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业态

搜索文档
青岛传统旅行社转型记
齐鲁晚报网· 2025-07-09 12:40
旅游市场现状 - 2024年国内居民出游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旅游热情持续释放 [2] - 2024年末全国旅行社数量增至64616家,较2023年新增8000余家 [2] - 自由行、自驾游在社交平台助力下成为新选择,OTA平台提供更多出行组合 [4] - 传统旅行社面临OTA平台冲击,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2] 旅行社业务表现 - 中青旅2024年旅行社业务实现旅游产品服务收入19.49亿元,同比增长58.13%,净利润3.16亿元,增速98.08% [5] - 岭南控股旗下广之旅2024年营业收入31.21亿元,同比增长36.77%,净利润3584.01万元,同比增长54.74% [5] - 康辉旅游2024年研学营收占总营收六分之一,设立独立研学中心 [10] - 众信旅游"一家一团"定制化小团游产品春节期间咨询量同比增长150% [9] 行业转型趋势 - 旅行社呈现"去大团化"趋势,2-6人小包团广受青睐 [6][8] - 定制服务成为重要业务,涵盖路线规划及车、酒店代订等 [9] - 研学游异军突起,业务包括研发课程、组织活动及基地运营等 [10] - 会议会展业务升级为全链条服务模式,涵盖策划到执行 [10] 新兴业务方向 - "旅游+"新业态兴起,如"旅游+演唱会""旅游+体育赛事" [11] - 广之旅推出"3+1"精品文旅矩阵,策划三大主题上千条线路 [11] - 康辉推出"跟着演唱会去旅行"业务,结合音乐与经典玩法 [11] - 针对"银发群体"开发产品,融入疗愈、养生等元素 [12] 未来发展策略 - 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路径,整合线上线下资源 [13] - 中青旅打造"数字+签证中心",实现全国覆盖24小时服务 [13] - 山东万达嘉合文旅计划布局150余家标准化门店 [13] - 聚焦细分市场,开发房车旅行、非遗体验等小众线路 [12]
追拍雪山,他们为何蹲点雅安? 这里茶山和雪山交融的独特美景,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
四川日报· 2025-05-09 11:07
独特美景 - 雅安茶山与雪山同框的美景吸引大量摄影爱好者和游客蹲点拍摄,形成独特风景 [7][8] - 雅安市连续6年在全省15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第一,提升雪山能见度 [7] - 摄影场景丰富,包括茶田、动车、平流雾、樱花、茶鲜叶交易市场等视觉元素 [9] - 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川藏铁路成雅段动车经过茶山与雪山同框的作品入选年度照片 [9] - "茶山+雪山"美景在抖音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超600万次 [10] 旅游配套 - 雅安正从基础设施、旅游接待等方面完善配套,打造"茶山伴雪山"旅游名片 [8] - 茶农利用游客流量发展"茶家乐",提供餐饮住宿服务 [10] - 雅安市名山区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中国至美茶园绿道获"全国美丽乡村路"称号 [12] - 当地举办徒步活动、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形成"以路引赛、以赛促旅、交旅融合"新业态 [13] - 5月11日将举办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村跑)雅安名山站活动 [13] 地理优势 - 雅安地形东低西高,海拔差异大(最低523米,最高5793米),形成天然观景台 [12] - 山脉众多(夹金山、二郎山、泥巴山等),视野通透时可看到多座雪山顶部 [12] - 雨后一两天及冬季冷空气影响时,雪山能见度更高 [12] - 不同季节雪山景观各异,冬季夹金山出现概率较大 [12]
在旅游开发中不断探索新解法 寻找“网红村”的“长红”密码(神州看点)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24
桃坪村旅游转型 - 桃坪村拥有2000多年历史,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桃坪羌寨[1] - 1996年成立演出队开启旅游开发,近30年发展历程[1] - "老寨重保护、新寨搞开发"模式,新寨拥有近3000张旅游接待床位[1] - 90%村民从事旅游业,交通改善促使从"中转站"向"目的地"转型[1][2] - 新增咖啡馆、旅拍馆、文创馆等业态,筹备定制剧目和研学项目[2] - 计划结合羌族刺绣、羌笛等非遗文化推出多种主题游[2] 古路村业态升级 - 2024年因独特自然风光成为网红徒步目的地[3] - 爆红后游客量回落至日均3000人,仅为高峰期三成[3] - 首家咖啡馆开业6个月营业额破万元,餐馆进入"必吃榜"[4] - 村民通过短视频平台积累5万粉丝,直播销售土特产[5] - 开发农事体验和研学项目,"五一"游客回升至日均6000人[5] 竹艺村产业发展 - 2022年正式更名竹艺村,主打竹编非遗技艺[5] - 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带动80%农户就业,日收入100-500元[5] - 竹工艺品市场空间有限,计划转向竹家具等工业品[6] - 规划建设12万平方米竹产业空间拓展全球市场[6] - 同步发展竹文化,推动"竹编对话世界"品牌建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