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海先锋号
搜索文档
自然资源部:加快提升国家级海洋综合试验场能力水平
第一财经· 2025-11-04 12:51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规划与布局 - 已规划威海、舟山、珠海和深海四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按照“北东南”、“浅海+深远海”的布局系统推进体系建设 [1][2] - 试验场定位为公益性产业服务和科技支撑平台,是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业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试验平台 [1] - 威海试验场是首个部地共建试验场,已为多家科研单位实施海水有机碳光学原位传感器、实时传输海底地震仪等设备的海上试验 [2] - 舟山试验场按“一场两片”模式推进,构建“浅海—深海”、“能源—感知—材料—装备”的全维度试验体系 [2] - 珠海试验场聚焦智能船舶、无人系统、海洋仪器及海上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构建标准体系并提供检测认证支撑 [4] - 深海试验场目标是构建集技术研发、测试试验、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满足深海装备产业发展等重大需求 [4]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4] - 今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4] -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国产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完成交付,首个深水油气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投入应用 [5]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三峡领航号”基础平台、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相继交付 [5] 海洋产业挑战与战略意义 - 海洋领域传统产业占比仍较高,存在“大而不强”、产业链条短、科技附加值低等问题,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等产业潜力巨大但占比偏低 [5] - 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对实现海洋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可加快海洋技术装备研制和产品化进程,解决创新装备从样机到产品“最后一公里”的测试能力不足问题 [6] - 试验场将兼顾产业与科技、发展与安全、多学科与多领域,建立准入退出机制,优化资源共享,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综合试验场 [1]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
科技日报· 2025-11-04 08:42
深海极地探测取得新进展。"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在南海北部海域水深1522米的"海马"冷泉渗漏点 成功采集并引燃可燃冰。"洞察"号自主水下机器人成功完成在西太平洋结核矿区的应用性试验任务。我 国在南海成功布放首套超3500米水深剖面观测浮标系统,实现了从水上10千米大气到水下1千米海洋的 综合同步观测,填补了国际大水深剖面观测技术的空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北极冰层下完成首次冰 区下潜。(记者操秀英) 3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良好局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 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据介绍,前三季度,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 13.6%和7.0%。多领域海工装备产品取得新突破,国产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完成交付,我 国首个深水油气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投入应用,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三峡领航 号"基础平台、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相继交付。海洋药物研发有序推进,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同时,我国海洋领域数智化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国首个海洋领 ...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7:39
记者11月3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初步核算,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前三季度,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门加快培育和发展海 洋新质生产力,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资源要素供给稳定,企业经营情况总体较好,海洋科技创 新成效显著,海洋对外贸易稳中有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蓝色支撑"。下一阶段,要加速海 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新成 效,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发展向好 "前三季度,海洋传统产业基石作用稳定发挥。"上述负责人介绍。海洋船舶工业发展总体平稳,前三季 度海船完工量、海船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6.7%和25.7%。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以 修正总吨计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3.5%、47.3%和58.6%,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绿色船舶产品技术创新 与供应能力持续提升,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前三季度,涉海企业经营总体向好,创新投入持续增加,生产经营信心提振。 自然资源部问卷调研 ...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4:11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行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为国民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6.7%和25.7% [2] -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63.5%、47.3%和58.6% [2] - 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2]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2] - 邮轮旅游热度高,进出港邮轮艘次和旅客总数分别为344艘次、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 [2] 海洋新兴产业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3]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3] - 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60.0%、50.8%和61.9% [3] - 多领域海工装备产品取得新突破,如国产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交付 [3] 涉海企业经营与对外贸易 - 55.6%、54.2%、80.1%的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利润、用工人数实现同比增长 [4] - 24.3%和51.3%的企业预计四季度营业利润比三季度增长及持平 [4] - 前三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4]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船舶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3.9%和22.4% [4]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今年问世,并计划实现量产;自主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在我国多地商业化部署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22 11:02
量子计算机商业化部署 -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在多地部署3台不同版本,分别服务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高校人才培养及特定用途 [1] - "本源悟空"由本源量子自主研制,目前全球仅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具备量子计算机商业化部署能力 [1] 激光技术突破 - 哈工大团队攻克传统激光技术瓶颈,开发出可自由调控发射波前的新型激光光源 [2] - 该成果实现激光波前形态自由调控,推动激光技术从"固定模斑"向"自由定制"跨越 [2] - 技术突破将大幅提升激光在通信、计算、感知、成像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2] 印度芯片制造进展 - 印度首款国产芯片将于今年问世,6家半导体工厂正加速建设 [3] - 印度计划在今年实现"印度制造"芯片量产 [3] 深远海养殖装备突破 - 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完成交付 [4] - 该船是全球首个获得中国船级社完全入级认证的通海型养殖工船 [4] - 标志着中国在深远海智能化、规模化养殖装备领域实现突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