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今日视点:按下“需求驱动”快进键 机器人产业迸发新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8-06 06:44
在消费端激活潜在需求方面,除了直接的补贴政策,更需打破"机器人=高端消费品"的认知壁垒。北京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消费券政策已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可通过场景化体验让消费者感知机器人的实用价 值。比如,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置陪伴机器人体验区,让老人直观感受智能护理的便捷;在商场亲子 区布置教育机器人互动装置,让家长看到科技对儿童启蒙的助力。同时,针对家庭消费的中小型机器人 产品,可推动建立"试用—购买—售后"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降低消费决策门槛,让"需要"转化为"愿意 买"。 在产业端深挖场景需求层面,需摆脱"为技术找应用"的惯性,转向"从场景定技术"。制造业中,不同生 产线对机器人的精度、柔性要求差异显著,企业可联合车企、电子厂商等下游客户共建"场景实验室", 针对具体工序定制机器人解决方案。服务业场景更需"贴身定制",比如,餐饮行业的送餐机器人需适应 复杂的桌椅布局和突发避让需求,物流行业的分拣机器人要能识别异形包裹并优化路径规划,这些细分 需求的突破,往往能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 总之,当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加速觉醒、技术创新靶向突破形成合力,中国机器人产业不仅有 望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位势跃升,也会将"让机 ...
募资24.7亿港元,优必选再次配股“补血”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20:04
股价波动 - 7月22日公司股价跌幅达5.71%至85.1港元 前一交易日则大涨5.25% [1] 近期重大事件 - 中标觅亿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纪录 [2] - 宣布配股融资计划 以每股82港元配售3015.545万股新H股 较前收盘价折让9.14% [2] - 配股募资净额24.1亿港元 将用于业务运营发展及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2] 融资历史 - 上市以来已完成四次配股 累计募资19.58亿港元(含本次) [3] - 前三次配股资金已全部用完 第四次配股资金已使用4.95亿港元 剩余3.82亿港元 [3] - 港股市场年内配售融资总额达1592.33亿元 同比激增395.73% [2]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赛道融资活跃 前5个月融资额232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 [4] - 7月21日单日有三家机器人公司(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宣布获新一轮融资 [4] - 协作机器人公司越疆科技7月15日宣布折价配股募资10.22亿港元 [3] 商业进展 - 天工行者机器人获百台订单 2025年预计交付超300台 [5] - Walker S2成为全球首款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 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机器人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3.7%至13.05亿元 毛利增至3.74亿元 [4] - 年度亏损收窄至11.6亿元(2023年为12.65亿元) [4] 产品矩阵 - 消费级产品包括家庭/教育机器人 [4] - 商用产品涵盖人形机器人/智能搬运/导航/清洁/辅助行走/陪伴机器人等 [4]
锦富技术:持续布局机器人赛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7-22 11:5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控股子公司迈致科技与上海某高校在工业自动化、多足机器人领域合作研发,积累经验,并计划在机器人检测、机器人二次开发等领域布局 [1] - 公司针对机器人业务定义了三个方向:机器人检测、整线代工、机器人二次开发 [1] 机器人检测领域 - 公司与国内外机器人厂商有合作开发项目,预计本年度将有订单落地,但体量较小,对经营业绩影响有限 [2] 整线代工领域 - 迈致科技与美国一家教育机器人公司深度合作开发设计,待产品在美国市场推广后,将寻求整线代工合作 [2] 机器人二次开发领域 - 公司在宇树科技、云深处等机器狗本体基础上,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开发,如上海特警大队巡警机器狗、IDC机房巡检、小区物业及景区巡检等 [2] 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头部国产机器人本体厂商资本化进程加快,预计将促进全行业资本开支增加 [2] - 东海证券预测,到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能最少达10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 [2]
京东签约“鲸鱼机器人” 刘强东剑指何处?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54
京东科技与鲸鱼机器人战略合作 合作背景与核心目标 - 京东科技与鲸鱼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AI+教育机器人"产业发展,覆盖产品技术、营销增长、产业落地等领域 [2] - 鲸鱼机器人是全球销量领先的教育机器人品牌,年销量超100万套,覆盖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及家庭场景 [2] - 京东科技依托京东集团的云服务、AI营销和电商生态,双方形成技术方与产业方的强强联合 [2] 技术赋能与产品升级 - 京东云将为鲸鱼机器人提供稳定的云服务支持,确保高并发、大数据传输场景下的流畅运行 [4] - 鲸鱼机器人全面接入京东云JoyAgent智能体开发平台,降低技术门槛并整合JoyInside AI能力,提升教育机器人的对话、学习和响应能力 [4] - 未来产品可实现动态教学调整,如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节奏或主动提问,大幅提升实用性 [4] 市场拓展与生态协同 - 鲸鱼机器人入驻京东零售平台,双方探索AI数字人、智能推荐等创新营销方式,精准触达学校、培训机构及家庭用户 [6] - 京东的物流和供应链优势将优化鲸鱼机器人交付效率,实现"技术+零售"双重赋能 [6] 行业标准化与规模化路径 - 双方通过"产品+竞赛+内容+培训"四位一体模式,探索可复制的教育机器人产业路径 [7] - 结合鲸鱼机器人的教育生态与京东科技的方案整合能力,从区域合作、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维度形成成熟行业解决方案 [9] 合作意义与行业影响 - 合作体现技术巨头与垂直领域专家的互补:京东验证AI技术落地教育场景,鲸鱼机器人借助京东资源扩大规模 [10] - 技术层面提升机器人智能化,市场层面加速品牌影响力,行业层面提供可参考的发展样板 [10] - 合作或推动教育机器人在编程、科学教学等场景的普及,成为行业新标杆 [10]
抖音投亿级补贴发力连锁酒店;滴滴与海底捞实现会籍互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7:34
消费市场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 同比增长5% 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0.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5.4% 通讯器材类增长24.1% 家具类增长22.9%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推动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 [1] 本地生活服务 - 抖音本地生活业务投入亿级平台补贴 支持连锁品牌酒店官方直播及特惠订房6折起 [2] - 抖音通过补贴策略提升酒店预订领域市场份额 与连锁品牌酒店合作提供更具竞争力价格 [2] 科技合作 - 京东科技与鲸鱼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AI+教育机器人"产业发展 [3] - 双方将在产品技术合作 科技营销增长 产业模式探索等维度展开合作 [3] 会员体系互通 - 滴滴与海底捞实现会员体系互通 推出多重会员权益及定制化礼遇 [4] - 双方通过"出行+餐饮"场景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用户黏性 [4]
鲸鱼机器人与京东科技携手推动“AI+教育机器人”产业迈向新高度
搜狐财经· 2025-07-15 20:47
战略合作签约 - 鲸鱼机器人与京东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产品技术合作 营销增长 产业落地等多维度推动"AI+教育机器人"产业发展 [1] - 签约仪式出席人员包括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 京东云副总裁吴凯立 鲸鱼机器人CEO费旭锋等高管 [3] 产品技术合作 - 京东云将为鲸鱼机器人提供稳定高效的云服务支撑 保障高并发 大规模数据传输等复杂场景下的流畅体验 [5] - 依托京东云JoyAgent智能体开发平台 为鲸鱼机器人提供从智能体搭建 调试到发布的全流程服务 [5] - 鲸鱼机器人将全面引入京东JoyInside能力 为教育机器人赋予高度专业化AI大脑 大幅提升交互体验 [5] 营销增长合作 - 鲸鱼机器人将入驻京东零售平台 京东科技将运用数字人 AI营销等技术优势 与鲸鱼机器人共同探索创新营销形式 [7] - 双方将推动鲸鱼机器人在京东生态内实现长效增长 [7] 产业模式探索 - 依托教育机器人产业基地和"产品+竞赛+内容+培训"四位一体生态优势 双方将从区域协同 方案整合等维度提炼可复制推广的成熟模式 [7] - 合作旨在为AI+教育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实践范本 助力行业生态加速构建 [7]
中国服务机器人何以在全球脱颖而出(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4 06:56
中国服务机器人全球市场表现 - 中国服务机器人5月产量达121.6万台,同比增长13.8% [1] - 2023年出口额15.1亿元人民币,62.5%销往日韩市场 [4] - 2024年Q3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501.4万台,中国产品占近50%市场份额 [4] - 龙头企业上海擎朗智能和深圳普渡科技积极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4] 行业技术生态与竞争优势 - 中国建立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半导体和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5] - 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公司协同高校和研究机构构建开放AI模型生态系统 [6] - 政策支持推动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与人才流动 [5][6] - 发达国家人力成本上升催生服务机器人需求,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占领市场 [5] 未来市场前景与研发方向 - 预计2050年全球将有8000万个人形机器人服务家庭 [7] - 2025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50亿元人民币 [7] - 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达8700亿元人民币 [8] - 研发重点转向多场景适应性,如餐饮服务、家庭护理等智能化应用 [7] - 通过机器人体育赛事等创新方式测试智能系统稳定性 [8]
优必选(9880.HK):国产人形机器人领军者 持续推进商业化进程
格隆汇· 2025-06-26 10:21
公司概况 - 优必选是国内第一家以人形机器人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产品围绕家庭、商用、工业三大应用场景 [1] - 家庭场景产品包括Alpha系列智能机器人、可编程教育机器人、宠物智能用品等 [1] - 商业和工业场景产品包括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智能搬运机器人、导航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 [1]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7.40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2.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0% [2]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亏损7.07亿元增至2023年亏损12.34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至11.24亿元 [2] - 净利率从2020年的-95.5%下滑至2023年的-120.8% [2] - 研发投入持续较高,2020-2024年均超过35% [2]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目前共有6款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主要用于工业场景 [2] - Walker、Walker X、Walker C主要用于商业及家庭服务场景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已收到车厂500台意向订单,2024年目标产能约1000台 [3] - 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及富士康、顺丰等企业合作 [3] 其他业务表现 - 2024年消费级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收入分别为4.77亿、3.63亿、3.22亿元 [3] - 消费级机器人主要面向出口,2025年计划迭代高端型号并扩大线下渠道 [3] - 公司是教育机器人龙头,未来受益于教育机器人渗透率提升 [3] - 物流机器人需求大但市场竞争较激烈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18.91/26.62/36.21亿元,同比增长45%/41%/36% [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为-9.64/-7.71/-4.42亿元 [4] - 随着收入规模增加,规模效应显现,亏损有望持续收窄 [4]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布局全面,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4]
东港股份(002117) - 002117东港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9
2025-06-19 15:3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18日17:00 - 18:30 [2] - 活动地点在东港股份有限公司 [2] - 参与单位有中邮证券、新华基金、新华资产、北京和聚投资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裁郑理、齐利国和证券事务代表阮永城 [2] 公司业务情况 机器人业务 - 机器人产品价格区间为几万元至二十余万元,已实现多行业项目落地,订单数量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业务收入显著增长,正拓展政务、教育等场景 [2] - 聚焦轮式和腿部升降式机器人,具备较强稳定性和任务执行效率,对双足机器人保持关注并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 [2] 智能卡业务 - 与恒宝、楚天龙都生产智能卡产品,业务发展良好,客户数量增多,产量增长,营业收入增加 [2] 稳定币相关业务 - 关注稳定币潜在应用,在区块链等方面有扎实技术积累,但未开展稳定币产品实质性工作,未来条件具备有能力支撑相关开发 [3] 教育机器人业务 - 具备多模态人机交互能力,可协助教学、提供心理健康辅助服务,提升校园智慧教学与管理水平 [3] - 以北京为例,教育系统有部署规划,公司“小智”已参与多个试点项目,有望全国拓展应用,前景可期 [3] 银行系统业务 - 除票据和银行卡业务,还提供数据处理打印、档案存储及电子化业务 [3] 新业务情况 - 关注相关行业新型业务发展,寻找匹配的业务机会 [3]
210日企赴粤“相亲:AI、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成”最靓的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4 11:06
中日经贸合作背景 - 210家日本企业赴广东参加产业对接会,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商贸服务五大产业 [1] - 广东对日本前4个月进出口总额1447亿元,同比增长5.36%,实际利用日本外资增长超40% [1] - 日本累计在广东设立企业3155家,实际投资170亿美元,丰田、本田、日产等知名日企长期投资广东 [3] 广东招商引资策略 - 广东推出最高1.5亿元外资企业落地激励,计划2025年开展100场以上招商引资活动 [4][5] - 广东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为日企提供产业链协同发展机会 [8] - 广东重点推进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发,包括城市空中交通、智能工厂等领域 [8] 产业合作升级趋势 - 签约68个项目总金额1166亿元,覆盖生物医药、电子、高端制造等领域 [3] - 现场签约27个项目金额1034.64亿元,举办五大产业专题对接会 [5] - 合作模式从"日本研发+广东制造"向产业链协同融合跃升,涉及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6][7] 企业合作案例 - 东风日产在广东累计投资超280亿元,带动300家零部件企业落户,创造5万就业 [3] - 赛特智能已在日本开展业务,计划加强供应链整合,推动机器人产品本土化 [5][6] - 金大智能与日企双向合作,既采购注塑机又出口教育机器人,共建应用场景 [7] 新兴产业机遇 - 低空经济领域将发展城市空中交通、物流配送等应用场景 [8] - 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智能医疗、智能金融等行业应用 [8] - 生物医药、新能源、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合作新方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