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

搜索文档
采纳股份股价微跌0.70% 临时股东会通过董事补选议案
金融界· 2025-08-01 02:0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收盘,采纳股份股价报22 7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70% [1] - 成交额0 69亿元,换手率4 46% [1] - 盘中振幅4 05%,最高触及23 62元,最低下探22 69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医用耗材、医疗设备等领域 [1] - 所属板块包括医疗器械、创业板综等 [1] 公司动态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补选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 [1] 资金流向 - 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4 29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13% [1]
Integra LifeSciences (IART) Beats Q2 Earnings and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07-31 20:11
Integra LifeSciences (IART) came out with quarterly earnings of $0.45 per share, beating the Zacks Consensus Estimate of $0.43 per share. This compares to earnings of $0.63 per share a year ago. These figures are adjusted for non-recurring items.This quarterly report represents an earnings surprise of +4.65%. A quarter ago, it was expected that this medical device maker would post earnings of $0.43 per share when it actually produced earnings of $0.41, delivering a surprise of -4.65%.Over the last four quar ...
DexCom (DXCM) Q2 Earnings and Revenues Top Estimates
ZACKS· 2025-07-31 06:16
公司业绩表现 - 季度每股收益0 48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0 45美元 同比增长11 63% [1] - 季度营收11 6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3 06% 同比增长16% [2] - 过去四个季度中 公司两次超出每股收益预期 四次超出营收预期 [2]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本季度业绩超预期幅度达6 67% 而上一季度低于预期3 03%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14 9% 跑赢标普500指数8 3%的涨幅 [3] - 当前Zacks评级为2级(买入) 预计短期内将跑赢大盘 [6] 未来业绩展望 - 下季度预期每股收益0 57美元 营收11 8亿美元 [7] - 当前财年预期每股收益2 03美元 营收46 1亿美元 [7] - 业绩电话会议的管理层评论将影响股价短期走势 [3] 行业比较 - 所属医疗仪器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处于后35% [8] - 同业公司Tactile Systems Technology预计下季度每股收益0 09美元 同比下滑55% [9] - Tactile Systems Technology预计季度营收7379万美元 同比微增0 8% [10]
保基本,强创新 - 2025下半年医药产业政策展望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 医药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导向 - 下半年政策展望特征为保基本和强创新,保基本通过医保目录、集采等提高医疗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并加强监管,强创新从全链条支持创新满足临床需求实现效益[1][2] -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占比高但三级医院住院人次占比高,政策将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区域均衡分布[1][5] 创新药支持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措施,从研发、医保目录、临床应用、多元支付和保障措施五方面支持创新药发展,商保创新目录是亮点,企业可并行申报,结算价可协商并享受优惠政策,但实际影响需观察[1][6][11] - 创新单独支付制度逐步推进,广东省纳入单独支付范围的国产药逐年增加,预计 2026 年继续增加,有助于提升创新药物市场准入速度及覆盖面[1][7] 药品集采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优化报量方式、竞价规则,提高投标门槛,明确新药不集采,采购金额小于一亿的品种也不纳入集采,旨在提高企业质量管控能力,确保报价合理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12][13] 医保实时结算 - 医保实时结算政策加速资金流动,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安排困难,截至 2025 年 5 月,实时结算统筹地区达 300 个,占全国 77%,累计拨付医保基金 3000 亿,但对医保基金收支增速影响有限[1][3][15] 行业监管 - 下半年行业监管保持强度,医疗机构领域纠风工作常态化,零售药店领域持续强监管,加速行业出清;高值耗材集采范围扩大,规则完善,开始涉及新小品种[1][3][17] 医疗设备市场 - 医疗设备招标规模逐渐增加,医学影像、放射治疗、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增长迅速,国产医疗设备在集中采购中迎来发展机遇,但终端价格承压,需关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3][23][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6 月 9 日中办和国办发布的文件在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等方面对医药行业提出具体措施,相关政策 2025 年起进一步落实[4] - 实时结算与预付制协同赋能医疗机构发展,江苏、福建等省市模范执行,若执行到位对产业链资金补充尤其是医药流通企业有积极影响[16] - 今年下半年重点关注第六批高值耗材集采、福建电生理器材续约和人工晶体等品种续约情况[18] - IVD 集采进度慢,行业降价幅度稳定在 50%左右,进口产品占 50 - 60%市场份额,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19][20] - IVD 领域近期有大套餐拆解、检验项目规范以及薪酬改革等政策变化,旨在杜绝不必要或重复检查[21] - 中成药集采相对推进较晚,第三批集采引入 K 值,总体降幅 68%,有望加速推进[22] - 零售药店行业下半年国家将进行医保注塑码专项核查工作并开展集中攻坚行动,闭店率逐级提升,提高龙头企业集中度[28][29]
税收数据显示青海“两新”政策落地成效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7-27 08:34
重点领域设备更新 - 有色行业采购机械设备发票金额同比增长2.8倍 钢铁行业增长92.1%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购设备发票金额增长14.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6.4% [1] - 农林牧渔业采购农机设备发票金额增长10.3% [1] - 卫生行业采购医疗设备发票金额增长10.7% 教育行业采购教学设备增长43.2% [1] - 重点领域行业实现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2个百分点 [1] 消费品以旧换新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倍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增长36.6% [2] - 家具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55.4% 卫生洁具零售业增长27.1% [2] - 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倍 [2] - 新车零售开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1.8% [2] - 全省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2]
再拉930亿反制清单,欧盟已在为“谈崩”做准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2:42
欧盟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 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总额930亿欧元的对美产品加征反制关税措施 [1] - 欧盟计划将两轮报复性关税清单合并为统一清单 第一轮针对钢铝关税涉及210亿欧元 第二轮涉及720亿欧元的高价值工业产品 [1] - 反制措施将于8月7日生效 若美欧未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 [1][2] 欧盟谈判策略变化 - 德国从温和立场转向对抗立场 与法国形成统一战线 [2] - 欧盟考虑动用"反胁迫工具" 该机制可授权对经济胁迫国家实施贸易与投资限制 [2] - 欧盟通过合并清单和强硬姿态向美施压 争取降低特定部门实际关税 [3] 美欧贸易协议进展 - 美欧被报道接近达成15%关税协议 但白宫称相关讨论仍属"猜测" [3][6] - 美日协议将关税从25%降至15% 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并开放农产品市场 [6] - 分析师认为美欧协议难以复制美日模式 因欧洲舆情对美更负面 [7] 欧元区经济影响 - 欧元区7月综合PMI升至51 制造业PMI达36个月高点 服务业增长加速 [5] - 对美加税对欧盟通胀影响有限 但供应链中断风险可能冲击服务业 [5] - 若反制实施 美国可能报复欧盟医药 航空 汽车等重点行业 德国荷兰等国风险敞口较大 [5]
欧盟近期访华彻底误判?7月24日,美国增税曝出最新进展
搜狐财经· 2025-07-25 12:21
欧盟与美国贸易关系 - 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高额关税 时间点为欧盟高层访华后不到两周 [3] - 德国汽车巨头面临利润侵蚀甚至亏损 因美国关税政策 [9] - 欧盟谈判代表提出的条件与白宫立场一致 包括指责中国电动车破坏市场规则 [9] 欧盟与中国贸易摩擦 - 中国对法国白兰地产业征收高额关税 波尔多酿酒商受影响 [7] - 中国将欧盟企业排除在医疗设备采购名单之外 打破长期贸易优待 [7] - 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解决贸易争端需美国先取消不合理制裁 [12] 欧盟产业依赖性与战略矛盾 - F-35战机核心部件稀土供应受制于中国 美国军工产业陷入困境 [9][10] - 欧盟军备采购依赖北美军工复合体 防务政策框架缺乏自主性 [16] - 欧盟既寻求中国稀土资源 又对中国市场保持戒备 政策摇摆 [14] 欧洲企业市场动态 - 法国白兰地产业因中国关税面临冲击 反映贸易报复效应 [7] - 德国汽车巨头受美国关税直接影响 利润结构遭受挑战 [9] - 欧洲医疗设备企业失去中国市场优待 业务模式需调整 [7] 地缘政治对行业影响 - 欧盟制裁六家中资企业 加剧中欧贸易紧张局势 [5] - 欧盟试图要求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充当调停者 与美国立场同步 [9] - 中欧双边投资协议停滞 影响双方长期经济合作框架 [16]
最后一公里!美欧或在15%税率上达成“停火协议”
第一财经· 2025-07-25 11:55
美欧关税谈判进展 - 欧盟与美国正就建立15%关税框架进行最后磋商 旨在避免8月1日起实施的30%惩罚性关税 [1] - 15%关税将包含所有现行关税 而非在原有4.8%平均关税基础上叠加征收 [1] - 汽车等敏感商品预计将适用15%关税 显著低于美国现行27.5%汽车关税水平 [1][5] 谈判策略分析 - 美国可能维持较高关税作为谈判杠杆 以推动更符合其利益的协议条款 [1][2] - 美日协议成为欧盟谈判的"最低基准" 日本获得的15%汽车关税条款显示美方灵活性 [4][5] - 欧盟计划提交930亿欧元反制关税清单 税率匹配美方30%威胁性关税 [6] 行业影响细节 - 欧盟希望15%优惠税率延伸至制药、芯片等关键行业 [6] - 潜在协议将免除飞机、木材、烈酒等产品关税 但钢铁产品50%高关税立场未松动 [6] - 欧盟对美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达473亿欧元 与日本550亿美元体量相当 [5] 经济影响评估 - 30%惩罚性关税可能使欧元区年度经济增长率减少最多0.3个百分点 [8] - 欧元区经济或被推向衰退边缘 未来季度增长可能陷入停滞 [8] - 欧洲股市短期面临调整压力 但未来六个月仍有望维持上行态势 [8] 市场反应与预期 - 金融市场对关税威胁反应平淡 反映预期实际关税将远低于30% [10] - 第二季度企业财报将提供更清晰的盈利前景指引 [9] - 欧盟报复行动预计比市场预期更克制 将更具针对性且规模较小 [8]
美欧贸易谈判曙光乍现,降息预期升温,美股借势上涨
环球网· 2025-07-24 11:05
贸易政策变化 - 美欧接近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计划对欧洲进口商品征收15%关税 较原计划30%大幅降低 与美日协议类似 [1] - 协议可能免除飞机 烈酒和医疗设备等部分产品关税 汽车关税有望从27 5%降至15% [1] - 欧盟准备了93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方案 最高税率30% 作为谈判破裂的应对措施 [1] 市场反应 - 道琼斯指数单日大涨400点 市场对贸易协议前景反应积极 [3] - 美日协议增强市场信心 预期美欧能在8月1日前达成类似协议 [3] - 贸易政策趋于明确被视作企业利好 可能推动股市继续上涨 [3] 货币政策预期 - 市场预期2026年美联储将降息76个基点 远高于4月预期的25个基点 [3] - 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上升至58% 7月降息可能性较低 [4] - 潜在美联储主席继任人选如凯文·哈塞特和凯文·沃什均公开支持降息 [4] 市场担忧 - 企业盈利预期持续下调 与股市强势反弹形成背离 [4] - 市场可能陷入"自满"状态 面临更高波动性和回调风险 [4] - 投资者关注Alphabet和特斯拉等大型科技股财报表现 [4]
今夜!突发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00:10
美欧贸易协议进展 - 美欧即将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欧洲进口商品征收15%关税 低于此前计划的30% 涉及飞机、烈酒和医疗设备等产品 [4] - 汽车关税将从27.5%降至15% 欧盟准备93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方案作为谈判筹码 [4] - 协议框架类似美日达成的"对等关税"模式 特朗普宣称这是"重大协议" [8][4] 美股市场反应 - 道琼斯指数大涨411.78点(+0.93%)至44914.22 成交量达1.84亿股 [5][6] - 市场认为贸易政策明朗化利好企业利润率 Globalt Investments指出明确的外贸环境推动股市上涨 [9] - 投资者关注Alphabet和特斯拉即将发布的财报 科技股业绩被视为市场风向标 [9] 美联储政策预期 - 交易员押注2026年美联储降息幅度达76个基点 较4月预期(25个基点)显著提升 [11] - 市场预期鲍威尔继任者将推行宽松政策 9月降息25基点概率升至58% [11][13] - 两位美联储理事表态可能支持7月降息 潜在继任人选哈塞特和沃什均倾向宽松 [12] 市场分歧观点 - 摩根大通警告企业盈利预期下调与股市反弹背离 或导致更高波动性和回调风险 [10] - 分析师认为美日协议增强了市场对美欧达成协议的信心 贸易进展仍是短期焦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