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米
搜索文档
好资源“生”出好产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4 09:32
东西部协作项目投资与规模 -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与四川省宣汉县自2018年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累计投入浙川协作资金近2亿元[1] - 利用协作资金实施了超过50个农文旅项目[1] 核心旅游项目与客流表现 - 月亮坪森林康养度假区的树冠云廊全长1314米,最高处距地面38米,自2024年10月建成开放以来已吸引游客超过45万人次[1] - 在巴山大峡谷借助协作机制打造了崖壁电梯、画架沟索道等10余个体验项目[2] - 大型沉浸式史诗剧《梦回巴国》在春节期间单日最高演出3场,场场爆满[2] 农产品电商与销售成果 - 通过电商直播“振兴工坊”带动全镇2500余户村民发展农特产品,年销量23万余斤,年销售额近52万元[2] - 借助“数字快车”开展直播带货,60余种农特产品销往东部地区,累计销售额超3亿元[2] 康养旅游与客源拓展 - 云漫巴山康养中心被纳入舟山市对口帮扶地区首批职工疗休养基地,目前已接待4000余人次来宣汉疗休养[2] 乡村旅游与消费促进 - 2025“花在庙安”乡村旅游消费季系列活动通过“以花为媒、以游促兴”推动消费扩容升级[3][4] - 君塘镇君坝村利用协作资金打造花仙谷、陌上森林、老君洞“三大农文旅园区”,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镇”[4] 产业带动与居民增收 - 景区提档升级后实现“淡季变旺季”,并与浙江企业合作开发“巴山文创”系列商品[3] - 君坝村有3家企业租用土地、林地5500余亩、闲置房50余间,每年支付租金355万元[4] - 园区就地吸纳300余人务工,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4] - 通过入股分红,2024年君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8万元[4] - 村民案例显示,年收入从过去种玉米的3000元提升至现在的3万元[4]
旅游消费双破亿!看四川宣汉如何燃爆“双节”
搜狐财经· 2025-10-11 17:13
旅游消费表现 - 双节期间宣汉县接待游客108.6万人次,同比增长31.2% [1] -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3.4% [1] - 社消零总额达8.16亿元,同比增长10.2% [1] - 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36% [1] 核心营销活动与成效 - 利哥群星演唱会举办两场,吸引近10万人次,相关话题播放量达8.1亿次 [3] - 演唱会带动周边商户营业额增长3倍,直播带货总额突破500万元 [3] - 创新打造川超联赛第二观赛现场,单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 [5][6] - 通过直播带货、汽车家电促销等方式实现销售总额3410万元 [9] 多元化消费场景构建 - 以全领域、全时段、全人群理念构建多元消费矩阵 [1] - 活动涵盖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体育竞技、商业消费 [1] - 在月亮坪、巴山大峡谷、洋烈水乡等景区设置观赛点及特色活动 [5][6][8] - 推出景区联动优惠,如凭川超门票享月亮坪树冠云廊免票等 [5] 品牌与文化推广策略 - 持续擦亮“巴国故都 巴适宣汉”文化品牌 [1] - 通过演唱会植入文旅元素宣传月亮坪森林秘境、巴山大峡谷等景点 [3] - 设计助威口号,配备助威道具,组织300名球迷现场观赛 [5] - 县融媒体中心开通投票通道,发布球员代言海报,网红主播现场直播 [5]
十年倾情帮扶 村容村貌展新颜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核心观点 - 中信金融资产通过10年定点帮扶 推动四川省宣汉县峰城镇仁义村从贫困村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累计投入及引进帮扶资金超2000万元 开展消费帮扶超500万元 助力百余名困难学子 [1] 基础设施改善 - 投入200万元完善5处聚居点配套设施 解决160余名困难群众安全住房问题 [2] - 协调投入300万元建设库容15万立方米水库 另投入150万元修建10个净水蓄水池并铺设超3万米水管 解决安全饮水难题 [2] - 投入500多万元新修8公里毛坯路 硬化15公里村道 修复10余处损毁路段 另投入40多万元安装200余盏太阳能路灯 [3] 产业发展成效 - 引进车厘子产业并投入170万元捐赠资金及200多万元金融资金 建成850亩产业园 成为川东最大车厘子示范园区 2021年获全国大樱桃比赛金奖 [4] - 发展桃花米和石菖蒲产业 投入150万元建设加工厂 通过消费帮扶和电商直播拓宽渠道 [6] - 累计为产业提供近700万元资金 推动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1.7万余元 村集体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市前列 [6] 文化及治理提升 - 建成总面积4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和共享餐厅 配套文化广场及图书室等设施 [7] - 实施"乡村振兴领头羊"选育计划 通过奖励山羊、创业贷款和农技培训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 [8] - 联合村两委加强基层党建、整治人居环境、丰富群众活动 显著提升村民幸福感 [8]
十年倾情帮扶 村容村貌展新颜 中信金融资产助力仁义村“蝶变”
金融时报· 2025-07-24 09:02
乡村振兴成果 - 仁义村从"穷窝窝"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 [1] - 中信金融资产10年累计投入及引进帮扶资金超2000万元,消费帮扶超500万元,资助百余名困难学子 [1] - 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1.7万余元,村集体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6] 基础设施建设 - 投入200万元完善5处聚居点配套设施,解决160余名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2] - 投入300万元建设库容15万立方米的堰滩河水库,投入150万元修建10个山泉蓄水池,铺设3万米水管解决饮水难题 [2] - 投入500多万元新修8公里毛坯路,硬化15公里村道,修复10余处损毁路段,投入40多万元安装200余盏太阳能路灯 [3] 产业发展 - 引进车厘子产业,建成850亩产业园(川东最大),获全国大樱桃比赛金奖,带动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和集体收益 [4] - 发展桃花米和石菖蒲产业,投入150万元建设加工厂,通过消费帮扶和电商拓宽渠道 [6] - 10年累计为产业发展提供近700万元资金,形成"三高"(高山条件、高端农产品、高经济效益)产业模式 [4][5][6] 文化治理 - 建成4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和共享餐厅,配套文化广场、图书室等设施 [7] - 实施"乡村振兴领头羊"计划,通过奖励山羊、创业贷款、农技培训激发村民参与治理 [8] - 驻村工作队从基层党建、人居环境、群众活动等多方面改善乡村治理,提升村民幸福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