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验

搜索文档
【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多措并举提升暑期游客体验
陕西日报· 2025-07-03 06:52
暑期旅游旺季准备措施 - 陕西文化和旅游厅围绕丰富产品供给、推出暖心服务、强化安全保障推出一系列举措以提升游客体验 [1] - 持续推进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提升智慧化、特色化服务水平,并对中考高考学生、教师、老年人等群体推出优惠政策 [1] - 依托全省48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线路资源,推出研学游、亲子游、乡村游等主题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 [1] 暑期旅游产品供给 - 推出"历史文化探秘之旅""红色记忆追寻之旅"等研学游产品 [1] - 推出"自然生态休闲之旅""亲子欢乐度假之旅"等亲子游线路 [1] - 推出"乡村民俗体验之旅"等乡村游主题产品 [1] 客流高峰应对措施 - 要求景区完善预约措施,简化预约程序,支持多证件购票、多语种导览及线下支付 [1] - 热门景区将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方式缓解客流压力 [1] - 实施"暖心"工程,强化景区防暑降温等服务,着力解决如厕难、停车难等问题 [1] 暑期旅游安全保障 - 强化与气象、应急部门的联动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引导游客科学避险 [2] - 压实旅行社、景区、星级饭店等重点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2] - 督促景区加强索道、缆车等特种设施设备检查和地质灾害防范 [2] 旅游市场监管与满意度 - 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结合文旅市场"清浊行动"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2] - 畅通投诉渠道,提升投诉举报受理能力 [2] - 今年上半年陕西游客满意度较2024年下半年提升2 1个百分点 [2]
参观者变身实践者
经济日报· 2025-07-02 08:10
近年来,民俗游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与新趋势。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费威表示,民俗体验从节 日限定变为日常打卡,体验逐渐常态化。游客通过亲身感受和分享,扩大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力,为非遗 提供了展示平台,同时也创造了文旅联动的经济价值。 民俗体验游也正从单一活动向综合文化场景升级,许多文化空间转型为旅游目的地。博物馆、非遗 展示场所、图书馆甚至饭店等,都成为民俗体验核心场景。像辽宁盘锦的"辽河渡口"餐厅,将博物馆、 书店、米其林餐厅、非遗体验与传承融为一体,把阅读空间、地方特色、传统餐饮和非遗体验传承有机 结合,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 当游客在福建泉州蟳埔民俗文化村将鲜花簪于发间,在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悠然摇起船橹,他们触摸 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更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生命律动……近年来,以深度体验民俗风情为核心的旅 游热潮在全国持续升温,成为文旅融合新亮点。 民俗体验游为何愈加红火?当下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各地在挖掘和开发独特 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需要注意什么? 如今,游客的旅行方式已发生显著变化,不少游客在出行前便对目的地文化符号有所了解,并带着 明确的体验期待而来。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研 ...
古老习俗“活”起来、“避暑+探险”“火”起来 暑期文旅热力全开
央视网· 2025-06-17 18:29
佛山龙船民俗旅游 - 龙船漂移赛成为现象级IP 带动当地400多年民俗活动焕发新活力 [1] - 暑假民俗体验游订单量爆发式增长 旅行社每天收到百条咨询 [1][18] - "游龙"活动每周上演 村民用明清菜谱烹饪岭南特色龙船饭 [3][5] - 龙船饭包含双溪鱼肚羹等传统菜品 融合鲁菜吊汤技艺 [7] - 龙船丁等明朝起源菜品兼具能量补充和庆功功能 [10] 民俗文创及旅游数据 - 龙船鼓制作等手工活动成打卡项目 文创产品销量同比增13% [14] - 6月以来叠滘旅游人次同比增长8% 暑期游客预计环比超100% [16] - 旅行社计划联合村居开发更多传统文化旅游产品 [18] 夏季避暑旅游热点 - 湖南张家界七星山景区森林覆盖率90% 平均气温22℃ [21] - "绝壁飞拉达"项目全长1500米 落差1480米成爆款 [22] - 新疆伊犁那拉提景区木栈道漫步和滑草项目受追捧 [23] - 霍城县薰衣草景区千万朵花海与雪山草甸形成景观 [25]
假期出游火 文化味更浓——2025年端午节假期盘点
新华社· 2025-06-04 14:28
旅游市场表现 - 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同比增长5.7%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0亿元,同比增长5.9%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5370万人次,日均21790万人次,同比增长2.5% [4] - 全国边检机关保障590.7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196.9万人次,同比增长2.7% [4] - 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23.1万人次,同比增长59.4% [4] - 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6.3万架(艘、列、辆)次,同比增长10.5% [4] 民俗文化消费 - 含"龙舟""粽子"等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上月增长2.5倍 [6] - 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增幅超四成 [6] - 国内非遗集市相关的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过300% [6] - 各地将民俗、非遗等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空间 [7] - 亲子游、研学游受到群众青睐 [7] 体育活动与节庆 - 重庆铜梁安居古城举办龙舟比赛、"抢江"比赛、"高杆船技"表演等 [9] - 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举办独木龙舟节活动,包括"千人抬龙舟"、"群龙闹江"等 [10] - 人们在体验中传承文化,为"假日经济"注入活力 [14]
未知机构:【开源社服】2025年端午假期出行链数据总结20250604-20250604
未知机构· 2025-06-04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旅游、出行、OTA平台、商贸零售 公司:同程、去哪儿、携程、飞猪、美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出行数据 - 受南方强降雨影响,铁路、民航客运量微增,国内跨区域流动量同比小个位数稳定增长。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6.57亿人次,日均2.19亿人次,同比增长3.0%;铁路累计4710.8万人次,日均1570.27万人次,同比增长2.3%;民航累计560.1万人次,日均186.70万人次,同比增长1.22%;公路累计6.0亿人次,日均2.0亿人次,同比增长3.14%;水路累计288.1万人次,日均96.0万人次,同比下降1.65%[1] - 航班管家预计2024年五一假期经济舱平均票价(含油)同比2019年下降10.4%,同比2023年下降25%[1] 省市&景区旅游数据 - 重点景区客流增速分化,南方区域景区受阴雨天气影响。崂山累计接待游客11.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2.6%;宏村接待游客29125人次,同比下降14.16%,门票收入158.09万元,同比下降35.46%;西递接待游客10812人次,同比下降7.67%,门票收入58.66万元,同比下降12.37%;北京市属公园假期接待游客125.58万人次,同比基本持平[3] - 重点省市旅游数据表现不一。四川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29.15万人次,门票总收入达10918.03万元,游客接待量增长13.02%,门票收入增长0.73%;湖南全省累计客流1728.8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6%,省外游客203.95万人次,占比11.8%,同比增长110.61%,游客人均天花费608.28元,同比增长16.11%;上海接待游客648.08万人次,旅游交易总金额为124.77亿元,同比增长3.30%,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9%,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27万人次;北京共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同比增长5.4%,实现旅游总花费107.7亿元,同比增长6.7%;辽宁首日全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9.7%,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7.73%;浙江累计接待全域游客1651.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3%,实现全域旅游综合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0.1%;广东累计接待游客23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0.6%,实现旅游收入114.4亿元,同比增长25.6%[3][4] OTA预订情况 - OTA平台数据显示,民俗体验、周边短途游、避暑游是假期国人出游的三大核心增长引擎,亲子家庭成为端午出游主力军,主题乐园类景区客流增势亮眼。全国GMV前50的景区中家庭亲子类景区占比近90%,亲子订单占整体旅游订单的25%;同程平台主题公园门票预订热度同比增长127%[6] - 各OTA平台表现:同程国内主题公园门票预订热度同比增长127%,水上乐园门票预订热度同比增长165%,非遗集市相关的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过300%,出境机票预订热度同比增长15%;去哪儿民俗体验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四成,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长六成,暑期热门出境游城市酒店预订同比增长七成;携程国内周边游本地游占比为64%,亲子订单占整体旅游订单的25%,入境游订单涨幅近九成,入境游门票同比去年暴涨1.5倍GMV;飞猪国内“轻度假”型商品人均消费同比增长8.8%,国内租车服务的预订量同比增长约30%;美团县城景区订单同比增长超428%,古村古镇文旅订单同比增长112%,国际高星酒店吃住玩亲子套餐端午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儿童节”期间,亲子游乐订单量同比增长近35%[7] 出入境情况 - 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较2024年端午节假期增长12.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5%;假期前两日日均执行国际航班1659架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87%;前两日内地访港27万人次,同比增长7.1%;首日截至当天15时,经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超4.1万人次,车辆超4200辆次,分别同比增长37.2%和42.5%[7][8] 海南情况 - 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大机场计划执行航班起降2183架次,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31.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预计达到2624吨,航班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2.6%、2.5%[9] 本地消费情况 - 商贸零售方面,北京全市开票营业性演出316台1119场,观众45.8万人次,票房1.4亿元,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同比分别增加32%、75%、130%,商务局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6%;青岛十大重点商贸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2.1亿元,同比增长8.5%;苏州100家重点商贸企业端午假期实现销售额7.73亿元,同比增长9.2%;天津监测的422家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0.9亿元,同比增长10.9%,累计客流量同比增长15.5%;南京监测的100余家商贸流通企业共实现销售(营业)额14.23亿元,同比增长8.67%;上海节日前两天全市线上线下共发生消费近200亿元,同比2024年增长4.1%[10] - 美团数据显示,广东地区“龙舟饭”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93%,新疆地区的“鱼粽”“酸奶粽子”等端午美食订单量增长241%,端午假期前两天,儿童餐、两大一小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64%[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据来源包括交通运输部公众号、航空管家、财联社、央视新闻等[11] - 存在数据反馈滞后风险等[11] - 联系人有初敏、李睿娴、程婧雅,也可联系对口销售老师[11]
端午假期旅游出行“掀起”国潮风
新华财经· 2025-06-03 23:33
端午假期旅游市场表现 - 端午民俗体验游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游客偏好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等传统活动[1] - 广东、新疆、贵州文旅订单同比增幅居全国前三,其中广东惠州订单增长超34%[1] - 龙舟活动带动地方美食消费,广东"龙舟饭"订单量同比增长193%,新疆"鱼粽""酸奶粽子"订单量增长241%[1] 民俗活动带动出行需求 - 端午当天大型龙舟赛事举办地出行需求激增,00后打车看龙舟赛需求同比上涨超100%[2] - 前往屈原祠的打车需求较去年同期上涨298%,祭祖打车需求同比上涨61%[2] - 打车前往非遗活动地点的需求较去年同期明显上涨[2] 文旅融合趋势 - 微度假、避暑及民俗体验成为端午旅游市场显著特征[1] - "国潮风"激发"端午经济"新活力,传统民俗成为游客旅程中的亮丽风景线[1][2]
“龙超”出圈,入境激增:端午文旅的流量与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1:16
端午文旅消费数据 - 2025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出游1 19亿人次 同比增长5 7% 国内出游总花费427 30亿元 同比增长5 9% [1] - 端午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九成 热门目的地包括上海 北京 广州等十大城市 [1][4] - 北京端午接待入境游客6 7万人次 同比增长35 8% 入境游客花费7 2亿元 同比增长41 1% [5][6] 龙舟经济效应 - 广东惠州文旅订单增长超34% 龙舟饭订单量同比增长193% [1] - 佛山端午机票订单同比大涨138% 酒店订单增长51% [2] - 湖南汨罗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44% 北京通州龙舟活动吸引18万人次观众 [2] 亲子游市场表现 - 家庭式轻度假需求旺盛 县城高星酒店亲子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 [3][4] - 古村古镇文旅订单同比增长112% 高星级度假型酒店预订增速领跑大盘 [3] - 主题乐园中北京环球 上海迪士尼 香港迪士尼等最受欢迎 上海乐高乐园搜索量环比增10倍 [4] 入境游市场动态 - 入境游主要客源来自3小时航行圈内 包括中国香港 韩国 泰国等地区 [4] - 入境游景区门票GMV同比增长超1 5倍 九寨沟 张家界等自然风光类景区占四席 [5] - 北京发布22条入境旅游服务优化举措 包括产品 宣传 服务等多维度升级 [6] 文旅融合创新 - 度假酒店推出包粽子 非遗香囊等民俗活动 吸引家庭亲子游客群 [3] - 地方政府建议扩大免签政策效应 加强海外社交媒体联动宣传 [5] - 餐厅经营者主动研究外国游客消费路径 计划针对性推广 [6]
端午遇“六一”点燃文旅融合新活力——2025端午假日经济观察
新华社· 2025-06-03 17:14
文旅消费 - 端午假期文旅消费核心亮点为民俗体验,多地龙舟赛事视频在社交媒体爆火出圈 [4] - 各平台"赛龙舟"相关搜索热度显著上升,去哪儿数据显示"端午""龙舟""粽子"等关键词搜索量较上月增长220% [4] - 内蒙古伊敏河文旅长廊活动融合端午民俗与草原文化,推出民族特色文创产品吸引游客 [6] - 江苏淮安大运河龙舟邀请赛通过"体育+文化+商圈"模式发放消费券,拉动夜游经济及民俗美食消费 [6] 赛事活动 - 重庆秀山举办第十二届渝湘黔边区龙舟邀请赛,16支队伍参赛,结合苗族山歌、苗狮表演重现传统节庆 [2] -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吸引116支队伍、4000余名运动员参赛,创赛事40周年规模新高 [4] - 贵州铜仁中国传统龙舟大赛集结60支队伍,配套龙舟游江、民族文化展演等活动 [6] 亲子及国际游客 - 端午与儿童节叠加带动亲子游热潮,主题乐园、文博场所客流量显著增加 [9] - 成都武侯祠推出艾草香包、竹编龙舟挂件等手工体验,陕西华山景区举办包粽子活动吸引家庭游客 [9] - 浙江径山村茶宴体验吸引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参与,湖南张家界黄龙洞景区组织印尼游客包粽子活动深化文化传播 [9] 文化传承与创新 - 龙舟赛事超越体育竞技,成为民俗传承载体,全国多地通过"文旅+民俗"模式创新消费场景 [4][6] - 北京社区活动融合书法、香囊制作等传统项目,淮安推出彩粽、根雕等体验项目增强文化感知 [7][9] - 端午节已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通过五彩绳、香囊等符号持续扩大文化影响力 [11]
民俗游、亲子游、跨境游齐头并进 端午邂逅“六一”引爆旅游热
中国证券报· 2025-06-03 04:47
今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场多点开花。短途"微度假"成为主流,消费者偏好300公里内的周边游,租车自 驾需求随之增长;民俗体验消费大幅攀升,拥有丰富民俗活动的岳阳、无锡、佛山等地酒店预订量增长 显著。此外,恰逢"六一"儿童节,亲子游市场火热,主题乐园、水乐园订单激增,多孩家庭结伴出游成 为新趋势,带动亲子房、家庭套票需求旺盛。跨境旅游同样表现亮眼,国际机票价格调整刺激出境游需 求;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海外游客推动景区门票销售增长强劲。 业内人士表示,民俗体验正在成为文旅消费的新流量密码,其与非遗、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有效提升了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也促进入境游市场快速发展。 ● 本报记者 杨梓岩 民俗"微度假" 今年端午假期,消费者偏爱300公里内的短途出游。三天"微度假"与避暑、民俗主题相结合的出游方式 成为端午假期旅游市场主流。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本地游、周边游订单量占总出游订单量的比重为64%,周边游热门目的 地包括杭州、南京、上海、苏州、广州、北京等。短途游带动租车自驾订单增长,端午期间国内租车自 驾订单占比达44%,国内租车热门目的地包括乌鲁木齐、成都、三亚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端午假期出游更具 ...
“文旅+”业态持续焕新 端午假期消费火热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26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端午小长假叠加"六一"儿童节形成"双节共振"效应 亲子消费和家庭消费增长显著[1] - 全国25个省份举办龙舟赛事 福建省龙舟比赛接近80场[2] - 端午民俗体验游搜索热度同比上涨50% 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同比增幅超40%[2] - 全国亲子游人群规模较2024年同期增长12% 济南融创乐园亲子互动活动参与度高[2] 业态创新趋势 - "文旅+演艺"模式活跃 大连市端午假期举办10场音乐会包含亲子视听专场[5] - "文旅+科技"应用落地 西安AI换脸技术使游客生成古风写真 吸引打卡[5] - "文旅+体育"成为新风尚 湖北宜昌/孝感/十堰等地举办水上运动/游泳比赛/新能源汽车拉力赛等活动[5] 政策支持力度 - 湖北160多家A级景区推出门票折扣/联票优惠/家庭套票等举措[6] - 山东发放5000万元文旅消费券覆盖景区/酒店/文创等领域[6] - 长春市发放450万元服装鞋帽消费券采用政企共同出资模式[6] -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1700余场活动及7条主题游线路 带动消费人次增16.1%/金额增8.3%[6] 消费潜力释放建议 - 开发节后主题产品如养生游/研学游/深度游延长消费周期[6] - 探索弹性节假日和区域轮休机制实现错峰休假[6] - 延长节后优惠活动鼓励游客避开高峰时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