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LABUBU玩偶

搜索文档
海拍客“带病”闯关港交所:假货争议频现 关键运营指标成疑|港美股看台之IPO观察
证券时报· 2025-08-21 08:48
公司概况 - 海拍客成立于2015年,由前天猫国际创始团队成员赵晨创立,专注下沉市场母婴B2B服务,连接供应商与县域母婴店抽取佣金并拓展自营业务及OEM白牌产品 [2] - 2024年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交易额达86亿元,市场份额10.1%,业务已从母婴扩展到美妆、保健品及数码家电领域 [2] - 曾获顺为资本5轮投资,其他投资者包括复星国际、九州通、PVG、高瓴资本等,但2020年、2024年和2025年经历多次股东撤资 [15] 业务模式与财务表现 - 收入由第三方抽佣与自营业务构成,自营收入从2022年5.40亿元增长至2024年8.02亿元,成为支柱业务,同期佣金收入从3.54亿元降至2.29亿元 [13]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和10.32亿元,呈现下滑趋势,累计亏损18.54亿元 [15] - 经调整后2023年、2024年分别盈利1930万元和2580万元,但非经营性亏损需上市后消除 [1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自有品牌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22-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420万元、460万元及360万元,仅占收入0.5%、0.4%及0.3% [14] - 同期推出678个、302个及643个自有SKU,平均每个SKU研发开支仅数千元,远低于行业标杆豪悦护理单个项目382万元的投入水平 [14] 供应商管理与假货争议 - 平台存在非授权商品上架问题,如标价29.90元的泡泡玛特LABUBU玩偶明确标注"非授权",但包装全套使用正版品牌标志 [5][6] - 记者实测购买374元雅诗兰黛小棕瓶(市场价517-579元)经中检鉴定为假货,生产日期与页面信息不符且发货流程异常 [3] - 供应商审核缺位,第三方卖家惠州市嘉宝利贸易有限公司对鉴定结果提出异议但无法提供有效反驳 [5] 线下门店网络真实性 - 招股书称覆盖29万家线下零售店,但记者实测通过社交平台中介10分钟内即可虚假注册门店账号,资质审核形同虚设 [11] - 注册流程仅需提供快团团等第三方平台销售记录截图,门店名称和地址可随意填写,与宣称的严格审核标准严重不符 [11] 上市压力与对赌协议 - 与D轮投资者签署对赌协议,若2026年底前未上市需于2027年发行新承兑票据,创始人质押1537万股普通股作为履约担保 [15] - 多次股东撤资显示资本信心不足,上市被视为"背水一战"而非单纯融资需求 [15]
海拍客“带病”闯关港交所:假货争议频现 关键运营指标成疑
证券时报· 2025-08-21 02:45
29.90元一个的LABUBU、374元一瓶的雅诗兰黛小棕瓶……这些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来自眼下正冲刺 港股IPO的母婴电商平台海拍客。这家成立于2015年、头顶阿里高管创业光环、又获雷军旗下顺为资本 5轮投资的企业,曾是母婴电商领域明星项目,如今却增长乏力,并因假货争议屡陷信任危机。 带着此鉴定结果,记者找到海拍客平台客服。客服坚称平台售卖的为正品,并出示2025年3月18日入境 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证明显示供应商进口的雅诗兰黛第七代小棕瓶(100ml)生产日期与记者收到的产 品标注一致。但业内人士指出,该证明仅能说明其有过正品进口记录,无法证明记者所购商品来源。 此外,商品从深圳罗湖区某菜鸟驿站发出,未有具体的发货地址,非保税仓发货,与跨境电商常规模式 不符。记者实地探访了该菜鸟驿站,其负责人表示并不清楚相关信息。 非授权商品上架供应商审核缺位 证券时报记者深入调查并经相关机构检测鉴定发现,社交平台上质疑的"海拍客售假"并非空穴来风,且 公司部分关键指标存疑。急于上市的海拍客真的准备好了吗? 受困售假质疑记者实测亦"踩坑" 公开资料显示,海拍客是一家专注下沉市场母婴B2B服务的平台,由前天猫国际创始团队成员 ...
促消费需点燃年轻人购买力“火种”
证券时报· 2025-06-28 02:00
小米YU7市场表现 - 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打破"汽车消费力下滑"论调 [1] - 起售价25.35万元的小米YU7以"3分钟卖完一年汽车产能"的成绩逆势增长,而同期3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负增长 [1] - 57%的小米SU7大定车主为30岁以下年轻人,显示年轻群体消费力被激活 [1] 汽车消费市场趋势 - 前5个月国内1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增长51%,销量占比大幅提升,3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负增长 [1] - 小米YU7成功案例显示消费降级并非普遍现象,特定产品仍能激发高端需求 [1] 年轻消费群体特征 - 年轻车主偏好具有社交属性和情绪价值的产品,如小米YU7车主在朋友圈、微信群晒单并组建社群 [1][2] - 泡泡玛特LABUBU玩偶通过抽奖、收藏和社交分享机制满足年轻人需求,与小米汽车火爆逻辑相似 [2] 消费市场激活策略 - 企业需围绕年轻人需求重构产业,强化产品社交属性和情绪价值以点燃消费"火种" [1][2] - 泡泡玛特和小米的成功显示,精准捕捉年轻人收藏、分享、抽奖等"爽点"是商业关键 [2]
消费舆警指数|亚朵客房出现医院枕套,加盟制不应是酒店品牌“挡箭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4:08
舆情事件分析框架 - 南财·21消费新闻部建立《消费舆警指数》评价体系,包含舆情管理及响应、舆情回应、事件处理、品牌影响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采用百分制量化企业舆情应对表现 [1] 亚朵酒店医院枕套事件 - 事件核心:消费者在杭州西溪紫金港亚朵酒店发现带有杭州御湘湖未来医院标签的枕套,酒店已更换房间并减免房费 [3] - 企业回应:涉事酒店声明问题源于洗涤供应商工作失误,已终止合作并对所有房间布草进行100%排查,但集团官方渠道未直接回应 [4] - 评分表现:综合得分56/100,其中舆情回应得分最高(26/35),事件处理得分最低(12/30) [4] - 行业影响:卫生问题直接打击酒店品牌核心价值,加盟店管理漏洞暴露供应商选择与查房环节的系统性风险 [4][5] 白象"多半"商标争议 - 事件核心:消费者质疑"多半"系列产品存在宣传误导,商标注册信息显示"多半"为注册商标,但实际面饼重量与常规产品差异不明显 [6][7] - 企业回应:声明"多半"产品面饼重量较原70克基础提升至110-120克,承诺调整包装避免误解,但未提出具体补偿措施 [8] - 评分表现:综合得分44/100,舆情回应(20/35)和处理长效性(6/30)表现较弱 [8] - 行业特征:食品行业存在商标宣传擦边球现象,消费者对功能性描述商标敏感度提升 [8][9] 泡泡玛特LABUBU品控问题 - 事件核心:爆款LABUBU玩偶出现歪头、掉漆等质量问题,社交媒体相关投诉超1200条,黑猫投诉平台记录215条 [10] - 企业回应:仅通过客服渠道表示产品出厂前经过质检,未在官方社交媒体正面回应,处理方式限于退换货 [11] - 评分表现:综合得分19/100,舆情管理及响应(3/20)和事件处理(3/30)得分极低 [11] - 行业警示:潮玩行业依赖情绪价值,品控缺陷直接破坏消费者获得感,高价二手市场加剧品牌负面效应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