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戏等IP衍生周边商品)
icon
搜索文档
“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10-06 11:30
行业定义与消费群体 - “谷子”源于英文“goods”的音译,主要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衍生的周边商品,包括盲盒、徽章和卡片等 [1] - “谷子”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15岁至25岁之间的学生和年轻上班族 [1] - 消费者购买“谷子”是为了获得情绪体验和个性表达,并能通过“扎痛包”等方式吸引同好交流 [1] 市场热度与规模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人民币,预计2029年超过3000亿元 [2] - “十一”假期期间,“谷子”店客流量激增,郑州大上海商场内店铺每日客流量在2000人次以上,比工作日增加十倍以上 [1] - 大上海商场因“谷子文化”吸引50多家店铺入驻,成为新兴的“二次元打卡圣地”,今年“十一”假期日均客流量达到近3万人次 [2] 行业驱动因素与发展趋势 - 消费市场从物质需求不断向情绪价值跃迁,推动“谷子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3] - 随着《哪吒》等国产动漫兴起,国产IP周边商品的销售占比不断提高 [2] - “谷子经济”让传统商场从销售场所转型为情感体验载体,并带动猫咖、游戏厅等体验式消费业态 [2] - 行业未来需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开发高品质原创IP,构建从原创IP、展会到周边衍生品的完整产业链 [3]
00后情绪消费更大方?南都发布情绪经济社会认知度调研报告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6:47
情绪经济市场概况 - 情绪经济正成为经济新引擎,淘宝天猫618战报显示潮玩、宠物、运动三大情绪赛道爆发,453个品牌成交破亿,2400家潮玩店增速超100% [3] - 全球视野下,2025年日本治愈产业规模剑指7.5万亿日元,欧美疗愈体验消费年增17.5% [3] - 64%中国消费者将精神满足列为首需,消费市场正从"功能导向"向"情感导向"转型 [5] 消费者行为特征 - 超8成受访者过去一年有过情绪消费,巨型零食、解压玩具、谷子消费认知度最高 [8] - 80后青睐解压玩具和巨型零食,90后关注潮玩和演唱会,00后偏爱潮玩和盆栽 [8][9] - 90后情绪消费主要为放松心情(92.47%),00后更注重满足社交需求(82.1%) [13] - 97%受访者情绪消费首选线下实体店,近半支出集中在1001-5000元区间 [14] 代际消费差异 - 00后支付意愿显著高于90后:76.47%的00后年消费5000-1万元,88.65%的90后年消费低于500元 [16] - 90后偏好实物商品(92.53%)如香氛、公仔,00后倾向文化娱乐(85.42%)和虚拟体验(83.12%) [10][11] - 70后父母与00后子女消费观念趋同,超九成认可5001-10000元价位 [16] 行业赛道分析 潮玩与谷子经济 - 中国"谷子经济"2024年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63%,预计2029年超3000亿元 [30] - 潮玩行业通过情感共鸣设计实现升级,如泡泡玛特LABUBU系列传递"放轻松"生活态度 [30] - 东莞作为"潮玩之都"具备快速响应能力,48小时出新样品,20天能量产上市 [30] 宠物经济 - Z世代养宠比例达43.7%,平均月支出超1200元,智能设备/定制食品/情绪安抚产品为三大热点 [34] - 宠物智能陪伴机器人销量年增157%,节假日寄养需求激增推动服务链升级 [34] - 行业发展呈现需求精细化、情感投射升级(携宠旅行客单价3-5万)、交互科技化三大特征 [34] 银发经济 - 205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50万亿,新退休群体(年增1200-2000万人)成核心增量 [35][36] - 适老玩具成交量同比增70%,刀郎演唱会50岁以上观众占比44.5% [35] - 中老年兴趣学习者月均可支配收入5119.6元,64%为女性,39%为高干群体 [36] 沉浸式文旅 - 国内沉浸体验项目达32024个,总产值1933.4亿元,预计2024年突破2400亿元 [37] - 热门案例包括西安"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日均客流3万,65%为年轻人)等 [40] - AI技术推动疗愈经济创新,欧美疗愈体验消费年增长率达17.5% [37] 市场挑战与趋势 - 72%受访者遭遇产品质量问题,52%认为存在虚假宣传,50%指出同质化严重 [26] - AI数据安全成焦点挑战,45%受访者担忧数据收集,高收入群体更关注隐私泄露 [28] - 超六成受访者呼吁规范隐私保护和行业标准,企业需加强数据加密等技术防护 [29]
“吃谷游”走热 二次元成文旅产业新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5-03 13:35
行业趋势 - 二次元文化从少数群体的小众爱好发展为文旅产业新引擎,带动"吃谷游"等新型旅游消费模式[1][2]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预计2029年谷子经济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4] - "90后""00后"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军,推动市场向年轻化、个性化方向转变[2] 商业模式 - 二次元IP与本地旅游资源结合形成新商业模式,如南昌动漫展会、广西与《光与夜之恋》合作、山西搭载《黑神话·悟空》IP[2] - 谷子经济涵盖版权内容衍生周边产品,涉及奶茶、地铁、展馆等多场景联动[1][2] - 企业通过动漫嘉年华、超级IP打造、科技文旅融合(如谷子科技在南昌落地新场景)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4] 市场表现 - 南昌天虹商场、上海百联ZX创趣场、武汉X118、南京水游城等二次元打卡地成为节假日热门目的地[2] - 国创IP热度上升带动"谷子"种类丰富化,年轻人跨城"吃谷游"形成风潮[2] - 哔哩哔哩等平台推动"旅行+IP""旅行+兴趣"模式,促进小众亚文化产业链衍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