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客服
icon
搜索文档
普华永道思略特发布《人工智能系列报告:人工智能对零售业的影响》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10:05
本报讯(记者张文湘见习记者占健宇)11月6日,普华永道思略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 称"进博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系列报告:人工智能对零售业的影响》(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深 度分析100个人工智能核心应用场景,并结合全球零售行业实践经验,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零售业的 革命性影响。 一是调整组织架构以实现人工智能交付,建立与AI战略匹配的组织模式,明确角色分工与治理机制; 二是平衡平台战略与创新工具,采用混合交付模式,保留自主开发能力,确保技术可控性;三是提升数 据成熟度并放开战略数据资产的访问,提升数据成熟度和数据管理能力,夯实AI基础;四是积极应对 监管与伦理问题,兼顾合规性与伦理要求;五是建立数据文化并普及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使用,提升员工 对AI的接受度,确保是规模化落地。 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技术若能在零售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与工业化应用,到2030年,全球零售业年度运 营利润将新增3100亿美元,整体运营利润增幅接近20%;而在全组织范围内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的零售企 业,其运营利润率有望从行业平均的3%提升至14.4%,实现超四倍增长。 报告指出,当前多数零售企业已启动个性化推荐、智能客 ...
壹网壹创(300792):盈利能力改善明显,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东北证券· 2025-11-02 20:4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7] 核心观点 - 业务结构调整与AI技术赋能共同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2][3] - AI应用提升服务能力与内部运营效率,带来客户拓展与人效提升 [2][3] - 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快速增长,2025-2027年分别为1.45亿元、1.71亿元、2.17亿元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5Q3业绩**:实现营收2.30亿元,同比下降11.32%;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0.58%;归母净利率12.07%,同比提升1.30个百分点 [1] - **25Q1-Q3业绩**:营收7.63亿元,同比下降13.42%;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3.94%;归母净利率12.91%,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1] - **调整后盈利**:剔除股份支付和投资收益影响,25Q3归母净利润为0.30亿元,同比增长26.97%;扣非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43.66% [1] - **费用情况**:25Q3管理费用0.20亿元,费用率8.91%,同比上升1.60个百分点,主要因引入AI团队及股份支付费用导致 [1] - **未来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81亿元、11.43亿元、12.20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9.82倍、42.26倍、33.38倍 [4][5] AI技术应用与成效 - **产品与应用**:AI产品已在运营、客服、设计、推广等领域应用,包括数据决策系统"云见"、视觉生成系统"大师生图"、投放系统"数素投"、智能客服等 [2] - **外部认可**:因AI智能化应用赋能品牌,在Church & Dwight集团全球颁奖典礼上荣膺"全球最佳数字化大奖" [2] - **客户拓展**:25Q3在存量客户稳定基础上,新增怡丽丝尔、博柏利、丝芙兰等5个知名品牌合作,公司GMV同比增长14.86% [2] - **内部效率提升**:AI技术推广完成非技术人员结构优化,引入各类技术专家10余人,预计Q4人员成本持续改善 [3] - **运营效率**:AI与业务深度融合,25Q3品牌线上管理服务与内容电商服务毛利率分别增长9.04%和10.65%;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分别下降5.25%、10.88%和20.42% [3] 运营与财务指标 - **盈利能力指标**: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24.8%提升至2027年的35.1%;净利润率从2024年的6.1%提升至2027年的17.8% [11] - **成长性指标**: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25年触底后回升,2026-2027年分别为5.66%和6.74%;净利润增长率2025年预计为91.05%,2026-2027年分别为17.91%和26.60% [5][11] - **运营效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预计从2024年的59.18天改善至2027年的41.08天;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120.44天改善至2027年的95.80天 [11]
微众银行AI学术研究再添新成果,九项技术创新连续获发表
中国经济网· 2025-10-31 19:3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是国内数字银行的先行者,秉持“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坚定不移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2] - 公司正加速从“数字原生”向“AI原生”跃迁,致力于建成全球领先的AI原生银行 [2] - AI研究坚持“问题导向、落地优先”的理念,以“解决产业实际痛点”为目标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 [2] - 重点突破联邦大模型压缩、大小模型思维链蒸馏、大模型服务化定制等关键技术 [2] - 2025年公司有9篇论文入选EMNLP、NeurIPS、CVPR、KDD、TIFS、TKDE等顶会顶刊,创历年新高 [2] - 多年来累计在NeurIPS、CVPR、EMNLP等国际顶会顶刊发表论文50余篇 [3] 行业认可与标准建设 - 公司牵头编写的国家标准GB/T 46284-2025《人工智能 联邦学习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实施,自2025年10月5日起生效 [2] - 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斩获2025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2] - 公司有3篇论文被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权威学术盛会EMNLP 2025录取 [1] 技术应用与成果转化 - 多项AI技术已应用于公司金融风控、智能客服、反欺诈等核心业务场景 [3] - 未来公司将围绕“金融科技、智慧民生”两大领域,推动研究成果向产业价值转化 [3] - 公司AI研究团队将在EMNLP 2025与全球AI专家学者交流分享联邦大模型框架、大模型压缩、推理知识迁移方向的研究成果 [1]
人工客服何时不再“人间蒸发”
搜狐财经· 2025-10-31 13:16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信部点名搜狗浏览器、爱奇艺等多家企业,原因为未提供人工客服或人工客服无法接通 [2] 人工客服短缺原因 - 人工客服岗位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人员流动频繁 [2] - 能够24小时在线的智能客服可大幅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被广泛运用 [2] 智能客服现存问题 - 部分智能客服存在“听不懂人话”的问题,非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会增加沟通成本 [2] - 有关智能客服的投诉居高不下 [2] 客服模式优化方向 - 改进方向之一是让智能客服更“智能” [2] - 面对超出智能客服能力边界的个性化需求,需人工客服介入 [2] - 保留合理比例的人工客服被视为增效措施,可避免服务质量降低导致客户流失,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体现 [2]
微众银行AI学术研究再添新成果,九项技术创新连续获顶会顶刊发表
经济观察网· 2025-10-31 12:24
会议与论文成果 - 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国际顶级会议EMNLP2025将于2025年11月4-9日在中国苏州举行,该会议与ACL、NAACL并称为NLP领域“三大顶会”,每年吸引全球数万名科研人员参与 [1] - 公司有3篇论文被EMNLP2025大会录取,研究方向分别为联邦大模型框架、大模型压缩、推理知识迁移 [1] - 2025年,公司共有9篇论文入选EMNLP、NeurIPS、CVPR、KDD、TIFS、TKDE等顶级会议与期刊,创下历年新高 [3] - 公司多年来累计在NeurIPS、CVPR、EMNLP等国际顶级会议与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4] 公司战略与技术方向 - 公司正加速从“数字原生”向“AI原生”跃迁,致力于建成全球领先的AI原生银行 [3] - “AI原生银行”战略包括夯实AI基础设施、深化AI全场景应用、重塑AI原生型组织、健全AI治理体系 [3] - 公司在基础科研上重点突破联邦大模型压缩、大小模型思维链蒸馏、大模型服务化定制等关键技术 [3] - 公司AI研究坚持“问题导向、落地优先”的理念,以解决产业实际痛点为目标 [4] 技术应用与行业贡献 - 公司的多项AI技术已应用于金融风控、智能客服、反欺诈等核心业务场景 [4] - 由公司牵头编写的国家标准GB/T46284-2025《人工智能联邦学习技术规范》已于2025年10月5日正式发布实施 [3] - 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获得2025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3] - 未来公司将围绕“金融科技、智慧民生”两大领域,推动AI研究成果向产业价值转化 [4]
3900点之上如何布局?头部公募策略会解码四季度攻守之道,AI、有色、创新药接下来这样走
券商中国· 2025-10-24 07:33
核心观点 - 市场在创出十年新高后高位震荡,波动加大,投资需关注结构性机会并采取均衡策略应对[1][2] - AI、有色、创新药等热门赛道短期调整未动摇长期逻辑,反而提供更优估值窗口[3] - 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催生新经济机会,需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深耕[5][8] - 四季度配置应注重成长与估值、投资久期、机会来源的多维度均衡,并从需求、供给、技术进步、比价效应四大维度挖掘机会[9][10][13] - 具体布局可采取哑铃型策略,兼顾防御性与成长性资产,并关注消费、科技、军工等领域的结构性机会[14][15][16] AI赛道投资逻辑 - AI算力与应用出现飞轮效应,AI投资回报率首次增长到1以上[3] - 算力投资逻辑关注下游客户需求(如英伟达、谷歌)和北美电力瓶颈,单位算力或单位Token的能耗成为重要制约因素[3] - 模型发展方向如长思维链、长上下文和统一多模态将增加存储需求[3] - 应用层面更看好模型和算力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独立的ToC AI创业团队产品创新不足[4] - 当前算力板块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未来随订单信心增强有望提升[3] 有色赛道投资逻辑 - 全球经济处于战略底部,PPI在负2至负3水平,全球PMI低位,经济下行已持续近4年[4] - 预计全球经济在2024年底到2025年一季度开启持续2年左右的新复苏周期[4] - 有色被定义为"周期成长"行业,驱动因素包括能源转型、国防开支和AI拉动,摆脱传统地产基建绑定[4] - 顺周期资产预期、持仓、估值、价格和盈利均处历史低点[4] 创新药赛道投资逻辑 - 中国药企凭借临床效率优势、工程师红利及内需市场支撑,成为跨国药企首选合作伙伴[5] - 短期调整已接近尾声,板块进入"精选个股"阶段[5] - 重点看好四大方向:肿瘤领域的IO+ADC、GLP-1的口服小分子与增肌减脂迭代、代谢病的消费级大单品、眼科超长效药物[5] - 本轮行情高度和持续性优于2019-2021年医药行情,由业绩和创新驱动[5] 新能源与新技术机会 - 新能源行业迎来"盈利拐点+技术突破"双重驱动,储能领域尤其值得关注[6] - 国内大型储能在政策引导下从"垃圾储能"转向"优质储能",2025年峰谷电价差扩大激发需求[6] - 海外储能市场在高电价环境下保持强劲增长[6] - 固态电池产业化超预期,光伏BC技术较传统TOPCON有明显溢价优势[6] AI算力与硬科技机会 - AI引发的"生产力革命"逻辑坚实,北美形成上游投资到下游应用的良性循环[6] - 国内外算力建设存在显著规模差距,国内头部云厂商年资本开支约1000亿元人民币,美国同业达千亿美元量级,七倍差距预示国产算力产业链巨大空间[6] - ToC方向AI化进程加速,智能客服、内容审核等场景落地成效显著;ToB领域处积累阶段但潜力巨大[6] 互联网与制造业机会 - AI开启的"生产力革命"空间远超互联网"注意力经济",以游戏行业为例版本更新频率同比激增200%[7] - AI在客服领域从简单问答升级为处理退货、维修派单等核心业务流程,智能客服解决率从80%提升到90%,人力替代效率成倍增长[7] - 新经济本质是"出海+技术突破"带来的增量,如创新药出海、有色出口、AI硬件外销[8] - AI硬件投资周期可能逐步走向过热,需关注性价比,倾向在新消费、制造等领域寻找低估机会[8] 均衡配置策略 - 均衡投资体现在成长与估值均衡、投资久期均衡、投资机会来源均衡三个维度[10] - 四季度宏观环境整体稳定,房地产下行拖累边际递减,多个产业出现积极经营变化,流动性充裕[10] - 投资机会可从需求端(储能、电力设备)、供给端("反内卷"政策重塑行业格局)、技术进步(如光伏BC技术)、比价效应(家电等低估值龙头)四大维度挖掘[10][11][12] 四季度具体布局方向 - 采取哑铃型配置,一手配股息率5%以上的大金融、水电打底,一手逢低布局电力设备、有色等成长板块[14] - 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规划的定调是关键事件,需关注政策对科技、反内卷、促消费的部署[14] - 消费领域关注"00后"和新银发族交叉需求(医美、户外、宠物)及现金流健康、股东回报稳定的传统消费龙头[14] - 外需市场仍具韧性,看好已完成0到1突破、正处1到10扩张阶段的出海企业(如摩托车、消费电子)[14] - 科技板块需精细化筛选,海外算力龙头2026年PE约15-20倍,消费电子受益AI端侧创新(折叠屏、AI眼镜)[15] - 军工板块军贸出口成为新增长引擎,中式装备凭借性价比获国际市场认可,投资核心看数据获取处理能力[15]
发展数字金融要答好“三道题”
经济日报· 2025-10-24 05:42
数字金融的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鼓励支持金融机构运用最新科技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加强风险管理[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需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1]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于2024年11月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为关键驱动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1] 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与市场竞争力 - 数字技术为金融机构融入消费及经营活动场景提供了可能例如供应链金融中信贷系统可接入企业内部系统实时获取交易数据[1] - 刷脸支付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其背后有人脸识别技术、加密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支撑[2] - 今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已完成DeepSeek最新大模型部署以升级金融知识数据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服务可得性与便捷性[2] - 逻辑推理能力强的大模型可通过长周期规划能力、非结构化数据分析能力结合用户画像及产品特点为用户定制个性化服务[2] 数字金融发展的核心原则与待解问题 - 发展数字金融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以人民为中心并把握机遇、重视安全答好金融消费者需求、数字技术作用及发展与安全平衡三道题[1] - 金融机构需想办法融入消费及经营活动场景以触达用户提供服务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已成为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1] 数字金融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 金融行业对科技应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要求较高数字金融风险事关千家万户千行百业必须在创新同时把好安全关[3] - 有关部门需指导金融机构严格落实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数据安全的密码保护[3] - 金融机构需定期开展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提升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水平防患于未然[3]
新加坡数字经济规模显著提升
经济日报· 2025-10-24 05:37
新加坡数字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新加坡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81亿新元,同比增长120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6%,较2019年的14.9%显著提升 [2] - 超过三分之二的数字经济价值来自金融、贸易、制造等传统产业 [2] - 金融与保险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者,批发贸易和制造业紧随其后 [2] 企业数字化进程 - 2024年新加坡有95.1%的中小企业至少采用一项数字技术,较2023年的94.5%提升,企业平均采用数字技术数量从2个增至2.3个 [3] - 97%的企业应用行业定制化数字解决方案,较2023年的85%大幅提升 [3] - 政府通过政策工具累计帮助超过9万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使平均成本降低50% [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2024年新加坡中小企业人工智能使用率从2023年的4.2%跃升至14.5%,非中小企业则从44%提升至62.5% [3] -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被84%的企业用于内容创作、客户服务等场景,特定领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应用率达到52% [3] - 已有44%的企业开发定制化人工智能模型 [3] 劳动力效能与就业 - 73.8%的员工日常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工作,部分岗位效率提升30%以上 [4] - 2024年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增至21.4万,同比增长5700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网络安全岗位增速较快 [4] - 非信息通信领域的科技岗位年增幅达3.9%,远超信息通信行业的1.1% [4] 科技人才薪资与培养 - 科技岗位月薪资中位数达7950新元,是其他职业薪资中位数(4860新元)的1.63倍 [4] - 政府通过计划已帮助1.9万人转型科技行业,并培训30万人次提升数字技能 [4] - 2024年Python、SQL等编程语言需求同比增长25%,云计算技能需求上升18%,传统网络开发技能需求下降9% [5] 未来战略方向 - 新加坡将深化智慧国家2.0战略,重点推进强化数字基础设施韧性、拓展跨境数字合作、培育人工智能安全生态三大方向 [6] - 政府计划未来5年投入50亿新元支持研究、创新与企业2030计划,重点发展量子计算、生物医学工程等战略领域 [6]
壹网壹创(300792):轻资产战略提振盈利 AI赋能持续深化
新浪财经· 2025-10-23 14:38
财务业绩摘要 - 2025年1-3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6亿元,同比下降13.4%,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3.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3亿元,同比下降11.3%,环比下降19.3%,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0.6%,环比下降37.9% [1] - 剔除股份支付及投资收益周期差异影响后,2025年以来及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和0.3亿元,同比增长6.8%和27.0% [1] 业务运营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下降主要受重资产品牌线上营销及分销服务减少影响,而轻资产运营的品牌线上管理服务及内容电商服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8%和6.2% [2] - 公司推动AI技术应用与业务一体化,运营效能提升,第三季度库存商品下降5.3%,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比分别下降10.9%和20.5% [2] - 公司强化客户服务能力,在稳定存量客户基础上实现头部客户新增,GMV同比增长14.9% [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4.0个百分点至30.4%,带动2025年以来毛利率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至30.0%,主要因低毛利线上分销服务营收比重降低 [3] - 品牌线上管理服务及内容电商服务业务毛利率同比分别提升9.0和10.7个百分点,得益于AI Agent应用推广 [3] - 2025年以来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8和0.2个百分点至10.4%和0.8%,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至7.1% [3] - 剔除特殊影响后,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6.2个百分点至27.0% [3] AI技术战略与行业机遇 - 公司自主研发“云见”、“大师生图”等AI系统,推进AI电商战略在运营、客服等领域落地,并获得天猫核心认证及行业奖项 [4] - 电商行业面临双十一销售旺季,中长期公司有望通过构建AI电商体系强化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基于公司转型及费用控制带动利润率优化,上调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9.8%/7.2%/7.7%至1.1亿元/1.4亿元/1.7亿元 [5] - 给予公司2026年54倍市盈率估值,对应目标价32.5元,维持“持有”评级 [5]
壹网壹创(300792):AI电商战略持续推进 内生利润增长释放弹性
新浪财经· 2025-10-23 12: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7.63亿元,同比下降13.4%,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3.9%,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9.0%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30亿元,同比下降11.3%,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0.6%,扣非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9.9% [2]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362万元(影响扣非归母净利274万元)和投资收益错期确认的影响后,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利润为0.3亿元,同比增长27.0%,扣非归母利润为0.3亿元,同比增长43.7% [1][2] 业务运营与模式转型 - 2025年第三季度GMV同比增长14.9%,延续了上半年的增长态势,新增包括怡丽丝尔、博柏利、丝芙兰在内的5个知名品牌合作 [2] - 收入下滑主要因公司践行轻资产模式,主动减少部分ROE偏低的经销和分销业务,该模式下品牌线上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8.8%,内容电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2% [2]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0.4%,同比提升4.0个百分点,其中品牌线上管理和内容电商服务的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9.0和10.7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0.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额下降16.3%,管理费用率为8.9%,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主要因增加AI应用相关投入及股份支付 [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12.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率为11.8%,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剔除特殊影响后扣非净利率为13.0%,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3] AI电商战略与技术投入 - 公司AI Agent能力框架已逐步搭建,推出自主研发的云见(AI电商数据决策)、大师生图(AI视觉生成)、数素投(AI电商投放)、智能客服等AI应用 [3] - AI投入力度大,重点引入AI技术人才,上半年完成非技术人员结构优化,第三季度进一步推广AI技术覆盖率,并引入AI各类技术专家10余人 [3]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淘天平台双十一美妆品类表现尚佳,低基数下公司利润有望延续高弹性改善 [4] - 淘天资源整合与即时零售布局回暖,AI电商是淘天AI投入重要落地场景,公司作为与阿里合作久、服务品牌多的核心服务商,提供有业绩交付的差异化SaaS服务 [4]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和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和3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