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
搜索文档
中国,将成为全球,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力王国”
搜狐财经· 2025-11-22 02:14
最近一段时间,西藏山南琼结6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的消息传开,这个项目风机点位最高达到5370米,成 为目前在运海拔最高的风电场。项目配备11台5兆瓦机组和1台6.25兆瓦机组,加上配套储能系统,年上 网电量预计1.5亿千瓦时,能满足十几万户家庭一年用电,还能少排放十几万吨二氧化碳。 这个项目一投运,就让很多人开始算账。家里用电一直很稳,工厂生产也没停过,水电光伏早就铺开, 为什么还要在这么高的地方建风电?有人觉得投入太大,八亿多资金要好几年才能回本。还有人担心, 电够用了再建这么多,是不是有点多余? 要做电力强国,光会发电不行,得四样东西都硬核:设备制造、电网调度、远距离送电、能量存储。中 国这四样都抓在手里。设备产能占全球大头,西北风电场一台风机一天发几万度,够几百户人家用一个 月。全国电网统一调度,西部的电随时调到东部的工厂,规模比整个欧洲加起来还大。沿海台风来了, 电网一天内就修好恢复供电。 其实这些疑问很正常,但背后反映出电力在当下经济里的分量越来越重。人工智能发展快,一个大模型 训练一次就得用掉几百万千瓦时,相当于一个小城市一天的用电。美国有些地方数据中心建太多,直接 因为缺电叫停项目。 中国制造业要 ...
“新质生产力正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5-11-18 11:19
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与政策导向 - 发展新质生产力被置于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1]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引领和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并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首位 [1] -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 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与表现 - 中国在绿色发展、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已跻身世界前沿,尤其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成为领军者 [2] - 从深空探测项目实施到全球首个6G试验网络建成,再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国产大飞机商业应用,中国向世界级创新中心迈进 [3] - 2024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体现新质生产力为发展带来强劲动能 [3] 具体产业与技术应用案例 - 云南龙江水利枢纽采用"水光互补"先进技术,每年向电网输送约8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 [3] - 智慧电网、特高压等先进技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3]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5] 创新环境与生态系统建设 - 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强大的人才引力磁场,促使人才汇聚和创意迸发 [2] - 完善科研体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者营造更加包容开放的环境 [3] - 通过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研发投入、培育创新文化,不断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5]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 东部地区聚焦高端制造与数字产业,中西部地区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形成协调发展的创新格局 [3] - 浙江强脑科技、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创新园等高科技企业和园区展现了将创新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 [2] 国际影响与合作机遇 - 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之一,为全球南方国家推进现代化提供重要经验借鉴 [1] -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包括柬埔寨在内的东盟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机遇,其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6] - 中国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5]
A股低开高走显韧性 机构称市场仍处于上行通道
中国证券报· 2025-11-06 05:5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于11月5日低开高走,三大指数全线上涨,创业板指涨幅最大为1.03%,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0.23%、0.37%、0.23% [1] - 市场超3300只股票上涨,逾80只股票涨停,但成交额小幅缩量至1.89万亿元,连续2个交易日不足2万亿元 [1][2] - 尽管隔夜美股大跌(纳斯达克指数跌逾2%)带动亚太市场低开,A股彰显韧性,日经225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分别下跌2.50%和2.85% [1] 板块与风格表现 - 特高压、光伏逆变器、锂电正极、虚拟电厂、储能等板块表现活跃,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居前达3.40% [1][2] - 小微盘股走势更为活跃,中证1000指数、中证2000指数、微盘股指数分别上涨0.39%、0.77%、1.32%,而上证50指数下跌0.17% [2] - 电力设备板块爆发“涨停潮”,板块内多只股票20%涨停,而计算机、非银金融、通信行业跌幅居前 [2][3] 资金流向分析 - 11月5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34.15亿元,较前几个交易日(净流出超570亿元、220亿元)大幅减少,资金情绪趋于乐观 [4]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达100.52亿元,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 [4] - 个股层面,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为15.09亿元、10.20亿元、5.61亿元,均属电力设备板块 [5] 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 - 分析认为市场仍处于缓慢上行通道,短期存在资金兑现行情,在科技大盘股震荡时,小微盘风格存在短期占优可能 [1][6] - 11月行情或由结构性机会主导,板块轮动节奏可能加快,行情多由事件与政策等主题因素驱动 [3][6] - 配置上建议关注成长赛道(如AI算力、半导体、医药)和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领域(如电新、钢铁、有色),同时关注业绩与估值匹配度较高的核心龙头 [7]
沪深两市红了!这一板块一枝独秀
证券时报· 2025-11-05 18:2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低开高走,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微幅上涨,北证50和上证50微幅下跌,市场成交额小幅萎缩至1.89万亿元 [2] - 电力设备、林业、海南自贸、装修装饰等板块涨幅居前,医疗美容、游戏、地面兵装、量子科技等板块跌幅居前 [2] - 电力设备行业获得3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电子等行业也获得超40亿元净流入,仅计算机、非银金融、食品饮料三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 [2]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全线走强,电网设备方向领涨,板块指数盘中一度放量大涨逾5%,创10年多来新高,成交额历史首次突破千亿元 [2] - 灿能电力30%涨停,双杰电气、众智科技等20cm涨停,新能泰山、特变电工等逾20股涨停或涨超10% [2] - 特高压、智能电网、虚拟电厂、储能等多个细分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通润装备、三变科技等批量涨停 [3] - ETF涨幅前20位的基金均与电力设备相关,其中光伏ETF龙头、电网设备ETF、科创新能源ETF涨幅均超过5% [3]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驱动 - 电网设备板块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2.13亿元,同比增长16.03%,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144.14亿元,同比增长20.1% [3] - 国家电网数据显示,今年1—9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预计全年投资规模将首次突破6500亿元 [3] - 政策指引夯实了特高压、柔性直流输配电、数智化电网等环节的中长期机遇,输变电设备内外需景气共振 [4] 人工智能与电力需求 - 微软和OpenAI的CEO表示,人工智能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电力支撑GPU运行,而非算力过剩 [3] - 国际能源署估算到203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翻倍,高盛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比现在增加160%以上 [3] 机构观点与投资关注 - 华龙证券认为市场短期震荡不改稳健预期,有利因素包括基本面改善、中美经贸传递积极因素及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2] - 建议继续关注AI+、自主可控、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国防军工等相关领域,以及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政策稳增长行业 [2]
21社论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撬动更大内需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10:09
区域经济布局与城市群发展 - 中央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1] - 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强化其在科技创新、金融开放与国际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中西部区域加速崛起,形成新增长极,为人才晋升与产业拓展提供广阔空间 [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未来十年预计新增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里程5500~6000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3000公里,形成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2] - 推动功能疏解、产业垂直分工与集群联动,构建核心城市引领、节点城市支撑的协同发展格局 [2] - 金融、科技创新等高端要素资源向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集聚,基础制造业和配套产业向都市圈外围及中西部核心城市转移 [2] 城市更新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催生水电气路网更新、电梯加装等新需求,为建筑、建材、家电、社区服务等相关产业创造持续市场空间 [3] - 未来五年全国需更新改造城市燃气、排水等各类管道约60万公里 [3] - 未来五年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核心领域每年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3] 中小城市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中小城市发展摒弃千城一面的同质化路径,转向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注重个性塑造与品质提升 [4] - 紧邻核心城市的中小城市可通过承接产业外溢、实现通勤一体化获得发展动力 [5] - 部分城市可凭借要素资源优势,发展先进制造业配套、现代物流、休闲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等,融入都市圈产业链 [5]
通达股份涨2.00%,成交额6975.5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7.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0: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3日盘中上涨2.00%,报8.66元/股,成交6975.50万元,换手率1.80%,总市值45.5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7.64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52.03万元,大单净买入239.67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6.98%,近5个交易日上涨0.70%,近20日上涨20.11%,近60日上涨8.25% [1] - 今年以来公司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7日,龙虎榜净卖出1.07亿元,买入总额1.37亿元(占总成交额10.22%),卖出总额2.44亿元(占总成交额18.19%)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26日,于2011年3月3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包括电线电缆生产销售、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与装配及铝基复合新材料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铝板带产品38.62%,特高压、超高压工程用线缆26.26%,电力电缆18.66%,贸易商品12.26%,机械加工产品2.71%,其他销售0.64%,新能源电缆0.43%,高端装备用电缆0.39%,租赁收入0.03%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概念板块包括直流输电、特高压、风能、一带一路、小金属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66亿元,同比增长40.78%,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83.29%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68万,较上期减少21.93%,人均流通股7968股,较上期增加28.0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238.33万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广发量化多因子混合A(持股329.43万股)、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持股288.53万股)、招商成长量化选股股票A(持股205.00万股)均为新进股东 [3]
中信证券:特高压、智能电网等环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41
政策指引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地位 [1] - 政策针对电力系统建设指引了消纳、韧性、电气化等中长期发展重心 [1] - 政策进一步指引和夯实了特高压、柔性直流输配电、数智化电网等环节的中长期机遇 [1] 行业趋势 - 输变电设备内外需景气共振,结构性需求持续显现 [1] - 特高压、智能电网等环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 [1] 投资关注环节 - 建议关注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景气度共振的环节 [1] - 具体环节包括输变电和出海头部公司 [1] - 具体环节包括特高压核心公司 [1] - 具体环节包括智能电表头部企业 [1] - 具体环节包括与直流输配电技术相关的核心产业链公司 [1]
通达股份跌2.05%,成交额1.8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03.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3:1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8.59元/股,成交额1.82亿元,换手率4.64%,总市值45.1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03.5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08.57万元,大单净流出2094.96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5.95%,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38%、17.35%和5.53% [1] - 今年以来已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7日,龙虎榜净卖出1.07亿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0.66亿元,同比增长40.78%,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83.2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以铝板带产品为主,占比38.62%,其次是特高压、超高压工程用线缆,占比26.2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238.33万元 [3]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5.68万,较上期减少21.93%,人均流通股7968股,较上期增加28.09% [2] 业务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电线电缆生产销售、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与装配及铝基复合新材料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概念板块包括直流输电、特高压、风能等 [2]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广发量化多因子混合A新进成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29.43万股 [3]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新进成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88.53万股 [3] -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股票A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05.00万股 [3]
通达股份跌2.01%,成交额4.0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52.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4:2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1%,报8.27元/股,成交金额4.03亿元,换手率10.59%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52.78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1.26%,但近60日下跌7.70%,年内已8次登上龙虎榜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铝板带产品38.62%,特高压、超高压工程用线缆26.26%,电力电缆18.66%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6.18亿元,同比增长37.28%,归母净利润6187.33万元,同比增长68.2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238.33万元 [3] 行业与股东结构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概念板块包括直流输电、特高压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7.28万,较上期增加55.58%,人均流通股6220股,较上期减少35.72% [2]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丨逐绿前行 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央视新闻· 2025-10-20 20:55
能源绿色变革总体图景 -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在沙漠、戈壁等地区建设大型发电场,并实现清洁能源的远距离快速输送 [1] - 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清洁能源体系,年发电量超过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 [5]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的“十四五”目标已如期完成,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10] 清洁能源发电规模与效能 - 单台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旋转一圈所发电量可满足一个三口之家两天的用电需求 [3] - 大型光热电站的2.7万面定日镜每年发电量相当于替代56万吨燃煤 [4]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来自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5] 清洁能源基地与基础设施建设 - 在长江干流上建设的六座大型水电站串联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7] - “十四五”规划布局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中有七个位于西部地区,在“沙戈荒”地区建设了大规模光伏基地 [7] - “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的光伏板总面积可覆盖53万座足球场,新增风机叶片总长度相当于中国东西最远距离 [7] 特高压电网与储能技术发展 - “十四五”期间有19条特高压线路开工建设,构建了电力输送的超级网络 [8] - 特高压网络使从西向东跨区域输送的清洁能源电量增长了70%,西部绿电支撑了东中部地区20%的用电需求 [8] - 新型储能技术首次被纳入五年规划,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