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
icon
搜索文档
景顺长城基金痛失权益“老将”,火速集结 “黄金战队”接棒
搜狐财经· 2025-05-20 18:11
基金经理变动 - 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离职 卸任全部8只产品管理职务 [2] - 离职前管理规模达271.86亿元(2024年二季度峰值) 一季度末降至162.07亿元 较高峰下降40.38% [9][10] - 代表产品景顺长城能源基建任期回报374.75% 近5年最大收益率94.31% 最大回撤仅11.31% [3] 投研团队调整 - 4位资深基金经理接棒 包括刘苏(年化12.4%)/张仲维(年化12.25%)/邹立虎(年化6.12%)/王勇 [14][15][16][17] - 接任团队风格各异 覆盖价值/科技/周期/资产配置等不同领域 [17] - 刘苏当前管理规模155.2亿元 张仲维管理80.67亿元 邹立虎管理225.17亿元 [14][15][16] 公司经营数据 - 管理总规模达6151.45亿元(2025Q1) 债券型占比35% 货币型1843亿元 混合型1187亿元 [19] - 混合型基金规模较2021年9月高点下降42% 从2149.97亿元降至1187亿元 [22] - 2021-2024年连续三年业绩下滑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1.93% 净利润下降19.09% [21][22] 其他核心产品表现 - 千亿顶流刘彦春当前管理规模410.2亿元 较高点1163亿元下降65% [23] - 刘彦春代表产品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近一年回报-13.77% 6只产品前十大持仓高度重合 [24] - 公司年化回报超10%的基金经理还包括农冰立/杨锐文/曾理/董晗等 [26]
景顺长城名将鲍无可离职,年内超百位基金经理“出走”
环球网· 2025-05-18 10:21
基金经理变动 - 景顺长城基金核心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于5月16日离职,其管理的8只基金产品同日卸任 [1] - 鲍无可2009年12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2014年6月起担任基金经理,离职前担任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投资经理年限近11年 [1] - 截至卸任前,鲍无可管理规模达162.07亿元,旗下在管产品包括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价值领航两年持有混合等多只明星基金 [1] 投资业绩表现 - 鲍无可代表产品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任职回报374.75%,年化回报15.37% [3] - 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任职回报185.82%,年化回报12.42% [3] - 景顺长城价值领航两年持有混合任职回报97.09%,年化回报14.08% [3] 市场观点 - 鲍无可在今年一季报中表达对AI的关注,认为DeepSeek的出现对全球股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3] - 他指出Transformer技术红利已被充分挖掘,后续AI行业技术发展需寻找新迭代点 [3] - 若缺乏新突破,AI能力或止步当前,这对大部分AI相关公司不利 [3] 离职影响 - 今年4月12日,景顺长城已为鲍无可管理的多只产品增聘基金经理,包括刘苏、张仲维、王勇等 [3] - 年内已有135位基金经理离职,反映出基金行业人才流动加剧 [4] - 资深基金经理离职可能给原基金公司带来投研团队衔接、投资策略延续等挑战 [4] 行业趋势 - 市场关注景顺长城后续投研团队衔接安排,考验公司投研体系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团队化建设延续投资策略稳定性 [4] - 基金行业需要解决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完善投研体系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的问题 [4] - 投资者需要更加关注基金经理变动后基金产品的后续表现 [5]
官宣!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离职!
证券时报· 2025-05-17 16:03
基金经理鲍无可离职事件 - 景顺长城基金核心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于5月16日离职,卸任管理的8只基金产品 [1][3] - 鲍无可管理总规模达162.07亿元,包括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价值领航两年持有混合等明星产品 [1][4] - 其代表产品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任职回报达374.75%,年化回报15.37%,展现长期价值投资有效性 [6] 基金经理业绩与市场影响 - 鲍无可管理的多只产品实现超额收益,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价值领航两年持有混合任职回报分别为185.82%和97.09% [6] - 鲍无可在一季报中表达对AI技术发展的关注,认为DeepSeek能力追平OpenAI后行业需寻找新迭代点 [7] - 其离职前已有增聘基金经理动作,市场对景顺长城投研团队衔接与策略稳定性存关注 [7] 行业离职潮与政策背景 - 2024年截至5月16日,全行业135位基金经理离职,较去年同期108人增长25% [9] - 华安基金李欣、华商基金周海栋(管理规模293.47亿元)等百亿级基金经理年内相继离职 [9]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基金经理考核,薪酬与长期业绩挂钩加速职业调整 [10][11] - 行业转向"去明星化"与团队化转型,头部公司弱化个人品牌依赖 [11]
屡现清仓式卸任,公募团队化应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0 20:46
基金经理变动情况 -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蒋华安因个人原因卸任9只FOF基金经理 管理规模21.39亿元 最佳任期回报41.08% [1][2] - 蒋华安管理的工银养老2035基金6年累计回报超40% 年化回报5.45% [2] - 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4只产品增聘基金经理 市场解读为离职信号 其代表作景顺长城能源基建任职回报366.41% 年化15.32% [5][6] - 2025年以来109位基金经理离任 远超去年同期 [1][8] 基金公司应对措施 - 工银瑞信在蒋华安离任前增聘赵志源为FOF投资部总经理 并增聘周崟等多位基金经理 [3][4] - 景顺长城为鲍无可4只产品分别增聘刘苏、邹立虎、张仲维和王勇四位基金经理 [5] - 行业普遍采用"提前增聘再卸任"策略降低基金经理变动对产品的冲击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转向团队化运作 持续"去明星化" [8] - 基金经理队伍快速扩容 离职人数持续高企 部分选择加盟大型基金公司或"奔私" [8] - 景顺长城基金在管公募规模5979.16亿元 其中非货基4259.89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