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主品牌产品

搜索文档
特步国际(1368.HK):电商持续驱动 索尼康继续高增长
格隆汇· 2025-08-22 03:4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7.1%至68.38亿元人民币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5%至9.14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率提升1.6个百分点至13.4% [1] - 宣派股息每股18港仙,派息率为50% [1] 品牌分部表现 - 大众运动分部(特步主品牌)收入同比增长4.5%至60.5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8.5% [1] - 专业运动分部(索康尼+迈乐)收入同比增长32.5%至7.8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1.5% [1] - 主品牌电商渠道实现双位数增长,收入占比超30% [1]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集团毛利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43.6%,主品牌毛利率同步下降0.3个百分点至43.6% [1] - 专业运动分部毛利率下降1.6个百分点至55.2% [1] - 销售费用率因线上推广支出增加而上升1.5个百分点至21.7% [1] - 管理费用率因股份支付开支拨回和员工成本减少而下降0.8个百分点至9.4% [1] 渠道发展与运营策略 - 主品牌门店总数7924家,较年初净减少42家,其中成人装6360家、儿童装1564家 [2] - 索康尼中国内地门店达155家,较年初净增10家,线下同店实现双位数增长 [1][2] - 公司推出OG系列和通勤系列产品以拓宽产品矩阵 [2] 战略调整与资源聚焦 - 2024年剥离KSWISS和Palladium所在的时尚运动分部后,利润端压力减轻 [2] - 资源将集中投入主品牌和索康尼的发展,预期推动更快增长 [2] - 索康尼通过精英运动生活定位强化高端品牌形象,并加强渠道拓展 [2] 投资价值评估 - 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0.55/0.62/0.68元人民币(原为0.54/0.61/0.67元) [1][2] - 基于12倍2025年PE估值,目标价上调至7.16港元(原为7港元) [2] - 公司在高端跑鞋与大众跑鞋领域形成全面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2]
特步国际(01368):电商持续驱动,索康尼继续高增长
国证国际· 2025-08-20 13: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7 16港元 [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同比增长7 1%至68 3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 5%至9 14亿元 [1][2] - 毛利率下滑0 3pp至43 6% 主因线上占比提升及低毛利服装占比增加 [2] - 归母净利率提升1 6pp至13 4% 受益于KP品牌剥离带来的利润改善 [2] - 派发股息18港仙/股 派息率50% [1] 分品牌表现 - 主品牌收入60 53亿元(+4 5%) 占比88 5% 电商渠道贡献超30%且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专业运动(索康尼+迈乐)收入7 85亿元(+32 5%) 占比11 5% 线下同店双位数增长 [2] - 索康尼门店净增10家至155家 公司计划通过OG/通勤系列拓展产品矩阵 [3] 渠道与运营 - 主品牌门店净减42家至7924家(大装6360家/儿童1564家) [3] - 销售费用率上升1 5pp至21 7% 因线上推广增加 管理费用率下降0 8pp至9 4% [2] - KP品牌剥离后资源将聚焦主品牌和索康尼发展 [3] 财务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0 55/0 62/0 68元(原0 54/0 61/0 67元) [1][3] - 预计2025年营收145 2亿元(+6 9%) 净利润14 02亿元(+13 2%) [5][11] - 2025年预测PE 10 7倍 PB 1 66倍 股息收益率4 48% [5][7]
特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1.5%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9 00:1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达68.38亿元,同比增长7.1% [1] - 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9.14亿元,同比增长21.5% [1] - 专业运动分部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32.5%,占集团总收入11.5% [2] - 专业运动分部经营溢利0.79亿元,同比增长236.8% [2] 品牌与业务发展 - 特步主品牌收入60.53亿元,同比增长4.5%,电商业务占比超30%且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索康尼跑鞋在中国重点马拉松赛事穿着率位居国际品牌第一,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 - 迈乐聚焦电商及越野跑等三大核心产品线,通过创新科技提升产品性能 [2] - 公司形成"大众运动+专业运动"多元化品牌矩阵,覆盖不同运动领域与消费客群 [2] 战略与运营 - 公司强化跑步领域地位,注重主品牌与索康尼、迈乐的协同效应以提升市场份额 [1] - 电商业务采用数据驱动策略,为各平台制定个性化战略以提升转化率和顾客互动 [1] - 研发投入1.90亿元,同比增长20.25%,占总收入比重从2.5%提升至2.8% [1] - 通过专业赛事合作、技术研发及多元化营销将专业口碑传递至大众市场 [2]
特步国际(01368):电商业务强劲,索康尼线下同店双位数增长
华西证券· 2025-08-18 19: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特步国际(1368.HK)给予"买入"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68.38亿元(同比+7.1%),归母净利润9.14亿元(同比+21.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74亿元(同比-6.4%) [2] - 剔除剥离KP品牌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实际增长6.4% [2] - 中期股息每股0.18港元,派息比例50.0%,股息率6.3% [2] 业务分拆 品牌表现 - 大众运动(特步)收入60.52亿元(同比+4.5%),专业运动(索康尼/迈乐)收入7.85亿元(同比+32.5%) [3] - 索康尼同店销售实现双位数增长,在三项重点马拉松赛事穿着率居国际品牌之首 [3] - 电商业务占特步主品牌收入超30%,上半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3] 渠道布局 - 特步儿童/特步/索康尼门店数分别为1564/6360/155家,索康尼净增27家(同比+21.1%) [3] - 索康尼开展品牌重塑,在高端购物中心开设旗舰店及概念店 [3] 产品结构 - 鞋类/服装/配饰收入占比60.8%/37.3%/1.9%,同比增速分别为+6.3%/+9.5%/-7.8% [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45.0%(同比-0.1pct),其中大众运动/专业运动毛利率43.6%/55.2% [4] - 经营利润率19.1%(同比+0.4pct),专业运动经营利润率提升6.1pct至10.0% [4] - 归母净利率13.4%(同比+1.6pct) [4] 运营效率 - 存货22.55亿元(同比+2.5%),周转天数94天(同比持平) [5] - 应收账款48.44亿元(同比+9.6%),周转天数增加22天至126天 [5] 未来展望 - 预计25/26/27年营收142.86/155.58/172.51亿元,归母净利13.74/15.11/16.64亿元 [6] - 索康尼计划拓展复古/通勤系列产品线,下半年在核心商圈开设新旗舰店 [6] - 当前股价对应25/26/27年PE为11/10/9倍(1港元=0.91元人民币) [6]
特步中报:净利润增长20%,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搜狐财经· 2025-08-18 16:59
集团现金流保持健康,经营现金流入人民币7.74亿元。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8.0港仙,同比增长15.4%,可收取代息股份以代替现金,派息比率为 50.0%。 集团自上市以来,已连续17年保持不低于50%的派息比率,充分体现了对股东回报的长期承诺。 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表示:"聚焦跑步的战略巩固了我们作为中国跑步领先品牌的卓越地位。我们在中国主要马拉松赛事中出众的穿著率表 现,充分彰显特步的市场领导地位及其'专业影响大众'战略的成效,并展现出特步主品牌成功深入大众市场,以及引领索康尼强劲的发展。随着政府对体 育行业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体育参与率的持续上升,我们将巩固于跑步领域的领导地位,并致力发挥特步主品牌与索康尼、迈乐的协同效应,以提升集 团市场份额。"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8月18日,特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特步于2025年上半年取得稳健业绩,持续经营业务之收入增加 7.1%至人民币68.38亿元。 特步主品牌收入增加4.5%至人民币60.53亿元。专业运动分部收入按年增长32.5%至人民币7.85亿元。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之毛利率达到45. ...
特步国际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1.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5:12
财务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7 1%至人民币68 376亿元 [1] - 特步主品牌收入增长4 5%至人民币60 525亿元 [1] - 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增长32 5%至人民币7 851亿元 [1] - 毛利率为45 0% [1] - 经营溢利增长9 1%至人民币13 048亿元 [1]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1 5%至人民币9 136亿元 [1] - 每股盈利34 6分 [1] - 宣派每股18 0港仙中期股息 [1] 业务构成 - 特步成人店铺数量为6360家 [1] - 特步少年店铺数量为1564家 [1] - 索康尼店铺数量为155家 [1] - 电子商务占特步主品牌收入超过30% [1] - 电子商务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1]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增至人民币19 128亿元 [1]
特步国际: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8.38亿元,同比增加7.1%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0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7.1%至人民币68.38亿元 [1] - 特步主品牌收入增长4.5%至人民币60.53亿元 [1] - 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大幅增长32.5%至人民币7.85亿元 [1] - 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达人民币9.14亿元,同比增长21.5% [1] 业务分部 - 收入增长主要由特步主品牌和专业运动分部带动 [1] - 专业运动分部表现突出,增速显著高于主品牌 [1] 股东回报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8.0港仙 [1] - 派息比率为50.0% [1] - 股东可选择收取代息股份代替现金 [1]
特步国际(01368.HK)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21.5%至9.14亿元 中期息18港仙
金融界· 2025-08-18 13:17
财务业绩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8.3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1%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9.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5% [1] - 每股基本盈利34.55分 [1] 业务分部表现 - 特步主品牌收入60.5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5% [1] - 专业运动分部收入7.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32.5% [1] 现金流与股息政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19.13亿元人民币 同比显著增长94.3%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8港仙 派息比率达50% [1]
特步国际(01368.HK)中期纯利增长21.5%至9.136亿元,专业运动分部增长强劲,中期息拟派每股18港仙
格隆汇· 2025-08-18 12:30
格隆汇8月18日丨特步国际(01368.HK)公布中期业绩,2025年上半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7.1% 至人民币68.376亿元。特步主品牌收入增加4.5%至人民币60.525亿元。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增加32.5%至 人民币7.851亿元。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达到45.0%。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溢利增长9.1%至人民币 13.048亿元。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9.136亿元,同比增长21.5%。每股基本盈利为人 民币34.6分。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8.0港仙,可收取代息股份以代替现金,派息比率为50.0%。 于2025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业务仍然是集团增长的主要动力,占特步主品牌收入超过30%。公司依据数 据驱动的分析成果,为每个线上渠道制定个性化的战略,以精准定位目标客群,使转化率最大化,并提 升顾客互动。通过这些针对特定平台的举措,电商业务已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并实现双位数的同比增 长。 此外,产负债表保持稳健,现金状况良好。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增加94.3%达人民币19.128亿元(2024 年12月31日:人民币9.847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于中国内地及海外 ...
安踏李宁特步,集体撞上“中年墙”
创业邦· 2025-08-07 08:0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运动鞋服市场2024年同比增长仅5.9%至4100亿元,告别过去10年中高双位数增长,全民运动红利期结束 [6] - 国产品牌份额超50%,安踏+Fila+其他品牌合计超20%居第一,李宁9.4%,特步6.4%,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 [6] - 国内运动品牌CR5达53%,成为全球集中度最高市场,但垂类小众运动崛起使头部品牌面临份额下降压力 [6] - 安踏、李宁、特步2024年流水增长均降至低个位数,行业折扣率增加、退货率增长,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10] 品牌力缺失与运营困境 - 国产品牌依靠性价比和渠道建设反超耐克阿迪,但品牌力严重缺位,未能将制造优势转化为品牌话语权 [13] - 运动领域功能性科技是核心,但国产品牌未有效利用制造环节竞争力,导致贸易战中被动应对关税转嫁 [13] - 安踏主品牌势弱,李宁体操小众化且国潮定位失误,特步未建立一二线主流消费者品牌形象 [14] - 头部赛事资源被耐克阿迪垄断,国产品牌对NBA球星布局未带动出圈,体育弱国现状限制品牌国际化 [15] 多品牌策略与增长瓶颈 - 安踏通过收购FILA、迪桑特、可隆等品牌实现增长,但主品牌与FILA增速已降至个位数,多品牌魔法面临失效 [16] - 特步模仿安踏收购索康尼中国运营权,但多品牌排异反应风险显现,参考优衣库和阿迪收购锐步失败案例 [16] - 安踏主品牌335亿元收入与李宁差距不大,多品牌覆盖低中高端后增长空间受限,户外红利退散加剧挑战 [16] 小众品牌与垂类机会 - 耐克、阿迪等早期均为代工或小众起家,通过赛事运营和细分品类突破建立品牌力,国产品牌可借鉴路径 [18] - 安德玛、Lululemon、Crocs等垂类品牌凭借产品力与社群营销崛起,国产应挖掘马拉松、登山等新趋势 [18] - 特步160X系列成为马拉松国产第一,361洞洞鞋成爆款,显示垂类赛道仍有机会 [19] 渠道改革与质价比战略 - 国产品牌依赖万家门店但店效低下,经销商尾大不掉,安踏通过直营化改革实现80%直营+电商占比 [21][23] - 特步融资10亿港元推动DTC转型,优衣库全直营模式证明高效渠道与低加价率(3倍)的长期优势 [23][27] - 行业加价率过高导致周转率下降,优衣库质价比策略启示需让利消费者,而非依赖提价或高端收购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