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湄潭翠芽
icon
搜索文档
茶香致远看粤黔:功夫在诗外的协作经济
南方农村报· 2025-09-21 11:05
大会概况与核心目标 - 2025珠遵协作新茶饮供应链发展大会于9月20日在贵州遵义举办,主题为“新茶饮·珠遵造”[2] - 大会汇聚粤黔两地政府代表、院士、行业协会负责人、专家及新茶饮头部企业代表等300余位嘉宾,聚焦“协同升级、融合升级”[3][4] - 核心目标是推动珠遵新茶饮产业链实现更深层次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打造东西部产业协作新标杆[4][5] 产业发展与市场表现 - 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2024年总产值达7.18亿元,2025年1-8月产值已达7.2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0亿元[19][20][21] - 新茶饮品牌采用遵义茶叶取得市场成功:喜茶用遵义湄潭翠芽打造的“超级植物茶”单月销量突破350万杯;茶颜悦色以遵义红茶调制的“武陵红韵”受消费者欢迎[12][13] - 供应链企业贵州春水堂茶业与全国100多家新茶饮品牌公司、10万余家门店建立长期供应合作关系,开发数百款产品[13][14] 产业链协同与“三链融合”举措 - 大会现场12家企业签约12个产销项目,总金额达1.12亿元,涵盖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30][31][32] - 筑牢产业链“新基建”:建设凤冈县粗制茶加工中心和湄潭县精制茶加工中心,后者年产精制茶1.8万吨,并发布新茶饮供应链交易平台[37][38][39][40][41] - 激活创新链“最强大脑”:珠遵新茶饮研究院联合编制国内首个新茶饮原料茶专项标准,研发技术使夏秋茶苦涩度降低40%,香气物质保留率提升25%,2024年以来培训专业人才1200余人[42][43][44][45][46] - 引来资金链“金融活水”:珠海累计投入逾8707万元支持30余个项目,本次大会上金融机构向相关企业授信超3亿元[47][48][49][50] 品牌建设与跨界融合 - “珠遵新茶饮”品牌在华北、华东、华南、成渝等核心消费区域开展推介,并亮相澳门国际文化美食节、中国航展等活动,通过网红博主、奥运冠军等实现百万流量级传播,成功入选“2025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68][69][70][71] - 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在遵义湄潭、凤冈整合茶海、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培育研学旅行新业态,2024年至今吸引107万人次乡村研学游,带动发展民宿餐饮42家,实现年产值180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64][65][66] - 珠遵新茶饮产业已带动湄潭、凤冈两县2536户、9130名茶农增收,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72]
亮相成都IFS、对话蜀茶圈,珠遵新茶饮破浪蓉城
南方农村报· 2025-09-12 19:04
核心观点 - 珠遵新茶饮品牌在成都举办推介活动 旨在通过区域协作和品牌路演扩大市场影响力 推动新茶饮产业高质量发展 [9][12][37][86] - 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2024年总产值达7.18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10亿元 [40][41] - 活动汇聚霸王茶姬 茶百道 书亦烧仙草 蜜雪冰城 奈雪的茶 喜茶等头部企业及川黔茶企代表 共同探讨产业协同与创新路径 [14][15][74]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12日在成都IFS举办 以"快耍慢活山海一夏"为主题进行品牌展示 [2][3][4][5] - 由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主办 南方农村报社等机构承办 [17][18] - 近百名来自四川 珠海 遵义三地的茶叶及新茶饮产业链企业代表参会 [13]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珠遵协作建设"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 成立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筹) [40] - 通过"长江行"活动将品牌辐射至长江经济带重点城市 实现东部资源与西部需求对接 [37][86][87] - 推动"茶三角"模式(四川 广东 贵州)实现共研 共拓 共享的多层次合作体系 [44][46] 产业优势与产品创新 - 遵义茶区位于北纬27°黄金产茶带 具备高海拔 低纬度 多云雾的自然环境优势 [57][58] - 产品涵盖轻乳茶 冷萃茶 果茶 茶咖啡等多品类 由贵州两山文旅集团 沃丰茶业等企业现场推介 [62][63][64][65] - 茶饮创新从传统热饮向高附加值功能性终端产品迈进 强调工业化制造推动产业链升级 [49][52][69] 企业合作与实地调研 - 珠遵新茶饮研究院与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新茶饮专委会达成战略合作 [73][74] - 调研团队走访书亦烧仙草(专注烧仙草茶饮16年)和蜀茶实业集团(川内最大茶企之一) 学习供应链模式与市场实践经验 [78][79][80][81][82] - 活动强调"以农为本 助农增收" 目标让遵义茶农每斤增收一元钱 [84]
南农晨读丨浮水莲花
南方农村报· 2025-08-28 11:05
海洋经济与农业发展战略 -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 水产品总量和养殖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海洋牧场建设是高质量发展核心方向 [4][5][6][7][8] - 建设"海上新广东"成为时代命题 向海图强的新画卷正在展开 [3][8] - 全省11个市展示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10个市展示特色农业发展成效 8家高校科研单位展示创新成效 [1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 广东省农科院设置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成果展示专区 展示紫心马铃薯等可赏可闻可尝的农产品 [14][15] - 召开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岭南特色农业专场) 围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商良策 [15][16][17][18] - 会议是系列专题会议的第五场 旨在绘就广东农业新图景 [16][17][18] 基层改革与创新机制 - 广东省委深改委召开第九次会议 专题研究基层改革典型案例推介工作 [21][22] - 会议部署"一地创新 全省共享"机制 强调要加强跟踪指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2][23][24] - 公布36个基层改革典型案例 旨在调动基层抓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23][24] 特色农产品发展与品牌建设 - 茂名市荔枝农残治理获农业农村部高度肯定 在国家专项监测中抽检合格率达100% [33][34][35][36] - 贵州在杭州举办"两红三绿一抹"茶产业品牌推介会 包括遵义红 普安红 都匀毛尖 湄潭翠芽 雷山银球茶 梵净抹茶等品牌 [38][39][40][41] - 英德市举办生猪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题培训班 59人参会 旨在推动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3][44][45][46][47][48] 乡村振兴与文化转型 - 潮州市湘桥区卧石村改革传统祭拜习俗 从全村700多户家家操办改为老人组统一主持 仪式简约庄重 [25][26][27][28][29] - 村民从不比祭品价值转向比较门面颜值 体现乡村文化观念转变 [25]
贵品出山!贵州“两红三绿一抹”品牌推介会在杭州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18:01
活动背景与目的 - 贵州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举行"两红三绿一抹"品牌推介会 旨在扩大该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升贵州农业品牌形象 展现产业振兴成果 [1][2][3][4][5][6][7][8] - 活动包含贵州"白叶一号"感恩茶推介 体现浙江与贵州两地茶产业历史渊源与合作关系 [12][13][15] 产业规模与发展战略 - 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700多万亩 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规模显著 [17] - 贵州茶产业正沿着规模化 品牌化 绿色化 国际化道路稳步前进 聚焦"两红三绿一抹"品牌体系建设 [18] 品牌合作与标准化进程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与华润Ole超市联合发布"两红三绿一抹"合集联名新品 推动品牌商业化 [38][40] - 向中国茶叶博物馆捐赠"遵义红"和"湄潭翠芽"标准茶样 标志着贵州茶产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16][20][25] 历史渊源与区域合作 - 浙大西迁湄潭期间成立中国近代首个国家级茶叶科研机构"中央实验茶场" 奠定科研基础 [11] - 2018年浙江安吉县黄杜村捐赠"白叶一号"茶苗 帮助贵州三县发展白茶产业 茶产业成为当地致富"黄金叶" [12][13] - 浙江与贵州在茶文化深度融合 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传承 经济协同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5][36] 行业影响力与平台建设 - 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茶主题国家一级博物馆 是茶文化交流平台与枢纽 [23][24] - "两红三绿一抹"品牌建设提升贵州茶知名度 专家学者围绕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19][32][33]
凤凰单丛第四!2025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发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5-30 20:31
品牌影响力排名 - 凤凰单丛茶以926的影响力指数位列2025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四名,较2024年排名第五有所提升 [2][3] - 安溪铁观音以946.8指数位居榜首,信阳毛尖(945)和福鼎白茶(942.3)分列二三位 [4] - 榜单尾部品牌如福州茉莉花茶影响力指数仅136.5,与头部品牌差距显著 [4] 研究方法与样本 - 报告覆盖全国15个省区的88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6] - 评估体系包含产业发展、市场情况、品牌建设等六大维度 [7] - 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专业研究机构编制 [5] 地域与品类特征 - 豫闽粤皖四省在茶叶品牌影响力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11] - 乌龙茶与黑茶采取"小而精"策略,安溪铁观音与凤凰单丛形成"闽粤乌龙走廊" [12][13] - 绿茶品牌呈现"头部独大、尾部乏力"的断层现象 [12] - 广东茶品类中除凤凰单丛外,东源仙湖茶、鹤山红茶、大沙茶也进入榜单 [13][14] 品类竞争力分析 - 乌龙茶头部效应显著(946.8),平均影响力指数774.4居首 [16] - 黑茶平均影响力指数780.75仅次于乌龙茶 [16] - 红茶头部品牌影响力925.5,但平均指数仅685.3 [16] - 综合类茶品牌全面弱势,平均影响力指数683.3垫底 [16] 行业发展趋势 - 茶叶品牌呈现资源向头部集中、消费认知固化、新品牌壁垒高企三大结构性趋势 [17] - 头部品牌需强化价值引领,中部品牌可深耕细分市场,尾部品牌需敏捷创新破局 [18]
红绿芳华耀羊城!珠遵协作帮扶促消费活动在广州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5-01 23:34
珠遵协作帮扶促消费活动 - 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等联合指导,珠海市农业农村局、遵义市农业农村局等主办,旨在通过产销对接拓宽遵义农产品销售渠道 [3][4][5] - 活动包含擂台PK赛、品牌故事演绎、产品展销推介、签约合作等环节,助力遵义现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8][9] - 活动现场展示了遵义四大文旅线路,包括茶海漫乡、秘境探奇、酱香酒谷、人文宝藏等主题 [13][14] 文旅产业协作成果 - 珠遵协作整合遵义湄潭、凤冈2县6镇的万亩茶海、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培育研学旅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18][19][20] - 2024年"特色带"村接待游客60万人次,拉动民宿、餐饮等消费3000万元,12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24][25][26] - 在正安县打造"吉他工业+文化+旅游"三核驱动模式,2024年吉他产业产值达7.98亿元 [27][28] 茶产业发展 - 遵义拥有茶园面积200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6万吨,培育了"遵义红""湄潭翠芽"等区域品牌 [30][31] - 2024年粤黔协作启动"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战略,成立"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 [32][33] - 活动现场展示凤冈锌硒有机奶盖茶等创新茶饮产品,传统茶与新茶饮结合获得好评 [38][39][40] 产销合作成果 - 活动现场遵义企业展示稻鸭香米、酱香辣酱、白酒、金钗石斛等百余款特色产品 [41][42] - 粤黔两地企业签约涉及茶叶、白酒、辣椒等产品,签约总额达3370万元 [44][45] - 活动期间达成购销意向协议3.32亿元,推动黔货出山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