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杂技表演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丨江苏建湖:淮音袅袅入湿地 古村新韵绘新景
新华网· 2025-06-12 13:50
淮剧小镇概况 - 淮剧小镇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紧邻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水网纵横、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 [1] - 依托沙庄古村打造,将古村落韵味与湿地生态相结合,为淮剧传承提供独特文化空间 [1] - 淮剧有200多年历史,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质朴唱腔和乡土表演风格著称 [1] 非遗文化传承与展示 - 小镇内淮剧爱好者自发组织演出,在空地、古戏台等场所表演,吸引村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1] - 每天有百余名演员分布在大戏院和小舞台进行演出,包括淮歌版《青花瓷》等创新表演形式 [5] - 设有淮剧传习所,剧团演员参与化妆、穿戴戏服等传统流程展示,青年演员如夏荣、夏诗雅频繁亮相演出 [7][8][13][15] 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 当地推动非遗文化与自然生态深度融合,通过生态保护为非遗传承奠定基础,同时以非遗旅游项目反哺生态保护 [2] - 开发淮歌潮唱、杂技表演、剪纸体验等主题旅游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并提升群众环保意识 [2] - 游客可游览巷弄、观看演出、拍照打卡,沙庄戏苑等场所成为文化体验核心区域 [3][9][10][17] 生态与文化协同效应 - 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与淮剧小镇形成联动,出现震旦雅雀等珍稀鸟类,强化生态IP价值 [19] - 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培养年轻群体兴趣,为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2] - 小镇成为文化与生态融合发展的实践范例,吸引游客探寻传统与自然结合的魅力 [2][15]
民间杂技演员的24小时
虎嗅· 2025-05-29 16:41
杂技团日常训练 - 两位10岁小演员谷梦冉和李秋涵能独立完成专业化妆流程 从河南周口到广东茂名巡演时携带全套化妆品和护肤品 [2][3][5][7] - 每日早功从压腿热身开始 随后进行软功训练 包括举腿过头等专业动作 冬季训练需穿着外套 [9][11] - 个人专项训练包含高难度项目:谷梦冉用嘴含支架完成一字马 李秋涵同时旋转上百个彩色呼啦圈 [13][15] - 男性演员李勇练习"甩棒子"时使用60公分长棒槌 曾因失误导致手机屏幕被砸碎 [17] - "蹬缸"表演需承受巨大重量 通常缸内坐人并叠加饭桌 女演员仅靠双脚控制方向移动 [19] 团队协作与集体项目 - 集体节目需要"底座"演员扛起四人组合 谷风光担任底座时脸部涨红需间歇捶腰缓解 [26][28] - 双人空中吊环项目要求极高默契 李敬德用脚勾住李秋涵完成空中动作 教练现场指导发力技巧 [30] - 午餐以北方面食为主 当天食用河南烩面配新疆大盘鸡 教练边吃边讨论演出细节 [32] 道具管理与演出准备 - 演出服装由团长统一配备 李秋涵偏爱渐变紫色花纹套装而非黑色碎钻连体服 [34] - 道具平时堆放于院门大棚下 排练前移至门边方便取用 包括需4名男演员搬运的百斤大缸 [37][39] - 高空吊环作为常驻户外道具 用于双人项目紧急排练 [41] - 15岁李秋涵手掌茧子反复生长 能完成坐环/单点旋转等高难度动作 [43] 演出执行与后勤 - 团队驱车38公里前往场地 货车到达后全员参与卸货组装 大型灯架需6人协作安装 [49][52] - LED背景板显示赞助村民信息 由演员自行组装 [55] - 谷风光父女合作完成软功表演 包括托举过头等动作 [57] - 谷梦冉表演时与台下儿童互动 对敲击舞台行为回应鬼脸 [60][63] - 演出后深夜11点才进餐 团队分工烹饪包菜炒肉 快速完成集体用餐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