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厨电
icon
搜索文档
海信家电(000921):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中央空调承压,冰洗盈利能力改善
开源证券· 2025-08-01 19: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当前股价25.69元,对应2025年PE为10.6倍 [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493.4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20.8亿元(+3.0%),扣非净利润18.2亿元(+6.7%) [4] - 2025Q2单季度营收245.0亿元(-2.6%),归母净利润9.5亿元(-8.3%),扣非净利润8.1亿元(-6.4%) [4]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41.5/46.9亿元(原值38.4/43.4/48.3亿元) [4] 分业务表现 - **空调业务**:收入236.9亿元(+4.1%),毛利率27.1%(-1.6pct),中央空调子公司海信日立营收106.6亿元(-6.0%),净利润18.6亿元(-4.9%) [5] - **冰洗业务**:收入153.9亿元(+4.8%),毛利率18.7%(+2.1pct),容声冰箱销售额增长9.7%,海信冰箱增长8.6% [5] - **其他业务**:收入66.1亿元(+8.9%),厨电线下零售收入同比增长52% [5] 分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252.5亿元(-0.3%),新风空调安装量增长83%,璀璨高端套系收入增长48% [5] - **境外收入**:204.5亿元(+12.3%),欧洲区增长23%、美洲区增长26%、中东非区增长23%、亚太区增长15% [5] 盈利能力与运营 - 2025H1毛利率21.5%(+0.7pct),销售净利率6.1%(+0.5pct) [6] - 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2/-0.2/-0.3/+0.1pct [6] - 净营业周期-160.6天,同比减少100.7天,运营效率提升 [6] 估值与预测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2.60/2.99/3.38元,对应PE为10.6/9.2/8.2倍 [4] - 2025年预计ROE为25.9%,2025-2027年毛利率预测为21.4%/21.7%/22.0% [7][9]
海信家电(00921) -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7-30 19:36
业绩总结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93.40亿元,同比增长1.44%[23][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22亿元,同比增长153.43%[23][83] - 2025年上半年多联机业务市场份额超20%,稳居行业首位[37]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1,209[183] - 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7.29%,持股数量516,758,670股[183]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3.12%,报告期内减少18,000股[183] 未来展望 - 采取加速高端产品转型等措施应对市场风险[107] - 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公司投资价值[109][1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家用空调运行节能与舒适协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综合运行节能16.8%[70] - 冰箱研发复合节流及分液冷凝技术助力能效提升20%[72] - 洗衣机“棉花糖全家筒”系列洗净比达1.33[7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上半年欧洲区收入同比增长22.7%[59] - 2025年上半年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26.2%[60] - 2025年上半年中东非区收入同比增长22.8%[61]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3月29日审议通过并披露《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109] - 发布海信价值观思维模型、22条领导力原则和《海信集团用户运营白皮书》[79]
海尔智家跌0.47%,成交额6.79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7-16 15:19
市场表现 - 7月16日股价下跌0.47%,成交额6.79亿元,换手率0.42%,总市值2409.53亿元 [1] - 今日主力净流入2652.32万元,占比0.05%,行业排名3/10,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增仓 [3]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19亿元,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增仓 [3] 业务与技术优势 - 采用施特劳斯MAZE技术,在净水器市场技术领先 [2] - 控股股东海尔集团旗下海尔无线专注无线充电技术,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并控股前Intel无线充电技术团队 [2] - 主营业务涵盖冰箱/冷柜、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厨电等智能家电及智慧家庭解决方案 [2][6] - 2025年Q1营业收入791.18亿元(同比+14.70%),归母净利润54.87亿元(同比+14.95%) [6] 财务与股东结构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71.5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0.90亿元 [7] - 2025年Q1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81亿股(较上期减少9163.24万股) [8] - 股东户数18.87万,较上期增加13.34% [6] 行业与概念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家用电器-白色家电-冰洗 [6] - 概念板块包括热泵、青岛、家用电器、太阳能、无线充电等 [6] - 2014年全球零售量份额10.2%,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2] 技术面与筹码分布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26.26元,近期集中度渐增 [5]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散,主力成交额占比5.92% [4] - 股价靠近支撑位25.30元,需关注支撑位反弹或跌破风险 [5]
探讨国补政策展望以及家电618表现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行业:家电行业 公司:方太、老板、海尔、美的、老板电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补政策展望 - **2025 年实施节奏**:多数地区已实行限额领券,预计第三、四季度成常态,部分地区第四季度提前停止补贴,东部活跃市场可能更早停止,甘肃、青海等受影响小[1][3] - **2026 年延续性**:不确定,取决于 2025 年家电市场数据表现及在“两新”政策中的贡献,若市场仅持平或微增,延续可能性低[1][4] - **取消影响**:市场预计不会断崖式下跌,参考历史经验,2026 年规模预计维持在 8500 亿元左右,下滑幅度预计 7 - 8 个百分点,悲观情景下稳定在 8200 亿元[1][6] 家电行业“内卷” - **2025 年下半年趋势**:预计得到约束和引导,家电协会和商务部介入,预计出台政策,但国补取消头部企业利润或缩水[1][7] 地方政府资金调配 - **灵活性**:可将家电补贴额度调配至其他品类,后续资金下拨可能向资金使用效率高的地区倾斜[1][8] 2025 年 618 家电销售表现 - **整体增长**: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 16.6%,线下增长 17.8%,但线上均价涨幅远低于 2024 年双十一,促销刺激需求释放,产品结构性拉动减弱[1][13][14] - **各品类表现**:清洁电器增速最佳,彩电、洗护、厨房小家电规模和均价双增长,空调和厨房大电规模增长但均价下滑[15] - **不同节点对比**:2025 年 618 清洁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 26%,空调同比增长 23.2%等;2024 年双十一清洁电器同比增长 42.5%,空调同比增长 27%等;2024 年 618 洗衣机增长较好,其他部分品类下滑[16] 投资机会 - **值得关注品类**:未来两年清洁电器和空调赛道值得关注,清洁电器数据好且有增长潜力,空调保有量持续增长;洗衣机在差异化和结构升级方面有潜力[2][20] 厨电行业 - **市场格局**:主要处于一二线市场换新,三四线较弱,行业可能分化,国补对高端垂直品牌有影响,海尔、美的等综合型品牌受益明显[21] - **国补退出影响**:对头部企业利好,老板电器和方太等在三四线市场竞争力预计回升[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商平台补贴倾向**:当前电商平台在国家补贴政策执行中向线下倾斜,因线上有政策漏洞,线下更易监管和推广高端产品[12] - **冰箱和洗衣机差异原因**:冰箱销售下滑因结构性红利消退和国补透支消费,洗衣机可能周期错位表现较好,单价绝对值高低有一定影响但非主要原因[17][19] - **线上线下价格变化**:2025 年 618 线上清洁电器、空调、冰箱等部分品类均价下滑,洗衣机、彩电增长;线下各品类价格同比增长但环比增幅下降,价格竞争集中在线上,冰箱线上降价幅度最大[24][25][26] - **增发特别国债可能性**:不大,若增发会考虑 2026 年延续性需求[8] - **2026 年消费品补贴政策**:会考虑整体消费品类,可能局部调整,涉及资金分配问题[11]
美的还有成长空间吗?
虎嗅APP· 2025-06-25 07:43
港股"十巨头"概览 - 高盛提出港股"十巨头"包括腾讯、阿里、比亚迪、小米、美团、美的、网易、携程、安踏、恒瑞医药,总市值约1.6万亿美元,未纳入百度、京东 [3] - "十巨头"中50%涉及制造业(比亚迪、美的、小米、安踏、恒瑞医药),但比亚迪和小米被归类为恒生科技成分股,非传统制造业 [3] - 美的H股2024年9月发行价54.8港元,募资超350亿港元,10月最高涨至96.73港元(+76.5%),但截至2025年6月回落至74.6港元,市值约5600亿港元 [3] - "十巨头"平均市盈率16倍,美的低于14倍,反映市场对其成长性存疑 [3] 家电行业格局 - 2024年全球家电销售额3.9万亿人民币,中国(9180亿)、欧洲(8390亿)、北美(8380亿)合计占比66.8% [4] - 2023年美的、海尔智家、格力家电销售额合计6700亿,占中国市场的70%,行业集中度高但出海想象空间有限 [4] - 空调是中国家电最大品类,2024年销售额3730亿,占国内家电总销售额的40.6% [11] 美的业务结构 - 业务划分为To C(智能家居)和To B(商业/工业解决方案),2024年To C收入占比66.2%(2695.3亿),To B占比25.7%(1045亿),其他收入8.1%(331亿) [6][7][9] - 智能家居业务中,空调占30.2%(1130亿),冰箱/洗衣机占18.3%(682.9亿),厨电及其他占17.4%(650.8亿) [14] - 暖通空调业务30%收入来自To B(481亿),格力2023年空调收入1349亿(含商用),若商用占比不超15%,格力家用空调仍领先美的 [14] 空调市场竞争动态 - 2016年格力空调收入领先美的32%("格美比"132%),2024年H1美的反超格力("格美比"76.8%) [12] - 美的主动停止披露智能家居细分数据,可能因战略重心转向多元化或避免刺激竞争对手 [15][16] 国际化表现 - 2024年美的海外收入1690.4亿,占比41.5%,2019-2024年海外收入年均增长7.7% [18] - 海尔智家2024年海外收入1429亿(占美的84%),格力海外收入282亿(占比28.3%),国际化差距显著 [20] - 2024年美的国外毛利润率26.8%(453亿),首次高于国内(26.2%,623亿) [23] 线上渠道与盈利能力 - 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21%(856.2亿),毛利润率31%(265.2亿),显著高于线下的25.2%(810.4亿) [27][29] - 线上贡献美的25%毛利润,海尔和格力未单独披露线上数据 [31][32] 国内消费升级机遇 - 家电三巨头内销毛利润率超30%(格力34.3%,海尔29.8%,美的26.2%),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25][34] - 中国空调销售额占比40.6%远高于欧美(6.6%),冰/洗占比35%,其他品类58%,结构差异显著 [34] - 中国人均居民用电量仅为全球平均60%,家电普及仍处初级阶段,空调刚需属性突出 [36] - 美的曾尝试IoT和家用机器人未果,但高端化、出海、线上稳步推进 [36]
美的还有成长空间吗?
虎嗅· 2025-06-25 07:03
港股"十巨头"概览 - 高盛提出港股"十巨头"名单包括腾讯、阿里、比亚迪、小米、美团、美的、网易、携程、安踏、恒瑞医药,总市值约1.6万亿美元 [1] - "十巨头"中50%涉及制造业(比亚迪、美的、小米、安踏、恒瑞医药),体现中国特色 [2] - 美的H股于2024年9月17日上市,发行价54.8港元,募集资金超350亿港元,10月最高价96.73港元较发行价上涨76.5% [3] - 截至2025年6月20日,美的H股收于74.6港元,对应市值约5600亿港元 [4] 家电行业格局 - 2024年全球家电市场销售额3.9万亿人民币,中国内地/欧洲/北美分别占9180亿/8390亿/8380亿,合计占比66.8% [6] - 2023年美的/海尔智家/格力家电销售额合计6700亿,占中国家电市场70% [7] - 2024年中国空调销售额3730亿占家电总销售额40.6%,呈现"得空调者得天下"格局 [10] - 中国家电销售结构与欧美差异显著:中国空调占比40%,欧美仅6.6%(北美7.3%/欧洲5.8%) [32] 美的业务结构 - 业务划分为To C(智能家居)和To B(商业/工业解决方案)两大板块 [8] - 2024年To C收入2695.3亿占比66.2%,To B收入1045亿占比25.7%,其他收入331亿占比8.1% [9] - 暖通空调业务中30%收入来自To B(481亿) [13] - 线上销售占比稳定在20%以上,2024年线上收入856.2亿占比21% [24] - 线上毛利润率显著高于线下,2024年线上31% vs 线下25.2% [26] 空调业务竞争 - 2016年格力空调收入880.9亿领先美的667.8亿,"格美比"132% [10] - 2020年"格美比"首次跌破100%,2024年H1降至76.8% [10] - 2023年格力空调收入1349亿(含商用),若商用占比不超15%则家用空调仍领先美的 [14] - 美的停止披露智能家居收入明细,主动回避与格力的"老大之争" [15] 国际化表现 - 2024年美的海外收入1690.4亿占比41.5%,2019-2024年海外收入年均增长7.7% [18] - 海尔智家2024年海外收入1429亿(美的的84%),格力282亿差距明显 [20] - 2023年起美的国外毛利润率开始高于国内,2024年国外26.8% vs 国内26.2% [22] - 海尔国内毛利润率29.8%高于美的,格力内销毛利润率达34.3%领先行业 [24] 发展机遇与挑战 - 消费升级推动家电换代,三巨头内销毛利润率动辄30% [31] - 中国居民年均用电量仅为全球平均60%,家电普及仍处初级阶段 [33] - 美的曾尝试IoT和家用机器人未果,现聚焦工业机器人 [35] - 公司在高端化、出海、线上营销等方面稳步推进 [36]
618超级囤券节,萌趣开抢与百万福利共狂欢!
搜狐财经· 2025-06-17 20:48
618购物节概述 - 618购物节最初由京东发起,现已演变为全电商行业参与的年度促销盛典,促销形式从简单打折发展为满减、秒杀、直播带货等多样化方式 [2] - 2025年618活动通过直播特惠与百万福利结合,创造了沉浸式购物体验,其中直播带货成为核心亮点,主播通过实时展示、专业讲解和限时折扣(如数百元美妆套装以超低价出售)显著提升转化率 [1][3] - 平台推出跨店满减(满200送20、满300送50)、会员专享券(满199元使用)、整点抢购(限量300份)等多层次促销机制,部分商品折扣达3折封顶 [16][17][19] 直播带货创新 - 直播形式突破传统货架模式,主播通过幽默话术、专业知识输出(如美妆成分解析)和现场试用(展示产品效果)增强互动性,某案例显示原价数百元套装配合赠品策略实现抢购热潮 [3] - 平台推出直播日历体系,按品类划分专场(家电/美妆/服装直播间),并设置预售期(6月4日开启)与特定时段福利(抽大额券+现金红包) [13][14] - 技术融合趋势显现,未来可能引入智能推荐(大数据分析)和VR/AR技术提升沉浸感,当前已实现优惠券与红包的实时推送(如开门红大额红包) [7][22] 消费者行为特征 - 购物决策呈现理性与激情并存:消费者会提前研究商品评测(如笔记本电脑性能对比),同时积极抢购直播限时优惠(使用专属券实现低价成交) [5] - 价格敏感度分层明显,基础福利如签到红包(几元至上百元不等)吸引广泛参与,高阶用户则关注叠加优惠(积分兑换+券组合)和会员特权(入会赠礼) [4][17] 商家运营策略 - 促销手段多元化,结合头部主播引流(扩大品牌曝光)和社交媒体互动(抽奖/话题讨论),同时强化物流时效与售后政策(退换货保障) [6] - 家电等品类借势政策红利,推出"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双优惠机制,部分区域活动时间集中在6月18-20日 [9][11]
用科技为消费升级筑牢底座(感言)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08
消费升级趋势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功能转向品质、体验和科技融合,追求"好用、耐用、智用"及智慧生活全场景 [1] - 消费升级体现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行业发展的强劲信号 [1] 用户需求洞察 - 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调研和场景化体验反馈建立多维度用户洞察体系 [1] - 高端产品研发始于精准捕捉用户需求"真痛点" [1] 技术创新驱动 - 公司拥有50余年技术底蕴,在显示技术、制冷科技、智能交互等领域持续突破 [1] - 电视产品融合信芯AI画质芯片和叠屏技术,提供影院级体验 [1] - 冰箱领域研发真空磁场保鲜科技,聚焦食材鲜储和健康管理需求 [1] 全场景生态构建 - 打破单一产品边界,以"智慧家庭"蓝图实现电视、冰箱、空调、厨电等互联互通 [2] - 从产品高端化升级为场景高端化,打造全链路高端体验 [2] 战略发展方向 - 以用户需求为圆心,科技创新为半径,推动高端化引领消费升级 [2] - 目标让用户享受"更智慧、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而非仅购买高价产品 [2]
海信第1万家门店在上海开业 未来五年目标增至2万家
新华财经· 2025-05-27 21:30
公司发展里程碑 - 海信第1万家门店上海品质之家真北店开业,标志着专卖店进入"万店时代" [2] - 公司启动"双万计划",目标未来五年达到2万家专卖店规模 [2] - 从青岛无线电厂起步,现已形成5家上市公司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2] - 2024年集团营收2154亿元,海外收入996亿元,连续13年营收增长 [2] - 2004年成立首家专卖店,2020年开设全国首家"品质之家"门店 [2] 渠道战略布局 - 构建"城市MALL体验店+城县旗舰店+社区服务店"三级网络体系 [2] - 计划拓展下沉城镇市场,覆盖341个城市、2347个区县、6304个乡镇 [2] - 打造七大线下特色业态与抖音、美团等线上平台融合的全域矩阵 [2] - 与红星美凯龙战略合作,深化渠道拓展和场景零售跨界融合 [3][4] 产品与服务优势 - 专卖店提供8大类产品,包括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全品类 [3] - 布局璀璨经典、时尚、融合三大套系满足差异化需求 [3] - 通过"启翔计划"培育新店主,实施"金牌店长"培养计划 [3] - 提供房屋补贴、活动推广、人员培训等全方位商家支持 [3] 行业合作与创新 - 与红星美凯龙实现品牌矩阵深度互嵌和用户价值全生命周期运营 [3] - 双方将在渠道拓展、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 [4] - 探索家电家居行业新发展模式,推动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 [3][4]
兴业证券:红利巩固安全边际 家电出海构筑成长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5-16 11:32
行业展望 - 2025年家电内需有望持续向好,资金实力强、渠道覆盖全面、中高端产品布局完善的龙头优先受益 [1] - 新兴市场崛起贡献增量,家电出口韧性增长,产能布局完善且具备自有品牌海外竞争力的龙头全球份额提升潜力大 [1] - 建议关注四大主线:白电板块配置价值、内需以旧换新拉动+出口份额提升、厨电板块估值修复、基本面底部反转 [1] 基本面与红利资产 - 2025Q1原材料价格波动上行但海运费回落,成本影响可控 [1] - 地产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厨电板块估值及基本面修复预期强化 [1] - 国补延续提振内需,25Q1家电社零同比+19.3%,出口额(美元口径)、量分别同比+8.7%、+13.1% [1] - 家电行业股息率均值3.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仅次于煤炭(5.1%) [1] 白电板块 - 国补及地产宽松推动白电内需回暖,Q2-Q3销售旺季弹性更大,一线品牌受益显著 [2] - 海外高基数下Q1出口增速超预期,Q2关税或扰动短期节奏,但龙头通过转产规避贸易壁垒,新兴市场支撑中长期出海趋势 [2] 彩电板块 - 3月起国内彩电销售回归国补升级趋势,海外新兴市场增长+美国体育赛事维稳需求 [3] - 液晶面板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减弱,中系品牌国内中高端放量,海外产能布局降低关税风险,与韩系份额差距收窄 [3] 厨电板块 - 地产政策持续释放推动厨电估值修复,叠加国补扩容提振需求,基本面有望改善 [4] - 烟灶龙头受益政策更充分,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可期 [4] 小家电板块 - 25年初国补延续并纳入更多品类,行业增速显著回升,3-5年换新周期或启动 [5] - 美国关税风险下短期出口波动,但供应链依赖中国+中小代工厂海外布局弱,份额或向头部集中 [5] 扫地机板块 - 25Q1扫地机为国补弹性最大品类,全基站产品价格进入甜蜜点,渗透率加速提升 [6] - 海外需求受关税及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但中国品牌抢占中低端价格带,渗透率提升趋势不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