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延华智能: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阅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5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712,153,001元 股份总数712,153,001股 [1]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康路1255号6楼602室 于2007年11月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代码002178 [1] - 企业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主要专注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电子政务、智慧医疗等智慧城市专业领域 [1] 财务报告基础 - 财务报表编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 经董事会于2025年8月20日批准报出 [1]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审阅意见 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公司2025年6月30日财务状况及1-6月经营成果 [1] - 审阅报告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执行 提供有限保证 未实施审计程序 [1] 重要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9][10]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对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采用简化方法按整个存续期计量损失准备 [12][14]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0-40年 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其他设备折旧年限5-8年 残值率均为5% [21][22][23] 税收政策 - 母公司及重要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2023-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按15%税率征收 [43][44] - 子公司成电医星销售自行开发软件产品享受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政策 软件技术开发收入免征增值税 [42] - 多家子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 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税率征收 [45] 合并财务报表关键数据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88,766,533.44元 较期初202,511,053.30元下降6.8% 其中受限资金5,533,078.30元 [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1,788,630.07元 全部为理财产品投资 [48]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62,657,886.24元 为联营公司北京泰和康医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回售权 [48] - 应收票据期末账面价值8,832,000.00元 其中商业承兑汇票9,200,000元计提坏账准备368,000元 [48]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价值286,690,346.55元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36.93% 其中单项计提坏账准备48,360,885元涉及7家重大风险客户 [48][49]
延华智能股价下跌2.09% 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成
金融界· 2025-08-14 22:23
股价表现 - 8月14日股价报收7.0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09% [1] - 当日成交量为504,598手,成交金额达3.59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07万元 [1] 股东变动 - 股东胡黎明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2,136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996%,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 [1] 资金流向 - 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644.60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13%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1,842.87万元,占流通市值的4.37% [1] 行业与业务 - 公司属于软件开发行业 [1] - 主营业务涵盖智能建筑、智慧医疗、数据中心等领域 [1]
美的还有成长空间吗?
虎嗅APP· 2025-06-25 07:43
港股"十巨头"概览 - 高盛提出港股"十巨头"包括腾讯、阿里、比亚迪、小米、美团、美的、网易、携程、安踏、恒瑞医药,总市值约1.6万亿美元,未纳入百度、京东 [3] - "十巨头"中50%涉及制造业(比亚迪、美的、小米、安踏、恒瑞医药),但比亚迪和小米被归类为恒生科技成分股,非传统制造业 [3] - 美的H股2024年9月发行价54.8港元,募资超350亿港元,10月最高涨至96.73港元(+76.5%),但截至2025年6月回落至74.6港元,市值约5600亿港元 [3] - "十巨头"平均市盈率16倍,美的低于14倍,反映市场对其成长性存疑 [3] 家电行业格局 - 2024年全球家电销售额3.9万亿人民币,中国(9180亿)、欧洲(8390亿)、北美(8380亿)合计占比66.8% [4] - 2023年美的、海尔智家、格力家电销售额合计6700亿,占中国市场的70%,行业集中度高但出海想象空间有限 [4] - 空调是中国家电最大品类,2024年销售额3730亿,占国内家电总销售额的40.6% [11] 美的业务结构 - 业务划分为To C(智能家居)和To B(商业/工业解决方案),2024年To C收入占比66.2%(2695.3亿),To B占比25.7%(1045亿),其他收入8.1%(331亿) [6][7][9] - 智能家居业务中,空调占30.2%(1130亿),冰箱/洗衣机占18.3%(682.9亿),厨电及其他占17.4%(650.8亿) [14] - 暖通空调业务30%收入来自To B(481亿),格力2023年空调收入1349亿(含商用),若商用占比不超15%,格力家用空调仍领先美的 [14] 空调市场竞争动态 - 2016年格力空调收入领先美的32%("格美比"132%),2024年H1美的反超格力("格美比"76.8%) [12] - 美的主动停止披露智能家居细分数据,可能因战略重心转向多元化或避免刺激竞争对手 [15][16] 国际化表现 - 2024年美的海外收入1690.4亿,占比41.5%,2019-2024年海外收入年均增长7.7% [18] - 海尔智家2024年海外收入1429亿(占美的84%),格力海外收入282亿(占比28.3%),国际化差距显著 [20] - 2024年美的国外毛利润率26.8%(453亿),首次高于国内(26.2%,623亿) [23] 线上渠道与盈利能力 - 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21%(856.2亿),毛利润率31%(265.2亿),显著高于线下的25.2%(810.4亿) [27][29] - 线上贡献美的25%毛利润,海尔和格力未单独披露线上数据 [31][32] 国内消费升级机遇 - 家电三巨头内销毛利润率超30%(格力34.3%,海尔29.8%,美的26.2%),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25][34] - 中国空调销售额占比40.6%远高于欧美(6.6%),冰/洗占比35%,其他品类58%,结构差异显著 [34] - 中国人均居民用电量仅为全球平均60%,家电普及仍处初级阶段,空调刚需属性突出 [36] - 美的曾尝试IoT和家用机器人未果,但高端化、出海、线上稳步推进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