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出行解决方案Smart Solution 3.0

搜索文档
跨国企业与本土供应商:中国方案,全球战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3 18:56
2025上海车展行业趋势 - 车展规模: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参展,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超过10万平方米[3] - 双重转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高压快充、固态电池等技术加速突破;智能驾驶从L2级辅助逐级演进[3] - 三大核心趋势:技术创新转向软硬件深度融合,供应链体系向网状协作生态重构,后市场服务向数据驱动的主动服务范式升级[3] - 技术突破:线控系统、域控制器、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高压平台与超快充技术推动电动化发展[3] - 本土化战略:"在中国、为全球"成为高频词汇,跨国企业与本土供应商共同选择本土化以应对市场竞争[3] 企业动态与战略 禾赛科技 - 激光雷达成本大幅下降:单颗激光雷达从20万元下降到200美元,8年时间成本降低99.5%[6] - 机器人马拉松评价:认为首次比赛存在不公平因素,预测明年效果会更好[6][8] - 硬件与软件关系:强调硬件成熟是软件开发的基础,特斯拉的成功证明了硬件平台的重要性[8] 采埃孚 - 中国战略:在中国建设50多家工厂和5家研发中心,过去五年投资近35亿欧元[12] - 本地化成果:实现全球先进技术的本地化研发和量产,并将中国创新技术带到全球市场[12] - 新订单趋势:乘用车领域中国客户新订单比例逐年上升,商用车和工业技术领域大部分新订单来自本土客户[12] Aumovio(原大陆集团) - 拆分背景:从集团公司到专注于特定市场的专业公司是行业趋势[14] - 决策效率:化整为零后业务更聚焦,汇报层级更少,决策链条更短[16] - 行业路径转变:从硬件出发转向从IT和软件入手,再建立整车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16] 佛瑞亚集团 - 中国战略:加强本土研发,构建桥梁作用助力中国主机厂海外发展[18] - 创新重点:快速创新超越竞争对手,推动本土化创新[18] - 差异化竞争:提供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的产品或业务模式[18] 德赛西威 - 发展战略:发布"一套架构+三大业务+三个承诺"的1-3年基本解[22] - 技术路线:保持量产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节奏[22] - AI影响:AI变量将加速汽车智能化普及进程[22] 安波福 - 本土化战略:以中国技术、人才、速度、成本和供应链构建中国方案[24] - 市场表现:2024年中国最畅销20款车型中12款搭载安波福产品[26] - 营收来源:中国自主品牌成为占据压倒优势的营收来源[26] 麦格纳 - 中国市场特点:相较于欧美市场展现出更强的现代科技感知力和创新实践效率[27] - 双轨战略:构建"在中国为中国,在全球为全球"的战略[27] - 本土化创新:上海组建300余人ADAS专项研发团队,全国配置近3000名跨领域技术人才[29] 舍弗勒 - 合并后定位:完成对纬湃科技合并,打造领先的专注驱动技术的科技公司[31] - 中国市场表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引领全球电气化转型[33] - 中国布局:拥有6个研发中心、17座工厂以及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33] Unity中国 - 车载游戏前景:智能座舱将成为第四大游戏场景,未来2-3年有望迎来爆发[34][36] - 产业连接:连接汽车与游戏两大万亿级产业[34] - 市场基础:搭载智能座舱的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推动需求[36] 莱迪思 - 汽车软硬件特点:不同于"Win Tel"模式,需要深度融合应对复杂场景[38] - 发展趋势:随着AI应用,软件比重会越来越大[38] - 车企策略变化:从硬件最大化、软件差异化转向因成本压力反复调整[38] 安通林 - 中国战略:中国收入中超过65%来自本土客户[41] - 全球布局:在东南亚有本土化工厂支持中国车企出海[41] - 市场覆盖:80%主流车型搭载安通林内饰,路面上1/3的车使用其技术[41] 紫光展锐 - 芯片战略:发布新一代旗舰级智能座舱芯片平台A8880[43] - 行业合作:与斑马智行共建"芯片+OS"软件基线[43] - 长期视角:强调战略远见比短期技术领先更重要[43] 格陆博科技 - 技术共存:ESC、GIBC(Onebox)和EMB将长期共存而非相互替代[49] - 市场适配:不同技术适用于不同车型和市场需求[49] - 智能驾驶影响:推动对底盘域控产品的需求,要求更高集成化、智能化和安全性[49] Elektrobit - 技术积累:为超过6亿辆汽车的逾50亿台设备提供支持[51] - AI与软件:认为AI属于软件范畴,是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51] - 行业定位:2025上海车展是SDV(软件定义汽车)发展的关键时刻[51]
德赛西威:外延内生并驱,走向AI时代-20250429
东吴证券· 2025-04-29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赛西威发布 2030 战略,围绕“科技×生态×人文”协同,在智能化和全球化布局有策略;推出行业首个 8775 舱驾一体方案和首发点亮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印证研发与工程化落地能力;25Q1 业绩超预期;凭借卡位优势是 A 股智驾产业链最受益智驾平权的标的,维持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新境,向远大”,德赛西威发布 2030 发展战略 - 4 月 22 日,德赛西威以“智新境,向远大”为主题发布 2030 发展战略及使命、愿景,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Smart Solution 3.0 亮相 [12] - 2020 - 2024 年公司收入从不足 100 亿元跨越至 200 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 34%,全球部署 12 个研发机构,组建 4200 余人研发队伍,实现从技术储备到规模化落地再到行业范式引领 [13] - 面对 AI 智能化时代挑战,首席执行官徐建给出 1 - 3 年“基本解”,即“一套架构 + 三大业务 + 三个承诺”,“一套架构”是车路云一体化架构,“三大业务”是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产品技术升级,“三个承诺”是科技、生态、人文方面的承诺 [17] - 《德赛西威 AI 出行趋势研究报告》提出研究框架图,细分用户画像,总结技术演进和设计革新规律,形成 AI - Space 六大趋势结论 [19] 舱驾一体引领智驾平权,硬件平台 G10PH 刷新行业速度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德赛西威发布 8775 舱驾一体方案,已获多家国际头部车企应用,整合车载娱乐与智驾功能,优化成本,有望进入 10 - 15 万元级别车型市场,推动智驾平权 [31]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公司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首发点亮,用时短印证敏捷研发与工程化落地能力,搭载高通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配置显示屏构成完整前排座舱交互界面 [34] 德赛西威与高通深化合作 助推驾驶辅助全球化 - 4 月 25 日,德赛西威与高通宣布在先进驾驶辅助领域合作,打造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提供本土化功能,支持 L1 至 L2 及以上级别 ADAS 功能,满足法规和安全要求,助力汽车厂商实现舱驾融合与 ADAS 解决方案,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智能出行体验 [37] 量利齐升,25Q1 业绩超预期兑现 - 2025 年 Q1,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 67.92 亿元,同比增长 20.26%;归母净利润 5.82 亿元,同比增长 51.32%;扣非归母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 +34.08%;归母净利率为 8.6%,同环比 +1.8pct/+1.7pct,主要因投资收益多及毛利率提升 [39] - 2025 年 Q1 公司毛利率 20.52%,同环比 +1.6pct/+2.1pct;期间费用率 13.27%,同环比 +0.31pct/+3.22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有不同变化,费用端增速较快与员工数、薪酬及公司扩张有关 [40][44] - 25Q1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 +0.28 亿元,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冲回 +0.21 亿元,因应收货款项余额减少;投资收益 0.8 亿元,为出售奥利维股份所致 [4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预测为 369/462/565 亿元,同比分别 +34%/+25%/+22%;维持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7.6/36.7/47.1 亿元,同比分别 +37%/+33%/+28%,对应 PE 分别为 21/16/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47]
德赛西威(002920):外延内生并驱,走向AI时代
东吴证券· 2025-04-29 1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赛西威发布 2030 战略,围绕“科技×生态×人文”三维协同,在智能化和全球化布局有策略;推出行业首个 8775 舱驾一体方案和首发点亮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25Q1 业绩超预期;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新境,向远大”,德赛西威发布 2030 发展战略 - 4 月 22 日,德赛西威以“智新境,向远大”为主题发布 2030 发展战略及使命、愿景,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Smart Solution 3.0 亮相 [12] - 2020 - 2024 年公司收入从不足 100 亿元跨越至 200 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 34%,全球有 12 个研发机构,4200 余人研发队伍 [13] - 首席执行官徐建给出 1 - 3 年“基本解”,即“一套架构 + 三大业务 + 三个承诺”,架构覆盖车路云一体化,业务为智能座舱等升级,承诺涉及科技、生态、人文方面 [17] - 发布《德赛西威 AI 出行趋势研究报告》,提出研究框架图,细分用户画像,总结技术演进和设计革新规律,得出 AI - Space 六大趋势 [19] 舱驾一体引领智驾平权,硬件平台 G10PH 刷新行业速度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发布 8775 舱驾一体方案,获多家国际头部车企应用,整合功能,优化成本,有望推动智驾平权 [31]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首发点亮,印证研发与工程化落地能力,搭载高通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 [34] 德赛西威与高通深化合作 助推驾驶辅助全球化 - 4 月 25 日,德赛西威与高通宣布在先进驾驶辅助领域合作,打造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支持 ADAS 功能,满足法规和安全要求 [37] 量利齐升,25Q1 业绩超预期兑现 - 2025 年 Q1 公司总营业收入 67.92 亿元,同比增长 20.26%;归母净利润 5.82 亿元,同比增长 51.32%;扣非归母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 +34.08%;归母净利率 8.6%,同环比 +1.8pct/+1.7pct [39] - 2025 年 Q1 毛利率 20.52%,同环比 +1.6pct/+2.1pct;期间费用率 13.27%,同环比 +0.31pct/+3.22pct;销售等费用有不同变化,费用端增速较快 [40][44] - 25Q1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 +0.28 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冲回同比 +0.21 亿元,投资收益 0.8 亿元 [4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预测为 369/462/565 亿元,同比分别 +34%/+25%/+22%;维持归母净利润为 27.6/36.7/47.1 亿元,同比分别 +37%/+33%/+28%,对应 PE 分别为 21/16/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