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搜索文档
联检科技(301115)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09:20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型为媒体采访和路演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15:00 - 18: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包括浙商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证券机构,以及上海曜与基金、上海贵源投资等投资机构,还有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等媒体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杨江金、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剑峰等多位公司高层 [2] 公司战略规划 经营情况与转型 - 过去依托地产与基建行业高速增长,在传统领域占优势,近年因行业红利消退和投资增速放缓,净利润承压,加速战略转型,切入新兴赛道并进行国际化布局 [2] 业务结构优化 - 聚焦检测主业,推动传统建工业务占比收缩,带动业务结构向高附加值升级,实现检验检测服务营收增长 [2] 外延并购拓展 - 完成对仕益质检等多家公司收购,切入新兴检测领域,补充业务能力,拟设立产业基金聚焦检验检测及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 [2] 转型升级方向 - 业务拓展至新能源、双碳等多领域,布局海内外市场,已在越南、泰国等国家设立区域公司或办事处,在多地部署检测网络 [2] 品牌焕新 - 从“建科股份”更名为“联检科技”,“联”体现综合服务实力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检”是核心主业,“科技”是发展驱动力,更名反映业务方向和市场定位 [3] 未来发展战略全景图 - 以“科技赋能质量生态”为使命,秉承合作理念,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多领域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构建发展生态圈 [3] 国际化布局策略 - 分三个阶段,初期“一带一路”建设,中期欧美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长期全球网络生态协同 [3] 并购思路 - 通过精准化收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获取区域资质、客户资源和实验室网络,抢占高增长赛道,构建技术壁垒,构建多维评估体系筛选并购标的 [3] 问答环节要点 更名考量与业务重心调整 - 业务多元化且拓展至海外,更名能体现业务布局,提升国际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重塑资本市场认知 [3] 未来增长动力 - 业务结构优化聚焦新兴领域,外延并购协同效应和国际化布局深化,数字化与技术创新驱动,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场,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 [3] 检验检测业务收入增长 - 得益于跨领域并购整合与新兴市场拓展,2024年完成多起收购提升业务能力,未来坚持主业,把握机遇整合资源技术实现多元化 [3][4] 建筑工程检测领域布局 - 采取“技术深耕 + 弹性调节”策略,未来深耕细分领域,紧抓政策机遇,巩固综合服务优势 [4][5] 城市生命线业务 - 通过子公司开展业务,涵盖多领域安全工程,已在多地落地,技术创新有无线低功耗和光纤传感技术,市场突破是构建数字孪生一体化平台 [5][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 开展检测项目,研发推广智慧监测系统,参与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和施工服务 [6] 应对竞争挑战 - 采取“内生增长 + 投资并购”双轮驱动策略,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机构合作获取认证资质 [7] 并购策略与风险规避 - 采用“区域渗透 + 赛道扩张 + 资质补强”三维并购策略,结合评估体系精准并购,通过“总部赋能 + 区域自治”模式整合资源 [8] 行业集约化趋势看法 - 认为是必然趋势,带来机遇,通过并购整合提升实力应对挑战,政策支持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 [8] 把握新兴领域机会 - 关注发展趋势,通过并购切入高增长赛道,加大研发投入,拟设立产业基金,成立智合联检进入生命科学检测领域 [8] “一带一路”市场策略与风险应对 - 采取“技术标准先行 + 本地化深耕”策略,设立区域专项事业部和与本地机构合资运营分散风险,以国际资质反哺国内实验室能力 [8] 国际化布局举措 - 分阶段推进,初期聚焦“一带一路”国家,2024年取得成果,成立国际部和专项事业部;中期在欧美建研发中心推动资质互认;长期形成全球协同检测服务网络 [8] 产业基金用途 - 聚焦检验检测行业投资,兼顾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业务协同和寻找新增长点 [8] 新兴科技布局举措 - 构建智能化检验检测平台,推进AI技术应用,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拓展新兴科技领域合作与创新,共建合成生物AI研究院 [9] 人才储备举措 - 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核心团队稳定,自2018年启动高层次人才储备计划,2023年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 [9] 研发投入计划 -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多方向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联合研发等方式提升效率,设立研发中心和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实力 [9] 减持计划 - 目前暂未收到大股东减持计划,未来若有变动将及时披露信息 [9]
检测服务行业2024年%年一季报总结:板块增速企稳,关注内需复苏与高壁垒高增长的新兴赛道250509
东吴证券· 2025-05-19 2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医药医学、特殊行业等景气磨底,龙头企业阿尔法明显,剔除医学检测占比较高的企业后板块呈现一定韧性,如华测检测增速稳健、广电计量利润率迎向上拐点、苏试试验业绩有望修复 [4] - 检测服务行业与宏观经济增速相关性强,有望受益政府化债+内需刺激政策,2025年宏观经济增速有望修复,行业需求回升 [5] - 检测行业集约化发展为趋势,看好具备品牌、资本和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新兴领域对检测机构提出新要求,头部企业已有布局有望受益 [5][6] - 建议重点推荐检测龙头【华测检测】、【苏试试验】、【广电计量】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板块增速阶段性承压,龙头经营稳健性凸显 - **收入端**:2024年检测服务板块营收468亿元,同比下降4%,剔除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后同比增长4%;Q1营收90亿元,同比下降9%,剔除后增速同比提升2%;龙头业绩增速领先,华测检测、广电计量营收分别增长9%、11%,苏试试验受政策影响下降4% [18] - **利润端**:2024年板块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56%,剔除后2023年增速同比下降20%;2025年Q1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16%,剔除后增速同比提升3%;龙头业绩增速领先,华测检测、广电计量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7%,苏试试验下降27% [25] - **盈利水平**:2024年板块销售毛利率38%,同比下降1.3pct,销售净利率5%,同比下降5.1pct;头部企业华测检测、苏试试验、广电计量盈利能力显著强于行业 [34] - **营运能力**:2024年板块应收账款周转率2.0次,同比基本持平,华测检测、广电计量周转率强于行业平均;板块员工人数有所下降,人均创收同比增长2%,华测检测、广电计量人均创收稳中有升 [42] 宏观经济强相关赛道,后续有望继续受益内需复苏+政府化债 - **检验检测认证**:是为产品和服务做背书的专业化服务,贯穿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全环节,需求与企业开支、政府监管严格程度挂钩,发展具备全球贸易增长、新技术或新产品催生需求、群众对产品质量重视度提升及政府法规趋严三大驱动力 [47][51] - **行业与宏观经济相关性**:检测服务行业市场空间广阔,需求与宏观经济走势高度相关;2024年全球检测服务市场规模约2.3万亿人民币,2021 - 2024年CAGR约6%;我国检测服务行业领先于GDP增长,2014 - 2023年CAGR约13% [58] - **行业特征与格局**:行业具备重资产+本地化特征,“小、散、弱”现象明显,市场竞争格局高度分散,龙头华测检测份额仅约1%;集约化发展为大趋势,资源将向龙头企业集中,小微型机构数量增长放缓 [69][74] - **宏观调控与化债影响**:2024年9月下旬以来宏观调控政策调整,2025年宏观经济增速修复趋势有望持续,看好行业需求回升;检测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坏账计提增加,地方政府为重要客户,谱尼测试、广电计量、华测检测有望受益本轮化债 [75][87] 半导体、低空等新兴产业需求待释放,继续看好资本、管理和研发实力强劲的龙头 - **新兴领域检测特点**:食品、环境等化学类检测发展成熟,已是红海;增速较快、格局较好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赛道以物理类检测为主,具备实验室投资门槛高、技术壁垒高、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强的特点,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94] -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被认为是“低空经济元年”,政策持续支持,将催生新的检验检测认证需求,华测检测、广电计量、苏试试验、谱尼测试等龙头企业均有布局 [97][99] - **半导体检测**:可分为前道量检测、后道检测以及实验室测试,第三方检测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受益半导体产业国产化+专业分工,我国第三方检测需求提升,但行业壁垒在于前期资本开支大、对人才要求高、本土公司经验不足;相关标的有广电计量、苏试试验、胜科纳米等 [103][108][113] - **行业盈利能力**:物理类检测壁垒更高,盈利水平强于化学类检测,随物理类检测在头部检测机构业务中占比提升,板块盈利能力有望上行;行业盈利能力还与综合管理水平相关,各头部检测机构推行精益管理,仍有提升空间 [115][12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华测检测】【广电计量】【苏试试验】,华测检测经营稳健、盈利水平稳中有升;广电计量经营战略调整,利润迎向上拐点;苏试试验后续业绩弹性较大 [125] - 华测检测是国内最大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业务多元化,生命科学、贸易保障构筑基本盘,工业品、消费品、医药医学贡献增长点 [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