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

搜索文档
王传福:高端化是比亚迪下一场必须打的硬仗,未来几年还将推出一系列新技术
新浪科技· 2025-06-07 11:49
公司战略与未来发展 - 公司强调智能驾驶安全重要性,遵循国家最新法规要求,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3] - 公司推出"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超级e平台等技术 [3] - 电动化与智能化加速交替,电动化"上半场"仍有充电速度、电池低温性能等痛点,智能化"下半场"技术亮点更多 [3] - 公司将依靠13万名工程师人才优势,未来几年推出一系列技术,每场发布会解决一个技术痛点 [3] 国际化布局 - 公司产品与技术在海外各大区域深受认可,预计今年海外销量保持逐月增长 [3] - 5月新能源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8.9万辆,同比增长133.6% [3] 品牌高端化 - 腾势是公司高端化重要战略,将通过先进技术赋能高端品牌并转化为情绪价值 [4] - 高端化是公司下一场必须打的硬仗 [4] 公司文化与原则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不拉踩同行,只强调自身优势 [4] - 公司致力于用绿色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以技术创新改变世界 [4]
拆解比亚迪一季报:负债率大降 财务健康度提升显著
中国经营报· 2025-04-27 18:20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财报核心指标全面上涨 销量飙升 重研发且负债率下降 展现业绩增长与财务结构优化并行态势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为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1][2][3][5][6] 财务指标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03.60亿元 同比增长36.35% [1][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1.55亿元 同比增长100.38% [1][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81.72亿元 同比增长117.80%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5.81亿元 同比下降16.10% [2]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3.12元/股 同比增长98.73% [2] - 2025年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3.12元/股 同比增长98.73% [2] - 2025年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37% 较上年同期增加1.13% [2]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8405.27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7.30% [2] - 2025年一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333.61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25.97% [2] 销量情况 - 2025年一季度集团销量达100.08万辆 同比增长60% [3] 研发投入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42.23亿元 超出同期归母净利润 [3] - 过去14年中有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 累计研发总额超1900亿元 [3] 负债率变化 - 2024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77% 四季度末降至74% 2025年一季度末降至70% [5] 融资情况 - 2025年3月完成1.298亿股H股快速配售 融资金额约56亿美元 [5]
比亚迪(002594):435亿港元H股闪电配售为海外扩张提供充足保障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3-06 11: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技术进步带动销量增长,“全民智驾”战略有望量价齐升,全球化进程加速,高端化受益智能化与大车型战略,中长期盈利水平有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3月4日,比亚迪宣布与配售代理签署协议,将配售近1.3亿股新H股[4][13] 公司发起435亿港元H股配售,吸引全球顶级投资者参与 - 3月3日盘后签署协议,配售近1.3亿股新H股,占现有已发行H股约11.82%,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46%,配售价每股335.2港元,较过去十日均价折让约11.8%,扣除费用后每股净价约334.2港元,吸引众多顶级投资者参与,认购订单多倍覆盖[14] 全球化进程加速,配售所得助力海外长远发展 - 假设全数配售,所得款项总额预计435.09亿港元,扣除费用后约433.83亿港元,拟用于研发、海外业务、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次融资有望助力国际化战略布局,推动出海业务增长[15] 稳健经营,技术平权惠及消费者 - 2月10日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3月2日携手大疆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本次融资有望提升技术实力,把握智能化机遇,推出多元产品,塑造世界级品牌,增强资本实力与经营稳健性[1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8130.6/9529.8/1162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0%/17.2%/2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1/513.8/639.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8%/26.8%/24.4%,EPS分别为13.9/17.7/22.0元/股,3年CAGR为28.6%,维持“买入”评级[17]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4061|602315|813062|952984|1162640| |增长率(%)|96.20%|42.04%|34.99%|17.21%|22.00%| |EBITDA(百万元)|39245|77953|148670|176783|21033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22|30041|40508|51378|63922| |增长率(%)|445.86%|80.72%|34.84%|26.83%|24.41%| |EPS(元/股)|5.71|10.33|13.92|17.66|21.97| |市盈率(P/E)|63.0|34.9|25.9|20.4|16.4| |市净率(P/B)|9.4|7.5|6.0|4.8|3.8| |EV/EBITDA|19.0|7.4|6.7|4.9|3.3|[18]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增长,归母净利润也呈上升趋势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