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建发致新:深耕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多元布局筑牢“护城河”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6:16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建发致新于9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收盘价为36.56元/股,当日涨幅达418.58%,总市值约为154亿元 [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业务涵盖医疗器械直销、分销及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 [1] - 公司为全国31个省区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直销服务,并建立了辐射全国的分销网络 [1] - 公司是血管介入器械流通行业的龙头企业,2023年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6.47%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18.8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9.23亿元 [2] - 血管介入器械收入从2022年的75.8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9.67亿元,但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63.90%下降至2024年的55.73% [2] 产品与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以血管介入类产品为起点,已将业务拓展至外科器械、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外科、眼科等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1][3] - 创新医疗器械的分销是公司增长较快的业务,公司致力于陪伴创新企业成长并助力其实现商业化 [3] 运营模式与核心优势 - 公司构建了“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实行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与微创医疗、美敦力等众多生产厂商及全国3300余家重点医院深度合作 [3][4] - 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得益于公司自研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资金、信息、物流和工作流程的统一管理 [4] 数字化与信息化能力 - 公司将信息化管理作为立足市场的独门利器,构建了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6] - 公司形成了以“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为核心,多个信息化管理工具为支撑的数字化生态环境 [6] - 公司率先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管理,通过原码解析技术实现一物一码管理,解决了“一物多码”问题 [6] 医院服务与SPD业务 - 公司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基于自研的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已签约60家医院的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4] 未来发展战略与资金用途 - 公司未来将坚持以专业化、全国一体化和数字化为驱动力,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服务商及医院高品质SPD服务的首选 [1][5][7] - 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1.40亿元)、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拟投入1.0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 [7]
盘中涨超550%!建发致新登陆创业板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5:39
上市表现与财务数据 - 公司于9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7.05元/股 开盘价36元/股 最高冲至46.20元/股 盘中涨幅超550% 收盘价36.56元/股 总市值达154亿元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118.82亿元增长至179.2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2.81% 净利润从1.89亿元增至2.74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 [1] - 上市募集资金总额4.46亿元 将用于信息系统建设和SPD业务拓展 [1] 业务定位与行业背景 - 公司专注于高值医用耗材流通领域 在血管介入、外科器械、骨科等高阶细分领域经验丰富 打造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 [3]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20年7648亿元增长至2024年1063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8.6% 未来预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3] - 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超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 与美敦力、泰尔茂、微创医疗等超100家知名厂商建立合作 [4] 业务模式与产品结构 - 直销模式收入占比从2022年65.71%降至2024年61.69% 分销模式从34.01%升至37.68% 服务业务(含SPD)从0.28%增至0.63% [5] - 形成"核心+多元"产品布局 在巩固血管介入优势同时拓展外科器械、体外诊断(IVD)及医疗设备等多产品线 [5] SPD业务发展 - SPD业务已签约60家医院 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 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产生SPD收入医院从2022年8家增至2024年29家 [7] - 基于自主开发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开展SPD业务 全国公立医院SPD渗透率达15.29%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7] - SPD业务强化医院绑定程度 提升客户黏性 为获取更多直销配送业务奠定基础 [8]
建发致新启动招股 努力打造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服务商
中证网· 2025-09-05 13:5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聚焦医疗器械流通行业 深耕高值医疗器械和IVD诊断领域 通过应用信息管理 物联网 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改善服务模式[1] - 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 并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 直销和分销产品包括血管介入器械 外科器械 IVD和医疗设备[2] - 直销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 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直销服务[2] - 分销网络辐射全国 以高值介入类产品为切入点 与微创集团 美敦力 泰尔茂 归创通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 154.43亿元和179.23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2.81%[3] - 主营业务收入以直销业务为主 2022年至2024年直销业务收入分别为77.97亿元 100.56亿元及110.32亿元[3]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授权品牌及产品线数量快速增长 以及在血管介入 外科器械和IVD领域业务拓展[3] 技术能力与信息化建设 - 自主开发致新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 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 致锐云供应商SAAS系统等软件平台[5] - 拥有软件著作权45项 专门设立研发中心与运维中心支持信息化建设[5] - 结合信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打造"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 提供覆盖渠道 仓储物流与配送等综合管理服务[4] SPD业务发展 - 基于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开展SPD业务 已签约60家医院的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2] - 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 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2] 上市募资计划 - 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6319.33万股 占公开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约15.00%[1] - 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1.40亿元) 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拟投入1.04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5] - 通过上市提升信息系统服务能力 优化财务结构 增强企业竞争力[5] 发展战略 - 以本次新股发行为契机 持续投资数字化领域和SPD管理业务领域[1] - 加强产业链服务属性 促进产品多元化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1] - 在保证血管介入类核心产品销售增长的同时 扩大IVD 外科 口腔 眼科等领域的销售规模[3]
建发致新: 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
证券之星· 2025-09-04 21:19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63,193,277股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和营运资金 [1] - 募集资金总额为48,423.71万元 [1] 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 - 项目计划投资14,015.95万元,全部使用募集资金,建设期3年 [1][3] - 项目实施主体为全资子公司湖南锐辰,已取得项目备案 [1] - 项目投资主要用于业务平台建设(10,413.80万元,占比74.30%)和数据平台建设(2,577.00万元,占比18.39%) [5] - 项目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优化系统架构,支持精益化管理和为上下游赋能 [1][3] - 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2]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系统和专业信息技术团队,具备项目实施基础 [2][3] 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 - 项目计划投资10,407.76万元,全部使用募集资金,建设期2年 [5][8] - 项目实施主体为全资子公司上海致新智慧 [5] - 项目投资主要用于建设投资(10,000.09万元,占比96.08%),包括库房装修和设备购置安装 [9] - 项目通过为医院提供SPD集约化运营服务,协助实现医用耗材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5][6] - 项目顺应DRGs/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零加成”政策,解决医疗机构控费增效痛点 [6][7] - 公司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效覆盖超过3,300家医院,已签约42家医院SPD服务 [7] - 项目运营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5,785.00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5.34% [9] 补充流动资金 - 医疗器械流通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迅速,对流动资金需求较大 [9] - 补充流动资金用于保障公司正常经营和业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