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水易贷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交出高质量发展“半年报”
金融时报· 2025-07-24 10:37
公司业绩表现 -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4万亿元,存贷款规模突破2.1万亿元,稳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 [1] - 存款增量创历年之最,信贷投放超额完成"过半"计划,营收利润"双增长",成本风险"双下降" [1] - 至6月末,资产总额14059亿元,较年初增加872亿元;存款余额11836亿元,较年初增加990亿元,同比多增276亿元;贷款余额9411亿元,较年初增加395亿元,信贷投放完成省政府下达全年计划的68% [3] - 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5%,净利润增幅高于全国农信系统平均水平,缴纳各项税收30.11亿元 [3] 改革与发展 -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于2025年4月17日挂牌开业,江西省成为全国第7个获批创立农商联合银行的省份 [2] - 建立完善党的垂直领导和自上而下资本纽带"双线并行"的管理体制,全面重构组织架构 [2] - 实施全面降本增效和固本培新六大专项行动 [3] - 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八行战略" [2] 金融服务与创新 - 发放全省30%左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近40% [4]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放全省首笔"科创积分贷"、首批"新质生产力贷" [4] - 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8个百分点 [5] - 发放了占全省近1/2普惠涉农贷款和近1/3的普惠小微贷款,今年新增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超97% [6] - 贷款客户数突破440万户,其中用信客户首超300万户 [6] - 数字金融客户超1500万户,网点智能化转型率超95% [7] 风险管理与合规 - 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监管指标整体好于监管标准、优于全国农信系统平均水平 [8] - 2024年末,央行评级处于"绿区"(1-5级)的占比八成以上,2级农商银行较2023年末增加8家 [8] - 建立加强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互动联动10项机制,在全国率先搭建集中式风险指标监测预警系统 [9] 企业文化与党建 - 创建"红农商·赣先锋"特色党建品牌,配套实施六大工程 [3] - 建立干部"进退留转"机制,对高管人员实行"三维考核",对支行行长实施"三个一批"工程 [3] - 树立"合规从高管做起、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全面开展内控合规建设 [8]
成武农商银行创新金融服务,助力木材产业全链条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25 15:24
金融服务助力木材产业升级 - 成武农商银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当地木材产业从传统加工向全链条发展转型 [1] - 针对板材企业开通绿色审批通道,3天内完成100万元"流水易贷"审批,并配备专属客户经理提供"贷款+结算+代发工资"综合服务 [1] - 为家具制造企业定制融资方案,采用灵活担保方式发放120万元"企业流动资金贷",支持数字化喷涂车间建设 [2] 企业转型升级案例 - 朱先生的板材加工厂获得贷款后购置新型压机,实现产量和质量双提升 [1] - 葛先生的家具企业通过金融支持完成工艺升级,获得线上线下客户青睐并扩大市场份额 [2] - 王先生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获得100万元贷款支持,将木材废料转化为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 行业服务模式创新 - 针对木材加工行业资金需求急、周转快特点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并推广线上金融服务实现手机银行全流程操作 [1] - 通过"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和政银村企对接会梳理融资需求,为家具企业提供名单制上门服务 [2] - 采用灵活担保方式和优惠利率支持循环经济项目,推动木材产业绿色转型 [3] 产业发展成效 - 金融支持帮助近千家木材加工企业实现产能提升和工艺改进 [1][2] - 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投产后有效解决木材废料处理难题,为工业供热和民用取暖提供清洁能源 [3] - 金融服务覆盖从板材加工到家具制造的全产业链,促进传统生产向绿色循环方向发展 [1][2][3]
成武农商银行金融发力,让制造业企业“智”造升级跑出加速度
齐鲁晚报网· 2025-05-28 09:34
制造业贷款支持 - 成武农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4.62亿元 较年初增加0.52亿元 [1] - 公司紧密围绕当地产业结构特点 持续丰富信贷产品体系 [1] - 为某电力科技公司发放300万元抵押贷款 解决资金周转压力 [2] 专项金融服务 - 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对专精特新/规上/科技型企业给予优惠利率 [3] - 创新推出"企业流动资金贷""流水易贷"等专属信贷产品 [3] - 重点支持谊源药业等农业龙头和高新制造企业 [3]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流程 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4] - 以更高效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4] - 助力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