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石脑油
icon
搜索文档
海新能科(300072) - 300072海新能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附件:海新能科及生物能源产业介绍
2025-10-16 17:48
公司概况 - 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 [6] - 公司成立于1997年,于2010年上市,证券代码300072 [7] - 国内首批研发、生产、销售烃基生物柴油的先行企业之一 [8] - 主营业务为生物能源、催化净化(环保材料)、特色化工 [9] 核心主业与产能 - 生物能源是主要发展方向,形成全链条业务体系 [13] - 烃基生物柴油硫含量 <1ppm,碳减排率80%以上,十六烷值 >70 [14][16][17] - 生产工厂分布在山东、海南、河南,高凝生物柴油产能约30万吨,低凝生物柴油产能约20万吨 [18] - 子公司山东三聚20万吨生物航煤项目已投产,新增生物航煤产能16万吨/年(收率约80%) [18] - 环保材料业务包括脱硫催化剂等百余品种,在美国市场拥有稳定份额 [20][21] 财务与资产优化 - 应收账款从2018年峰值117亿元降低至2024年5.3亿元 [24] - 通过处置三聚绿能等低效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并剥离非核心业务 [24] 产品技术优势 - 独创悬浮床加氢技术应用于烃基生物柴油生产 [10] - HVO可100%替代化石柴油,冷凝点最低达-35℃,热值44 MJ/kg [30][31] - 相比酯基生物柴油(FAME),HVO无氧无硫无芳烃,欧盟限制FAME掺混比例不超过7% [30][31] - 公司拥有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储备及生产实践 [14] 行业前景与政策 - 全球烃基生物柴油消费量2014-2023年年均增速26.9%,2024-2028年预计年均增速16.38% [37] - 欧盟推行SAF强制掺混政策:2025年2%、2030年6%、2050年70% [52] - 中国SAF试点启动,2030年需求量预计约300万吨;国内仅四家企业获适航证书(含海新能科) [48][58] - 全球SAF消费量预计2025年达640万吨,2050年攀升至3.59亿吨 [45] - 中国政策持续鼓励生物柴油与SAF发展,包括出口白名单机制及试点推广 [42][43][48][58] 国际市场需求 - 欧盟通过ReFuelEU计划及碳交易体系(ETS)拨款1.18亿美元支持SAF采购 [52][65] - 亚太国家如日本(2030年SAF掺混10%)、新加坡(2026年1%)、印度(2030年5%)均推出强制掺混政策 [56][65] - HEFA是当前最成熟的SAF工艺路线,中国已建成装置主要采用此技术 [61][62]
四部门批复,日照市获批成为全国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试点城市
齐鲁晚报网· 2025-10-14 16:15
政策与资质获批 - 日照市成功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城市,由商务部、国家能源局、海关总署、国家外汇局四部门批复 [1] - 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被纳入生物航油“白名单”企业之一,并获得15.8万吨的核定出口产能 [1] - 国家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试点是四部委推动生物航油出口的创新举措,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核定产能内申领出口许可证,突破了传统成品油限制 [1] 行业发展与战略意义 - 生物航油以地沟油等动植物废弃油脂为原料,开辟了从“地沟油”到“航空油”的低碳经济新模式 [1] - 试点通过跨部门协同监管实现全程可追溯,确保生物航油的合规出口 [1] - 发展生物航油旨在培育绿色能源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并瞄准其国际市场竞争潜力 [2] 公司技术与产能 - 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已建成年处理量50万吨废弃动植物油的生产线 [3] - 公司采用原料油预处理工艺和固定床加氢反应工艺流程,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航油等新型清洁生物能源 [3] - 公司生物航油生产线于2025年5月实现正常生产运行,每年可生产生物航油16万吨,年可减少碳排放35万吨,预计年出口额20亿元以上 [3] 地方政府支持与监管 - 日照市政府制定并上报了配套监管方案,并召开联合监管专题现场会,部署生物航油联合监管工作 [2] - 市商务局联合多个部门主动服务,建立跨部门协同、全流程覆盖的联合推进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争取试点落地 [2] - 地方政府多次赴企业调研并做出支持发展新型绿色能源的工作要求,指导企业严格按照试点要求开展业务 [2]
欧盟需明确生物石脑油、热解油监管法规   
中国化工报· 2025-07-15 10:33
欧盟生物基塑料和热解油监管不确定性 - 欧盟对生物石脑油和热解油的监管不明确抑制了石化行业需求并阻碍投资导致价格因终端用途不同出现分化 [2] - 监管不确定性导致2024至2025年化工行业对生物石脑油和热解油的采购兴趣下降新项目和基础设施融资困难 [2] - 质量平衡核算规则差异显著影响生物石脑油和热解油的潜在盈利能力监管不明确使投资回报率难以预测 [2] 关键法规进展与分歧 - 《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可能允许生物基材料计入食品接触材料的回收目标但需评估技术发展和环境表现 [3] - 《废弃物框架指令》导致热解油法律定位不明确因其仅是再生塑料制造的中间环节未被明确归类为回收操作 [3] - 《报废车辆法规》(ELVR)修订草案提议允许生物基塑料计入回收目标但具体规则仍需评估 [3] - 欧盟理事会与欧洲议会对回收含量目标设定存在分歧前者主张分阶段目标后者建议更高目标并允许生物基和化学回收材料纳入 [4] 质量平衡核算规则的影响 - 质量平衡核算的认可是化学回收计入回收含量阈值的关键前提不同提案将改变再生聚合物产出分配影响产业链盈利能力和地区竞争力 [4] - 欧盟技术咨询委员会(TAC)推迟原定2024年3月对《一次性塑料指令》(SUPD)下质量平衡核算规则的决定讨论持续至2024年底 [4] - 欧盟委员会拟将核算方法扩展至所有回收技术包括化学回收该法案虽仅适用于SUPD但可能成为其他立法的先例 [5] 市场动态与未来展望 - 欧洲生物石脑油价格因原料来源和是否共加工出现分化预计未来分化将更明显 [5] - 法规明确是热解油和生物石脑油需求及投资的关键驱动因素早明确监管可加速市场规模化发展 [6]