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

搜索文档
港股红利低波ETF(159569)涨0.00%,成交额4019.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7-09 15:10
基金表现 - 7月9日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159569)收盘价无涨跌 成交额4019 84万元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8月14日 管理费率0 50%每年 托管费率0 08%每年 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指数收益率 [1] 规模与流动性 - 截至7月8日基金份额1 59亿份 规模2 04亿元 较2024年12月31日份额增长40 65% 规模增长57 91%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9 41亿元 日均成交4704 62万元 [1] 基金经理与持仓 - 现任基金经理张晓南任职期收益32 27% 龚丽丽任职期收益31 09% [2]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东方海外国际(10 26%) 海丰国际(5 70%) 兖矿能源(3 95%) 太古股份公司B(3 88%) 中国海洋石油(3 78%) 中国宏桥(3 76%) 民生银行(3 53%) 粤海投资(3 29%) 中信银行(3 28%) 远东宏信(3 27%) [3]
景顺长城基金:上证科创板200指数开售,基金经理目前在管产品达14只
搜狐财经· 2025-06-17 14:49
基金产品信息 - 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200指数基金为被动指数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龚丽丽,于2025年6月17日至2025年9月16日公开发售 [1][2] - 基金最低募集份额总额为2亿份,投资标的为上证科创板200指数及其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更 [2] - 基金力争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35%,年跟踪误差不超过4% [2] - 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15%的年费率计提 [3] 指数成分股 - 上证科创板200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选取市值较小且流动性较好的200只证券作为样本 [2]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益方生物(权重1.84%)、任佳光子(1.61%)、热景生物(1.33%)、聚辰股份(1.12%)、优刻得(1.11%)、正帆科技(1.04%)、角矽电子(0.91%)、臻擂科技(0.90%)、微芯生物(0.89%)、德科立(0.89%) [3] - 成分股主要分布在医药卫生(4只)、信息技术(4只)、通信服务(2只)等行业 [3] 基金经理背景 - 拟任基金经理龚丽丽为理学硕士,具有14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 [4] - 曾任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申万菱信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基金经理 [4] - 2022年3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现任ETF与创新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 [4] - 目前在管14只基金(均为指数型产品),在管总规模超300亿元 [1][5] 基金经理业绩 - 旗下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年内下跌0.7%,跑赢业绩比较基准0.71个百分点 [6] - 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年内收益率达到14.87%,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个百分点 [8]
红利策略热度不减!港股红利ETF成资金布局重点
券商中国· 2025-06-13 17:05
港股红利ETF市场表现 - 红利ETF年内整体规模增量超过200亿元,多只港股红利ETF实现10亿元以上的规模净增长,个别产品年内涨幅超过10% [1]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年内净增长50.71亿元,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增长16.36亿元,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增长13.79亿元,易方达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增长13.4亿元 [3] - 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年内收益率达13.53%,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为13.43%,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为12.04% [4] 港股红利ETF持仓结构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重仓远东宏信、恒隆地产、重庆农商行、邮储银行及电讯盈科 [4] - 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聚焦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河、新华保险、建设银行 [4] -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重点配置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股份、中远海控、中国海油及中国神华 [4] 港股红利资产核心优势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股息率达7.95%,显著高于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1.70% [6]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市盈率(TTM)仅6倍多,低于恒生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 [7] -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PE(TTM)为9.61,PB(LF)为0.79,较恒生指数存在约15%的估值差 [7] 港股红利资产投资逻辑 - 港股红利资产具备"类债收益+权益弹性"双重特征,适合复杂市场环境 [2] - 沪港AH溢价指数为140.5点,港股相对于A股仍存在折价优势 [9] - 南向资金2025年累计净买入港股达6187亿港元,显示资金持续流入 [13] 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下调印花税、优化交易机制等政策提升市场流动性 [10] - 港股红利指数中的高分红央企具有稳定盈利分红机制,形成"类债券"属性 [11] - 中信证券指出港股市场吸引力系统性提升,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持续提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