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
搜索文档
超22万游客武汉“打卡”中国文旅产业博览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1:59
博览会概况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于9月14日在湖北武汉闭幕,为期3天 [1] - 博览会主题为“深化文旅融合、畅享美好生活”,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 [2] - 共吸引全国各地2000家企业参展参会 [1] 参展规模与观众数据 - 博览会观众总人次达22.5万 [1][4] - 到会观众中,半数(约11.25万人次)来自外地 [4] - 展区设置包括1个中央大舞台、10个室内展区和1个户外文旅IP展区 [2] 现场交易与签约金额 - 文化产品、旅游商品等现场交易额为1.7亿元 [4] - 通过5场文旅产业洽谈活动达成合作交易8.1亿元 [4] - 文旅项目集中签约总额高达232.8亿元 [1][4] 活动亮点与热门项目 - 国潮文创、文旅IP展演、高新科技体验项目成为关注焦点 [2] - 国家博物馆展区的凤冠系列冰箱贴等热门文创单品在开幕1小时内售罄 [2] - 北京环球影城、广东长隆国际演出队伍和各地特色展演引发观演热潮 [2] - 球幕影院、沉浸式体验、机器人表演等区域吸引大量市民游客 [2] 对当地旅游业的带动效应 - 博览会期间,武汉市整体酒店订房量同比增长43.5% [4] - 酒店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2.9% [4] - 临近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的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4] 后续活动安排 - 博览会推出“跟着展会游武汉”活动,加速“客商”向“游客”的转化 [7] - 将于国庆中秋假期举办“烟火武汉 缤纷璀璨——2025武汉金秋品质旅游季”文旅IP城市大巡游,包括20台文旅IP花车和近千名演员 [7] - 从9月下旬至国庆长假期间,武汉将邀请3大博物馆、7家城市文创进行“大返场” [7]
江苏出台文件:发挥“苏超”撬动效应 策划“跟着‘苏超’去旅行”主题旅游线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5:04
行业政策规划 - 江苏省发布2025-2027年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实施优质产品供给 消费服务扩大 产业空间拓展 经营主体培优 市场环境优化 政策支持保障六大行动共22项重点任务 [1] - 计划发挥苏超联赛撬动效应 策划"跟着苏超去旅行"主题线路 推出"水韵江苏·风雅德比"融合产品 打造赛事第二现场 强化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链式效应 [2] - 推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 鼓励开发演艺新空间 支持打造20个精品旅游演艺项目 发展深夜食堂 花式夜购 博物馆夜游等夜经济业态 培育一市一品夜经济品牌矩阵 [3] 行业发展现状 - 江苏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 占全国比重10%左右 2023年前8个月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0.43% 游客消费增长9.94% 异地文旅消费增长14.86% 占全国10.28% 持续保持全国首位 [1] - 暑期热门博物馆花式夜游带动周边夜间消费增长25% [2] - 计划到2027年备案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1.5亿人次 [2] 产品业态创新 - 迭代升级演出+旅游 展览+旅游 影视+旅游等业态 释放小剧场 音乐会 沉浸式演出热度 [2] - 鼓励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 开发文创产品 推出夜游项目 促进高校博物馆 社会博物馆对外开放 [2] - 丰富研学 生态 工业 康养 冰雪 低空等旅游产品 深化拓展文旅+百业 [2] - 开发红楼梦 西游记等文化符号IP 形成江苏符号爆款产品 [2] - 开发游船游 游艇游 邮轮游等水上线路 发展太湖揽胜水上旅游 打造水韵江苏标志性品牌 [2] - 培育VR大空间 导览机器人等人工智能+ 数据要素×新场景 推出实景演艺 沉浸式体验等新产品 [3]
规范文旅业态,让暑期游玩更安心
新华网· 2025-08-19 07:24
旅拍行业规范 - 杭州西溪湿地景区将拍摄区域划分为免费区和收费区,收费区商拍需提前预约并支付管理费,每日限10组团队 [2] - 商业拍摄定义为携带多套服装、道具或大型专业摄影器材的活动,普通游客使用单反或手机拍照不受限制 [2] - 武林夜市管委会对3家商业拍摄服务商家进行规范,拍摄价格普遍在250-300元之间,防止恶性竞争和价格虚高 [3] - 桐洲岛枫杨林景点通过统一收费标准并公示,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改善游客体验 [2] - 专家建议借鉴"分区管理+预约限流"模式,加强执法部门协同配合,推动旅拍成为文旅产业新兴亮点 [4] 沉浸式体验监管 - 晋城市建立由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一处发现、多方联动"的执法格局 [5] - 天启室内活动体验店初期因多项制度不健全被要求规范经营,包括取得备案证、建立限入标志等 [6] - 密室逃脱行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如装修材料可燃、疏散指示标志不合理等问题 [6] - 部分沉浸式项目存在篡改历史、内容低俗、服务灰色擦边等问题 [6] - 专家建议制定内容分类分级指导方案和技术伦理指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文化建设 [6] 水上运动安全保障 - 万平口景区建立"海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冲锋舟、救生机器人、无人机巡航系统等装备 [7] - 景区6个浴场配备救生员20名、瞭望员12名、岸巡员12名,组建30人专业救生员队伍 [8] - 如意桥附近建成安全瞭望塔,视野覆盖1.4万平方米浴场,配备高倍望远镜和应急报警装置 [8] - 遭遇恶劣天气时,景区会关闭涉海区域并暂停海上项目,救援队伍全员备勤待命 [9] - 景区与气象、海事、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提前获取天气预警信息 [9]
精耕细作发展旅游业
经济日报· 2025-05-15 06:06
行业表现与数据 - 2024年国内出游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8万亿元增长17.1% [1] - 入境游客约1.32亿人次同比增长60.8% 花费接近1000亿美元增长77.8% [1] - 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 文旅部门审批备案经营主体31万家同比增长4.7% [1] 政策与规划支持 - 需完善行业整体规划与政策支持体系 鼓励因地制宜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2] - 创新金融工具与支持机制 引导金融机构降低放贷门槛并扩大信贷覆盖范围 [2] -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完善财政投入方式与渠道以提升精准度和有效性 [2] 业态发展与创新 - 坚持以文塑旅 将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 [3] - 坚持以旅彰文 通过旅游带动文化保护传承并发展文旅融合示范区 [3] - 推动"旅游+"与科技赋能 支持企业创新产品形式和管理机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