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
搜索文档
科威尔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3.7亿行业排19,净利润5133.73万领先中位数
新浪财经· 2025-10-31 07: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3日,于2020年9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安徽省合肥市 [1] - 公司是国内测试电源领域领先企业,专业从事测试电源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等工业领域提供产品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其他电源设备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IGBT概念、燃料电池、储能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7亿元,在行业25家公司中排名第19,低于行业平均数33.74亿元和中位数10.08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测试电源营收1.99亿元,占比88.84%;功率半导体测试装备营收1484.81万元,占比6.61%;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营收840.15万元,占比3.74% [2] - 当期净利润为5133.73万元,行业排名12/25,低于行业平均数1.91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3744.54万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亿元,归母净利润0.5亿元,第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有增长 [5]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3.84%,低于行业平均的42.24%,显示出较好的偿债能力 [3] - 当期毛利率为40.77%,较去年同期的48.98%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25.60% [3] - 利润端销售费用率减少较多,公司维持高研发投入 [5] 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积极布局AI测试电源,已实现小批量订单并完成部分交付,推动产品和解决方案在行业头部客户产线端导入 [5] - AI服务器带来新场景需求,公司紧抓客户导入工作,已实现测试电源和负载小批量订单 [6] - 价格竞争态势缓和,毛利率出现改善迹象 [6] - 氢能行业有望在十五五期间景气提升 [5] 股东与管理层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傅仕涛,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具有丰富的电源行业经历 [4] - 傅仕涛薪酬从2023年的86.54万降至2024年的81.91万,减少了4.63万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5488,较上期减少3.06%;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53万,较上期增加3.15% [5] 机构观点与预测 - 中邮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5/6.6/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0.9/1.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5] - 国泰海通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7、1.31、1.71元,给予公司2026年目标价52.46元/股 [6]
科威尔跌2.02%,成交额3162.3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74.4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2%,报42.78元/股,成交额3162.38万元,换手率0.86%,总市值35.9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4.49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36%和4.97%,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20%和20.1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5.03%,近60日涨幅达40.54% [1] - 最近一次于8月8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2997.45万元,买入总额占总成交额25.0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3日,于2020年9月10日上市,主营专业测试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测试电源和系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燃料电池及功率器件等工业领域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测试电源88.84%,功率半导体测试装备6.61%,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3.7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概念板块包括燃料电池、氢能源、太阳能、储能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减少1.97%,归母净利润5160.02万元,同比减少0.0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3亿元 [3]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5488户,较上期减少3.06%,人均流通股15319股,较上期增加3.15%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金信深圳成长混合A(002863)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科威尔股价涨5.02%,金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700股浮盈赚取1.4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14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21日股价上涨5.02%,报收44.53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7275.58万元,换手率1.99% [1] - 公司总市值37.44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1]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3日,于2020年9月1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专业测试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 [1] 主营业务构成 - 测试电源业务是核心,占主营业务收入88.84% [1] - 功率半导体测试装备业务收入占比6.61% [1] - 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业务收入占比3.74%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80% [1] 产品应用领域 - 测试电源和系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 [1] - 产品应用于电动车辆行业 [1] - 在燃料电池及功率器件等工业领域有应用 [1] 基金持仓情况 - 金信基金旗下金信优质成长混合A基金重仓持有科威尔 [2] - 该基金二季度持有6700股,占基金净值比例1.94%,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根据测算,10月21日该持仓浮盈约1.43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金信优质成长混合A基金最新规模680.95万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48.98%,同类排名699/8162 [2] - 近一年收益51.5%,同类排名595/8024 [2] - 成立以来收益57.35% [2] 基金经理信息 - 金信优质成长混合A基金经理为黄飙 [3] - 黄飙累计任职时间4年152天 [3] -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5.43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12.56%,最差基金回报10.7% [3]
科威尔涨2.19%,成交额2445.9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3.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14
股价表现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19%至41.93元/股 成交额2445.94万元 换手率0.70% 总市值35.25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1.95% 近5个交易日上涨2.32% 近20日上涨1.99% 近60日大幅上涨45.54% [1] - 8月8日龙虎榜净买入2997.45万元 买入总额7762.93万元(占比25.04%) 卖出总额4765.48万元(占比15.37%)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63.36万元 特大单买入334.47万元(占比13.67%) 卖出246.32万元(占比10.07%) [1] - 大单买入440.34万元(占比18.00%) 卖出465.12万元(占比19.0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成立于2011年6月3日 于2020年9月10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专业测试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 服务于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燃料电池及功率器件等工业领域 [2] - 收入构成:测试电源88.84% 功率半导体测试装备6.61% 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3.74% 其他业务0.80% [2] 行业分类 - 申万行业分类: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其他电源设备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商业航天(航天航空)、小盘、专精特新、IGBT概念、半导体等 [2]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661户 较上期增加21.40% [2] - 人均流通股14850股 较上期减少17.63% [2] - 金信深圳成长混合A(002863)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58.33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24亿元 同比减少11.62% [2] - 归母净利润3100.56万元 同比减少25.92%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13亿元 [3]
科威尔: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00:0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下降11.6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0.56万元,同比下降25.92%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8.28万元,同比下降78.50% [3][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490.31万元,同比由负转正 [3][27] - 研发投入3757.6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74%,同比增加0.81个百分点 [3][14] 业务板块表现 - 测试电源业务订单量同比稳健增长,但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定价承压 [13] - 氢能测试装备业务受下游投资节奏调整影响,新签订单金额同比下滑 [14] - 功率半导体测试业务呈现温和复苏,订单量有所增长但绝对规模仍有限 [14] - AI服务器电源测试领域成为新增长点,产品覆盖PSU、HVDC-PSU等多类电源转换装置测试 [4]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新增专利申请42项(发明专利19项),新增授权专利49项(发明专利4项) [14][21] - 累计获得专利430项(发明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54项 [21] - 推出新一代B2000-EM模组充放电测试系统、B2000-EP电池包测试系统等新产品 [14] - 核心技术包括多电平串联技术(功率达兆瓦级)、能量双向馈网技术(THD≤3%)等20余项关键技术 [20] 行业竞争格局 - 测试设备行业属技术密集型领域,融合电力电子、计算机仿真等多学科技术 [8] - 大功率测试电源领域已完成进口替代,小功率领域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 [9] - 国际竞争对手包括Ametek、Keysight、Horiba等,国内企业凭借性价比和服务优势逐步替代 [9] - 氢能测试设备领域国际头部企业包括加拿大Greenlight、德国FuelCon,国内科威尔、群翌能源等厂商崭露头角 [10] 战略布局 - 采用"横向技术通用化+纵向场景深度化"双轨战略,覆盖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半导体等多领域 [15] - 在氢能领域布局电解槽测试系统,兼容ALK、PEM、AEM三种技术路径,功率覆盖单池至兆瓦级 [4][11] - 功率半导体测试领域聚焦IGBT和SiC模块测试系统,推动国产化替代 [12] - 全球营销网络拓展至日韩、东南亚、欧洲等地,在荷兰设立全资子公司 [19] 运营管理 - 采用"以销定产+库存式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6] - 销售模式正向"直销分销相结合"转变,大功率产品以直销为主,小功率标准产品以分销为主 [7] - 实施人员结构优化与绩效考核机制,提升人均效率 [15] -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期末应收账款余额1.46亿元,较期初减少288.29万元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