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方向盘
icon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加速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8:4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6亿元,同比增长约9 8%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 6个百分点至约17 9% [1] - 归母净利润为3 4亿元,同比增长约11 1% [1] - 截至2024年末有息负债约240亿元,主要用于全球经营和并购贷款 [1]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主营业务分为汽车电子(智能座舱 智能网联 智能驾驶等)和汽车安全(安全带 安全气囊等)两大板块 [1] - 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拓展软硬件解决方案 [2] - 计划通过新订单量产 盈利提升计划 欧洲区精简等措施改善盈利水平 [2]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规模快速增长带动新能源管理类产品需求 [3] - 智能化变革推动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零部件需求提升 [3] - 法规和技术创新促进汽车安全产品稳中有升 [3] - 中国车企及零部件公司加速国际化 [3] - 汽车技术向低空经济 具身机器人等领域跨界延伸 [3] 未来发展方向 - 把握智能电动转型 中国车企出海 技术跨界延伸等机遇 [3] - 持续创新智能解决方案 新能源管理 人机交互 安全产品 [3] - 将汽车底层技术能力延伸至泛汽车和机器人行业 [3] - 聚焦市场拓展 成本控制 组织优化 全球化等竞争力提升 [3]
京东方推出全OLED显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6 17:41
【京东方】 近日,京东方在2025国际显示周期间推出全OLED显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包括内嵌 防反射LCE车载OLED显示、防窥可切换SPD中控OLED显示、防窥副驾娱乐显示、超广角透明天 窗、智能车钥匙、电子后视镜、座椅靠背等多个OLED显示应用。 具体来看: 内嵌防反射LCE 车载OLED显示屏 图片来源:京东方 京东方内嵌防反射LCE (Light Control Function On Encapsulation)车载OLED显示屏,尺寸 为12.3英寸,分辨率达720x1920,显示对比度达10万:1。这是一款在屏幕内部集成光线控制功 能的防反射屏,主要应用于车载仪表和中控,可有效防止显示屏内容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提高了 驾驶安全。 与传统LCF光线控制贴膜方式相比,该产品采用BM(黑矩阵)屏蔽和独特的像素设计实现了嵌入式 LCF技术效果,在垂直方向上45°视角下,显示屏相对亮度不足3%,解决了屏幕显示在前挡风玻 璃上的倒影成像问题,辅助提升驾驶安全。 防窥可切换SPD 车载OLED显示屏 京东方防窥可切换SPD(Switchable Privacy Display)车载OLED显示屏,尺寸为12. ...
从隐藏显示到透明天窗,面板龙头加码押宝车载显示
第一财经· 2025-05-15 16:46
车载显示是面板企业的收入增长点,面对汽车行业加剧的竞争,面板企业正为车载显示集成更多功能。 目前,更具成本竞争力的液晶显示仍是车载显示的主要解决方案,OLED显示也在加快落地到车载场景。深天马在4月底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说,今年将加快 LTPS液晶显示车载业务发展,加快OLED车载显示技术开发,推动其OLED首个车载项目量产。京东方精电也表示,目前车载显示主要用液晶屏,未来京东 方8.6代OLED面板生产线也会提供助力。而维信诺与红旗汽车在OLED车载显示上已有合作项目落地。 未来,新一代显示技术Micro LED也会用于车载领域。深天马表示,其厦门Micro LED生产线也将车载显示作为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此次TCL华星展示的14.3 英寸车载Micro LED PHUD,也反映出其在Micro LED车载显示领域的布局。 谈及整车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深天马表示,车市需求增长和规模提升的趋势不变,但也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挑战等压力,会对上游供应链有一定传 导。深天马车载业务将持续在屏上做加法,不断提升产品模组的集成度。京东方精电也表示,由于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将与市场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建立策略 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与 ...
机构上调目标价背后:均胜电子(600699.SH)的“汽车+机器人 Tier 1”定位的估值重构
格隆汇· 2025-04-29 14:15
上海车展与行业变革 - 上海车展作为行业风向标,是车企与零部件供应商展示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关键舞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 - 车展不仅是新品陈列场,更是产业价值链条重构的预言地,体现行业深层次变革 [2] 均胜电子的技术展示与战略布局 - 公司以"聚力全球智赢未来"为主题,展示近百项智能化、电动化及汽车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包括JoySpace+智能座舱、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传感器套件等 [4] - JoySpace+智能座舱首创"水晶自定义按键"和多功能飞控旋钮,解决大屏化盲操安全隐患,提升个性化交互自由度 [4] - 公司推出驾驶员监测系统(DMS)与集成离手检测功能的智能方向盘,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并提供分级预警,提升安全性 [5] - 公司确立"汽车+机器人Tier1"定位,通过汽车与机器人技术双向赋能构建跨领域协同生态 [6] - 2025年2月研发人形机器人嗅觉传感器,4月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攻关机器人核心技术 [7] - 展示机器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六维力传感器、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其中"星驰"系统具备车规级高可靠性和宽温环境适应能力 [7] 全球化布局与经营韧性 - 公司通过全球并购整合逐步释放协同效应,2022-2024年整体毛利率从11 96%提升至16 22%,2025年Q1进一步提升至17 9% [10] - 汽车安全业务在欧洲、美洲区域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均已实现盈利 [10] - 北美工厂数量从2018年24个整合至2025年13个,欧洲区从25个整合至19个,计划2026年进一步缩减 [11] - 实施成本梯度转移策略,将产能从德国等高成本地区向摩洛哥、菲律宾等新兴制造中心转移 [11] - 采用"local for local"本土化采购策略,构建区域闭环供应链,2024年美国市场收入占比约20% [12] 业务增长与财务表现 - 2024年新获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金额达839亿元,其中汽车安全业务5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265亿元 [14] - 新能源汽车相关新订单超460亿元,占比55%,中国市场新获订单350亿元,占比超40% [14] - 机器人业务预计带来40亿元收入,与香山股份合并后实现智能座舱产品线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 [14] - 2025年Q1营业收入145 76亿元(同比+9 78%),净利润3 40亿元(同比+11 08%),新获订单157亿元 [15] 资本市场与估值逻辑 - 公司技术辐射半径突破传统汽车边界,延伸至具身智能领域,估值模型需纳入新溢价因子 [17] - 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并发布买入报告,机构共识推动价值重估 [17] - 公司加速向"汽车+机器人Tier1"进化,在汽车机器人化与机器人汽车化的交汇点上占据先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