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糯玉米

搜索文档
山西朔州:鲜食玉米“香飘四方” 田间地头“丰”景如画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6:25
山西朔州:鲜食玉米"香飘四方" 田间地头"丰"景如画 秋日时节,山西朔州甜糯玉米迎来丰收季节。这些新鲜的玉米随后被发往江苏、河北、广东、四川 等全国多个市场,并出口韩国等国家,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高文武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秋日时节,山西朔州朔城区利民镇东庄村4000多亩的玉米种植基地,连片的玉米地绿意盎然,颗粒 饱满的玉米穗低垂,沉甸甸地缀满枝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高文武 摄 秋日时节,山西朔州朔城区利民镇东庄村4000多亩的玉米种植基地,机械往来穿梭,一片繁忙热闹 的劳作景象。高文武 摄 秋日时节,山西朔州甜糯玉米迎来丰收季节。据了解,玉米每日的采收量近200吨。高文武 摄 秋日时节,山西朔州朔城区的田间地头,机械往来穿梭,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采摘和装车作 业,一片繁忙热闹的劳作景象。 高文武 摄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吉林桦甸招商活动在沪落幕:长白山好物牵手长三角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12 17:14
活动概况 - 吉林桦甸市在上海举行优质农产品下江南暨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旨在搭建产业合作和资源对接桥梁[1] - 活动由桦甸市政府与吉林市农发集团联合主办 桦甸市政协办 商务局 工商联共同承办[1] - "吉品贡"上海展销中心正式亮相 成为吉林优质农产品在长三角的常驻展示销售体验平台[1] 产品展示 - 展厅陈列数十种吉林特色产品 包括东北大米 白桦汁 甜糯玉米 野山参 木耳 杂粮 灵芝孢子粉等[2] - 产品涵盖天然饮品 有机食材 养生保健品和林下山珍 突出黑土地的生态优势[2] - 展销中心定位为吉林与上海山海协作的缩影 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 招商引资重点 - 桦甸市商务局以山水桦甸 投资沃土为主题 聚焦生态旅游 食品医药 现代农业 绿色矿业等优势产业[2] - 重点推介中国黄金博物馆 宝戏台景区 国家天文台120米射电雷达系统三大战略性支撑项目[3] - 配套包装夹皮沟黄金文旅小镇 120米射电雷达系统文旅配套 红石湖综合旅游开发等延伸项目[3] 合作成果 - 多家企业在会后明确表达合作意向 涉及农产品采购 深加工和文旅项目开发等领域[3] - 吉林市农发集团及桦甸 吉林市多家企业进行优质产品推介[4] - 政协委员与企业主播组成直播团队开展云推介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形式持续推广产品[4] 后续推进 - 桦甸市商务局 工商联将组建专项团队对合作意向进行跟踪服务[4] - 采用现场对接加后期跟进的成熟模式 推动短期订单转化为长期合作[4] -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支持 推动南北经济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3]
从滞销到畅销,密云爱心企业直播架起“暖心桥”
新京报· 2025-09-05 11:06
核心观点 - 密云区爱心企业通过直播带货、企业收购等多元化模式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建立产销对接的绿色通道 [1][2] 企业行动与模式 - 北京密农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原产地直播30余场 助农销售10万元 并协助采收交付8000多斤贝贝南瓜和1.5万根甜糯玉米 [1] - 密云邮政集团和密农人家电销平台为农产品提供大力宣传推广 达到良好效果 [1] - 密之蓝天、密水农家等多家企业积极收购糯玉米、木耳、蜂蜜、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 覆盖太师屯、高岭、冯家峪等镇 [1] - 北京合和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与5个受灾镇达成合作 收购价参考市场价上浮10% 预计总收购量达5万斤 [2] 受灾影响 - 强降雨导致农作物受损、道路中断和物流受损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严重农产品滞销问题 [1] 解决方案 - 通过直播带货将镜头对准田间地头和包装车间 全方位展示农产品特点和受灾情况 [1] - 采用电商平台销售、企业直采等多元化模式 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1]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蜜经济”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09:35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产业 - 衢州市常山县芳村镇上猷阁村蓝莓种植基地今年产量约2.5万公斤 市场价每公斤40元至50元 [2] - 上猷阁村2019年利用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扶持资金开始种植"蓝美1号"蓝莓新品种 现已开发蓝莓汁 蓝莓酒 蓝莓酱等延伸产品 [2] - 宁波市余姚市丈亭镇渔溪村杨梅种植户超1.5万户 今年鲜果销售额预计超3亿元 梅农王家定70亩大棚杨梅去年收入80万元 [4] - 浙江省杨梅总产量预计达74万吨 形成浙东 浙南 浙中三大优势产区 [4] - 绍兴市嵊州市长乐镇开元村"90后"新农人周丹采用水旱轮作模式 承包2000多亩水田种植水果玉米 甜糯玉米等品种 [8] 农业创新发展模式 - 上猷阁村计划探索"农业+文旅+研学"融合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2] - 余姚梅农采用大棚种植技术使杨梅采摘期提前20多天 提升果实品质 [4] - 开元村新农人实施水稻 玉米协同轮作 玉米秸秆作为有机肥实现循环利用 [8]
振兴三题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 昌汉白村脱贫户24户56人,其中因病致贫15户,因学致贫3户,缺技术致贫2户,缺资金致贫3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 [4]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住院医保平均报销比例70%,普通门诊报销60%,特殊病门诊报销90% [4] - 旗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应急救助资金,构建6道防线(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社会救助、应急救助)防止因病返贫 [4] - 教育帮扶政策覆盖各学段,包括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免学费住宿费+助学金、中高职/大学雨露计划+滋蕙计划+助学金,村集体还发放大学奖学金 [5] 产业振兴与销售模式创新 - 规模化种植甜糯玉米1000亩,亩均产值较普通玉米增加2000元 [9] - 发展订单农业:3200亩马铃薯由内蒙古农业公司订单收购用于深加工(年产36万吨马铃薯全粉/薯片),计划在杭锦旗打造20万亩种植基地 [11] - 建设辣椒加工厂延伸产业链,生产辣椒面、辣椒酱等产品 [10] - 多元化种植模式:19个大棚同时种植甜糯玉米、甜瓜、西瓜、辣椒等,通过订单试种南瓜新品种 [11] 人才振兴与返乡创业 - 常住人口从2017年1580人锐减至520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60% [14] - 村"两委"班子配备3名大学生+1名"乡招村用"大学生,储备3名后备干部 [15] - 返乡创业案例:退伍军人赵云成立合作社带动11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万元,5年累计助销农产品180万元 [15] - 盐碱地改良项目:袁占飞投资600万元流转1040亩地养殖南美对虾(售价20元/斤)并种植水稻,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突破技术难题 [16] 基础设施与集体经济 - 高标准农田改造使沙化荒地变为稳产水浇地,配套节水灌溉管网 [9] - 村集体通过特色果蔬种植实现年度分红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 [15] - 巴拉贡镇计划在三盛公水利风景区设展销柜台并开设助农直播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