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致·斐然

搜索文档
华熙生物(688363):董事长亲赴一线,Q2利润显著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8-28 11: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未明确提及[1][11] 核心观点 - 董事长亲赴一线管理 Q2利润显著改善 归母净利润同比+20.9%[1][4] - 品牌营销向"效益导向"转型 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8][9] - 原料业务相对稳健 医美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护肤品业务处于调整阶段[5][6][7] - 二季度利润拐点已现 看好未来业绩弹性释放[10][11] 财务表现 - 1H2025营收22.6亿元(-19.6%) 归母净利润2.2亿元(-35.4%)[4] - 2Q2025营收11.8亿元(-18.4%) 归母净利润1.2亿元(+20.9%)[4] - 1H2025毛利率71.0%(-3.5pcts) 归母净利率9.8%(-2.4pcts)[8] - 2Q2025期间费用率56.6%(-6.8pcts) 销售费用率35.0%(-12.5pcts)[9] 分业务表现 - 原料业务营收6.3亿元(-0.6%) 毛利率62.0%(-4.3pcts)[5][8] - 医疗终端产品营收6.7亿元(-9.4%) 毛利率81.6%(-2.9pcts)[5][8]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9.1亿元(-34.0%) 毛利率69.7%(-3.4pcts)[5][8] -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0.4亿元(+32.4%)[5] 业务亮点 - 原料出口业务营收3.3亿元(+0.9%) 占原料业务52.9%[5] - 欧洲/东南亚/韩国收入增速近10% 日本市场增速超20%[5] - 弗思特品牌收入0.6亿元(+61.3%) 销量80吨(+23%)[5] - 新增8个国际医疗器械注册证 涉及巴西/泰国/俄罗斯市场[6] - 润百颜屏障修护系列收入占比超50%[7] - BM肌活/米蓓尔品牌营销变革见效 人效提升/库存周转改善[7]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48.25/56.31/67.35亿元(下调14%/15%/14%)[11] - 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下调2026-2027年至5.9/8.0亿元(下调11%/12%)[11]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98/1.23/1.66元 对应PE 60/47/35倍[11][12] - 董事长拟增持2-3亿元公司股份 显示发展信心[11]
华熙生物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24年研发投入逆势增长达4.66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7-11 13:55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净利润1.74亿元骤降70.59% [2] - 研发投入逆势增长4.46%达4.66亿元研发费用率8.68%创历史新高居A股前列 [2] - 现金分红5262万元占归母净利润30.19% [9] 业务结构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激增32.03%明星产品"润致娃娃针"收入翻倍覆盖超5000家机构 [6] - 功能性护肤品板块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滑31.62%主因市场竞争加剧与渠道调整 [6] - 原料业务国际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7.65% [5] 研发与创新 - 合成生物学领域拥有580项有效专利392项应用于主营业务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7] - 2024年推出多个专项新产品完成3个化妆品新原料备案 [7] - 研发团队920人年研发投入占比近9%远高于行业均值 [10] 战略转型 - 从透明质酸单点突破转向糖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构建"细胞级抗衰"生态闭环 [8][9] - 砍掉低效营销投入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3.31%聚焦高毛利医美产品如"润致·格格"与"润致·斐然" [6] - 第五次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 cGMP现场检查覆盖六大质量体系 [2][3] 市场拓展 - FDA认证标志着玻璃酸钠原料药生产标准站上全球顶点为打开欧美高端市场提供背书 [3][4] - 业务横跨原料药医美器械功能性食品组织工程四大领域 [9] - 采用无动物源性培养基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强化ESG实践 [9]
“炮轰”券商?华熙生物再回应:没有好的生态,没有谁会是最终的成功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3:53
华熙生物公开质疑券商研报 - 公司直指资本市场追求新题材,研报中大量出现针对透明质酸产业的"对比研究",认为透明质酸产业被描述为"过时"、"不如某物质安全"等不实言论 [1][3] - 公司强调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是衡量安全性和技术壁垒的关键指标,旗下透明质酸医美注射类产品的三类医疗器械证数量居行业首位 [3] - 公司澄清市场上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本质属于多肽,与人体内的胶原蛋白存在差异,两个概念不应混用 [4] 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争议 - 多家券商研报提出"胶原蛋白在皮肤修复、抗衰老和副作用等方面强于玻尿酸"的观点 [3] - 公司回应无法简单比较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孰强孰弱,强调最权威依据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披露信息 [3] - 行业人士指出玻尿酸以容积填充和补水见长,重组胶原蛋白侧重肤质改善和屏障修复,临床应用需依求美者个体需求而定 [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6]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旗下多个品牌面临增长瓶颈 [6]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新推出的"润致·格格"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 [7] 行业竞争格局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快速增长,锦波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上涨84.92%,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上涨144.27% [8] - 巨子生物2024年收入55.39亿元,同比上涨57.2%,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上涨42.4% [8] - 医美市场从早年的玻尿酸主导转向再生和胶原类产品为主流 [8]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启动全面管理变革,包括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指标与绩效体系变革等 [2] - 设立"竞争情报部",追踪并应对与科学常识和科研趋势背离的竞争性传播活动 [9] - 公司布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延续"重组胶原蛋白生物合成及应用研究"等项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