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玉米挞
icon
搜索文档
网红烘焙,正批量倒闭
新浪财经· 2025-07-15 21:28
行业现状 - 网红连锁烘焙品牌近年频繁暴雷,包括欢牛蛋糕屋、面包新语、克莉丝汀、熊猫不走蛋糕等相继倒闭或关店 [1][2] - 克莉丝汀作为"烘焙第一股"退市时拖欠供应商货款5700万元、消费者预付卡2.5亿元,千家门店全关 [3] - 多乐之日退出郑州市场,ABC Cooking Studio关闭中国内地12家门店,面包新语成都11家门店集体歇业 [3] 失败原因分析 - 直接原因是扩张失控:欢牛、虎头局死于"百店计划",熊猫不走三年进入24个城市导致资金崩盘 [2] - 同质化竞争严重:虎头局和墨莉点心局的麻薯单品被大量模仿,产品缺乏区分度导致价格战 [4][5] - 零售渠道挤压:盒马、山姆等商超通过"一站式购物"场景和供应链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6][7][8] - 爆品生命周期缩短:从6-8个月缩短至1个月甚至"周抛",复购率低下 [9][10]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降级导致两极分化:高端烘焙维持小众市场,下沉市场兴起9.9元平价策略 [11] - 海底捞跨界品牌"拾耍·SCHWASUA"以10-20元价格带爆满,印证平价趋势 [11] - 十豆川、大豫人家等品牌在县城市场以千平大店+低价策略快速扩张 [11][12] 成功案例对比 - KUMO KUMO四年覆盖100城开300家店,趁热集合2024年进入12个城市开30家店 [2] - 好利来半熟芝士、鲍师傅肉松小贝证明长期复购单品可建立品牌壁垒 [13] - 吐司、贝果因切入早餐和下午茶场景而长盛不衰,场景关联度决定产品生命力 [14] 核心问题与出路 - 产品力不足是根本:同质化严重、质量不稳定,缺乏特色单品 [13] - 互联网式运营失效:轰炸营销+快速扩张模式不适应烘焙行业 [14] - 需聚焦极致单品和消费场景,建立可持续的品牌心智 [14][15]
唏嘘!曾获顺为资本近千万美元投资也难逃市场厮杀?
搜狐财经· 2025-07-10 06:52
欢牛蛋糕屋的兴衰 - 欢牛蛋糕屋创立于2013年,定位为原创甜品烘焙连锁品牌,面向年轻消费市场推出甜品西点、手工面包等产品 [4] - 2020年1月获得泰恒投资天使轮融资,2022年2月完成顺为资本独家投资的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门店网络拓展与品牌形象升级 [4] - 标准店月销售额在50万元左右,计划进入苏州、南京、上海等地,或考虑布局全国 [4] - 2024年6月15日宣布因成本激增、市场竞争加剧及自身管理失误而告别市场 [1][9] 欢牛蛋糕屋的运营问题 - 融资后计划加速扩张、进军新市场,但不断上涨的成本使其承压巨大,管理短板逐步显现 [5] - 6月初传出大股东被"限高"消息,关联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徐浩因未履行给付义务被限制高消费,累计执行标的为120.47万元 [5] - 6月8日公司回应跑路质疑称门店正常营业,推出老顾客回归计划 [7] - 6月15日深夜发布告别公告,称已无力继续提供产品与服务 [9] 网红烘焙行业现状 - 2021至2022年烘焙行业年融资额一度超过20亿元,2023年后投资骤然降温 [12] - "熊猫不走"曾获IDG、XVC等资本三轮融资超亿元,巅峰时期月营收超7000万元,私域用户超2000万 [14] - 2024年3月"熊猫不走"创始人失联,数千名员工四个月工资未发,社保公积金断交 [15] - "虎头局"2019年首家门店开业后单月营业额飙至127万元,2021年获红杉中国、IDG等机构5000万美元A轮融资 [17] - 2022年后虎头局出现资金缺口,接连传出裁员、关店、欠薪等消息,门店陆续"暂停营业" [18] 网红烘焙品牌倒闭原因 - 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发力与品质下滑,压缩原材料成本导致口碑崩塌 [21] - 盲目扩张与成本失控,忽视市场容量和自身管理能力,运营效率低下 [21] - 激烈内卷与消费观念转变,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性价比 [21] - 过度依赖社交媒体营销,成本高且不稳定,存在虚假宣传引发信任危机 [22] 行业总结 - 网红烘焙店从风光无限到破产清算是多重问题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24] - 需以品质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科学规划运营,精准把握市场脉搏 [24]
这届“网红烘焙”,逃不过“短命”
投中网· 2025-05-15 10:52
烘焙行业网红单品现象 - 烘焙品类网红单品迭代速度极快,黄油年糕和玉米挞先后成为爆款,但热度迅速消退 [5][6] - 黄油年糕曾引发行业排队热潮,部分烘焙小店日销量达6000多个,各大品牌如泸溪河、鲍师傅等纷纷跟进 [6] - 玉米挞凭借高颜值和创新口感赢得年轻人喜爱,在下沉市场和连锁品牌中广泛铺开 [6] 行业现状与数据 - 2024年烘焙品类一年倒闭十万家,净增长门店数不到1万家,大量为网红品类创业门店 [7] - 立高食品5年营收从2020年18亿元增长至2024年38亿元,主要供应山姆网红产品麻薯 [10] - 麻薯曾带动新中式烘焙风潮,墨茉点心局、虎头局等品牌借此扩张,但后续未能推出新爆款 [11] 产品特性与竞争格局 - 网红烘焙产品复刻门槛低,稀缺性易被打破,商超渠道如盒马、山姆凭借价格优势快速跟进 [12] - 烘焙产品非刚需属性导致生命周期短,大爆单品巅峰期可能仅一个月甚至一周 [12] - 经典产品+丰富产品矩阵+流量新品组合成为行业验证的有效运营模式 [13] 消费趋势与行业方向 - 消费者对贵价烘焙产品抵触情绪增强,两三个面包花费50多元引发不满 [15] - 低价策略同样面临挑战,两元面包店因品质问题开始倒闭 [15] - 行业向质价比方向发展,如海底捞旗下品牌推出5.8-8.8元高性价比产品 [15] - 烘焙行业洗牌周期加快,从5年缩短至更短时间 [15] 行业核心挑战 - 产品同质化、渠道蚕食与消费者理性回归构成主要挑战 [16] - 网红单品迅速崛起又快速沉寂成为行业常态 [16] - 质价比成为未来运营重点方向 [16]
“玉米挞”晋升烘焙界新顶流,济南有商家日销上千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4-17 19:05
产品热度与市场表现 - "玉米挞"成为多地烘焙店的流量密码 日销上千个 [1] - 济南某甜品店售价19.9元/个 需提前预订或等待1.5小时 吸引临沂 潍坊等外地顾客专程购买 [1] - 济南高新区夜市摊主专职销售"玉米挞" 日产能50个 最快1.5小时售罄 售价区间14-22元/个 [3] - 社交平台相关笔记达29万篇 显示产品全网热度高 [3] 产品创新与结构 - "玉米挞"为玉米与蛋挞结合创新产品 底部为酥脆蛋挞皮 中层含玉米粒 蛋挞液 卡仕达酱 顶部为火烤水果甜玉米 [3] - 延续"玉米+"产品趋势 此前已有玉米汁 玉米咖啡 玉米奶茶 玉米生酪乳等衍生品类 [5] 消费群体与流行动因 - 核心客群为年轻消费者 其对新事物好奇心强 偏好尝试新口味 [5] - 产品具备"多巴胺"视觉效果 符合拍照打卡社交需求 [5] - 玉米作为传统食材市场接受度高 兼具营养丰富与低卡减脂健康属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