天溯计量IPO过会 公司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被追问
北京商报· 2025-10-16 22:30
公司上市进展 -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于10月16日上会获得通过 [1] - 公司IPO申请于2023年6月29日获得受理,并于当年7月22日进入问询阶段 [1] 公司业务与募资用途 - 公司主营业务为计量校准、检测、认证等专业技术服务 [1] - 客户涉及生物医药、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能源电力、轻工日化、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4.24亿元,用于深圳总部计量检测能力提升项目、区域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数字化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监管关注要点 - 上市委要求公司结合技术先进性、证书单价下降、单位成本变化及行业竞争态势,说明销售费用率较高、研发投入强度较低的特点能否适应行业技术升级需求 [1] - 上市委关注公司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1]
天溯计量IPO过会,公司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被追问
北京商报· 2025-10-16 22:27
公司上市进展 - 天溯计量创业板IPO于2023年10月16日上会获得通过 [1] - 公司创业板IPO于2023年6月29日获得受理,当年7月22日进入问询阶段 [1] 公司业务与募资用途 - 公司主营业务为计量校准、检测、认证等专业技术服务 [1] - 客户涉及生物医药、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能源电力、轻工日化、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4.24亿元,用于深圳总部计量检测能力提升项目、区域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数字化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监管关注要点 - 上市委要求公司结合技术先进性、证书单价下降、单位成本变化及行业竞争态势,说明销售费用率较高、研发投入强度较低的特点能否适应行业技术升级需求 [1] - 上市委关注公司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1]
【视频】艾为电气冲刺创业板IPO,曾因财务数据造假被财政部点名
搜狐财经· 2025-10-16 14:18
IPO进展与中介机构 - 公司近期回复首轮审核问询函 创业板IPO持续向前推进 [1] - 首轮问询涉及业绩表现 产品和技术的先进性 股权代持 关联交易等问题 [1] - 此次IPO由中金公司作为保荐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第三方供应商 [1] 历史财务问题 - 公司曾于今年1月被财政部点名 因财务数据造假受到行政处罚 [1] - 财政部检查组在2023年对深圳市巨源立德会计师事务所检查时 发现其审计的公司2022年财务数据存在多处虚减或虚增情况 [1]
山源科技启动北交所IPO辅导
新浪财经· 2025-10-15 09:17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在上海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在北交所上市 [1] - 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 [1]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申报创业板IPO,并于2024年7月撤回申请 [1] 上市战略调整 - 撤回创业板申请原因为新"国九条"后创业板上市业绩标准提高 [1] - 公司业绩体量在创业板在审企业中相对较小 [1] - 经公司认真审慎研究决定撤回上市申请并调整上市战略 [1]
中塑股份创业板IPO:研发人员专科及以下占比56% 毛利率超同行均值9.6个百分点
36氪· 2025-10-10 15:10
公司预计融资金额为6.4549亿元,用于"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江西中塑生产基地 扩建项目""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文 | 挖贝网 王思宇 2025年9月26日,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塑股份)创业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 信证券。 中塑股份专注于改性工程塑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储能、汽车、家居家电等 行业。2024年,公司营收7亿元,扣非后利润为9256.66万元。毛利率方面,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 为31.03%,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为21.42%,公司毛利率较同行业可比公司高9.61个百分点。 研发方面,公司2022年度-2024年度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12%、2.93%、3.6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截 至2025年3月末,公司研发人员66名,其中专科及以下的37人,占研发人员总数的56.06%。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5.37亿元、7亿元及1.52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87 ...
中塑股份创业板IPO获受理
北京商报· 2025-09-28 11:18
公司IPO申请 - 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 [1]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约6.45亿元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储能、汽车、家居家电等行业 [1] - 终端产品覆盖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蓝牙音箱、储能电源、新能源汽车及家电等 [1]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 - 资金将用于江西中塑生产基地扩建项目 [1] - 资金将投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1]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大昌科技重启创业板IPO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50
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于近期重启创业板上市进程 向安徽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申请 辅导券商为中银国际证券 [1]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申报创业板IPO并获受理 但在经历三轮问询后于2024年8月主动撤回申请 [2]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主营业务为冲压和焊接汽车零部件及相关工装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 2021至2023年度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1.72%、90.28%和89.34% [2] - 主要客户包括奇瑞汽车、广汽集团、广汽本田等国内知名主机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2] 公司财务业绩 -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8.2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15.44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净利润从2021年的6986.06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1.05亿元人民币 [2]
纳百川创业板IPO注册生效
北京商报· 2025-09-23 21:25
据了解,纳百川专注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 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 暖风等。公司创业板IPO于2023年9月27日获得受理,2023年10月23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8月28日上 会获得通过,2025年9月2日提交注册。 此次冲击上市,纳百川拟募集资金约7.2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运用于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 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补充流动资金。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深交所官网显示,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 百川")创业板IPO于近日注册生效。 ...
高特电子冲刺创业板IPO: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逐年加剧,申报前五倍溢价向关联方出售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20 10:1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相关产品 连续三年在大型储能领域BMS产品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2]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型储能系统安全与价值提升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2]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46亿元飙升至2024年9.19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63.31%[3]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75.26万元(2022年)、8822.92万元(2023年)和9842.23万元(2024年)[3] - 三年净利润累计约2.3亿元[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两年亏损超1.1亿元 2024年转正994.5万元[5] 盈利能力与产品定价 - 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 从2022年28.37%降至2024年26.02%[3] - 核心产品储能BMS模块毛利率2024年骤降3.72个百分点[3] - 主控模块和显控模块单价持续下行 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全产业链降本需求[3] - 公司为提升市场份额持续优化降本并相应让利传导至销售报价端[3] 应收账款状况 - 应收账款从2022年1.85亿元暴增至2024年5.06亿元[7] - 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连续三年超50% 2024年达59.04%[7]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2年2.54次/年下降至2024年1.89次/年[7] - 部分客户受内部资金安排及付款流程影响导致逾期付款 回款周期拉长[7]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34.29%升至2024年45.41%[10] - 2024年第一大客户阿特斯销售额约1.98亿元 占营业收入21.61%[11] - 阿特斯通过旗下投资平台持有公司约1.37%股份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 关联交易与资产重组 - 2022年12月向关联方转让全资子公司万智微100%股权 作价500万元[13] - 转让时万智微账面净资产84.88万元 溢价率超500%[14] - 通过此次交易获得415.12万元投资收益 占当年利润总额6.52%[14] - 截至2024年末万智微营收仅28.22万元 净亏损1334.78万元 净资产降至-1048.65万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