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厅水院

搜索文档
方厅水院“首秀”,迎来这场世界级盛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6-09 18:3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地标——方厅水院 - 方厅水院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核心项目迎来首秀,承接2025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吸引36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位代表参与[1] - 项目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跨越沪苏浙三地,包含长三角馆及沪苏浙皖主题展馆,通过跨域步行桥实现无缝衔接[1] - 采用"商务会展+文旅休闲+生态保护"复合模式,整合慢行交通、跨省人文交流、国际论坛等功能,打造多维空间载体[3] 长三角示范区发展成果 - 示范区成立5年多来吸引高能级企业落户,科技创新与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3]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肯定大会平台作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分享[3] 未来发展规划 - 方厅水院将承接长三角REITs论坛、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等国际国内大型会议[4] - 周边配套设施如酒店、示范区线、跨太浦河通道等逐步完善,预计每年吸引大量高规格会议展览,成为区域发展动能"引爆点"[4]
全国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方厅水院竣工
中国经济网· 2025-05-29 22:03
项目概况 - 方厅水院是全国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 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 其中地上面积67万平方米 由主会馆及三省一市分馆、三座步行桥组成 [1] - 项目采用"三桥五馆"格局 融合中国传统空间形制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意向 主会馆于2023年5月开工 2024年11月完成钢结构封顶 步行桥于2024年7月合龙 [1] 制度创新 - 首创跨域项目"六位一体"审批新模式 涵盖立项至验收全流程 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2] - 创新"一体化审批"机制 上海受托统一颁发施工许可证 审批流程从三地盖章简化为单方盖章 大幅缩短审批时间 [2] - 项目建设运营由沪苏浙三地共同参与 形成"打破边界但不打破行政隶属"的工作模式 [2] 功能定位 - 项目将承担国际会议(如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商务峰会、文化展览等高端活动 首场活动定于6月初举办 [2][3] -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展示窗口 集中呈现制度创新成果与江南水乡文化 未来将成为三省一市核心交流平台 [3] 区域影响 - 通过太浦河廊桥实现15分钟跨三省一市通行 为示范区居民提供一体化生活体验 [1] - 标志着水乡客厅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塑造 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2]
全国首个跨两省一市公共建筑方厅水院竣工“长三角原点”建成好大一个“四合院”
新华日报· 2025-05-29 07:33
项目概况 - 方厅水院是国内首个跨越两省一市的公共建筑项目,位于长三角原点太浦河交汇处,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 [1] - 项目外形采用传统四合院设计,主会馆位于太浦河南岸,四角为沪苏浙皖主题展馆,通过3座跨域廊桥连接 [1] - 项目定位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核心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区域"三不管""三不通"问题 [1] 制度创新 - 项目采用"六位一体"审批新模式,实现跨域建设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仅需盖一个章(上海市青浦区建管委) [2] - 沪苏浙通过合作备忘录、联合技术审查、审批互认等方式实现"一体化立项至验收"全流程创新 [2] - 该模式已复制应用到浦港路东延工程等其他跨域项目 [2] 技术亮点 - 全国首个采用传统斗拱形式与全钢结构焊接工艺的桥梁建筑 [2] - 建筑综合节能率达82%,廊桥及屋顶光伏板年发电量420万千瓦时,打造"近零碳"大型公共建筑 [2] 功能定位 - 将作为2025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首秀场地 [3] - 规划成为世界级湖区标志性节点、长三角一体化综合展示窗口及水乡客厅核心功能载体 [3] - 提供15分钟跨省通行体验,实现地理空间"缝合"与资源集聚 [1][3]
厅水院竣工将投用,跨域项目审批新模式助力一体化发展
国际金融报· 2025-05-28 20:55
项目概况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功能性项目方厅水院于5月21日正式通过综合竣工验收,即将投用,标志着水乡客厅从形态开发到功能塑造的跃升 [1] - 方厅水院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地上6.7万平方米),采用四合院形制和新江南风格设计,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设置主会馆及沪苏浙皖主题展馆,通过步行桥及连廊实现跨域互连 [3] - 该项目是全国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体现长三角三省一市向心汇聚、一体发展的空间意向 [3] 规划背景 - 国务院2023年2月批复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在两省一市交界处约35平方公里范围打造水乡客厅 [3] - 2023年5月示范区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正式批复,为方厅水院建设提供法定规划依据 [3] 建设创新 - 项目突破跨省域审批难点,形成"一体化立项、审查、审批、招标、监管、验收"六位一体审批新模式 [5] - 吴江区通过"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为江苏馆项目节约数月时间,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签订施工许可一体化审批合作协议 [5] 运营规划 - 将组建专业化公司运营方厅水院,打造世界级湖区标志性节点和长三角综合展示窗口 [6] - 加快周边地块开发,推进创智引擎、科创学园等功能性项目及浦港路东延等配套基建 [6] - 研究制定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重点支持"会展演赛旅"联动和产业协同创新 [6]
全国首个地跨三省市域的房建项目方厅水院即将竣工
苏州日报· 2025-05-22 06:37
项目概况 - 方厅水院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域水乡客厅的重点项目,即将竣工验收 [1] - 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地跨沪苏浙三省市域的房建项目,横跨太浦河,实现用地和建设规划许可数据互认、审批流程简化(从三个章变成一个章)[1] - 建筑群采用传统四合院形制布局,四栋主体建筑分别代表沪、苏、浙、皖主题展示空间,通过步行桥连接 [1] 功能定位 - 核心功能定位为重大会议、主题展览,打造高端会展主体,配套一站式商业及文体旅衍生服务 [2] - 各主题展示馆面积约8000平方米,内部以会议空间和开放展厅为主,配备贵宾接待室等设施 [2] - 运营重点针对大中型会议展览论坛、体育赛事等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2] 创新实践 - 实现"跨省域步行可达"体验,从上海馆步行3分钟可达江苏馆,再通过跨河桥梁直达浙江馆,安徽馆与浙江馆相连 [2] - 步行桥不仅是交通纽带,其极简线条设计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觉象征 [1] - 项目启用后,步行桥及主题馆区域将全面开放,公众可体验"一刻钟跨沪苏浙皖"的独特场景 [2] 区域意义 - 项目以"长三角原点"为IP,成为展示长三角人文交流、高端会议、专业会展的新平台 [1] - 建设和运营管理由三地共同参与,是一体化制度创新的典型案例 [1] - 通过物理空间连通与公共服务共享,展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实景成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