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笔记|向海图强 广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3:35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广东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拥有4084.5公里大陆海岸线、近2000座海岛,具备向深远海发展的便利条件 [1] 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已于7月1日施行,强调推动海洋产业向非沿海地区延伸,探索建设海洋产业园区 [2] - 条例要求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支持深远海渔业工程装备、海洋油气探采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2] - 鼓励发展深潜器、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 [2] 新技术与海洋产业融合 - 广东省要求提升高端海洋电子装备研发能力,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 [3] - 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完善产业链,支持海上风电运维产业发展 [3] 港口与临港经济发展 - 广东将推动港口资源整合优化,促进区域港口群协同发展,科学布局临港产业项目 [3] - 支持广州、深圳等沿海港口城市与香港、澳门共同推进世界一流港口群建设 [3] 国际航运建设 - 广东计划培育现代航运服务机构、建设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推动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和国际船舶锚地服务基地建设 [3] 广东海洋经济基础与投入 -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连续7年累计投入近20亿元,推动315个海洋项目创新发展 [4] - 广州和深圳拥有雄厚资本实力,深圳是国内资本配置中心之一,有利于海洋科创企业融资 [4]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装备制造业营收、利润快速增长
央广网· 2025-07-28 09:27
工业企业整体表现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155.8亿元 [1] -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 [1]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6月份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较5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中4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 [1] - 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增长96.8%,主要因车企促销带动销量增长及重点企业投资收益增长 [1]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8.1%、19.0%、17.8% [1]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家用通风电器具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60.0%、97.2%、21.0%、9.7% [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影响 - 电子、家电、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2]
6月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13:05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降幅较5月份收窄4.8个百分点 [1] - 1-6月累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 [1] - 制造业利润由5月同比下降4.1%转为6月增长1.4% [1] 行业营收与盈利恢复 - 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增速与5月持平 [1] - 装备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7.0%,增速较5月加快0.3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2.9%转为6月增长9.6%,拉动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 [1] 细分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中4个实现利润增长,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大增96.8% [1] -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分别增长68.1%、19.0%、17.8% [2] - 锂离子电池制造、生物质能发电利润分别增长72.8%、24.5% [2] 消费品政策带动效应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60.0%、97.2% [2] - 光电子器件制造、计算机零部件制造利润分别增长29.6%、16.9% [2]
神开股份: 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37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神开能源科技以现金方式向山东未来机器人增资1500万元,其中144783元作为新增注册资本,剩余进入资本公积金,交易完成后持股1.099% [1][2] - 标的公司是国内深海作业级机器人领军企业,拥有3000米级深海油气工程、海上风电等场景的成熟商业案例 [2] - 本次投资系公司布局深海高端装备的战略举措,旨在结合标的公司技术优势强化海洋油气装备研发能力 [2] 标的公司基本面 - 标的公司拥有200人研发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30%,累计申请专利92项,参与西电东输、广东阳江风电场等国家级工程 [4] - 2024年总资产2.9294亿元,净资产1.1146亿元,净利润9718万元;2025年6月总资产增至4.264亿元,但上半年净亏损2201万元 [4] - 业务覆盖深海机器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等50余项细分领域,具备全链条自主国产化能力 [2][3] 行业背景与战略协同 - 中国海洋经济总量2024年突破10万亿元,占GDP比重7.8%,深海装备自主化成为国家战略重点 [4]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化井口设备已应用于"恩平15油田群"和"海基一号"深水平台,并中标多个海上油气田项目 [5] - 通过本次投资,公司将整合标的公司深海机器人技术与自身海洋油气装备经验,打造"海洋装备+深海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 [5] 交易结构与财务影响 - 增资后标的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317.5218万元,公司持股对应1.099%股权 [5] - 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不会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对2025年业绩无重大影响 [7] - 长期收益取决于后续业务合作进展,符合公司海洋战略布局和股东利益 [7]
三个关键词,看海洋经济新活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4 06:22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7.8% [7]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在海洋经济中占比不断提升 [7][15] - 蓝色经济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8]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 2024年我国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订单量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首次全部超过50% [7][10] - 一季度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 [10] - 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发挥"压舱石"作用 [10] - 中船集团江南造船手持LNG船订单约60艘,总价值约1500亿元,排期已到2031年 [9] - 中船动力集团研发全球首台最大功率带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双燃料发动机,可实现硫化物减排99%以上、二氧化碳减排20%以上、氮氧化物减排80%以上 [9] 海洋渔业 - 2024年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4880亿元,同比增长4.0% [12] - 一季度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 [7][13] - 深远海养殖迅速发展,养殖用海平均离岸距离由2018年的10公里外延至目前的18公里 [12] - "耕海1号"海洋牧场开创"一亩海产三亩收益"新模式 [11] - 海南龙栖湾普盛海洋牧场总规划海域面积达350公顷,配备4个智能养殖旅游平台和50个智能养殖网箱 [12] 海洋新兴产业 - 2024年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近30%,全国海水淡化产量超4亿吨 [15] - 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项目在中低风速区域成功部署超过10兆瓦的大型风电机组 [14] - 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落地35个产业链项目,形成完备产业链 [14] -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取得新突破,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BG136已启动临床二期试验 [15] - 深远海养殖工船"湛江湾1号"下水,风渔融合深远海网箱养殖平台"伏羲一号"完成入级检验 [13]
中国制造业抢占高端海洋装备制高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2:55
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万亿元,占GDP比重7.8%,其中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比超三成[2] - 海洋高端装备领域技术突破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2]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 - 中国中车"启航号"为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风电机组,功率20兆瓦,风轮直径260米,年满发小时数约3500小时,年节约燃煤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万吨[3]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8年不到500万千瓦增长至2024年4127万千瓦,连续4年全球首位[3] - 预计2030年国内海上风电总装机达2亿千瓦,总投资2.6万亿元,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4] - 中国风电产业链全球最完善,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零部件60%-70%在中国生产[5] 中国中车风电业务 - 中国中车在2023年风力发电机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5] - 覆盖陆上1.5-12兆瓦及海上8-20兆瓦不同功率等级风机,与Vestas、Nordex、SGRE等国际企业合作[3][9] - 海外市场要求严格,如仿真数据与实测差值需小于5%,产品噪音小于100分贝[10]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 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9.1%,预计2025年达1126亿元[6] - 中集集团为高端海工装备总包建造商,业务包括FPSO、FLNG、风电安装船等,订单排产至2027年[6][7] - 全球仅不超过5家企业掌握FPSO、FLNG核心技术[6] 中国海工装备全球竞争力 - 2024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272.2亿美元,中国承接106艘订单,金额116亿美元,占比42.6%,全球第一[9] - 中集来福士交付全球最大油电混动风电安装船,关键指标全球领先[8] - 中国海工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7]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述评(上)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09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 - 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与效益指数达125.2,同比增长2% [2]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占比持续提升 [2]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超30% [2] 产业结构与升级方向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具有较大潜力 [2] - 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高端仪器装备与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2] - 需做强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如船舶工业、水产种质资源),做大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做优现代服务业(如金融) [3] 区域政策与产业布局 - 上海计划2030年形成"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4] - 广东提出建设环珠江口"黄金内湾",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4] - 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发布政策推动海洋产业能级提升 [4] - 需立足区位优势形成特色化海洋经济格局(如山东生态牧场、福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模式) [4][5] 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 - 远洋捕捞需通过数智化技术提升鱼种识别、海域监测等精细化水平 [6] - 山东"耕海1号"平台实现渔业养殖、文旅、科研教育三产融合 [5] - 福建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储能"等跨界模式 [5] 要素支撑与生态管理 - 需科学划分海域范围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6] - 对海洋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土地、海岸线等资源 [6]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海洋产业 [6]
我国承建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全部交付
新华财经· 2025-07-13 17:40
项目交付 - 海油工程承建的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全部交付离港,将应用于巴西梅罗(Mero)二期项目 [2] - 交付的吸力锚结构总重约2674吨,是国内承建的应用水深最大的超深水吸力锚项目,最大水深超过2000米 [2][3] 技术突破 - 吸力锚最大建造单体高达21米,直径8米,壁厚仅25毫米,项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首创超深水吸力锚卧式接长、立式总装调试建造工艺 [3] - 创新采用"旋转筒体再吊装"总装方案,应用三维扫描测量、有限元模拟测试等技术,自主研发"米字支撑工装"等施工装备 [3] - 实现质量合格率超过99.9%,精度偏差每米不超过1毫米,整体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行业影响 - 吸力锚具有可高效安装、可回收复用、高承载力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深水油气田、海上风电等领域 [2] - 中国海油成功建成"深海一号"能源站、"海基二号"平台、"海葵一号"FPSO等深水油气装备,并对外交付巴西P67/P70、企鹅圆筒型FPSO等国际深水油气装备 [3] - 公司在国际深水油气装备市场擦亮"中国制造"名片,推进海洋能源高水平对外合作 [3]
400亿大单没问题!全球最强海工船厂再出手
搜狐财经· 2025-07-12 20:32
三星重工FLNG订单与市场地位 - 公司近期与非洲船东签订一艘FLNG前期作业合同,金额8694亿韩元(约6.35亿美元),占去年营收8.8% [2] - 合同包含生产设计等前期作业,预计后续正式建造合同总价值25亿美元(约179.38亿元人民币) [2] - 今年以来累计承接新船订单19艘、33亿美元(约236.8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接单目标34% [3] FLNG技术能力与项目经验 - 公司已交付全球首艘深水FLNG(Coral Sul项目),水深2000米,年产能340万吨,船体规模世界第二 [3] - 目前全球新建FLNG订单仅10艘,其中5艘由公司承接并已交付3艘,包括壳牌"Prelude"号(36亿美元)等 [5] - 在建FLNG包括马来西亚"PFLNG TIGA"号(15.38亿美元)和加拿大Cedar LNG项目(15亿美元) [6] FLNG市场前景与行业优势 - FLNG是海洋工程中技术门槛最高、附加值最大的产品,利润率通常达两位数 [5] - 公司在全球FLNG市场份额达55%,被公认为"全球FLNG最强者" [5] - 预计今年将获至少4艘FLNG订单(总金额55亿美元),潜在客户包括美国Delfin Midstream等 [3][5] FLNG产品特性与行业趋势 - FLNG无需陆地液化设备或海底管道,可保护海底生态系统,单位成本降低推动市场加速发展 [5] - 公司建造的"Prelude"号是全球最大FLNG,年产能360万吨LNG,排水量60万吨 [6] - 俄乌冲突后能源安全关注度提升,海工设备投资持续增加 [3]
港股异动 | 中集集团(02039)涨超6% 深海科技再获关注 公司布局深海油气及新能源业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9:53
股价表现 - 中集集团(02039)股价上涨6.13%至6.58港元 成交额2594.77万港元 [1] 政策背景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1] - 深海科技是海洋强国的核心标志 产业链涵盖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及深海数智化应用 [1] - 国内后续有望推出政策推动深海经济发展 重点方向包括深海采矿、深海油气开发、深海生物资源利用 [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涉及深海油气开采装备制造与服务 旗下"蓝鲸1号"与"蓝鲸2号"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 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 是全球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2] - 公司布局深海新能源开发业务 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降本增效 孵化海上漂浮式光伏 2024年交付全球首个竹基复合材料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集林一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