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断路器附件

搜索文档
未来电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2023-03-27 20:46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于2023年3月2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4] - 发行后总股本为1.4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3319.4952万股,占比23.71%[12] - 发行价格29.99元/股,发行市盈率分别为39.11倍、38.21倍、52.14倍、50.94倍[80][82] 行业与市场数据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配电网投资比例超60%,南方电网投资比例接近50%[16] - 低压电器前十大品牌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45.40%升至2020年的56.00%[17] - 2020 - 2025年低压智能配电市场规模将从21亿元增至190亿元,智能化率从2.44%升至15.32%[18] 公司业绩数据 - 2019 - 2022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1.63%、27.47%、16.94%和7.39%[27]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118.38万元、46144.14万元、45888.23万元和23793.26万元[33] - 报告期各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097.24万元、9702.44万元、8052.19万元和3885.87万元[33] 产品数据 - 公司智能终端电器产品2014 - 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1.09%[21] - 2019 - 2021年框架断路器附件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34.66%[22] - 2015 - 2020年塑壳断路器产量从5100万台增至7027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6.62%[2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发行前股东持股105,000,000股,占比75.00%[47] - 莫文艺发行后持股53,757,216股,占比38.40%,可上市交易日期为2026年3月29日[47] - 本次发行后前十名股东持股合计103480000股,持股比例73.91%[75] 发行相关数据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3500.00万股,占发行后股份总数25.00%[79] - 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697.50万股,占比48.50%;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228843012%[85] - 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股份数量16,451,180股,认购金额493,370,888.20元,放弃认购数量523,820股[86] 未来展望与策略 - 公司承诺加快主营业务发展,推动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营业收入[154] - 公司将提高日常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营业绩[155] - 公司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经济效益[158]
未来电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3-22 20:41
业绩总结 - 201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由35118.38万元增长至45888.23万元,复合增长率为14.31%[88] - 2019 - 2021年公司净利润由6097.24万元增长至8241.79万元,复合增长率为16.26%[88] - 2022年营业收入47779.33万元,较2021年增加4.12%[32] - 2022年营业利润8984.86万元,较2021年下降5.57%[32] - 2022年利润总额9000.11万元,较2021年下降5.12%[32] - 2022年净利润8053.62万元,较2021年下降2.28%[33] 用户数据 - 无 未来展望 - 2020 - 2025年低压智能配电市场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35%[20][115] - 2023年一季度预计营业收入10000 - 12000万元,同比增长6.13% - 27.35%[41] - 2023年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400 - 1600万元,同比增长0.75% - 15.14%[41] - 2023年一季度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90 - 1550万元,同比增长1.28% - 12.94%[4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12年公司启动自研的MT远程控制模块,实现微型断路器远程控制[72] - 2015年公司研发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断路器式),负责起草相关行业标准[73] - 2020年度公司对能耗管理模块创新研发并批量生产[7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 其他新策略 - 公司生产采用“订单生产 + 适量库存”模式,销售采取直销模式[64][65] 发行相关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3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25%,每股发行价格29.99元,发行前总股本10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14000万股[8][59]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4965.00万元,净额为92638.38万元[60] 财务数据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76542.96万元,较2021年末增加11982.32万元,增长18.56%[29] - 2022年末负债总额为16372.29万元,较2021年末增加3928.70万元,增长31.57%[30] - 2022年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60170.67万元,较2021年末增加8053.62万元,增长15.45%[30]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912.23万元,较2021年降低31.35%[35]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469.37万元,较2021年增加1633.22万元[36]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29.07万元,较2021年减少3768.12万元[36]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83.77万元,较2021年增长9.69%[38] - 2022年除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支为15.33万元,较2021年增长4062.44%[39]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325.10万元,较上年增加135.51万元,增幅71.47%[39] 业务数据 - 2018 - 2020年公司塑壳断路器附件市场份额超50%,塑壳断路器主机厂对塑壳断路器附件选配比例约为9.00%[115] - 2015 - 2020年塑壳断路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2%[20][115] - 报告期各期框架断路器附件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17.04%、18.04%、24.11%、24.07%,毛利率分别为22.38%、21.96%、19.48%、17.31%[121] -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51%、41.08%、33.30%、30.29%[130] 风险提示 - 2022年3 - 5月国内疫情反弹,长三角区域产业供应链及物流受影响,或对全年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3][120] - 若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且公司不能及时上调产品售价,电能表外置断路器业务毛利率面临下滑风险[122] - 房地产调控使过欠压保护模块短期经营业绩或受不利影响[124]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预计大幅增加,若项目不能如期达产或达产后未达预期盈利水平,公司短期内利润可能下降[138][139] -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将大幅增长,若未来业务规模和净利润未达预期,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将下降,股东即期回报可能被摊薄[140]
未来电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更正后)
2023-03-16 00:42
发行相关 - 发行价格为29.99元/股,对应2021年扣非后摊薄市盈率52.14倍,高于行业均值61.67%,高于可比公司均值31.43%[2][18][29] - 共剔除94个配售对象,对应拟申购总量74330.00万股,占初步询价剔除无效报价后拟申购数量总和的1.0019%[7][58] - 本次公开发行新股总量3500.0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104965.00万元,净额92638.38万元[32] - 发行后总股本为14000.00万股,发行股份占比25.00%[36][73] - 初始战略配售数量为175.00万股,占发行数量的5.00%,最终不进行战略配售,差额175.00万股回拨至网下发行[37][88] - 网下初始发行数量2502.50万股,占比71.50%;网上初始发行数量997.50万股,占比28.50%[37][73] - 网下发行部分10%股份限售6个月,90%股份无限售期[10][80] 行业与市场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建设投资超60%投向配电网,南方电网投资比例接近50%[22] - 低压电器前十大品牌市场份额由2010年的45.40%上升至2020年的56.00%[23] - 2020年低压智能配电市场规模为21亿元,智能化率为2.44%;2025年规模将达190亿元,智能化率将达15.32%[24] - 若2025年塑壳断路器附件选配比例达15.32%,市场规模为1483万件,较2020年增长152.21%[29] - 若智能物联电能表全面覆盖,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年需求量约为7870万台[29] 公司业绩 - 公司框架断路器附件和塑壳断路器附件是业绩压舱石,智能终端电器产品成为核心产品,2014 - 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1.09%[27] - 2019 - 2021年框架断路器附件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34.66%[28] - 2015 - 2020年框架断路器产量从102万台增长至149.2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7.90%[28] - 2019 - 2021年塑壳断路器附件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17.12%[28] - 2015 - 2020年塑壳断路器产量从5100万台增长至7027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6.62%[28] - 2015 - 2020年微型断路器市场规模由9.3亿极上升至9.29亿极,年均复合增长率14.5%[29] - 2020 - 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702.44万元、8052.19万元,累计净利润17754.63万元[65] 时间安排 - 2023年3月17日(T日)进行网上和网下申购[8][39][105] - 2023年3月21日(T + 2日),网下和网上投资者需确保资金账户有足额新股认购资金[11][13][46][49] - 2023年3月23日中泰证券将余股包销资金划给发行人[137]
未来电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
2023-03-15 20:36
发行信息 - 发行价格确定为29.99元/股,对应2021年扣非后摊薄市盈率52.14倍,高于行业均值61.67%,高于可比公司均值31.43%[2][18][29][70] - 本次公开发行新股总量3500.0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104965.00万元,净额约为92638.38万元[32][75] - 发行后总股本14000.00万股,发行股份占发行后股份总数25.00%[36][73] - 初始战略配售与最终战略配售差额175.00万股回拨至网下发行[10][37][73] - 网下初始发行数量为2502.50万股,占比71.50%;网上初始发行数量为997.50万股,占比28.50%[37][73] 申购安排 - 2023年3月17日进行网上和网下申购,申购时无需缴付资金[8][39][40][43][90][92][105][120][121] - 网下申购时间为2023年3月17日9:30 - 15:00,获配后在2023年3月21日缴纳认购款[40][90][95][96] - 网上申购时间为2023年3月17日9:15 - 11:30、13:00 - 15:00[43][105] - 持有市值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股申购,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500股的申购单位,最高申购量不得超过9,500股[44][110] 行业与市场数据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建设投资超60%投向配电网,南方电网投资比例接近50%[22] - 低压电器前十大品牌市场份额由2010年的45.40%上升至2020年的56.00%[23] - 2020年低压智能配电市场规模为21亿元,智能化率为2.44%;2025年规模将达190亿元,智能化率达15.32%[24] 公司业绩数据 - 框架断路器附件和塑壳断路器附件是公司业绩压舱石,智能终端电器产品2014 - 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1.09%[27] - 2019 - 2021年框架断路器附件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34.66%[28] - 2015 - 2020年框架断路器产量从102万台增长至149.2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7.90%[28] - 2019 - 2021年塑壳断路器附件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17.12%[28] - 2015 - 2020年塑壳断路器产量从5100万台增长至7027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6.62%[28] - 若2025年塑壳断路器附件选配比例达15.32%,市场规模为1483万件,较2020年增长152.21%[29] - 2015 - 2020年微型断路器市场规模由9.3亿极上升至9.29亿极,年均复合增长率14.59%[29] - 2020 - 2021年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9702.44万元、8052.19万元,累计净利润为17754.63万元[65]
未来电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3-08 20:36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股票3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25%,发行后总股本14000万股[8][59][104] - 发行前每股净资产5.34元/股(按2022年6月30日经审计的数据),发行前每股收益0.77元/股(按2021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数据)[59] - 保荐费用200万元,审计、评估及验资费用1066.04万元,律师费用556.60万元[60][104] - 本次发行上市相关手续及材料制作费用17.24万元,信息披露费用382.08万元[60][104] - 发行印花税税基为扣除印花税前的募集资金净额,税率为0.025%[61][105] - 刊登询价公告日期为2023年3月9日,初步询价日期为2023年3月14日,申购日期为2023年3月17日,缴款日期为2023年3月21日[61][109]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118.38万元、46144.14万元、45888.23万元和23793.26万元[17][120] - 报告期各期,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097.24万元、9702.44万元、8052.19万元和3885.87万元[18][1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47779.33万元,较2021年增加4.12%[32] - 2022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053.62万元,较2021年下降2.28%[33] - 2022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728.52万元,较2021年下降4.02%[33] - 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0000.00 - 12000.00万元,较2022年一季度增长6.13% - 27.35%[41]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400.00 - 1600.00万元,同比增长0.75% - 15.14%[41] - 2023年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390.00 - 1550.00万元,同比增长1.28% - 12.94%[41] 产品数据 - 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能耗管理模块收入分别为11888.98万元和3620.05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7.77%和55.18%[11][121][125] - 2022年初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能耗管理模块销量6.43万台,收入1204.18万元[12][19][121][125] - 2022年1 - 6月框架断路器附件收入5480.28万元,占比24.07%;塑壳断路器附件收入8850.85万元,占比38.87%;智能终端电器收入8242.34万元,占比36.20%[66] - 报告期各期框架断路器附件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17.04%、18.04%、24.11%、24.07%,毛利率分别为22.38%、21.96%、19.48%、17.31%[128] 市场数据 - 2018 - 2020年,公司塑壳断路器附件市场份额超50%,主机厂选配比例约为9.00%[20][122] - 2015 - 2020年,塑壳断路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2%;2020 - 2025年,低压智能配电市场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35%[20][122] 其他数据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6870.50万元、7717.92万元、7230.86万元和8168.31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2.54%、16.56%、15.38%和15.44%[13][138] - 2022年6月末,公司生产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77.39%[15][117] - 报告期各期,公司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71.55%、69.50%、71.04%和73.42%[16][116] - 2021年,原材料采购价格每增加1%,公司毛利率下降0.47%;2022年1 - 6月,原材料采购价格每增加1%,公司毛利率下降0.50%[16][116] -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额为76542.96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18.56%[29] -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6372.29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31.57%[30] -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60170.67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15.45%[30]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12.23万元,较2021年降低31.35%[35] - 2022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3469.37万元,较2021年增加1633.22万元[36] - 2022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129.07万元,较2021年减少3768.12万元[36]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83.77万元,较2021年增长9.69%[38] - 2022年除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5.33万元,较2021年增长4062.44%[39] - 2022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325.10万元,较上年增加135.51万元,增长71.47%[39] 研发与发展 - 公司负责或参与起草6项低压断路器附件相关标准[74] - 2012年公司启动自研微型断路器用MT远程控制模块[76] - 2015年公司以远程控制模块为基础研发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断路器式)并负责起草行业标准[77] - 2020年度公司针对沙特场景对能耗管理模块进行创新研发并实现批量生产[79] - 2017年公司建立远程控制模块的全自动组装检测线并投产[80] - 低压断路器附件新建项目投资总额41700.00万元,募集资金投入41700.00万元[101] - 新建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投资总额8043.17万元,募集资金投入8043.17万元[101] - 新建信息化系统项目投资总额3525.00万元,募集资金投入3525.00万元[102] 股权与历史 - 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表决权的比例为90.48%[132] - 公司由未来有限于2015年3月整体变更设立而来,未来有限前身未来电器厂成立于2001年9月[150] - 发行前公司有13名直接股东,穿透后共有103名股东,不超过200人[183] - 本次申报将楼洋认定为实际控制人之一,重新认定核心技术人员为楼铭达、毛海锋、金华斌[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