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e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1秒2公里,超充桩变闪充桩、快充桩变超充桩——充电功率进入“兆瓦时代”
中国能源网· 2025-11-20 09:27
行业充电设施规模与增长 - 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 [1] - 现有充电设施有效保障了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1]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以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2] 快充技术发展与突破 - 快充桩输出功率持续提高,从60千瓦发展到超1000千瓦,充电效率显著提升 [1] - 实现“油电同速”需同时具备超高电压和超大电流,比亚迪超级e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 [1] - 在1000V高压和1000A大电流下,“闪充电池”可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1000千瓦) [1] - 比亚迪自研的全液冷兆瓦闪充终端系统最大输出能力达1360千瓦 [2] 充电体验改善与效率提升 -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可实现“1秒2公里”的充电速度,搭载该技术的汉L车型可实现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 [3] - 电动车充电5-8分钟可获得与燃油车加油相同续航里程的体验,充电时间与加油时间相当 [3] - 全国单枪功率大于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300+” [3] 政策支持与行业保障 - 国家能源局今年出台了加强充电设施安全管理、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等政策文件 [2] - 政策推动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充电设施项目建设 [2]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充电设施发展的目标和行动路径 [2]
国产车芯,不惧“安世之乱”
36氪· 2025-11-17 18:33
11月5日,安世半导体荷兰官网更新了目前安世半导体公司的经营情况。 在供应链安全上,安世对美国当局暂停实施所谓的"穿透规则"一年表示欢迎。(该规则将美国出口管制 限制扩展至由美国实体清单上的企业持股50%或以上的子公司。)安世作为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原本可能受到该规则影响。此外,安世半导体期待中国能尽快获悉有关 放宽出口限制的条件、标准及程序的进一步细节。 安世半导体表示,自10月29日起"不得不"暂停向中国工厂进一步直接供应晶圆。安世同样声明,"除中 国外,安世在欧洲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所有工厂均正常运营。所有在中国以外生产的产品均使用安世原装 晶圆和批准材料,严格遵循安世标准规范、制造流程及质量体系,并采用安世知识产权。这些产品完全 真实且合规,已持续交付并将继续交付给客户。" 10月,本田汽车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应对全行业半导体供应链问题",并正在进行战略调整,以谨 慎管理现有零部件。持续一个月的安世半导体事件,让产业再次将目光对准了汽车芯片以及汽车供应链 的稳定性问题。 回顾汽车行业,曾经发生多次大型减产的"灾难"。 2011年,日本地震和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地区的工厂和基 ...
竞争大叠加高研发 比亚迪步入业绩阵痛期
北京商报· 2025-11-03 00:0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为2022年以来首次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为78.23亿元,同比大幅下跌32.6%,连续两个季度利润下滑 [1][3]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2.75%,但累计净利润同比下降7.55%至233.33亿元 [1][3] - 2025年第二季度已显现增收不增利态势,当季营收2009.2亿元同比增长14%,但净利润63.6亿元同比下滑29.9% [4] - 公司毛利率在二季度为16.3%,三季度虽回升至17.9%,但仍处于近年来的低位 [4]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累计销量为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但第三季度单季销量同比下降约1.8% [3] - 2025年9月单月销量为39.63万辆,同比下降5.52%,为今年以来首次单月销量同比下降 [3] - 公司将年度销量目标从550万辆下调至460万辆,前三季度已完成新目标的70.87% [3]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1-9月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激增132%,已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 [3] - 10月前6日新增订单超过23.6万辆,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6] 研发投入与技术产出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高达437.5亿元,同比增长31.3%,超过净利润近一倍 [6] -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较特斯拉高出109亿元 [6] - 高研发投入催生出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技术、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前沿技术 [6] - 研发费用率上升直接拖累短期利润,例如“天神之眼”系统下放至10万级车型增加了单车制造成本 [6] - 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成本达11.2万元,环比增长约1万元,单车净利润降至约0.5万元 [6] 行业竞争与智能化挑战 -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型,高研发投入是抢占技术制高点的核心手段 [7] - 公司在智能化领域面临激烈竞争,特斯拉FSD抢占高端市场,华为乾崑ADS 3.0渗透25万级市场,小鹏将城市NOA下放至15万级车型 [8] - 公司“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已搭载170万辆车,但城市领航功能仅限A/B版本且尚未大规模落地 [8] - 行业面临政策性补贴退坡,前期销售火爆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需求 [9] - 用户需求正重新聚焦车辆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耐用性 [9] 战略建议与未来展望 - 公司需强化智能驾驶技术的差异化,通过数据闭环优化算法精度,实现城市NOA快速迭代 [8] - 建议构建智能生态闭环,将车载系统与手机、家居等场景深度融合以提升用户黏性 [8] - 需加速海外本地化研发,针对不同市场法规与用户习惯进行定制化开发 [8] - 应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加速技术落地,避免“为投入而投入”的资源浪费,提升研发效率 [1][7][9] - 短期可通过规模化生产分摊研发成本,中期优化供应链管理,长期通过技术溢价实现品牌升级 [7] - 10月9日,公司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乘用车工厂下线,显示研发储备开始释放动能 [6]
比亚迪股份绩后大跌,公司Q3净利同比大降近33%,仍有多家机构看好后续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4:33
恒生科技指数及市场表现 - 10月31日恒生科技指数低开低走,午后跌幅超过2% [1] - 科网股普遍下跌,半导体板块大幅下挫,汽车股走势疲弱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下行,重仓股如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快手、腾讯控股集体重挫,其中比亚迪股份午后跌幅超过4% [1] 比亚迪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2.75% [1]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233.33亿元,同比下降7.55% [1] 机构对比亚迪后续发展的积极观点 - 华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公司在三电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超级e平台升级和全球化加速带来的业绩提升 [1] - 国投证券认为公司基本盘有望迎来量利修复,具体表现为第四季度进入传统销售旺季,加推多个车型的长续航版本,老款清库存与新版本性价比提升有利于年末冲量,同时终端价格调整和规模效应释放有望修复单车利润 [1] - 高端化持续突破,钛7、腾势N8L等新车型上市有望拉动销售结构升级并带来较大盈利弹性 [1] - 出海布局加速,海外车型矩阵丰富、产能布局与渠道搭建完善、自有运力提升,预计2025-2026年出口延续高速增长,由于海外车型售价和盈利性更高,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1]
比亚迪
数说新能源· 2025-10-16 14:57
市场竞争与销量表现 - 公司在2024-2025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纯电汽车市场领导者,2025年第三季度纯电车型累计销量达160.59万辆,领先特斯拉的121.79万辆近38.8万辆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总销量为39.63万辆,同比下降5.52%,其中纯电车型销量20.5万辆,同比增长24%,插混车型销量18.8万辆,同比下降26% [2] - 2023-2024年公司通过价格战巩固国内市场领先地位,但压缩行业利润并削弱技术优势,导致插混市场份额下滑 [3] - 2025年1-8月公司海外销量累计630,728辆,同比增长135.7%,占总销量22%,欧洲市场增长显著,如法国2025年9月销量同比增长239.9%至1,040辆 [4] - 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量49.71万辆,环比增长29.4%,但中国市场增速放缓,且依赖中国供应链 [4] 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 - 公司拥有垂直整合供应链,涵盖电池、电机、电控到整车制造,有效控制成本并快速响应市场,如2025年推出第五代DM技术优化电池和油耗 [5] - 特斯拉依赖全球化供应链,尤其中国市场零部件供应集中,2025年9月宣布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用于Cybercab和Semi生产,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6] - 公司通过本地化生产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如巴西第二家工厂2025年7月量产,滚装船队增至8艘,匈牙利工厂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投产 [7] - 广汽埃安供应链依赖乘用车销售和贸易,主营收入中乘用车占57.24%,汽车相关贸易占36.37%,资源分散难以形成统一优势 [6][7] 技术转化与商业化进程 - 公司技术研发领先,如"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累计搭载超140万辆,灵鸢车载无人机和超级e平台推动销量增长 [8] - 公司面临技术转化效率挑战,需加强高端车型和智能化领域变现能力,防止技术壁垒被竞争对手侵蚀 [8] - 特斯拉技术转化成熟,自动驾驶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和超级充电网络已商业化,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业务贡献13.1936%收入 [8] - 公司2025年推出第五代DM技术、超级e平台和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2026款海豹07 DM-i调整产品策略聚焦长续航和智能化 [10] - 广汽埃安技术转化能力较弱,产品线集中于传统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技术升级有限 [9][10] 品牌管理与市场认知 - 公司品牌从"性价比"向"高端化"转型,通过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群体,2025年9月王朝和海洋家族销量35.6万辆,占总销量90% [11] - 公司在海外市场采取品牌分级策略,腾势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登陆欧洲,仰望品牌逐步出海,提升全球影响力 [11] - 特斯拉品牌定位高端、科技感、环保,但中国市场优势减弱,如法国2025年9月比亚迪销量同比增239.9%,特斯拉仅增7.4% [11] - 公司积极管理品牌形象,如2025年5月针对R挡与D挡设计质疑进行反击,通过"500万悬赏打击网络黑产"维护声誉 [12] - 广汽埃安品牌定位中端市场,海外影响力较弱,需加强创新和国际化策略 [12]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10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15 17:52
销量业绩 - 9月销量为396,270辆 [1] - 2025年1-9月累计销量为3,260,146辆 [1] - 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1,380万辆 [1] 技术突破 - 发布超级e平台,实现核心三电全维升级 [1] - 充电功率达1兆瓦(1000kW),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实现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 [1] - 单模块单电机功率580kW,最高车速超300km/h [2] - 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 [1] - 技术首发搭载于旗舰车型汉L、唐L [2] 国际市场拓展 - 在德国慕尼黑车展展示腾势Z9GT、D9及海豹06 DM-i等七款车型及兆瓦闪充技术 [3] - 在慕尼黑车展推出官方认证二手车计划,车辆需经过179项检测,电池健康度保证不低于90% [3] - 与芬兰经销商Veh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赫尔辛基、埃斯波、坦佩雷和图尔库新增零售网点 [4] - 在芬兰市场已推出8款车型,涵盖纯电与混动 [4] - 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首批发售车型为元UP、宋PRO DM-i和海鸥 [5][6] 品牌与产品展示 - 通过慕尼黑车展向世界展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创新实力 [3] - 高端子品牌腾势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 [3]
比亚迪1-8月销量286万领跑车市,全球化+技术双轮驱动,主力车型持续热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30 09:56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 [1] - 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 [1]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64% [1] 比亚迪销量表现 - 8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7.4万辆 1-8月累计销量达286.4万辆 同比增长23% [2] - 已完成46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62% [2] - 比亚迪汽车(王朝丨海洋)8月销量34.3万辆 1-8月单品牌销量263万辆 [5] - 在智能驾驶辅助车型品牌销量榜中以26.37万辆位列第一 销量相当于第2至第10名品牌之和 [8][11] 比亚迪技术优势 - "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搭载车型累计销量超140万辆 8月辅助驾驶车型国内销量占比达90% [8] - 每天生成的辅助驾驶数据里程超8700万公里 [8] - 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首创兆瓦闪充技术的超级e平台等创新成果相继落地 [9] - 首搭超级e平台的汉L、唐L持续热卖 [9] 比亚迪全球化进展 - 8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80464辆 同比增长146.4% [12] - 2025年海外累计销量达630728辆 同比增长135.7% 占总销量的22% [12] - 匈牙利工厂将在年内投产 [1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头部格局愈发清晰 新能源与自主品牌叠加趋势显著 [1] - 公司以"技术+产品+全球化"的多维增长引擎推动产业发展 [14]
“金九银十”在即,1-8月比亚迪以286万销量领先锁定年度车市冠军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10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000万辆 [1] - 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 [1]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64% [1] 比亚迪销量表现 - 8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7.4万辆 [1] - 1-8月累计销量286.4万辆,同比增长23% [1] - 比亚迪汽车(王朝丨海洋)单品牌1-8月销量263万辆 [1] - 以绝对优势稳居中国汽车集团新能源销量榜首 [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搭载车型累计销量超140万辆 [1] - 8月辅助驾驶车型国内销量26.37万辆,相当于第2至第10名品牌销量之和 [1] - 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和兆瓦闪充技术超级e平台等创新成果相继落地 [1] - 首搭超级e平台的汉L、唐L持续热卖 [1] 海外市场拓展 - 8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80,464辆,同比增长146.4% [2] - 2025年海外累计销量630,728辆,同比增长135.7% [2] - 海外销量占总销量比重达22% [2] - 匈牙利工厂将在年内投产 [3] 产品与品牌展示 - 德国慕尼黑车展展示腾势Z9GT、D9、海豹06 DM-i等七款重磅车型 [3] - 同步展示兆瓦闪充技术 [3] 未来发展策略 -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矩阵丰富和全球化布局深化推动发展 [4] - 构建"技术+产品+全球化"多维增长引擎 [4] -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方向发展 [4]
比亚迪1-8月销量超286万稳居榜首 天神之眼超140万辆
齐鲁晚报· 2025-09-23 20:31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000万辆 [1] - 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 [1]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64% [1] 比亚迪销量表现 - 8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4万辆 [2] - 1-8月累计销量286.4万辆,同比增长23% [2] - 已完成年度460万辆销量目标的62% [2] - 王朝与海洋系列单品牌1-8月销量263万辆 [5] 技术研发与智能化进展 - "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搭载车型累计销量超140万辆 [8] - 8月辅助驾驶车型国内销量占比达90% [8] - 每日辅助驾驶数据里程生成超8700万公里 [8] - 8月智能驾驶辅助车型销量26.37万辆,相当于第2至第10名品牌总和 [8][11] - 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与兆瓦闪充技术等创新成果落地 [9] - 汉L、唐L等新车型持续热销 [9] 海外市场拓展 - 8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80,464辆,同比增长146.4% [12] - 2025年海外累计销量630,728辆,同比增长135.7% [12] - 海外销量占总销量比重达22% [12] - 匈牙利工厂将于年内投产 [12] - 慕尼黑车展展示七款重磅车型及兆瓦闪充技术 [12] 行业竞争格局 -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辅助车型品牌销量榜中以263,721辆位居首位 [11] - 零跑汽车以53,638辆位列第二 [11] - 问界以40,012辆位列第三 [11]
2025年中国车企最新销量目标完成率分化
环球网· 2025-09-12 17:14
行业趋势 - 2025年8月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攀升至55.3%创月度新高且连续六个月超50% [1] - 新能源业务表现成为车企目标完成率的关键影响因素 [1] - 第四季度新能源业务推进成效仍是影响行业格局的重要变量 [2] 头部车企销量表现 - 比亚迪1-8月累计销量286万辆稳居榜首 年度460万辆目标完成率62% [1] - 吉利汽车1-8月销量190万辆 年度300万辆目标完成率63%位列前十车企首位 [1] - 上汽/一汽/长安1-8月销量分别为275万/208万/180万辆 年度目标完成率均为60%左右 [1] 企业战略与技术布局 - 比亚迪依托技术平权与海外扩张战略 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达63.07万辆超2024年全年水平 [1] - 比亚迪通过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与超级e平台等技术创新巩固竞争优势 [1] - 体系能力、技术实力与全球化布局的综合竞争力将直接决定企业市场地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