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户依赖

搜索文档
上会在即!八成收入来自美的、格力!南特科技信息披露质量成谜
IPO日报· 2025-08-07 21:19
公司概况 - 南特科技是从事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空调压缩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5] - 公司控股股东蔡恒直接持有48.82%股份,担任董事长,对公司有重大控制权 [5][1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4亿元、9.38亿元、10.31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396万元、8219万元、9469万元,呈增长趋势 [5] 募投项目 - 拟募集资金2.86亿元,投向安徽中特高端精密配件生产基地二期项目(投资额3亿元,募资2.47亿元)和珠海南特机加扩产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投资额8051万元,募资3869万元) [3] - 安徽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广东项目无需环评 [3] 财务表现 - 毛利率低于行业均值: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9.51%、22.28%、22.65%,同期行业均值为21.94%、23.21%、21.62% [5][6] - 研发投入显著低于同行: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5%、2.28%、2.32%,同期行业均值为3.69%、3.76%、3.69% [11][12] -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共取得15项发明专利 [11]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超85%,2022-2024年分别为89.20%、86.35%、87.78% [7] - 对美的集团销售占比从52.17%降至45.46%,格力电器占比从27.44%升至35.25%,两大客户合计贡献约80%收入 [8] - 格力电器同时为第一大供应商,2022-2024年采购占比分别为26.15%、24.06%、24.67% [9] 信息披露问题 - 董事王为光履历存在时间矛盾:宣称1992-1996年在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任职,但该公司2004年才成立 [13][14] - 宣称2001-2018年在青岛思达瑞机械任董事,但该公司2011年才成立 [13][15]
富瀚微累募12亿仅分红1.8亿 实控人方套现17亿拟继续减持
长江商报· 2025-07-11 07:32
股东减持情况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杰智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目前持股比例为4 93% [1][4] - 杰智控股减持原因为基金到期退出安排 表明其将清仓退出 [2][6] - 若以47 01元/股计算 顶格减持可套现3 24亿元 [5] - 杰智控股曾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持股22 42% 通过协议转让和二级市场减持累计套现约17亿元 [2][7][10][12] - 另一股东朗瀚公司近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1 63%股份 套现1 77亿元 [1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年归母净利润3 98亿元 2023-2024年下滑至2 5亿元左右 2025年一季度剧降至1463 95万元 [3][1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9 46% [17] - 2017年上市以来累计融资12亿元 累计分红仅1 8亿元 分红率约10 31% [3][17] 客户集中度风险 - 海康威视为第一大客户 2024年贡献营收占比达66 69% [16] - 海康威视二股东龚虹嘉的妻子陈春梅持有公司13 22%股份 与实控人构成一致行动人 [16] 历史业绩表现 - 2020-2022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3 72%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12 64% [17] - 2023-2024年营收连续下降 同比降幅分别为13 65%和1 76% [17]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6 58% 2024年恢复性增长2 04% [17] 行业背景 - 公司专注于视频编解码SOC芯片、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芯片设计 应用于安防、智能硬件、汽车电子领域 [15]
强一股份IPO:对神秘B公司业绩实际依赖超80%,关联交易迷雾重重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36
上市进程与问询延迟 - 公司于2024年1月进入上市问询阶段但首轮问询尚未回复[1] - 招股书显示大客户依赖严重和关联交易问题可能是问询回复延迟的原因[1] 业绩表现与大客户依赖 -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415.71万元、35443.91万元、64136.0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562.24万元、1865.77万元、23309.70万元[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上涨超12倍,下半年从4084.75万元飙升至全年2.33亿元[3]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62.28%升至2024年81.31%,集中度逐年提高[3] - 对B公司销售额2024年达22403.09万元占比34.93%,实际来自B公司及关联测试服务收入占比达81.84%[4][5] - B公司为全球知名芯片设计企业,公司占其探针卡采购份额已较高未来增长空间有限[6] 关联交易问题 - 控股股东周明担任圆周率半导体高管,该公司2022年成为公司第一大供应商[7][9] - 2022至2024年向南通圆周率采购占比分别为20.33%、13.03%、7.67%,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18.32%、8.91%、5.04%[9] - 关联交易定价机制仅模糊提及"参考市场价格",透明度不足[9] - 公司解释采购圆周率产品是为保障供应链安全但未说明必须通过该关联方采购的原因[11] 产能扩张与存货风险 - 计划募资15亿元其中12亿元用于南通探针卡研发及生产项目[12] - 项目拟新增2D MEMS探针卡产能1500万支、2.5D MEMS探针卡1500万支、薄膜探针卡5000张[13] - 现有2D MEMS探针卡产销率约80%且存货规模持续增长[13] - 2022至2024年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8310.41万元、9322.23万元、11004.30万元,跌价准备分别为1063.16万元、2007.88万元、2517.02万元[13] - 存货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公司2.42次/年 vs 行业3.13次/年)[14][15]
尚水智能再冲A募资缩水四成 高度依赖比亚迪关联收入占比66%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55
IPO进展 - 公司从科创板转战创业板IPO 深交所于6月19日正式受理其创业板首发申请 [1] - 本次拟募资规模为5 87亿元 较前次科创板IPO的10 02亿元缩水约四成 [1][2] - 募投项目仍为高精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建设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但各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规模均下调 [2]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公司存在严重的大客户依赖症 2024年对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达89 79% 其中对比亚迪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31 73%升至65 78% [1][3] - 比亚迪及其员工跟投平台合计持有公司7 76%股份 比亚迪董秘担任公司董事 双方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3] - 公司解释客户集中度高与下游锂电池行业集中度一致 符合行业惯例 [4]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 营收从1 09亿元增至3 97亿元 净利润从888 61万元增至1亿元 [6] - 2023年营收达6亿元 净利润2 34亿元 但2024年出现增收不增利 营收6 37亿元同比增长6% 净利润1 53亿元同比下滑35% [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48 10%升至2023年57 08%后 2024年回落至48 72% 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报价下降及成本上升 [6][7]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极片制造智能装备 产品应用于锂电池制造及新材料制备领域 [1] - 对比亚迪销售毛利率始终高于其他客户 2024年为50 41% vs 非比亚迪客户的46 05% [7] - 公司采取降价策略巩固循环式高效制浆行业第一的市场地位 [7] 公司治理 - 2022年9月控股股东金旭东曾通过定向分红405 71万元清理其对公司的资金占用 [7] - 2024年7月实施现金分红 每10股派2 68元 合计派发2010万元 [7]
创业板IPO过会!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及期间费用合理性从首轮问到上会
搜狐财经· 2025-06-18 09:38
公司IPO概况 - 北京昊创瑞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上会获审核通过,拟募资4.77亿元[1] - 公司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024年净利润1.11亿元[2] - IPO于2023年6月27日获受理,期间答复三轮审核问询函及一次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3] - 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北京)[2]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75亿元→3.91亿元→5.60亿元→6.72亿元→8.68亿元[5]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3303.96万元→4984.27万元→6878.42万元→8832.49万元→1.10亿元[5]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28.99%,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7.32%[6] - 研发支出从2020年914.18万元增至2024年3232.70万元[6] 监管关注重点 大客户依赖风险 - 2020-2023年对国家电网销售收入占比持续在90%左右,2024年降至77.38%[7] - 2024年南方电网销售收入占比上升至9.78%[7] - 报告期内曾因产品质量被国网北京、国网浙江暂停中标资格[8] - 监管多次问询客户集中度风险及业绩可持续性[7][8][9] 期间费用合理性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01%、4.93%、4.06%,低于行业均值2.83%、2.66%、5.12%[13] - 同期管理费用率2.13%、2.52%、2.19%,低于行业均值3.61%、2.75%、3.37%[13] - 研发费用率3.09%、3.47%、3.73%,低于行业均值2.45%、2.27%、1.86%[13] - 监管关注费用率差异原因及对长期竞争力的影响[13][14][15] 公司竞争优势 - 2007年开始参与国家电网招投标,2013年通过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并持续保持[7] - 产品技术门槛和质量控制优势[9] - 细分领域品牌优势和全国化布局[10] - 2025年"两网"公司招标需求整体呈现增长趋势[10]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开拓"两网"公司以外客户,预计长期客户集中度将下降[10] - 上市后销售、管理、研发人员数量及薪酬将合理稳定增长[16] - 无大规模期间费用支出计划,预计对业绩影响有限[16]
西普尼港股IPO:业绩高度依赖黄金市价 新增大客户疑为空壳公司 招股书信息披露存在瑕疵
新浪证券· 2025-06-10 18:11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于2024年11月29日,中国平安资本(香港)担任独家保荐人,但招股书于2024年5月29日失效 [1] - 公司于2024年6月3日再次递表港交所,并于6月6日收到证监会备案通知书,独家保荐人变更为平安证券(香港) [1]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848.63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募集资金拟用于提升产能、加强研发能力、扩大销售网络及营运资金 [1] 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贵金属手表设计商、制造商和品牌拥有人 [2] - 2023年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金表品牌(按GMV计算),市场份额为24.98% [2] - 2023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足金手表品牌(按GMV计算),市场份额为35.83%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4亿元、4.45亿元及4.57亿元 [4] - 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54.1万元、5209.9万元及4934.8万元 [4]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49%,净利润同比下降5.28%,呈现"增收不增利" [4]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9.8%、24.3%及27.2% [4] 产品与销售 - 2023年贵金属手表平均售价从每件2651元提升至2856元 [6] - 2024年贵金属手表销量降至11.3万件,较上年减少3万件 [6] - 2024年智能手表销量为2.7万件,平均售价1038元 [6] - 黄金占原材料总成本超过80% [7] 业务模式 - OBM业务模式收入占比从2022年83.3%降至2024年74% [8] - ODM业务模式收入从2023年0.43亿元激增至2024年1.19亿元,同比增长176.74% [8] - 2024年ODM业务模式下开发及制造业务收入达1.1亿元,较2023年增长3.58倍 [8] 客户情况 - 2024年向客户A销售贵金属饰品及产品收入为0.8亿元,占总收入17.5% [9] - 客户A收入占ODM业务模式总收入67.3% [9] - 2022-2024年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1.34%、91.08%及87.26% [9] - 2024年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为25.55% [9] 存货与资金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从620天增至708天 [7] - 2024年末存货余额高达6.56亿元,相当于全年营收1.44倍 [7] - 存货占总资产76%以上 [7] - 账上现金仅剩0.14亿元 [7]
卖光伏支架零件年入7亿,一家三口8年练出“小号”成功IPO
搜狐财经· 2025-05-17 12:03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北交所审议通过酉立智能上市申请 公司拟募集资金2 70亿元用于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 研发中心建设 智能化改造及扩建等项目 [1] - 募投项目总投资3 58亿元 其中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投资1 96亿元(占比53%) 研发中心建设4860万元 智能化改造4380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 [2] - 公司将成为继中信博 清源股份 意华股份后又一家光伏支架上市公司 [2] 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涛家族 通过聚力机械持股68 19% 加上李涛个人持股10 72%及间接持股2 59% 合计控制81 49%股份 [4][5] - 公司高管团队与控股股东聚力机械存在关联 董事兼总经理杨俊 财务总监蔡娟曾任职聚力机械 [5] - 李涛家族曾运作聚力机械在新三板挂牌又摘牌 并因未完成对赌协议支付6600多万元回购股份 [6] 业务及客户情况 - 公司主营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产品 包括扭矩管 轴承组件 安装结构件等 [4] - 客户集中度高 前五大客户占比连续三年超94% 其中第一大客户NEXTracker占比从80 69%降至70% [7] - 海外收入占比大 2022-2024年外销收入占比从88 19%降至78 72% [7] - 公司解释客户集中源于成立初期即与NEXTracker建立合作 主要产能为其服务 [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 29亿元 净利润8986万元 毛利率18 42% 与行业可比公司相当 [11] - 毛利率波动大 从2021年7 75%升至2022年18 96% 主要因产品调价 原材料降价及汇率因素 [12][13]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53 14%降至2024年42 07% [12] 行业及风险因素 - 光伏支架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高 钢材铝材占固定支架成本72 58% 跟踪支架65 29% [15]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 测算显示主要原材料涨1%-3%将导致利润下降4 63%-13 89% [15] -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海外销售 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关税政策 [9][10]
杨幂曾经代言的溜溜梅母公司没事吧?上市前,原股东红杉中国却跑路了,现金流被抽干吃紧
搜狐财经· 2025-05-12 19:12
公司发展历程 - 溜溜果园凭借杨幂代言的广告语成功占据果类零食市场头名位置 [1] - 红杉中国2015年A轮投资1.35亿元(每股12.75元),2024年行使赎回权获得本金加回报合计2.608亿元,9年投资回报率93%,年化回报率7.6% [3][4][5] 供应链管理问题 - 原料价格波动显著:2016-2017年青梅采购单价从6.31元/千克涨至8.72元/千克,导致毛利率从33.6%降至30.59% [8] - 2020-2024年青梅价格从2400元/吨升至2600元/吨,进口西梅价格从16200元/吨涨至20700元/吨 [8] - 未建立自有果园,完全依赖市场采购,供应链控制力薄弱 [9] 产品定价与销售结构 - 2024年产品价格变动:梅干零食单价下降19.04%,梅冻价格暴跌27.91%,仅西梅产品单价提升13.94% [10] - 销售渠道剧变:2024年零售商收入占比从23%飙升至50.6%,直销占比达59.2%,前五大客户贡献33.1%收入(最大客户占14.1%/2.28亿元) [12][13][14] - 大客户集中度快速上升:前五大客户占比从2022年12.7%增至2024年33.1%,最大客户占比从4.6%升至14.1% [14] 财务表现分析 - 毛利率持续波动: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40.1%降至2024年36.0%,梅干零食毛利率三年下降7.5个百分点 [16] - 净利率虚高:2024年净利率9.1%中,政府补助占5.8%(3380万元),税收优惠贡献21%利润(实际税率12.3% vs 法定25%),剔除后真实净利率仅4.7% [18][19][20] - 现金流危机:2024年末紧急融资7500万元(估值较C轮折价9-10%),动用银行授信1.1亿元,2025年2月底账面现金仅5104万元 [21] 上市压力与对赌风险 - 流动负债达9.58亿元(流动资产8.73亿元),流动比率91%,速动比率35.8% [23] - 对赌条款密集:B轮(10%年化/2025年底上市)、C轮(8%年化/2025年中上市)、D轮(6%年化/2025年底上市),若未按期IPO将触发赎回 [23] - 产品结构调整:高毛利梅冻占比提升(毛利率三年增11.6个百分点),但西梅产品原料成本侵蚀利润 [15][16]
通宝光电83%收入依赖上汽通用五菱
长江商报· 2025-05-12 10:39
公司IPO进展 - 通宝光电再次冲刺北交所IPO 拟募资3 3亿元 目前首发申请已获受理 [1][3] - 公司曾于2017年9月冲刺创业板IPO 但在2018年10月上会前夕临时撤单 2022年12月改道北交所IPO 2024年7月再次撤回申请 [2] - 2025年4月末公司重启北交所IPO 计划发行不超过1879 34万股 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新能源汽车智能LED模组等项目 [3] 股权结构与治理问题 -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刘威 刘国学 陶建芳一家三口合计持股78 7487% 刘国学任董事长 刘威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陶建芳任董事 [1][3] - 2024年6月因会计差错导致2021年报 2022年报 2023年半年报信披不准确 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实控人及财务负责人被监管谈话 [4] - 会计差错更正后 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较更正前减少27 75%和26 2% [4] 财务表现与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 9亿元 5 29亿元 5 8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669 29万元 6224 85万元 8309 35万元 呈持续增长趋势 [5] - 客户集中度极高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连续三年超94%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销售收入占比达83 35% [5] - 核心产品汽车照明系统2024年产销率105 81% 但平均售价同比下降9 12%至39 33元/件 该产品收入占比达95 7% [1][5] 供应链与行业竞争 - 华域视觉2022-2023年为公司第二大客户 收入占比最高达17 28% 同时2022-2023年也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 采购金额占比最高达10 25% [6] - 华域视觉母公司华域汽车是行业龙头企业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仅42 18% 远低于通宝光电的客户集中度 [6] - 公司自2014年起成为上汽通用五菱一级供应商 LED车灯模组占其同类产品采购份额超80% 为多款热销车型独家供应商 [5]
通宝光电83%收入依赖上汽通用五菱 刘国学一家持股79%曾因财报不准被罚
长江商报· 2025-05-12 08:27
公司IPO进展 - 通宝光电再次冲刺IPO,北交所已受理其首发申请,拟募资3.3亿元 [1] - 公司曾于2017年冲刺创业板IPO但临阵撤单,2022年改道北交所IPO后又在2024年7月撤回申请 [2] - 2025年4月末公司再次启动北交所IPO,计划发行不超过1879.34万股,募集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LED模组等项目 [3] 股权结构与治理 -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刘威、刘国学、陶建芳一家三口合计控制78.7487%股份 [1] - 刘国学任董事长,刘威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陶建芳任董事 [3] - 2024年6月因会计差错导致三期财报信披不准确,公司及实控人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和监管谈话 [1][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亿元、5.29亿元、5.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69.29万元、6224.85万元、8309.35万元 [6] - 2023年半年报更正后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减少27.75%和26.2% [4] - 2024年核心产品汽车照明系统平均售价同比下降9.12%至每件39.33元 [1] 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4.65%、98.42%、96.57% [6] - 对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66.83%升至2024年83.35% [6] - 在上汽通用五菱LED车灯模组采购份额超80%,是其多个热销车型独家供应商 [6] 业务与竞争 - 主营业务为汽车照明系统、电子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汽车电子零部件 [6] - 2024年汽车照明系统收入占比达95.7%,产销率105.81% [7] - 华域视觉既是公司重要客户(2023年第二大客户占比17.28%)又是主要供应商(2023年第一大供应商占比10.25%) [7] - 华域汽车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仅42.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