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逆变器

搜索文档
铭利达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铭利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早期发展**:铭利达 2004 年成立,从事精密结构件制造,早期集中光伏领域,2022 年随海外光伏需求放量业绩高速增长,2019 年至今光伏领域营收占比 50%-60%,主要来自 Solaredge 和 Enphase,2022 年至今 Solaredge 贡献约 40%营收,此阶段公司股价与两大客户股价强相关,2023 年底逆变器去库使相关企业股价下行影响公司业绩 [9] - **2023 年挑战**:面临三重压力,海外光储市场需求降,下游客户去库,营收增速 2023 年下半年放缓;高毛利消费电子业务营收下滑,两领域占 70%左右毛利;拓展汽车领域国内客户,因国内竞争激烈,汽车业务毛利率降至 12.1%,同比降 7.8 个百分点 [3] - **2024 年挑战**: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关停湖南和安徽生产基地,计提 1.8 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压制资本开支和盈利水平;海外光储逆变器去库存,海外汽车客户未放量,营收大幅下滑;资本开支加大、产能利用率不足致毛利率下降;可转债利息计提和一次性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端,整体亏损 4.7 亿元 [2][10] - **资本开支影响**:资本开支压制 2022 - 2024 年盈利水平,结构件行业重资产投入,国内多地扩产完善资源配置拓展客户,海外墨西哥和匈牙利建基地,建设到盈利周期长,前期成本高,2024 年仍亏损 [4][5] - **2025 年经营拐点**:战略转型,关停并转国内基地计提减值,2025 年轻装上阵;重点拓展新能源汽车国内外客户,2024 年营收占比达 56%,预计 2025 年仍最高;海外汽车客户放量元年,海外光储逆变器去库存接近尾声,有望恢复收入、提升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战略重心调至海外拓展,高毛利客户占比有望提升 [6][11] - **未来盈利预期**: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5 亿元、3.90 亿元、6.73 亿元,增长基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放量、机器人结构件与数据中心液冷业务发展潜力、战略转型轻装上阵和高毛利客户比例提升 [7][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技术能力优势**:拥有精密压铸、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技术,开发高质密、高精度、高强度铝合金压铸及大型高强度车身结构件压铸产品,产品涵盖金属和塑胶,有多种成型技术,能提供一站式采购,节约客户成本,增强客户粘性 [13][14] - **新业务拓展**:拓展机器人结构件及数据中心液冷业务,机器人领域有表面处理工艺和压铸能力,与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合作;数据中心液冷并购团队形成收入预期,计划拓展至服务器及汽车领域,有望成潜在增长点 [15] - **应对海外市场变化举措**:持续投入墨西哥和匈牙利生产基地就近配套客户,虽前期亏损,但预计配套产品年均销售不低于 10 亿元,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规模量产,通过两家全球知名品牌汽车集团审核认证,有望带动业绩提升 [12]
锦浪科技(30076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光储逆变器业务盈利承压,电站业务高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05 1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锦浪科技2024年营收65.42亿元同比增7.23%,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降11.32%;2025年Q1营收15.18亿元同比增8.65%,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859.78% [1] - 光储逆变器业务盈利承压,2024年并网逆变器营收37.92亿元同比降6.7%,储能逆变器营收5.72亿元同比增30.37%,但毛利率均下滑;随着终端需求恢复,逆变器业务盈利有望提升 [2] -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新能源电力生产业务营收同比高增,2024年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业务营收14.64亿元同比增22.65%,新能源电力生产业务收入6.17亿元同比增110.99% [3] - 公司持续强化品牌优势,开拓新兴市场,实行自主双品牌并进全球化布局战略,在海外多地设销售及服务机构 [3] - 考虑行业情况,下调公司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10.18/13.13/15.9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5 - 27年PE为21/16/13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利润表:2023 - 2027E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01亿、65.42亿、80.68亿、99.36亿、117.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9亿、6.91亿、10.18亿、13.13亿、15.96亿元 [4][9] - 现金流量表:2023 - 2027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83亿、20.51亿、18.68亿、18.56亿、20.11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分别为 - 71.38亿、 - 28.77亿、 - 16.79亿、 - 15.54亿、 - 12.48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2.37亿、6.99亿、0.85亿、 - 0.22亿、 - 4.66亿元 [9]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7E年总资产分别为215.92亿、210.49亿、229.91亿、253.61亿、275.35亿元;总负债分别为138.36亿、127.31亿、137.35亿、149.09亿、156.39亿元;股东权益分别为77.56亿、83.18亿、92.56亿、104.51亿、118.96亿元 [10] - 盈利能力:2023 - 2027E年毛利率分别为32.4%、31.6%、33.3%、32.9%、32.7%;ROE(摊薄)分别为10.0%、8.3%、11.0%、12.6%、13.4% [11] - 偿债能力: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60%、60%、59%、57%;流动比率分别为0.73、1.05、1.18、1.32、1.54 [11] - 费用率:2023 - 2027E年销售费用率均为7.03%;管理费用率均为3.11%;研发费用率均为5.88% [12] - 每股指标:2023 - 2027E年每股红利分别为0.20、0.20、0.29、0.38、0.46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96、5.13、4.68、4.65、5.04元 [12] - 估值指标:2023 - 2027E年PE分别为27、30、21、16、13倍;PB分别为2.7、2.5、2.3、2.0、1.8倍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