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水淡化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广交会“神器”引来疯抢 外商骑行李箱满场飞奔,中国卷尺凭“不塌软”卖高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01:55
广交会整体情况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展览面积达52万平方米,设有19个展区,超2.5万个展位 [2] - 开展首日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超6.9万人,预登记采购商达20.7万名,环比增长14.1% [2] - 境外采购商中,来自欧盟、美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增长明显 [2] 智能电动行李箱(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智能行李箱在广交会样品出货量超1000个,可确定的意向客户超20个 [4] - 公司在全球智能行李箱市场份额超90%,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 [4] - 智能行李箱年出口量增长超40%,年出口数量占公司总销量的50%-60% [4] - 产品兼具时尚轻奢属性与骑行载物的实用性,创意来源于解决短途出行不便的需求 [5] 智能助行外骨骼(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核心团队源自德国前沿人形机器人技术,拥有30余项专利与3项软著 [6] - 产品主要用于登山旅游、辅助老人行走,可缓解肌肉和腰部疲劳,在广交会现场反响热烈 [6][7] - 产品已实现批量化生产,广交会期间供不应求,需后续给客户发货或加急空运 [7] 工量具(河南江华工量具有限公司) - 公司专利卷尺采用直立技术,解决了单手操作时卷尺易塌软的痛点,在美国终端市场售价为30美元(约213元人民币) [8][9] - 卷尺年产能达4500万把,产品90%以上出口至美国、德国、法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为应对贸易环境变化,公司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基地,实现“第三国制造”,并积极开拓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10][11] 新能源海水淡化(江苏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 - 公司是国内首家将兆瓦级风电组引入微电网的新能源海水淡化企业,海水淡化成本约6元/吨,低于行业普遍的7-8元/吨 [12] - 技术突破了孤网环境下连续供电的世界性难题,已将解决方案推向东南亚、中东、北非洲等缺淡水地区 [12] - 中国海水淡化技术正快速缩小与以色列、欧美等早期入局者的差距,具备直面国际竞争的能力 [14] AI智能设备(贝发集团) - 集团占据中国笔类出口市场16.5%的份额,产品触达全球超17亿人,董事长有“亚洲笔王”之称 [14] - AITOP系列AI智能产品(如解压支架翻译器、翻译眼镜等)每月出货量超1万台,且数据在加速增长 [15][16] - AI产品已发展20多个国家代理,覆盖土耳其、俄罗斯、巴西等市场,目标是用AI产品在三五年内“再造一个贝发” [15][16] 采购商反馈与行业趋势 - 采购商对价格的敏感度下降,更关注技术、设计方案和售后保障,广交会从“世界工厂”形象转变为“全球创新枢纽” [17][18] - 采购商对人工智能、新能源、户外存储及工业设备等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对中国技术的先进性表示惊叹 [18][19] - 参展商专业素养提升,销售人员英语流畅,无需额外雇佣翻译,给客商留下深刻印象 [18]
广交会“神器”引来疯抢:老外骑行李箱满场飞奔;中国卷尺凭“不塌软”卖高价;一吨海水变直饮水只用6元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21:35
智能出行产品 - 智能电动行李箱在广交会上成为“逛展神器”,受到多国采购商青睐,现场出现试骑后直接下单提货的现象 [2][4][6] - 产品兼具轻便、实用与轻奢属性,具备骑行载物和短途代步功能,创意来源于解决频繁出差和旅居中的行李不便问题 [7] - 生产公司爱尔威在全球智能行李箱市场份额超过90%,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年出口量增长超40%,出口量占公司总销量50%-60% [7] - 广交会前两日样品出货量已超过1000个,意向客户超20个,公司采用独家代理模式合作,曾有英国采购商直接订购一个高柜的货物 [7] 智能助行设备 - 智能助行外骨骼产品在服务机器人专区爆红,外商体验后不同价格即表示要下单,产品用于登山旅游和辅助老人行走 [8][9][10] - 产品能有效缓解肌肉和腰部疲劳,今年已实现批量化生产,广交会期间带去的样品供不应求,需后续加急发货给客户 [10][11] - 公司核心团队拥有海外高技术背景,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取得30余项专利与3项软著 [10] 精密工量具 - 具备独创直立技术的卷尺展开数米后依然挺立不弯折,解决了单手操作时卷尺易塌软的痛点,技术在中国和美国均获得专利 [13][15] - 该专利产品在美国终端市场售价达30美元(约合213元人民币),远高于普通卷尺,一把优质卷尺需经过100多道工序 [15] - 公司卷尺年产能达4500万把,产品90%以上出口至美国、德国、法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在东南亚建厂应对贸易环境变化 [15][16] 新能源与海水淡化 - 公司将兆瓦级风电组引入微电网,实现新能源海水淡化,成本约为6元/吨,低于行业普遍的7-8元/吨成本 [18][21] - 技术解决了孤网环境下连续供电的世界性难题,可将高盐度或受污染的海水淡化为直饮水,产品已推向东南亚、中东等缺淡水地区 [21][23] - 中国海水淡化技术正快速缩小与早期入局的以色列、欧美企业的差距,并能够直面竞争 [23] AI智能设备 - 贝发集团推出的AITOP系列AI智能产品(如解压支架翻译器、翻译眼镜等)吸引海外采购商,AI设备每月出货量超过1万台,且数据在加速增长 [24][25][27] - 公司在国际市场发展了20多个国家代理,覆盖土耳其、俄罗斯、巴西等地,广交会首日即有美国客户直接下单一箱解压支架翻译器 [27] - 公司占据中国笔类出口市场16.5%的份额,产品触达全球超17亿人,正通过AI产品实现从文具制造商到先进制造商的转型 [25][27] 广交会整体情况与采购商反馈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展览面积达52万平方米,设19个展区超2.5万个展位,境外采购商预登记人数达20.7万名,环比增长14.1% [4] - 采购商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下降,更关注技术、设计方案和售后保障,广交会被形容为“全球创新的枢纽”,展示中国技术大国形象 [28][29][32] - 外商对人工智能、新能源、工业设备等领域兴趣浓厚,用“令人惊叹”形容参展感受,认为中国技术非常先进 [29][34]
不靠海却搞海水淡化,这家济企把成本降了三分之二
齐鲁晚报网· 2025-07-22 21:58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变工况喷射泵技术 可将不稳定工业余热高效转化为稳定能源驱动海水蒸馏系统 [3] - 模块化设备设计使现场安装时间缩短至两天 比传统建设方式节省15%初期投入成本 [3] - 海水淡化处理成本从行业平均每吨12元降至4元左右 降幅达三分之二 [2] - 产出水水质指标优于沿海核电厂严苛标准 已与核电厂达成合作意向并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2] 业务模式创新 - 采用"制造业即服务业"模式 科技服务贡献60%利润 制造利润占比不足40% [6] - 通过运维服务锁定后续工程订单 300万元运维合同可带动3000万元工程订单 [6] - 提供全链条服务涵盖设备供应、工程建设、政府代购及运营维护 [6] - 区域整合形成五大业务片区 西北地区从单一产品年销千万提升至综合业务六七千万元规模 [4][5] 战略布局与产业链延伸 - 从工业废水处理起步 延伸至海水淡化、核能余热利用领域 形成完整水处理产业链 [1][2][7] - 2024年联合山东建筑大学开展太阳能盐湖提锂装置研发 为海水淡化浓盐水提锂储备技术 [7] - 重点开拓核电厂与化工园区市场 这些场景同时具备余热资源和大量淡水需求 [8] - 布局深远海市场 风电-淡化-制氢一体化方案可使绿氢成本降低20% 已进入模拟测试阶段 [8] 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重点发展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8] -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海水淡化列为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8] - 企业技术储备与产业链布局高度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8][9]
2025-2031年中国海水淡化设备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7-15 15:59
海水淡化设备行业核心观点 - 海水淡化设备作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80亿元,较2020年140亿元增长显著,年复合增长率6.48% [2] - 反渗透技术因高效能、低能耗成为主流方法,产业链覆盖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及下游市政/工业应用 [4][5] - 2024年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总产值337亿元,同比增长3.90%,政策支持如《加快发展节水产业指导意见》推动行业发展 [6] 行业概述 - 海水淡化设备通过预处理、主处理(蒸馏/反渗透/电化学法)、后处理三部分实现海水净化,反渗透技术占据主导地位 [4] - 设备核心部件依赖金属材料(不锈钢、钛合金)、高分子材料(聚酰胺、聚砜)及高压泵等关键零部件 [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供金属及高分子材料,中游企业包括双良节能、津膜科技等设备制造商 [5] - 下游应用涵盖市政供水、工业用水(电力、石化)及农业灌溉,干旱地区需求潜力显著 [5][8] 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国内企业如双良节能通过低温多效技术实现突破,形成国内外品牌并存、技术与服务并重的竞争格局 [7]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如反渗透膜材料、能量回收装置)强化竞争力 [7][8] 技术与发展趋势 - 未来技术方向包括智能化(物联网、AI远程监控)、低能耗工艺及新型反渗透膜材料研发 [8] - 城市化及工业需求推动市场增长,2025-2031年预计海外市场拓展加速,进出口贸易活跃 [8][12][14] 区域与进出口分析 - 华东、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领先,西部地区因水资源短缺成为新兴增长区域 [11][14] - 进口价格波动受原材料影响,出口市场以东南亚、中东为主,2025-2031年进出口量预计持续增长 [12][14] 市场需求与供给预测 - 2019-2024年市场需求年均增速超6%,2025-2031年市政及工业领域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10][14] - 市场供给能力随技术升级提升,头部企业扩产带动行业集中度提高 [10][14]
中工国际20250609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建筑、医疗、油气、装备制造、自动化仓储物流 [2][4][8] - 公司:中工国际、中国中原、北企院、江南环境公司、中社集团 [2][7][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以上,生效合同同比增长达 25%;原因是海外市场布局聚焦重点区域实现滚动开发、与中国中原合作签约海外医疗项目、融资创新新签生效转化率高 [3] - **海外市场布局**:聚焦中东、中亚、东南亚和拉美等政局稳定、需求旺盛且具潜力地区,如尼加拉瓜机场项目带动后续项目,通过中亚五国峰会推动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项目 [2][3] - **新细分赛道拓展**:油气领域以伊拉克油气项目为重点,计划拓展至阿曼、阿尔及利亚等国;医院建设领域与中国中原合作新签约 6 所医院;工业化建设上半年新签哈萨克碱厂和土耳其储运基地三期等项目 [2][4] - **国内外医院建设联动**:与中国中原合作,利用其设计能力和自身国际化经营能力,推进多个海外医疗建设项目,形成可复制发展优势 [5][6] - **中国中原优势及国际化发展**:国内领先医院设计企业,百强医院中有四分之一由其设计,与中工国际合作在圭亚那项目上效率高,未来将推动国际市场发展 [7] - **装备制造板块发展**:依托北企院,索道产品获工信部单项冠军,国内高端索道市场占有率超 70%,通过协同出海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可持续运营业务,计划加强国际化进程 [8][9] - **自动化仓储物流设备业务**:以集成为主,主要客户为医药和酒厂领域,属国内第一梯队,十四五规划希望提高市占率 [11] - **油气业务前景**:尽管油价波动,但伊拉克等国需持续开发油气资源,组建第六工程事业部将持续签约项目 [13][14] - **市值管理**:连续多年保持超 40%分红比例,制定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 年通过沟通会等与投资者交流,采用政策工具改善表现 [15] - **国企改革**:第一年集中在机制方面,新一轮聚焦科技创新,中工国际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多家子公司获专利奖项 [16] - **科技创新措施**:推动战新业务、转型高新技术企业、获取专利奖项,实施中长期激励工具如岗位分红和项目分红 [17][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社集团在日本设有全资子公司,进行索道装备市场试验,若打开日本市场可能实现翻倍甚至更高增长 [10] - 上一届中亚五国峰会促进乌兹奥运青年城项目融资关闭,2025 年投资超四亿美元垃圾发电项目并推进哈萨克斯坦碱厂项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