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态LiFSI
icon
搜索文档
不止于锂电!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效能释放 永太科技营收净利双双增长
全景网· 2025-10-31 16:5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0.28亿元,同比增长20.6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5.39万元,同比增长136.23% [1] - 每股收益0.035元,同比增长135.7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4元,同比增长620.88% [1] 业务板块分析 - 锂电及其他材料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2.09%,是业绩增长主要动力 [2] - 植保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77%,得益于子公司新增产能释放和产能利用率提升 [2] - 医药板块因客户原研药专利到期及行业竞争加剧而阶段性承压 [2]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 - 公司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在锂电材料领域构建了从锂盐原料到电解液的全链条业务体系 [1] - 六氟磷酸锂年产能约1.8万吨,液态LiFSI产能6.7万吨,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1] - 采取"双轮驱动"策略,整合资源优化成本,并积极拓展新市场培育新增长点 [2] 新能源领域布局与合作 - 2025年9月与复旦大学团队合资设立上海永太芯氟新材料有限公司,推动中长时锂电池技术产业化 [3] - 合作基于新型补锂添加剂三氟甲基亚磺酸锂技术,该技术可使电池寿命延长1-2个数量级 [3] - 按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200万吨以上测算,新型补锂添加剂潜在市场空间超百亿元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超40% [4] - 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已达44.3%,下游需求为锂电材料提供稳定支撑 [4] - 储能市场快速崛起及数据中心散热需求升级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4]
永太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40.28亿行业排第五,净利润3032.86万行业排第八
新浪财经· 2025-10-29 21: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11日,于2009年12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氟精细化学品龙头企业,在锂电池新材料领域有技术优势 [1] - 公司主要从事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特色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和中成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制品 - 氟化工,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六氟磷酸锂、GDR概念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0.28亿元,在行业10家公司中排名第5,行业平均数为56.9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锂电及其他材料类占比33.38%,贸易占比30.87%,植保类占比19.50%,医药类占比16.04% [2] - 当期净利润为3032.86万元,行业排名第8,行业平均数为7.56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3.94%,高于去年同期的71.42%,且高于行业平均的40.15%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6.84%,低于去年同期的17.62%,也低于行业平均的23.64%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何人宝、王莺妹,董事长兼总经理为王莺妹,2024年薪酬为120万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0.77万,较上期增加7.56%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23.9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09.44万股 [5]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公司于2025年9月9日与高悦先生、王兵杰先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永太芯氟,公司占比67%,作为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的产业化载体 [6] - 公司已构建"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电解液"全链条,六氟磷酸锂年产能约2万吨,液态LiFSI 6.7万吨试产中 [6] - 三氟甲基亚磺酸锂补锂效果显著,公司已小规模量产并送样头部锂电公司 [6] - 山西证券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5.8亿元、18.8亿元 [6]
联化科技:公司的新能源产品主要集中在德州基地和临海基地,德州基地以电解液原料为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13:06
新能源产品生产基地布局 - 公司新能源产品主要集中在德州基地和临海基地 [2] - 德州基地以电解液原料生产为主 [2] - 临海基地是其余新能源产品的主要生产地 [2] 德州基地产品详情 - 目前德州基地对外销售的产品以液态LiFSI为主 [2] - 德州基地产品可用于固态电池的提问未在回复中直接确认 [2]
永太科技联手复旦团队成立合资公司,锂电“打针复原”黑科技加速产业化
全景网· 2025-09-15 13:26
核心技术突破 - 锂电池"打针复原"技术实现产业化关键突破 三氟甲基亚磺酸锂作为新型补锂添加剂可延长电池寿命1-2个数量级[1] - 复旦大学团队在《Nature》发表突破性研究 通过外部供锂思路设计锂载体分子 实现精准补充缺失锂离子[3] - 处理后的电池可实现数万次循环寿命 技术既可用于旧电池修复也可在新电池中添加预防容量衰减[3] 产业化进展 - 永太科技于2024年3月获得技术专利授权并完成专利变更[4] - 2024年9月9日设立合资公司永太芯氟 公司持股67% 科研团队持股33%[4] - 科研团队持续深耕领域 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期刊[4] - 公司已实现新型添加剂小规模量产 并向头部锂电公司送样 产品验证符合预期[5] 市场前景 - 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电解液需求超200万吨 假设50%电池需要添加3-5%添加剂 需求规模约3-5万吨[5] - 按常规补锂剂30-50万元/吨价格测算 市场空间超百亿元[5] - 材料兼容现有产线 产业化门槛较低[5] - 全球退役锂电池数量2024-2031年预计保持36.6%复合增长率 中国保持40.1%高增长[2] 公司竞争优势 - 构建完整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布局 形成"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电解液"全链条能力[6] - 拥有六氟磷酸锂年产能约2万吨 液态LiFSI 6.7万吨试产中[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6亿元 同比增长56.2% 第二季度净利润0.5亿元 同比增长165.8%[6] - 山西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 5.8亿元 18.8亿元[6] 行业背景 - 主流锂电池循环寿命在500-2000次之间 容量衰减至80%以下即面临退役[2] - 预计到2028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总量将突破每年400万吨[2] - 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决方案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