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首程控股执委会委员、联席总裁叶芊:扶持企业要有“长视角” 投资行业要有“长链条”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02:3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作为技术门槛最高、系统集成最复杂的品类,正加速走向规模化落地,多家头部企业产能有望在2024年突破千台大关,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1] - 机器人行业技术密集、周期长,短期看不清赢家,但长期有望诞生市值数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企业 [1] - 工业领域机器人应用在巡检、应急等特定领域1-2年内能看到成熟应用,而家庭场景还需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场景成熟 [3] 公司战略布局 - 未来两到三年内,每年将通过旗下基金平台投资10家以上精选机器人企业 [1] - 重点布局三大方向:垂直领域创新(医疗、工业等)、供应链核心技术(关节模块、灵巧手、传感器等)、人机交互升级智能体机器人(情感陪伴、家庭服务等) [1] - 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提供融资租赁、销售代理、行业咨询、供应链管理等多元化服务,面向整个行业开放 [2] 投资策略 - 投资过程中看重创始团队能力(理想、执行力)和供应链能力,倾向于选择具备技术壁垒与商业化落地能力强的企业 [2] - 构建覆盖"投前、投中、投后"的全链条风控体系,投前通过"尽调清单库"和"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量化分析,投后提供场景到供应链的赋能服务 [2] - 以"投科技、引链主、强赋能"为抓手,已投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消费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上游零部件等各细分领域 [3] 行业挑战与机遇 - 机器人领域技术迭代快、风险维度复杂,需建立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机制穿越技术周期 [3] - 新技术涌现频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通过团队建设、供应链、场景应用等支持帮助企业迭代进步 [3]
高瓴、五源一起投了个消费机器人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6-02 13:31
焦点回顾 - 新消费赛道中消费机器人受资本青睐 乐享科技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2][4] 地平线机器人旗下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2][7] - 硬科技赛道新材料领域融资活跃 国瑞新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2][11] 芯源新材料完成C轮融资[2][20] - 大健康赛道口腔医疗受重视 铖联科技完成近两亿B+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5亿元[2][27] 玉汝成口腔材料获数千万元融资[2][29] 新消费领域投融资 - 乐享科技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由锦秋基金领投 经纬创投等老股东超额加投[4][5] - 主唱秀获2000万A轮融资 投资方为深圳国之强投资集团[6] - 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获高瓴资本等多家机构参投[7] - 坦途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追创创投持续加注[8] 硬科技领域投融资 - 智元机器人获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新投资 红杉中国等老股东跟投[10] - 国瑞新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深创投等多家机构共同投资[11] - 中海储能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 蚂蚁集团领投[12] - 庆为航空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汇川产投领投[13] - 创晟半导体完成近亿元天使及天使+轮融资 华业天成等机构投资[14] - 优理奇机器人完成数亿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 中关村前沿基金等参与[15] - 博理新材料完成B轮融资 泸州航发集团等领投[16] - 安努智能获格力博等数千万级种子轮融资[17] - 炎黄国芯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梅花创投等联合领投[18] - 宇石空间完成天使+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亿元[19] - 鹿明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半年内累计融资近2亿[21] 大健康领域投融资 - 曦嘉医疗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险峰淇云投资[23] - 渤因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张科禾苗基金领投[24][25] - 聚源生物完成超亿元融资 国投招商与越秀产业基金联合投资[26] - 铖联科技完成近两亿B+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5亿元[27] - 爱亿生完成天使轮融资 道彤投资独家投资[28] - 心光生物完成Pre-A++轮融资 兴富资本投资[30] - 真迈生物完成2.8亿元C+轮融资 圣湘生物等联合领投[31] - 浩博医药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 多家知名机构跟投[32] - 舜景医药完成3亿元A轮融资 松禾基金等共同出资[33] 互联网/企业服务领域投融资 - 景联文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杭州金投集团旗下基金投资[35]
一年 交付10台人形机器人,优必选离盈利更远了
观察者网· 2025-04-04 09:3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23.7% [1] - 毛利3.74亿元,同比增长12.4%,毛利率28.7%,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1] - 净亏损11.60亿元,同比收窄8.3%,经调整EBITDA为-6.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8.0% [1] - 营业成本7.23亿元,销售费用5.06亿元,占收入比47.9% [5] 收入结构 - 教育机器人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4.6% [3] - 物流机器人收入3.22亿元,同比下降17.5% [3] - 其他定制机器人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26.1% [3] - 消费级机器人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88.1% [3] - 境内收入占比67.2%,境外收入占比32.8%,境外收入同比增长85.5% [4] 人形机器人业务 - 2024年人形机器人收入约3500万元,交付10台 [1] - 2021-2023年Walker系列累计销售10台,单价约600万元 [7] - 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等企业合作,预计2025年订单大幅提升 [6] - 推出天工行者教育机器人,售价29.9万元,低于同类产品50万+定价 [7] 研发与专利 - 持有2680项授权专利,新增超500件,发明专利占比57.87% [10] - 自主研发群脑网络架构和人形智能网联中枢技术 [10] - 全职员工2191人,人均薪酬约43万元/年 [10] 高管增持 - 高管集体增持公司股票,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 [1][8] - 增持基于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信心和提振投资者信心 [9][10] 行业动态 - 达阀机器人因资金流动性挑战停摆,估值超200亿元 [11][12] - 人形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趋势明显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