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业代理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信服务港股IPO:近半收入靠母公司输血 区域集中、应收账款激增下的增长挑战
新浪证券· 2025-10-16 16:30
公司上市申请与业务概况 - 中国国信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复星国际资本 [1][3] -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深耕广东及湖南省的综合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供应商,业务涵盖物业管理服务、物业代理服务以及增值服务 [1] - 公司通过2024年初收购湖南智达物管,成功将业务范围扩展至湖南省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8812万元增至2024年的1.9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9.1%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6%至8910万元,高增长态势出现明显放缓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由2024年同期的1410万元降至1220万元,降幅达13.6%,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 - 毛利率从2023年的44.0%回落至2025年上半年的33.3% [1] - 净利率由2022年的22.9%一路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13.7%,两年半时间跌去9.2个百分点 [1] 运营能力与财务状况 - 贸易应收账款从2022年的4.3万元猛增至2025年6月的3020万元,增长超过700倍 [2]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4天延长至2025年6月的111天 [2] - 应收关联公司款项周转天数从119天增至210天,表明回款能力显著恶化 [2] 业务依赖与集中度 - 来自控股股东国信集团的收入占比极高,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83.6%、83.5%和55.3%,2025年上半年仍高达48.7% [2] - 来自控股股东集团开发物业产生的收入占比,2022年高达100%,2025年上半年仍达68.7% [2] - 业务高度集中于广东和湖南两省,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所有42个物业管理项目均位于这两个省份 [3] 行业环境 -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高度分散,存在超过35万家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竞争已陷入红海状态 [2] - 政策层面存在不确定性,如住宅前期物业费实行政府指导价,限制了企业的定价空间 [2] -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最低工资连年上调带来的人工成本上升压力持续挤压利润空间 [2] 上市计划与挑战 - 公司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市场拓展、业务扩张及潜在收购机会 [3] - 在当前港股市场对物业股审核趋严的背景下,其高度依赖母公司的业务模式、下滑的盈利能力以及恶化的应收账款状况可能成为港交所审核的重点 [3]
国信服务冲刺港股:上半年净利降14% 26岁二代梁君豪任CEO
搜狐财经· 2025-10-10 22:02
公司上市计划 - 国信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已递交招股书,准备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2] 业务概况与地域扩张 -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广东及湖南省内的综合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供应商 [3] - 于2024年1月1日通过收购湖南智达物管将业务地域范围扩大至湖南省 [3] 运营规模与增长 - 在管物业项目数量从2022年12月31日的11个增长至2024年12月31日的41个 [3] - 在管总建筑面积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6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540万平方米,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5.5% [3]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42项在管物业项目,在管面积540万平方米,合约建筑面积约590万平方米 [4] - 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获委聘为两个、两个、三个及三个项目提供物业代理服务 [4] - 公司出售的住宅单位总建筑面积及住宅单位及停车位的总值分别约为240,000平方米及20亿元 [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881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96亿元 [5] - 毛利从2022年的312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6527万元 [5] - 期内盈利从2022年的201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3904万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8914万元,上年同期为8210万元 [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2965万元,上年同期为2746万元 [6]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22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412万元下降13.6%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42万元 [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执行董事分别为梁赞文、梁君豪、曾学军、邓贤斌,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佘学彬、易若峰、马靖 [8] - IPO前,梁赞文持有公司100%股权,为集团创办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控股股东,负责总体战略、业务发展及管理 [10] - 梁赞文于房地产及物业管理行业拥有约30年经验,于1995年5月创建控股股东集团公司首间物业开发公司 [11] - 梁君豪为公司行政总裁,26岁,于2021年10月加入集团并担任首席执行官,2025年6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总体战略、业务发展、营运及管理 [13] - 梁赞文为梁君豪的父亲 [13]
IPO研究|预计2029年大湾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市场规模835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09 08:42
公司上市申请与业务概况 - 国信服务于2025年9月30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复星国际资本 [2] -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广东及湖南省内的综合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供应商,服务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物业代理服务及增值服务 [2]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收购湖南智达物管,将业务扩展至湖南省,并于2025年4月收购无锡蓝盾物管50%股权,将市场版图扩展至江苏省 [2] 行业发展规模与趋势 -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在管面积由2019年的302亿平方米增加至2024年的407亿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为6.1%,预计至2029年将达467亿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为2.8% [3] - 行业收益由2019年的人民币1053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82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6%,预计至2029年将达人民币263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7% [6] - 住宅物业占行业在管面积大部分,2024年达299亿平方米,预计2029年增至333亿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为2.1% [3] 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 大湾区物业管理行业收益由2019年的人民币18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45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3%,预计至2029年将达人民币83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9% [7] - 湖南省物业管理行业收益由2019年的人民币3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59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0%,预计至2029年将达人民币9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8% [8][10]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占湖南省整体市场约69% [10]
物管股乏投资亮点 国信服务难寄厚望
新浪财经· 2025-10-08 09:30
公司概况与上市动态 - 国信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为在大湾区及湖南提供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的公司,近期上载上市申请文件,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爆破后近几年首家申请上市的物管公司[3] - 公司由集团主席梁赞文于2006年创办,总部设于佛山,是当地第四大市场参与者,但在大湾区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市场中份额仅为0.08%[3] - 公司控股股东为国信控股,该集团于1995年由梁赞文成立,主要在广东省从事物业发展[3] 业务构成与运营数据 - 公司三大业务为物业管理、物业代理服务与增值服务,2025上半年分别录得毛利1,320万元、1,131万元和514万元,占总毛利比重分别为44.5%、38.2%和17.3%[6]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42项在管物业项目,总面积为540万平方米,住宅与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毛利占比分别为58%和42%[6]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母公司,物业管理服务由母公司贡献的比例高达68.3%,物业代理服务收益与毛利在2025上半年全部由控股集团项目贡献[6][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业绩在2022至2024年持续录得盈利,纯利分别为2,018万元、2,808万元和3,733万元[4] - 2025上半年因一宗交通事故需向第三方作出赔偿,导致其他开支大增659%,期内盈利按年倒退25.4%至978万元[4][5] 行业市场环境 - 大湾区物管行业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8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5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0.3%,远高于中国整体行业11.6%的增速[4] - 内地楼市持续疲软,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9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13,381元,按月再跌0.7%,已连续41个月下跌[7] - 尽管广州全面取消住宅限购、深圳松绑限购和信贷审批,但戴德梁行估计整个大湾区2025年楼价最多跌5%[7] 同业比较与估值水平 - 物管行业龙头公司估值受压,例如中海物业(2669.HK)2025年上半年纯利7.7亿元,按年升4.3%,但预期今年市盈率仅为9.4倍[8] - 碧桂园服务(6098.HK)2025年上半年纯利倒退30.8%至9.97亿元,预期市盈率仅为8.9倍[8] - 当前投资者对物业管理板块热情减退,行业龙头预期市盈率已低于10倍,非龙头公司如国信服务的估值预计将更低[8]
中国国信服务集团,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复星国际资本独家保荐
新浪财经· 2025-10-04 21:36
公司上市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中国国信服务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国信服务集团,已于2025年9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1] - 独家保荐人为复星国际资本 [1] - 公司注册面值为每股股份0.00001美元 [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广东及湖南省内的综合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供货商,服务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物业代理服务及增值服务 [5] - 于2024年1月1日通过收购湖南智达物管将业务地域范围扩大至湖南省 [5] -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4年按收入计,公司为总部设于佛山的第四大市场参与者,在大湾区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市场中位列前40强(市场份额0.08%),同时位居湖南省物业管理服务市场前50强(市场份额0.06%) [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分别为人民币0.88亿元、1.15亿元、1.96亿元和0.89亿元 [10]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018.4万元、2807.7万元、3904.1万元和1220.2万元 [10] - 收入构成中,物业管理服务是主要来源,在2025年上半年占总收入的48.6% [7] 运营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约建筑面积为590万平方米,管理42个物业项目(包括24个住宅项目和18个非住宅项目),在管总面积合共540万平方米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获委聘为三个项目交付物业代理服务 [5] - 于往绩期间,公司售出的住宅单位总面积约为240,000平方米,住宅单位及停车位的总值约为人民币20亿元 [5] 客户集中度 - 公司控股股东国信控股为其最大客户 [5] - 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控股股东集团公司开发物业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100.0%、99.4%、73.8%和68.7%,显示客户集中度虽高但呈下降趋势 [6]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 上市前,公司由梁赞文先生通过国信控股持有100%股权 [7]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董事长梁赞文先生、首席执行官梁君豪先生等)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9] 上市中介团队 - 中介团队包括独家保荐人复星国际资本、审计师德勤、行业顾问灼识咨询等多家专业机构 [11]
国信服务招股书解读:收益增长49.1%,净利润却下滑13.6%
新浪财经· 2025-09-30 16:27
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模式多元化,主要提供物业管理、物业代理及增值服务 [2] - 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住宅与非住宅物业,采用包干制收费模式 [2] - 物业代理服务聚焦一手住宅物业市场 [2] - 增值服务包括社区与非社区增值服务 [2] 收益增长 - 公司收益增长迅速,2022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9.1% [3] - 2022年收益为88,127千元人民币,2023年增长至115,358千元人民币,增长率约30.9% [3] - 2024年收益为196,005千元人民币,增长率约69.9% [3]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89,13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2,101千元人民币增长8.6% [3] - 各业务板块对收益增长均有贡献 [3] 净利润变化 - 2022至2024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39.1%,但2025年上半年同比减少13.6% [4] - 2022年净利润为20,184千元人民币,2023年增长至28,077千元人民币 [4] - 2024年净利润为39,041千元人民币 [4]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4,119千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为12,202千元人民币 [4]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存在波动,2022年为35.5%,2023年升至44.0%,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为33.3% [5] - 净利率亦呈现波动,2022年为22.9%,2023年为24.3%,2024年为19.9%,2025年上半年降至13.7% [5] 客户集中度 - 公司对控股股东集团公司的收益依赖度较高 [6] - 2022年来自控股股东集团公司的收益占总收益约83.6%,2023年约83.5% [6] - 该比例在2024年下降至约55.3%,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约48.7% [6] 行业竞争 - 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众多参与者 [9] - 公司在大湾区和湖南省拥有一定市场地位 [9] 成本与监管 - 公司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员工及分包成本上升的压力 [10] -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监管严格,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公司业务,例如住宅物业前期管理服务收费受政府指导价影响 [11]
国信服务递表港交所 位居大湾区物业管理及物业代理服务市场前40名
智通财经· 2025-09-30 15:50
公司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复星国际资本 [1] - 以2024年收益计算,公司位居大湾区物业管理及物业代理服务市场前40名,市场份额为0.08% [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广东及湖南省内的综合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供应商 [3] - 业务定位为同时满足住宅物业及非住宅物业的需求,包括店铺、酒店、学校、办公场所、政府大楼等 [3] - 公司策略重点是提供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并将继续以大湾区及华中地区为战略重点 [3] - 公司将提供定制服务,以迎合活跃市场的业主及租户的特定需求 [3] 公司财务表现 - 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8812.7万元增加30.9%至2023年的人民币1.154亿元,再增加69.9%至2024年的人民币1.96亿元 [5] - 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8210.1万元增加8.6%至2025年同期的8913.5万元 [5] - 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2022年的人民币2018.4万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2807.7万元,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3904.1万元 [5]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220.2万元 [5]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2年的人民币5.4分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7.5分,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10.0分 [5] 公司品牌与竞争优势 - 公司品牌及服务获多个权威机构认可,包括被评为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价值100强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等 [3] - 公司具备的优势包括市场认可度提升、全面的服务以及控股股东集团公司的支持与合作 [4]
中国国信服务控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为广东及湖南省内的综合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供应商
格隆汇· 2025-09-30 15:1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广东及湖南省内的综合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供应商,成立于2006年,通过收购于2024年将业务扩展至湖南省 [1] - 2024年按收益计算,公司在大湾区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市场中位列前40强,市场份额为0.08%,在湖南省物业管理服务市场位列前50强,市场份额为0.06% [1] - 公司总部位于佛山,是大湾区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市场中总部设于佛山的第四大市场参与者 [1] 业务规模与增长 - 在管物业项目数量从2022年的11个增长至2024年的41个,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42个 [2] - 在管总建筑面积从2022年的约16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的约540万平方米,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5.5%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约建筑面积约为590万平方米 [2] 财务表现 - 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881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96亿元,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9.1% [3] - 纯利从2022年的人民币202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3900万元,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9.1%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891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8210万元增加8.6%,但同期纯利减少13.6%至人民币1220万元 [3] 客户集中度与业务拓展 - 控股股东集团公司是公司最大客户,其贡献收益占总收益比例从2022年的100%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8.7% [3] - 2025年6月30日后,公司与湖南省政府附属机构签约管理一个总建筑面积逾15,000平方米的非住宅项目 [4] - 公司与两名独立第三方订立谅解备忘录,将为合约建筑面积合计约324,000平方米的商业物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4] 服务范围与战略举措 - 公司服务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物业代理服务及增值服务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获委聘为三个项目提供物业代理服务,出售物业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总值约人民币20亿元 [2] - 公司于2025年7月成立肇庆信筑美居,开始提供室内装修及装饰服务,以扩大社区增值服务范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