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械加工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通达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与利润显著增长,但需关注现金流与应收账款风险
证券之星· 2025-07-29 06:06
营收与利润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6.18亿元,同比上升37.28% [1] - 归母净利润6187.33万元,同比上升68.24% [1] - 扣非净利润6045.44万元,同比上升89.08%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21.44亿元,同比上升35.8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590.64万元,同比上升106.37% [1]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4497.08万元,同比上升125.67% [1] 主营业务表现 - 电线电缆业务收入16.55亿元,占总收入45.74%,毛利率12.64% [2] - 特高压、超高压工程用线缆收入9.5亿元,占总收入26.26%,毛利率11.96% [2] - 铝板带产品收入13.97亿元,占总收入38.62%,毛利率1.74% [2] - 机械加工产品毛利率34.68%,收入占比2.71% [2] 关键财务指标 - 毛利率7.57%,同比下降10.55% [7] - 净利率1.83%,同比上升10.86% [7] - 三费占营收比3.12%,同比下降13.30% [7] - 每股净资产4.96元,同比上升0.22% [7] - 每股收益0.12元,同比上升68.14% [7]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76元,同比下降47.26% [4][7]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7601.79% [4] 债务状况 - 有息负债16.35亿元,同比下降3.79% [5] - 有息资产负债率32.73% [5] 总结 - 营收和利润显著增长,电线电缆和特高压业务表现突出 [6] - 现金流紧张和应收账款管理风险需关注 [6]
南特科技IPO:4年借款13亿元仍“失血” 短债偿还压力逐年攀升
犀牛财经· 2025-07-15 19:58
南特金属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精密铸件铸造及机械加工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主要应用于空调压缩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该公司此 次IPO拟募资4.20亿元,计划用于高端精密配件生产基地二期项目、珠海南特机加扩产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台山南特精密机加工件扩产项目、补充流动资 金。 由于平均近八成营收来自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南特金属的IPO之路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近年来应收账款高企、营收增长乏力,该公司存 在的短债偿还能力不足、业绩稳定性欠佳,以及募资用途合理性等问题,则备受外界质疑。 近日,珠海市南特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特金属")收到北交所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主要聚焦于外购铸件及收入确认准确性、供应商核查充 分性、募投项目合理性及产能消化风险等方面。 | 珠海市南特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已受理 | 已问询 | 上市委会议 | 提交注册 | 注册结果 | | --- | --- | --- | --- | --- | | 2024-12-30 | 2025-01-23 | | | | | 项目基本信息 | | | | | | 代码 | 874643 | | 简称 | 南特科 ...
铭利达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铭利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早期发展**:铭利达 2004 年成立,从事精密结构件制造,早期集中光伏领域,2022 年随海外光伏需求放量业绩高速增长,2019 年至今光伏领域营收占比 50%-60%,主要来自 Solaredge 和 Enphase,2022 年至今 Solaredge 贡献约 40%营收,此阶段公司股价与两大客户股价强相关,2023 年底逆变器去库使相关企业股价下行影响公司业绩 [9] - **2023 年挑战**:面临三重压力,海外光储市场需求降,下游客户去库,营收增速 2023 年下半年放缓;高毛利消费电子业务营收下滑,两领域占 70%左右毛利;拓展汽车领域国内客户,因国内竞争激烈,汽车业务毛利率降至 12.1%,同比降 7.8 个百分点 [3] - **2024 年挑战**: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关停湖南和安徽生产基地,计提 1.8 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压制资本开支和盈利水平;海外光储逆变器去库存,海外汽车客户未放量,营收大幅下滑;资本开支加大、产能利用率不足致毛利率下降;可转债利息计提和一次性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端,整体亏损 4.7 亿元 [2][10] - **资本开支影响**:资本开支压制 2022 - 2024 年盈利水平,结构件行业重资产投入,国内多地扩产完善资源配置拓展客户,海外墨西哥和匈牙利建基地,建设到盈利周期长,前期成本高,2024 年仍亏损 [4][5] - **2025 年经营拐点**:战略转型,关停并转国内基地计提减值,2025 年轻装上阵;重点拓展新能源汽车国内外客户,2024 年营收占比达 56%,预计 2025 年仍最高;海外汽车客户放量元年,海外光储逆变器去库存接近尾声,有望恢复收入、提升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战略重心调至海外拓展,高毛利客户占比有望提升 [6][11] - **未来盈利预期**: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5 亿元、3.90 亿元、6.73 亿元,增长基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放量、机器人结构件与数据中心液冷业务发展潜力、战略转型轻装上阵和高毛利客户比例提升 [7][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技术能力优势**:拥有精密压铸、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技术,开发高质密、高精度、高强度铝合金压铸及大型高强度车身结构件压铸产品,产品涵盖金属和塑胶,有多种成型技术,能提供一站式采购,节约客户成本,增强客户粘性 [13][14] - **新业务拓展**:拓展机器人结构件及数据中心液冷业务,机器人领域有表面处理工艺和压铸能力,与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合作;数据中心液冷并购团队形成收入预期,计划拓展至服务器及汽车领域,有望成潜在增长点 [15] - **应对海外市场变化举措**:持续投入墨西哥和匈牙利生产基地就近配套客户,虽前期亏损,但预计配套产品年均销售不低于 10 亿元,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规模量产,通过两家全球知名品牌汽车集团审核认证,有望带动业绩提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