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设备

搜索文档
不靠海却搞海水淡化,这家济企把成本降了三分之二
齐鲁晚报网· 2025-07-22 21:58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变工况喷射泵技术 可将不稳定工业余热高效转化为稳定能源驱动海水蒸馏系统 [3] - 模块化设备设计使现场安装时间缩短至两天 比传统建设方式节省15%初期投入成本 [3] - 海水淡化处理成本从行业平均每吨12元降至4元左右 降幅达三分之二 [2] - 产出水水质指标优于沿海核电厂严苛标准 已与核电厂达成合作意向并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2] 业务模式创新 - 采用"制造业即服务业"模式 科技服务贡献60%利润 制造利润占比不足40% [6] - 通过运维服务锁定后续工程订单 300万元运维合同可带动3000万元工程订单 [6] - 提供全链条服务涵盖设备供应、工程建设、政府代购及运营维护 [6] - 区域整合形成五大业务片区 西北地区从单一产品年销千万提升至综合业务六七千万元规模 [4][5] 战略布局与产业链延伸 - 从工业废水处理起步 延伸至海水淡化、核能余热利用领域 形成完整水处理产业链 [1][2][7] - 2024年联合山东建筑大学开展太阳能盐湖提锂装置研发 为海水淡化浓盐水提锂储备技术 [7] - 重点开拓核电厂与化工园区市场 这些场景同时具备余热资源和大量淡水需求 [8] - 布局深远海市场 风电-淡化-制氢一体化方案可使绿氢成本降低20% 已进入模拟测试阶段 [8] 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重点发展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8] -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海水淡化列为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8] - 企业技术储备与产业链布局高度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8][9]
2025-2031年中国海水淡化设备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7-15 15:59
海水淡化设备行业核心观点 - 海水淡化设备作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80亿元,较2020年140亿元增长显著,年复合增长率6.48% [2] - 反渗透技术因高效能、低能耗成为主流方法,产业链覆盖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及下游市政/工业应用 [4][5] - 2024年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总产值337亿元,同比增长3.90%,政策支持如《加快发展节水产业指导意见》推动行业发展 [6] 行业概述 - 海水淡化设备通过预处理、主处理(蒸馏/反渗透/电化学法)、后处理三部分实现海水净化,反渗透技术占据主导地位 [4] - 设备核心部件依赖金属材料(不锈钢、钛合金)、高分子材料(聚酰胺、聚砜)及高压泵等关键零部件 [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供金属及高分子材料,中游企业包括双良节能、津膜科技等设备制造商 [5] - 下游应用涵盖市政供水、工业用水(电力、石化)及农业灌溉,干旱地区需求潜力显著 [5][8] 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国内企业如双良节能通过低温多效技术实现突破,形成国内外品牌并存、技术与服务并重的竞争格局 [7]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如反渗透膜材料、能量回收装置)强化竞争力 [7][8] 技术与发展趋势 - 未来技术方向包括智能化(物联网、AI远程监控)、低能耗工艺及新型反渗透膜材料研发 [8] - 城市化及工业需求推动市场增长,2025-2031年预计海外市场拓展加速,进出口贸易活跃 [8][12][14] 区域与进出口分析 - 华东、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领先,西部地区因水资源短缺成为新兴增长区域 [11][14] - 进口价格波动受原材料影响,出口市场以东南亚、中东为主,2025-2031年进出口量预计持续增长 [12][14] 市场需求与供给预测 - 2019-2024年市场需求年均增速超6%,2025-2031年市政及工业领域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10][14] - 市场供给能力随技术升级提升,头部企业扩产带动行业集中度提高 [10][14]
中工国际20250609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建筑、医疗、油气、装备制造、自动化仓储物流 [2][4][8] - 公司:中工国际、中国中原、北企院、江南环境公司、中社集团 [2][7][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以上,生效合同同比增长达 25%;原因是海外市场布局聚焦重点区域实现滚动开发、与中国中原合作签约海外医疗项目、融资创新新签生效转化率高 [3] - **海外市场布局**:聚焦中东、中亚、东南亚和拉美等政局稳定、需求旺盛且具潜力地区,如尼加拉瓜机场项目带动后续项目,通过中亚五国峰会推动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项目 [2][3] - **新细分赛道拓展**:油气领域以伊拉克油气项目为重点,计划拓展至阿曼、阿尔及利亚等国;医院建设领域与中国中原合作新签约 6 所医院;工业化建设上半年新签哈萨克碱厂和土耳其储运基地三期等项目 [2][4] - **国内外医院建设联动**:与中国中原合作,利用其设计能力和自身国际化经营能力,推进多个海外医疗建设项目,形成可复制发展优势 [5][6] - **中国中原优势及国际化发展**:国内领先医院设计企业,百强医院中有四分之一由其设计,与中工国际合作在圭亚那项目上效率高,未来将推动国际市场发展 [7] - **装备制造板块发展**:依托北企院,索道产品获工信部单项冠军,国内高端索道市场占有率超 70%,通过协同出海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可持续运营业务,计划加强国际化进程 [8][9] - **自动化仓储物流设备业务**:以集成为主,主要客户为医药和酒厂领域,属国内第一梯队,十四五规划希望提高市占率 [11] - **油气业务前景**:尽管油价波动,但伊拉克等国需持续开发油气资源,组建第六工程事业部将持续签约项目 [13][14] - **市值管理**:连续多年保持超 40%分红比例,制定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 年通过沟通会等与投资者交流,采用政策工具改善表现 [15] - **国企改革**:第一年集中在机制方面,新一轮聚焦科技创新,中工国际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多家子公司获专利奖项 [16] - **科技创新措施**:推动战新业务、转型高新技术企业、获取专利奖项,实施中长期激励工具如岗位分红和项目分红 [17][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社集团在日本设有全资子公司,进行索道装备市场试验,若打开日本市场可能实现翻倍甚至更高增长 [10] - 上一届中亚五国峰会促进乌兹奥运青年城项目融资关闭,2025 年投资超四亿美元垃圾发电项目并推进哈萨克斯坦碱厂项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