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零售结算台
搜索文档
AI打响服务消费升级战,智能化重塑消费全链条竞争力
证券时报· 2025-10-21 11:55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深入文旅、医疗等服务消费场景,推动服务消费迈向“智能新时代”,带来消费新体验并重塑产业效率 [1][4]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政策,明确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标志着行业从企业自发探索进入政策有力牵引的新阶段 [1][2] - 数字服务消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消费者信任度(数据安全)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的挑战 [9] 服务消费的智能化应用 - 文旅领域:全国首个省级文旅大模型“博观”发布,基于该模型的“文旅出行智能助手”可为游客提供AI伴游、行程规划等服务,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为陕西文旅增添智能元素 [4] - 医疗领域:智慧医院产品线覆盖智慧病房和智慧门诊,包括医护对讲、智能床旁交互、物流机器人等系统,已成功助力2000多家医院及医疗服务机构完成智慧化升级 [5] - 到2025年,全球数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数万亿美元级别,市场空间巨大 [5] 人工智能对消费效率的重塑 - 线上场景:AI技术助力跨境电商商家解决图片制作成本高的问题,例如帮助年商品交易总额约250万元到300万元的服饰配件商家使用AI模特替代真人模特 [7] - 线下场景:智能零售结算台依托AI能力,将餐饮结算效率从人力平均一分钟处理两单提升至一分钟处理10单到15单,大幅提高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7] - 数字服务消费已超越早期线上预约和支付的范畴,进入对消费和服务产业链进行全方位效率重塑的阶段 [7] 行业面临的挑战 - 消费者信任度方面,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突出,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使用的担忧可能限制技术推广 [9] - 技术成熟度方面,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不够稳定,会影响用户体验 [9]
AI打响服务消费升级战 智能化重塑消费全链条竞争力
证券时报· 2025-10-21 06:33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1] - 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服务消费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从企业自发探索走向政策有力牵引的新阶段 [1] -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数万亿美元级别,市场空间巨大 [3] 医疗行业应用 - 以狄耐克为代表的公司正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其产品线覆盖医护对讲、智能床旁交互、物流机器人等系统,已成功助力2000多家医院及医疗服务机构完成智慧化升级 [3] - 智慧医院场景包括智能导检系统实时显示院内信息、通过算法推荐有序检查,住院患者能用智能床旁交互终端便捷查询费用和电子病历 [1] - 智慧药房使用机器人在狭窄空间内运输药品,机械臂快速按处方取药 [1] 文旅行业应用 - 全国首个省级文旅大模型“博观”正式发布,基于该大模型打造的“文旅出行智能助手”可为游客提供AI伴游服务,例如以秦岭棕色大熊猫“七仔”为原型的导游“小七” [2] - AI伴游助手能推荐旅游景点,并根据出行人数、预算和旅游偏好为游客规划行程 [2] 线上线下消费场景 - 在线上场景,AI技术帮助商家降低成本,例如有跨境电商商家使用AI工具生成模特照片,替代高成本的真人模特拍摄,该商家年商品交易总额约250万元到300万元 [4] - 在线下场景,AI技术提升效率,例如智能零售结算台可实现“秒级确认”餐品和价格,处理速度从人力结算一分钟平均两单提升至一分钟10单到15单 [4] - 数字服务消费已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对消费和服务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的效率重塑 [5] 行业面临的挑战 - 进一步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面临消费者信任度和技术成熟度两方面的挑战 [6]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突出,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使用的担忧可能会限制技术推广 [6] - 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不够稳定,这会影响用户体验 [6]
人工智能新风吹进千行百业,落地攻坚仍面临三大难题
证券时报· 2025-08-28 08:42
人工智能应用现状 - AI技术正通过机器人等硬件载体加速渗透至咖啡制作、分拣、零售结算等多元化场景 实现饮品自动制作、物料精准分拣及高效收银功能[3][5] - 智能机器人具备视觉捕捉和3D建模学习能力 可复刻专业咖啡师拉花技巧 分拣机器人采用高精度视觉引导技术 在混乱堆放条件下实现精准抓取[5] - AI结算台依托百度飞桨AI能力 将餐饮结算效率从人力每分钟2单提升至10-15单 显著降低人力成本[5] 政策推动与区域实施 - 国务院明确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目标 部署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等六大重点领域"人工智能+"行动[7] - 浙江以"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为突破口建设国家级医疗AI基地 上海聚焦制造业实施"模塑申城"行动 推动AI与集成电路、汽车等产业深度融合[7] - 华院计算钢铁行业大模型将宝武集团热轧缺陷检测准确率从不足80%提升至98% 并成功出海应用于墨西哥钢铁企业[8] 技术落地挑战 - 基础模型存在可解释性差与幻觉高等问题 工业领域面临高准入门槛、高运营成本及高安全风险 技术与业务协同不足[10] - 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差异导致数据孤岛现象突出 医疗等领域因数据安全法规限制及诊疗数据格式不统一 造成高质量语料稀缺[10][11] - 定制化AI服务的算力、模型及数据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标准化服务尚未满足行业特色需求[12] 发展路径建议 - 需构建技术-场景-生态闭环体系 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推动AI在装配、焊接等典型场景的规模化部署[10] - 实施"一业一策"策略 优先选择数据基础好、需求迫切的行业 依托链主企业建立数据-模型-场景闭环[8] -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共性基础设施 通过差异化政策支持央国企、行业龙头及中小企业 降低AI应用创新成本[12]
人工智能新风吹进千行百业,落地攻坚仍面临三大难题
证券时报· 2025-08-28 08:26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 - 机器人饮品制作系统能在90秒内完成咖啡制作并复刻拉花技巧,具备智能视觉捕捉和3D建模能力[3] - 领珑机器人搭载智能高精度视觉引导技术和空间抢占式抓取算法,在物料混乱堆放场景下实现精准分拣,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双料冠军[3] - AI零售结算台通过百度飞桨AI能力实现自动识别菜品与结算,处理效率从人力每分钟2单提升至10-15单,大幅提高餐饮业效率[3] 国家政策与地方实施进展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的目标[6] - 浙江省以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为突破口建设国家级AI医疗应用基地,重点发力影像辅助诊断和数字医生普及领域[6][7] - 上海市实施"模塑申城·AI+制造"行动,在集成电路、汽车、钢铁等行业推进AI深度融合,宝武集团热轧缺陷检测准确率从80%提升至98%[6][7] 行业面临的技术挑战 - 基础模型存在可解释性差和幻觉高等问题,工业领域存在高准入门槛、高运营成本、高安全风险的"三高"困境[9] - 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不均导致数据孤岛现象,医疗领域因数据安全法和信息格式不统一导致高质量数据稀缺[9][10] - 定制化AI服务的算力、模型、数据建设成本较高,对中小企业造成沉重负担,成为规模化推广的主要障碍[10] 解决方案与发展建议 - 需构建技术-场景-生态闭环体系,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现AI在装配、焊接等典型场景的规模化部署[9] - 建议各地坚持"一业一策",优先选择数据基础好、场景清晰的行业,依托链主企业构建数据-模型-场景闭环[7] - 可探索建设人工智能+行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共性基础设施资源,降低中小企业应用成本[11]
人工智能新风吹进千行百业 落地攻坚仍面临三大难题
证券时报· 2025-08-28 01:45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展示 - 安诺机器人展示饮品制作机器人,具备咖啡拉花、奶茶制作、冰淇淋制作和调酒功能,通过智能视觉捕捉和3D建模学习专业技巧 [2] - 领益智造"领珑"机器人搭载自主研发视觉引导技术和抓取算法,在物料混乱堆放场景下实现精准分拣,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双料冠军 [2][3] - 银歌云技术智能零售结算台基于百度飞桨AI能力,将餐饮结算效率从人工每分钟2单提升至10-15单,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3] 政策推动与区域落地 - 国务院明确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部署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等六大领域重点行动 [4] - 浙江省以"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为突破口建设国家级医疗行业应用基地,聚焦影像辅助诊断和数字医生普及 [4][5] - 上海市实施"模塑申城·AI+制造"行动,在集成电路、汽车、钢铁等行业推进深度融合,宝武集团热轧缺陷检测准确率从80%提升至98% [4][5] 行业发展挑战 - 技术存在通而不专问题,模型可解释性差且行业适配性不足,工业领域需克服高准入门槛、高运营成本和高安全风险 [6] -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且孤岛现象突出,不同行业数字化程度差异导致高质量语料不足,制约模型训练效果 [6][7] - 定制化AI服务成本居高不下,算力、模型和数据建设成本对中小企业形成负担,需通过公共服务平台降低应用门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