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山茶油

搜索文档
江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生态优势与绿色发展 - 江西省森林覆盖率达63.35%,林业总产值近7000亿元,生态优势显著[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1] - 江西省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1] 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 - 崇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32%,试点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升林木生长量[2] - 杉木林分年均生长量从0.72立方米/亩提升至1立方米/亩以上,阔叶树林分从0.3立方米/亩提升至0.5立方米/亩以上[2] - 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改,探索"国有林+集体林"联营共建机制,列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重点省份[2] 油茶产业发展 - 江西省山茶油产量占全国1/4以上,油茶果成为万安县百姓的"致富果"[4] - 实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辐射带动200万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4] - 万安县油茶林获政府补贴15万元,用于扩建厂房、升级设备和改进工艺[3] 林业产业升级与科技示范 - 峡江县建设1万亩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园,试种玉木耳等高效益林下特色产品[5] - 示范园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探索新品种和新路径[5] - 推动油茶、毛竹等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提质升级[5]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江西省颁发林业经营收益权证,企业凭此获得金融机构500万元授信额度[6] - 全省林权贷款累计发放387.07亿元,林业类生态产品成交额突破138亿元[6] - 建成全省统一生态产品信息共享与核算平台,连续3年开展试算[6] 生态补偿与自然资源资产交易 - 江西省连续9年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累计筹集补偿资金338亿元[7] - 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累计成交33单、总金额156.85亿元[7] - 生态资源权益类生态产品累计成交超320亿元[6]
江西油茶产值今年有望冲刺千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06:26
行业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江西山茶油列入第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1] - 江西省出台《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江西省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系列政策措施 [1] -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 将其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优势产业和畅通"两山"转化通道的重要抓手 [1] 产业发展现状 - 江西省油茶林面积达1683万亩 占全国油茶林面积的22.4% [2] - 高产油茶林面积808.85万亩 油茶林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达56个 [2] - 2024年江西油茶产值达715亿元 居全国第二位 [2] - 根据规划 2025年油茶产业产值有望冲刺千亿元 [2] 品牌体系建设 - 江西省林业局指导企业成立江西山茶油发展中心 申报注册"江西山茶油"商标 [1] - 打造以"江西山茶油"公用品牌为引领 集区域特色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于一体的品牌体系 [1] - 持续在全产业链打造、企业协同创新、政策制度集成等方面精准发力 [1] 产业发展战略 - 围绕油茶种植、加工和销售三端同向发力 支持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1] - 着力扩大油茶生产规模 扎实做好油茶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1] - 江西省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 油茶产业是其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林业产业 [1]
把更多农产品变成工业品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3
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意义 -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和工业的关键纽带 能实现错峰销售 均衡上市 促进减损增收 提质增效 释放农业内部潜力 [1] - 该行业带动资本回乡 人才返乡 科技下乡 激发农村外部活力 形成乡村产业最大体量 [1][3] - 中央政策强调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需从初级农产品向加工农产品升级 产后加工成为农业主责主业 [1] 行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模式 - 贵州刺梨 山东金乡大蒜 四川眉山泡菜等典型案例显示 土特产已延伸至加工环节 形成种植-加工-商品交易中心-科研服务的全产业链 [2] - 玉米加工价值链显著:初加工得玉米淀粉/蛋白粉 深加工制胚芽油/果糖 精加工产维生素B12 鲜食玉米需求增长依赖科研攻关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名单 涵盖乳制品 饮料 酿酒 精制茶等主要门类 [1] 市场机遇与产业升级路径 - 农业规模化经营 消费多元需求 工业技术渗透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吸引资本下乡 [3] - 加工深度决定产品附加值:茶叶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形成绿茶/红茶/黑茶等品类 传统技艺与现代拼配方式并存 [4] - 产业需差异化发展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初加工适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精深加工适合大中型企业 [4] 政策导向与未来重点 - 培育名单推动从田间到车间的转型 重点提升产品质量 优化口感风味 实现循环利用与高值开发 [4] - 产业链需延伸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 加工产能向产地集中 与销区对接 [4]
多方共促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新华社· 2025-06-22 00:30
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 - 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于6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办,展示超过2500种特色农产品[1]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强调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3] - 当前我国帮扶产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但大多数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发展水平总体不高[3]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 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工程,支持培育油茶、核桃、油橄榄等9个产业[3] - 工程实施三年来已初步建立企业库、专家库和产品库,基本摸清产业底数[3] - 下一步将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和产业服务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4] 大会活动内容 - 大会期间发布《乡村振兴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工程丛书(2024)》[4] - 举办金融帮扶、科技帮扶、消费帮扶等综合论坛[4] - 开展油茶、核桃、油橄榄、杂交构树、葡萄酒、南疆红枣、青藏高原青稞牦牛等7个产业发展论坛[4] 特色农产品展示 - 新疆核桃红枣、江西山茶油、青藏高原青稞牦牛等特色农产品在展销会亮相[1] - 大会展现各地乡村产业振兴新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