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医疗诊断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5:06
提起泡沫,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至今让一些人心有余悸。以史为鉴的目的并非简单断言"泡沫已 至",而是为了试着在喧嚣中找寻方向。在鼓励技术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找平衡,为AI产业营造健康 的发展环境,需要业内各方的努力。正如历史上所有的技术浪潮,在经历过最初的兴奋期之后,泡沫难 以避免,但泡沫过后,会有少数企业脱颖而出,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 从实践来看,中国的AI发展,更多是需求牵引型的务实路径。对AI的持续资本投入,往往围绕各行业 的实际需求展开,更加稳健和审慎。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完备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 市场空间,中国已具备支撑AI发展所需的条件。 当全球投资涌向AI赛道时,"AI泡沫"争议也随之升温。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能否行稳致远?引发不少人 的关注。 什么是高价值?就是AI要从基础应用走向深度应用,不只是回答问题或者做个视频,而是要能解决重 大需求痛点,能形成规模化应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有哪些AI的高价值应用场景?比如,智能制造 领域的"柔性生产",工厂通过AI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按需定制,来降低库存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当企 业瞄准重复劳动多、劳动力紧缺、岗位高危、流程瓶颈多、决策复杂度 ...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共识 中国市场吸引力更稳固
证券时报· 2025-05-20 08:25
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资产 - 在全球投资者大会上,国际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资产是资金的"避风港",未来将持续积极地加码布局中国 [1] -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为共识,原因包括中国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强势突破,以及政策持续发力和制度环境优化 [1] 新质生产力发展孕育投资机遇 -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东稳西荡"趋势,重要原因来自于中国自身的产业革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呈现清晰脉络 [3] - 在前沿产业领域,中国积累显著先发优势,高端制造业、智能驾驶、新能源等行业不断突破创新,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3] - 在AI领域,中国企业处于第一阵营,是全球除美国外唯一能实现全产业链循环的国家,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 [4] - 外资机构看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投资机遇,中国具备将颠覆性创新技术深度融入生产流程的能力,与印度、东盟等地区形成差异 [4] - 尽管低附加值产业链外迁,但凭借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优势,高附加值和精密制造产业更可能留驻中国,尤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 [5] "长钱长投"的底层逻辑 - "长钱长投"被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境外资金长线配置中国资产有制度层面支撑,如QFII/RQFII制度发展和互联互通机制优化 [7] - 政策层面,"国家队"入市增持ETF彰显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的决心,监管层宣布一系列增量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和提振市场情绪 [7] - 险资作为"长钱"代表,其流向是市场风向标,国际投资者关注企业是否具备持续增长动力和长期商业模式,正在重新配置资产以寻求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 [8] - 各类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成效及境外资金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长期价值的认可 [8] 政策发力与外资布局加速 - 政策层自去年9月底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市场,为抓住国际战略转移和中国产业升级提供机遇 [10] - 海外投资者关注中短期中国经济走向,如财政刺激规模、房地产活动、居民消费复苏等,人工智能及相关行业仍是热门投资主题 [10] - 近期"一行一局一会"打出稳市"组合拳",极大稳定市场信心,资金流向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呈现净流入态势 [10] - 伴随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提振,在摩根士丹利近期会议上,80%以上的投资者表示可能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 [10] -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投资者寻找在中国的投资机会,仅16%的投资者寻找其他机会,10%的投资者已全面投资中国,国际投资者赞扬中国政策一致性和明确性,并看好持续技术进步 [11]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共识 中国市场吸引力更稳固
证券时报· 2025-05-20 02:01
文章核心观点 - 国际投资者普遍将中国资产视为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的资金“避风港”,并形成向上重估的共识 [1] - 中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如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的突破及持续优化的制度环境,是吸引外资加速布局的关键因素 [1] - 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显著提升,资金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呈现净流入态势,超80%的投资者可能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 [7][8]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国在高端制造业、智能驾驶、新能源等行业不断突破创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首位,形成完整且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2] - 中国是除美国外唯一能实现AI全产业链循环的国家,DeepSeek等案例证明中国企业处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的第一阵营 [3] - 中国具备将颠覆性创新技术深度融入生产流程的能力,使高附加值和精密制造产业更可能留驻中国,尤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 [3][4] 政策与制度支持 - QFII/RQFII制度的完善及互联互通机制的推出,为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径 [5] - 监管层近期推出一系列增量政策及稳市“组合拳”,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显著提升投资者情绪和市场信心 [6][7] - 政策的一致性和明确性受到国际投资者赞扬,A股市场被赋予更高的战略重要性,期待长期稳定的市场导向政策 [6][8] 外资布局与市场信心 - 各类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是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 [6] - 摩根士丹利调查显示,80%以上的国际投资者可能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资金流向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呈现净流入 [7] - 亚洲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多数投资者正寻找在中国的投资机会,仅16%的投资者寻找其他机会,10%的投资者已全面投资中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